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六零年代之狩猎传奇 > 第814章 带齿雪铲与分层熏肉架

暴雪下了一夜,清晨时分才渐渐小了些,营地上的积雪堆得比人还高,防风营帘被压得往下沉,藤条编织的缝隙里渗进雪粒,落在火塘边的木架上,积了薄薄一层。陈沐阳推了推营帘,厚重的积雪纹丝不动,他用斧头凿了两下,雪块“轰隆”一声砸在地上,溅起的雪沫扑了满脸,冰凉的雪水顺着衣领往下淌:“雪太厚了,营帘快撑不住了,再不清雪,怕是要被埋了;昨夜熏肉的火小了,好几块肉只熏了半干,再没柴薪续火,肉就得坏。”

塔卡正蹲在火塘边叹气,手里拿着半截烧黑的木柴,火塘里的火苗只剩微弱的一点,他往里面添了把细枝,火苗晃了晃,差点熄灭:“林里的柴薪全埋在雪底下,挖半天才能找到一根,还湿得很,烧起来全是烟;还有,夜里雪停了风更大,之前的提水灯被吹灭了三次,去冻溪取水时差点摔进冰洞里;咱们的麦饼快吃完了,剩下的黑麦粉只够烤两张,村民那边也说麦种快不够了。”

雅兰正用兽皮擦拭冻硬的陶碗,抬头看见村民托马斯扛着一把断了柄的木铲往村里走,他的粗布裤子膝盖处磨破了洞,沾着雪泥,背上背着半袋黑麦粉:“托马斯刚才说,村里的麦种窖被雪压塌了一角,他们正忙着挖雪救麦种,可木铲太钝,挖半天只刨开小半堆雪;村里的熏肉架也被雪埋了,好几户人家的腌肉都发了霉;要是咱们能做挖雪快的工具、修熏肉架,他愿意用半袋黑麦粉、一捆干稻草换,还说能帮咱们找些干燥的硬木当柴薪——中世纪的暴雪能毁了半个村落,挖开雪救麦种和熏肉,是眼下最要紧的事。”

奇伯正用磨石打磨斧头,斧刃上沾着雪水,磨出的火星落在雪地上,瞬间就灭了:“先做三件事:带齿破冰雪铲、分层烘干熏肉架、防风反光灯。雪铲清积雪,熏肉架救腌肉,反光灯照夜路;上午做好工具,下午帮村民挖麦种窖、烘熏肉,傍晚烤麦饼、煮熏肉野菜粥,赶在天黑前把营地基雪清完,别让麦种坏了也别冻着。”

族人们立刻行动起来,营地里的斧头劈木声、藤条拉扯声混在一起,雪后的阳光透过厚厚的云层,洒在雪地上,泛着刺眼的白光,却没多少暖意,每个人的眉毛上都凝着霜花,哈出的白气在眼前飘一会儿就散了。

奇伯和塔卡先动手做“带齿破冰雪铲”。他们找了根四尺长的硬木杆当铲柄,木杆顶端削成斜口,固定一块两尺宽的薄铁板——是从之前换的旧犁铧上拆的,铁板边缘磨得锋利,还在铁板下方凿出五个一寸长的尖齿(尖齿能破冰,还能勾住积雪,清雪更快);铁板的背面焊两根细铁条,斜着固定在铲柄上(增强铁板的承重,防止清厚雪时弯折);铲柄的中段刻满螺旋状的防滑纹,纹路里缠上浸过树胶的粗藤(握柄时不滑手,就算沾了雪水也稳);铲柄的末端绑一块圆形的厚木板当配重(往下铲雪时能借力,轻松刨开硬雪层);最后在铁板的边缘缠一层细藤(防止铲雪时崩裂,还能减少噪音)。

雪铲做好后,陈沐阳扛着去营地旁的积雪堆试了试——尖齿插进雪层,用力一撬,半人高的雪块就被掀了起来,比托马斯的钝木铲快了三倍,连冻在地面的硬冰层都能轻松凿开。托马斯刚好路过,看到雪铲的威力,眼睛都亮了:“这铲子太好用了!我这就回去拿黑麦粉和干稻草,再喊几个村民来帮忙清雪,保证把你们的营地和村里的麦种窖都清出来!”

陈沐阳和雅兰则做“分层烘干熏肉架”。他们用硬木搭了个五尺高、三尺宽的框架,框架分成四层,每层间距一尺;每层都铺一层粗藤网(网眼三寸见方,既能通风,又能托住熏肉);框架的底部架着一个陶制的火盆(用来烧熏肉的柴火,避免火苗直接烧到肉);火盆的上方盖一块带孔的陶板(让烟火均匀往上飘,熏得更透);框架的外侧,围一层半透明的粗布(挡住风雪,还能让烟留在架内);框架的顶端做一个斜坡状的顶盖(防止积雪落在熏肉上);最后在每层藤网的边缘钉一圈细藤(防止熏肉滑落,还能固定肉的位置)。

熏肉架做好时,日头已经升到头顶,雪后的天空格外蓝,橡树林的枝桠上挂着的雪团,风一吹就往下掉,砸在雪地上发出“噗噗”的声响。雅兰把半干的熏肉挂在每层藤网上,火盆里点燃干燥的橡树枝,烟顺着陶板的孔往上飘,裹着熏肉,不到一个时辰,肉的表面就变得油亮,之前发潮的地方也渐渐干爽,散发出浓郁的熏香。托马斯带着村民来,看到熏得油亮的肉,笑着说:“有了这架子,咱们的腌肉再也不怕被雪打湿了!”

雅兰则趁着他们做雪铲和熏肉架的功夫,做“防风反光灯”。她找了个一尺高的陶瓮,瓮口做外翻的边,瓮底钻一个小孔穿灯芯;瓮的外侧贴一层薄铁皮,铁皮上钻三个圆形的孔,孔的内侧贴一层打磨光滑的锡箔(锡箔是从村民换的旧首饰上拆的,能反射灯光,让光线更亮);瓮口盖一块圆形的木盖,木盖中间钻一个小孔,插一根两尺长的木柄(提灯时能握住);木盖的内侧缝一层软绒毛(防风,不让火苗被吹灭);瓮的内部装一个陶制油碗,油碗里插一根粗灯芯(用棉线和细藤编织,吸油均匀);最后在木柄的握处缠一层浸过树胶的软布(防冷冻手,还能防滑)。

反光灯做好后,塔卡提着它去冻溪旁试了试,风一吹,火苗稳稳燃烧,锡箔反射的光线比之前亮了两倍,能照亮两米外的路,再也不用担心夜里取水摔跟头。托马斯的妻子送来了半袋黑麦粉,看到亮堂堂的灯,笑着说:“这灯比村里的油灯亮多了!晚上帮村民挖雪,再也不用摸黑了!”

下午的日头偏西时,雪彻底停了,阳光变得暖和了些,营地上的积雪被清出一条通道,露出下方的木架。陈沐阳和塔卡带着几个村民,用带齿雪铲挖开了村里的麦种窖,窖里的麦种只湿了小半袋,托马斯赶紧把湿麦种铺在熏肉架上烘干;雅兰则帮着村民把发了霉的腌肉清理干净,重新挂在分层熏肉架上,用温和的烟火慢慢熏烤,原本发黏的肉渐渐变得干爽,霉味也散了;奇伯则带着托马斯去林里,用雪铲挖开积雪,找到了好几捆干燥的硬木,扛回营地当柴薪,火塘里的火苗终于旺了起来,营地里暖融融的。

路过村落时,能看到村民们忙着清理屋顶的积雪,茅草屋的烟囱里冒出袅袅炊烟,几个妇人蹲在雪地里搓洗冻硬的腌菜,陶盆里的水结了层薄冰;教堂的石墙上,教士正领着孩子们扫雪,石墙上的圣像浮雕被雪擦得干干净净,孩子们的笑声顺着风飘过来,混着远处城堡传来的钟声;那座青灰色的城堡矗立在山丘上,吊桥已经放下,几个穿着铁甲的士兵牵着马往村里走,看样子是领主派来查看暴雪灾情的,村民们看到士兵,纷纷停下手里的活,弯腰行礼,直到士兵走远才敢直起身。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给雪地镀上一层暖黄,营地里的火塘烧得旺,雅兰正用新换的黑麦粉烤麦饼,饼里掺了些磨碎的熏肉干,香气飘满了营地;她还在陶锅里煮了熏肉野菜粥——粥里加了托马斯送的腌菜碎、冻硬的野菜,还有几片熏肉,煮得浓稠软烂,热气腾腾的;奇伯正用磨石打磨雪铲的铁齿,准备明天再帮村民清理几户屋顶的积雪;塔卡则帮着雅兰把烘干的麦种装进陶瓮,瓮口用木塞堵紧,放在火塘旁保温,防止冻硬。

托马斯带着妻子送来一大碗腌菜炖熏肉,炖肉里加了些黑麦粉勾芡,酸咸的腌菜解了熏肉的油腻,吃起来格外爽口;他还带来了一小罐蜂蜜,说是感谢他们帮着救了麦种,烤麦饼时抹上更香甜。雅兰接过蜂蜜,往刚烤好的麦饼上抹了些,蜂蜜遇热融化,麦香混着蜜香,飘出很远。

天色渐渐暗下来,营外的风又起了,却被加固后的防风营帘挡在外面。

陈沐阳提着反光灯,去检查营外的积雪,灯光照亮了脚下的路,锡箔反射的光在雪地上投下明亮的光斑;雅兰把煮好的熏肉野菜粥盛进陶碗,分给众人,喝一口暖到胃里,腌菜的酸、熏肉的香、野菜的鲜混在一起,格外暖胃;奇伯则把雪铲靠在营帘内侧,用兽皮擦干净上面的雪水,防止铁齿生锈;塔卡坐在火塘旁,啃着抹了蜂蜜的麦饼,看着营外的夜色,嘴里念叨着明天要去林里挖些冻硬的野菜,给粥里添些滋味。

远处城堡的塔楼上传来士兵换岗的吆喝声,教堂的钟声敲了五下,晚祷的歌声隐约传来,营地里的暖光映着每个人的身影,火塘里的木柴“噼啪”作响,和着远处的风雪声,成了这个中世纪雪夜最安稳的背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