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营救崔宏家主、摧毁清河城外的血魂坛后,孙浩天三人并未停歇。崔氏家族为表谢意,不仅派出五名精通阵法的修士协助后续行动,还将那半块刻有时空秘境地图的上古石碑交由孙浩天保管。带着石碑与新的使命,三人踏上了前往范阳卢氏的旅程。
与清河的富庶、燕国边境的苍凉不同,范阳地界透着一股浓厚的书香与战略气息 —— 道路两旁的古树上,悬挂着写有兵法谋略的木牌,风吹过木牌,发出 “哗哗” 的声响,仿佛在诵读上古兵书;田埂间的灌溉水渠,竟按 “八卦水阵” 的布局修建,水流顺着阵法纹路流淌,既能滋养农田,又能在战时化作防御屏障;远处的城池轮廓方正,城墙按 “九边防御” 的古法建造,垛口与箭楼的位置精准对应,透着几分严谨与威严。
“这范阳卢氏果然名不虚传!” 孟瑾茜骑着崔氏赠送的灵马,粉色劲装在阳光下格外鲜亮,她指着田埂间的水渠,“你看这水阵布局,比我之前在三阳观见过的防御阵还要精妙,既能种田又能御敌,简直是一举两得!”
孔言抒轻提马缰,淡蓝色衣裙拂过马腹,她目光落在城墙上的防御纹路:“这些纹路是上古‘卢氏兵法’中的防御符文,相传是卢植先祖根据战场经验所创,能引动大地之力增强城墙防御。范阳卢氏世代传承兵法谋略,在炎黄界的世家大族中,以战略布局闻名,此次前来讨教良策,定能有所收获。”
孙浩天勒住马绳,青色劲装的衣摆在风中轻晃,他凝视着城池中央那座最高的建筑 —— 卢氏宗祠,眼中闪过一丝期待:“根据崔氏提供的线索,范阳卢氏的宗祠内藏有上古战术古籍,记载着对抗归墟之主的方法。而且卢氏手中的另一半时空秘境石碑,很可能也在宗祠内。我们需谨慎行事,既要拿到石碑,也要争取卢氏的支持,组建抗墟联盟。”
三人策马入城,城内的景象比城外更显独特 —— 街道两旁的店铺多以 “兵法阁”“谋略堂” 命名,店内陈列着各种兵法竹简与战术沙盘;往来行人中,既有身着儒衫的文士,也有身披铠甲的修士,文士手持兵书讨论战术,修士则演练着与兵法结合的武技,一派文武交融的景象。
“没想到范阳城内的修士,连日常修炼都离不开兵法!” 孟瑾茜跳下马,好奇地凑到一个战术沙盘旁,“这沙盘模拟的是上古时期的‘涿鹿之战’,你看这阵法布局,与我的地脉瑟音攻击轨迹竟有几分相似,若是将兵法与音波结合,说不定能打出更强的攻击!”
店铺老板见三人气质不凡,上前拱手道:“三位道友可是来拜访卢氏家族的?近日巫祝门在各地作乱,卢氏族长已下令,凡前来共商抗敌之事的修士,均可直接前往宗祠会面。”
孙浩天拱手道谢,与孔言抒、孟瑾茜一同朝着卢氏宗祠走去。宗祠位于城池中央,通体由青色岩石打造,屋顶覆盖着黑色瓦片,瓦片上刻着 “兵” 字符文,屋檐下悬挂着数十面小旗,旗面上绘有不同的阵法图案,风一吹,旗帜猎猎作响,宛如战前点兵。
宗祠门前,两名身着黑色铠甲的修士肃立,铠甲上的 “卢” 字徽章格外醒目。见孙浩天三人走来,修士眼中闪过一丝敬意,主动上前:“可是华夏门孙浩天总指挥?族长已收到崔氏的传讯,命我等在此等候,三位请随我入内。”
穿过三道庭院,三人来到宗祠正厅。与崔氏府邸的庄重不同,这里更像一座战略议事厅 —— 厅内没有华丽的装饰,只有四面巨大的石壁,石壁上刻满了上古战图,从涿鹿之战到封神之战,每一幅战图都标注着详细的战术解析;厅中央摆放着一个巨大的炎黄界沙盘,沙盘上用不同颜色的玉石标注着各势力的位置与灵脉分布;主位上,一名身着深蓝色锦袍的中年修士正凝视着沙盘,他面容儒雅,眼神锐利,手中握着一卷兵法竹简,正是范阳卢氏的族长 —— 卢承庆,卢植的后人。
“孙道友,孔圣女,孟圣女,一路辛苦。” 卢承庆放下竹简,起身相迎,声音沉稳有力,“崔宏兄已用传讯符告知我营救之事,三位以少胜多,摧毁血魂坛,重创厉无咎,这份实力与谋略,令人敬佩。”
孙浩天拱手道:“卢族长过奖了。此次前来,一是为了取回另一半时空秘境石碑,集齐完整地图,阻止巫祝门获取幽冥卷轴;二是想向卢氏讨教应对巫祝门与归墟之战的良策,希望能联合各大家族与门派,组建抗墟联盟,共同守护炎黄界。”
卢承庆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孙道友有此远见,实乃炎黄界之幸。巫祝门与归墟之主的威胁,已非单一势力能应对,组建抗墟联盟势在必行。不过,在商议联盟之前,我先带三位看看卢氏传承的战术古籍,或许能为归墟之战提供助力。”
他领着三人来到西侧石壁前,指尖对着石壁上的一处符文一点,石壁缓缓打开,露出一个暗格。暗格内,一卷泛黄的竹简静静躺着,竹简上的 “卢氏战策” 四字虽已模糊,却仍透着一股威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