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燕国边境前往清河的途中,孙浩天三人始终保持着最快速度。孟瑾茜虽仍有灵力损耗,却凭借着玄冥真解的寒气化力,硬生生撑起了赶路所需的灵力;孔言抒则用三才音波为两人加持,既能缓解疲劳,又能提前感知前方的煞气;孙浩天更是将光阴梭的时间流速微调,让三人在赶路的同时,也能利用碎片化时间巩固刚学会的时空之术。
当三人抵达清河地界时,已是次日午后。与燕国边境的苍凉不同,清河境内一派富庶景象 —— 道路两旁的稻田金黄饱满,农夫们正忙着收割,田埂上的稻草人竟都刻着简单的防御符文,显然是崔氏家族为保护族人布下的;远处的城镇炊烟袅袅,街道上行人往来,虽偶有修士巡逻,却不见丝毫慌乱,可见崔氏家族平日治理得极好。
“没想到清河这么富庶!” 孟瑾茜落在一株稻穗旁,粉色劲装沾了些稻叶上的露珠,“你看这些稻草人上的符文,虽简单却实用,能驱散野兽与低阶邪祟,崔氏家族倒是挺为族人着想的。”
孔言抒走到田埂边的石碑旁,淡蓝色衣裙拂过碑上的 “崔” 字,她指尖轻触碑文:“这石碑是用‘镇邪石’打造的,能镇压方圆十里的浊气,看来崔氏家族早有防范巫祝门的准备。只是他们没想到,巫祝门会直接动用大军围攻,还抓走了家主。”
孙浩天凝视着远处隐约可见的崔氏府邸,青色劲装的衣摆在微风中轻晃:“崔氏府邸的方向没有煞气,反而有浓郁的灵气波动,说明巫祝门虽抓走了崔宏家主,却并未攻占府邸。他们的目的很明确 —— 用崔宏要挟崔氏交出幽冥卷轴的线索。我们得尽快赶到府邸,与崔氏族人汇合,商议营救计划。”
三人加快脚步,半个时辰后便抵达崔氏府邸门前。这座府邸比想象中更显气派 —— 朱红色的大门高达三丈,门楣上悬挂着 “清河崔府” 的金匾,匾额两侧各挂着一盏红色宫灯,灯芯竟是用 “镇魂草” 编织而成,散发着淡淡的净化之力;大门两侧的石狮子通体由汉白玉打造,狮眼镶嵌着黑色的 “镇邪珠”,盯着过往行人,透着威严与肃穆。
“来者可是孙浩天总指挥?” 一名身着青色锦袍的中年修士快步迎了上来。他面容方正,腰间挂着一枚刻有 “崔” 字的玉佩,眼神中满是焦急与期待,正是崔氏家族的大长老 —— 崔林,“我已收到华夏门的传讯,知道三位会来支援,已在此等候多时!”
孙浩天拱手道:“在下孙浩天,见过崔长老。这位是孔言抒与孟瑾茜。我们听闻崔家主被巫祝门抓走,特来支援,不知当前情况如何?”
崔林叹了口气,侧身让出道路:“三位快随我入府详谈。巫祝门的修士将家主囚禁在城外的‘血魂坛’,要求我们三日内交出幽冥卷轴的线索,否则就将家主献祭给归墟之主。族内的精锐修士虽已集结,却因担心家主安危,不敢贸然行动。”
三人跟着崔林走进府邸,院内的布局井然有序 —— 主路两侧是整齐的厢房,厢房外的走廊上,崔氏子弟正手持法器巡逻,个个神情凝重;庭院中央的水池中,种植着 “净化莲”,莲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能净化空气中的浊气;正厅门前,数十名身着铠甲的修士肃立,显然是崔氏家族的精锐。
“这净化莲的净化之力好强!” 孟瑾茜走到水池旁,好奇地看着绽放的莲花,“比我之前在王母池见到的仙露花瓣还要精纯,若是用来炼制清浊丹,效果肯定更好。”
崔林笑着解释:“这是我崔氏家族的传家宝莲,已有千年历史,不仅能净化浊气,还能滋养灵脉。只是面对巫祝门的血煞阵,这点净化之力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众人走进正厅,厅内的气氛却格外沉重。正厅的主位空着,显然是为崔宏家主预留;两侧的座位上,坐着崔氏家族的其他长老,个个面色凝重,不时低声交谈着,见崔林带着三人进来,纷纷起身行礼。
“三位道友一路辛苦。” 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修士开口说道,他身着黑色锦袍,手持拐杖,正是崔氏家族的二长老 —— 崔岩,“老夫代表崔氏家族,多谢三位前来支援。只是巫祝门的血魂坛布有血煞大阵,还有浊骨祭司守护,我们多次派人营救,都以失败告终,还损失了不少子弟。”
孙浩天走到厅中央,环视着众人:“各位长老不必担忧。我们此次前来,不仅是为了营救崔家主,更是为了阻止巫祝门获取幽冥卷轴的线索。根据我们的调查,巫祝门想通过幽冥卷轴召唤归墟亡灵,协助归墟之主破封,一旦他们得逞,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营救崔家主与保护线索,同样重要。”
孔言抒补充道:“我们已从隐世奇人燕离前辈那里,了解到幽冥卷轴的来历与时空秘境的位置。崔氏家族手中的线索,很可能是指向时空秘境的关键,绝不能落入巫祝门手中。不过,崔家主的安危也至关重要,我们需要制定一个既能营救家主,又能保护线索的计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