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衍启元 > 第65章 望海城的底细;拿下寒山郡

大衍启元 第65章 望海城的底细;拿下寒山郡

作者:小麒呀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2:57:28

案上烛火被穿堂风掠得颤了颤,灯花“啪”地爆了粒火星,落在摊开的羊皮地图上——那地图边缘磨得发毛,标注郡名的墨字被手指摩挲得有些模糊,唯有云安、永安、青石、黑石、南阳五城,被朱砂圈了一圈又一圈,圈线叠着圈线,像结了层深红的痂。

沈砚指尖抵着下颌,指腹上还沾着方才研墨时蹭的墨渍。他先是屈起指节,用指骨轻轻敲了敲主城云州府的标记——那处被他用朱笔描了道粗线,线内还写了个极小的“捷”字,墨迹未干时蹭上的纸纤维还粘在笔画间。目光再移向剩余八郡,他忽然倾身向前,袖口扫过案角的铜镇纸,发出一声轻响。

“临溪郡。”他喉间低低念了声,指尖落在地图西侧那处标着“商道”的虚线旁。那虚线旁用小字注了“月通粮船三百石”,他指甲顺着虚线划到临溪郡的城标,忽然停住——城标旁被人用炭笔打了个小勾,旁边写着“李氏族兵,约两千”,字迹潦草,该是斥候刚送来的密报。

再往北,寒山城的标记旁画着几道短促的横线,代表着城外的盘山道。沈砚指尖在横线上顿了顿,想起斥候说的“十月即雪,道窄难行”,眉峰微蹙,指腹无意识地蹭了蹭那几道横线,把炭粉蹭掉了些。最东头的望海城更麻烦,地图上那处画着几道波浪线,代表着临海,旁边用红笔写着“守城老将,水战三十年”,那“严”字被人圈了两圈,透着几分忌惮。

他忽然直起身,伸手去够案角的青瓷笔洗,指尖刚碰到冰凉的瓷壁,又顿住。目光重新落回地图中央,从主城云州府出发,往临溪郡画了道无形的线,再折向寒山城,最后绕到望海城——像是在心里走了一遍行军路线。指节渐渐攥紧,连带着羊皮地图都被扯得微微发皱,烛火映在他眼底,亮得有些冷:“先断临溪的粮,再冻寒山的路,最后困死望海的船……八座城,三个月,够了。”

话音落时,他抬手蘸了点朱砂,在临溪郡的城标旁,也画了个小小的圈——和那五座已拿下的城一样,红得扎眼。

议事厅的门被亲兵推开时,烛火又晃了晃,将满室人影投在墙面上。沈砚已从主位起身,指尖仍按在地图西侧的“临溪郡”上,朱砂蹭在指腹,像一点未干的血。

最先进来的是周霆,年过花甲的老将一身玄色软甲,肩甲上的铜钉磨得发亮,身后跟着周虎、周豹、周雄三个儿子——周虎生得魁梧,进门时腰刀撞在门框上,发出“当”的一声闷响;周豹手快,已几步凑到案前,粗粝的手指在临溪郡旁戳了戳;周雄倒沉得住气,扶着周霆的胳膊,目光先扫过满室的人。周凌云和周凌峰两个小辈跟在最后,少年人眼亮,盯着地图上的朱砂圈,脚边还沾着从演武场带来的草屑。

周凯是单独进来的,他没穿甲胄,只着一身墨色劲装,进门后便往角落站了站,抱臂看着地图,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腕上的铁环,和周家父子的热闹隔着半丈远。

紧接着是张清鸢和楚昭雪。张清鸢一身银白轻甲,甲缝里还嵌着几丝未拂去的草叶,显然是刚从城外营地赶来,她走到案侧,手轻轻扶在剑柄上,目光顺着沈砚的指尖落在临溪郡的商道上;楚昭雪则穿了件月白襦裙,外面罩着件墨色披风,手里攥着个青纸折页,见沈砚看过来,便将折页轻轻放在案角——纸上印着“望海城船运”,下方还缀着行小字:“严氏子弟分领各船,父为将、子为偏、侄为副”。

最后进来的是李嵩和张恒,两人衣摆上都沾着尘土,靴底还嵌着沙砾——镇南关离主城有三日路程,想来是接到命令便日夜兼程赶来。李嵩进门便单膝跪地,双手捧着一本褐色封皮的册子:“世子,镇南关五千骑兵已整备完毕,马匹粮草皆足。”张恒紧随其后,也躬身行礼,目光落在册子上,显然是等着补充细节。

沈砚抬手让众人起身,指尖在地图上划了道弧线,从临溪郡绕到最东头的望海城——那处画着三道波浪线,代表近海的暗礁,旁边用红笔写着“严老将军”,字迹被反复描过,透着几分凝重。“剩余八郡,先取临溪。”他顿了顿,特意扫过望海城的标记,“望海城的严老将军,和周老将军一样是王朝老将,麾下偏将、副将都是他三个儿子、一个孙子和两个侄子,一家子攥着水师,得先摸透底细。”

话落他看向李嵩,竹笔指向商道虚线:“临溪靠商道运粮,你带三千骑兵,明日出发,断了它往寒山、望海的粮道,张恒辅助你,留两千骑兵守镇南关,防北境异动。”李嵩和张恒齐声应下,张恒伸手接过李嵩递来的册子,指尖在“三千骑兵”那页顿了顿,似在确认部署。

“周老将军。”沈砚转向周霆,“主城刚定,需人坐镇,您带周雄守云州府,查抄残余乱党,稳住民心。”周霆拱手应了,目光扫过望海城的标记,低声补了句:“严老头用兵最稳,世子查探望海时,得让斥候多留意他孙儿——那小子看着年纪轻,去年还在淮河打退过流寇。”沈砚点头:“我晓得多加防备。”

“周虎、周豹。”沈砚的目光移到寒山郡,“寒山十月下雪,山路难行,你们带五千步兵,先去寒山外围扎营,等临溪粮断,再趁势攻城——凌云、凌峰跟着去,学点实战经验。”周虎立刻拍着胸脯应下:“世子放心!保管冻得他们开门投降!”周豹也跟着附和,周凌云和周凌峰眼睛更亮,往前凑了半步,却被周虎回头瞪了一眼,又乖乖站定。

他再看向张清鸢,语气稍缓:“清鸢,你带两百斥候,去望海城外围查探船运,尤其是严老将军那三个儿子的分管水域——听说老大守北港、老二带巡逻船、老三管补给,把他们的航线、换岗时辰都摸清楚,三日之内报给我。”张清鸢抬手按在胸口行礼,银剑柄反射的烛光晃了晃,落在沈砚脸上:“世子,定不辱命。”

“昭雪。”沈砚拿起案角的青纸折页,递过去,“你把望海城严家子弟的履历整理出来,再算各州郡的粮草撑持时日,列个明细给我。”楚昭雪接过折页,指尖轻轻划过“严氏子弟”那行字:“是,世子,今夜便能整理好。”

最后,沈砚的目光落在周凯身上:“周凯,你带五百死士,绕到临溪郡东侧的密道,等李嵩断粮后,里应外合烧了粮仓——动作要快,别惊动望海方向的严家探子。”周凯终于直起身,铁环碰撞出轻响,只简洁应了句:“遵世子令。”

众人领命的声音落时,沈砚抬手将竹笔搁在朱砂碟里,笔杆上沾的红墨滴在地图空白处,晕开一小片红。他看着满室神色坚定的人,喉间滚了滚:“三日后各路人马同时动,临溪要拿得快,望海要查得细——这八座城,咱们一次拿下来。”

望海城水师衙署的议事堂里,咸涩的海风从半开的窗棂钻进来,卷得案上烛火明明灭灭,将墙面上“严”字帅旗的影子吹得晃悠悠。严沧坐在主位上,一身藏青锦袍外罩着玄铁软甲,花白的胡须垂在胸前,手里正捏着封刚从斥候手里接过的密信——信纸边缘被他指节捏得发皱,墨字在烛火下泛着冷光。

“噗通”一声,斥候单膝跪在冰凉的青砖上,额角还沾着海盐粒:“老将军!加急探报——云州主城、云安、永安、青石、黑石五城,还有南阳关和南阳郡……全被沈砚的靖安军占了!”

这话像块石头砸进平静的水面,议事堂里瞬间静得能听见窗外海浪拍岸的声音。严启山第一个站出来,他是严沧的长子,负责守北港,脸上满是沉郁,粗粝的手指按在案上的海图:“父亲,南阳郡是整个云州的粮草中枢!沈砚拿下那里,等于掐了咱们望海城一半的补给线!可他哪来的兵力?半年前才听说他拉起‘靖安军’,之前连个名号都没有!”

二儿子严启河性子急,刚从巡逻船上赶回来,甲胄上还挂着水珠,闻言猛地攥紧腰刀:“何止兵力!我前两年去应天府送信,还听过他父亲沈伯山的名头——那时沈伯山还是吏部侍郎,沈砚连世子身份都没沾边,怎么突然就敢领兵占云州?”

“急什么?”严沧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却有力,他抬眼扫过众人,目光落在站在末位的孙子严望身上——少年刚及弱冠,一身银甲衬得身姿挺拔,此刻正攥着刀柄,眼底满是困惑。“沈砚能半年内拉起队伍、连下六城,靠的不是运气。启河,你现在去南阳郡外探路,怕是要撞进他的埋伏。”

一旁的大侄子严峰上前半步,他是水师副将,专管防务调度,指尖在海图上望海城至南阳郡的航线划了圈:“叔父说得是。斥候说沈砚拿下南阳郡后,立刻封了所有粮道,连商船都不让过——他敢这么做,肯定早算好了咱们的补给周期。咱们现在要先稳住,不能自乱阵脚。”

“可粮草怎么办?”三儿子严启海负责管补给,他捧着本褐色账册,眉头拧成疙瘩,“账上的存粮只够撑两个月,要是南阳郡的粮运不过来……总不能让弟兄们饿着肚子守城。”

“先查库存,再征私粮。”严沧打断他,目光转向二侄子严岳——严岳管水师器械,手里总拿着个记满数据的木牌。“阿岳,咱们的弩箭、火油、战船修补材料还够多少时日?沈砚的靖安军是陆战出身,水师是咱们的优势,器械绝不能出岔子。”

严岳立刻躬身回话:“叔父,弩箭还够三月用,火油剩了二十桶,战船有三艘需要补船底,木料还够。只是……靖安军若从陆路配合小船来攻,咱们的城防弩还得再加固。”

“嗯。”严沧点了点头,将密信放在案上,指腹轻轻摩挲着“靖安军”三个字,忽然看向严望:“望儿,你在金陵求学时,有没有听过沈砚的消息?他父亲沈伯山去年还在吏部当差,他怎么突然就成了领兵的主将?”

严望立刻挺直脊背,声音清亮:“回祖父,我在金陵时只听过沈砚是沈侍郎的次子,沈砚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此人性子低调,没听说过他懂兵法。倒是上个月有同窗来信,说沈伯山被封了靖安郡王,沈砚也成了世子,这才领兵来的云州。”

“父封王、子成世子,半年就拉起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严沧低吟一声,忽然抬手在海图上望海城的北港位置敲了敲,“启山,你加派三倍人手守北港,尤其要防着靖安军的斥候混进来;启河,你的巡逻船别去南阳郡,改在近海巡逻,重点盯紧东边的暗礁区,别让他们绕后;启海,把粮草按人头分拨,每日定量发放,再去城内富户家征些存粮,就说暂借,日后双倍奉还;阿峰,你去城防营,让士兵们加固城墙,把城防弩都架起来;阿岳,三日内把那三艘战船补好;望儿,你跟着阿峰,学学城防调度,也多留意靖安军的动向。”

众人齐声应下,严启河虽还有些不甘,却也知道叔父的安排稳妥,只能按捺住性子。严沧看着眼前的儿孙、侄子,目光沉沉:“沈砚是块硬骨头,半年崛起绝非偶然。但咱们严家守了望海城三十年,水师、城防都是实打实的家底。他要断粮,咱们就守到他粮草耗尽;他要攻城,咱们就用水师跟他耗——这望海城,绝不能丢!”

海风再次吹进议事堂,烛火猛地一跳,将严沧的影子投在海图上,像一座牢牢立在望海城上的界碑。

云州州牧府的书房里,烛火已燃到了中段,灯花积了薄薄一层。沈砚坐在案前,面前摊着两张纸——一张是楚昭雪刚整理好的严家履历,另一张是清鸢画的望海城水师布防图。他指尖夹着枚青竹笔,却没往纸上落,目光只定在履历上“严沧,守望海三十年,水师大小战七十余场,无一败绩”那行字上,指腹反复摩挲着“水师”二字。

“严家这水师,是大衍朝少有的能打硬仗的近海力量。”他忽然低声自语,笔尖轻轻敲了敲布防图上的战船标记,“硬攻的话,就算拿下望海,水师折损也得过半——这不是拿,是毁。”

门外传来轻叩声,楚昭雪端着碗热茶汤进来,见他盯着严家履历出神,便轻声道:“砚哥哥,严老将军的三儿子严启海,去年曾上书朝廷,说望海水师器械陈旧,请求拨款修缮,可吏部那时正忙着其他事,把折子压了下去。还有他孙子严望,在金陵求学时,曾写过篇《海防策》,提过要练‘水陆协同’的兵,只是没人重视。”

沈砚抬眼接过茶汤,指尖碰着温热的瓷碗,思路忽然清晰了些:“严家守了望海三十年,最在意的是什么?是水师的传承,是他们严家在海上的名声。朝廷不重视,咱们重视——只要他们投诚,水师编制不变,严老将军仍统领水师,启山、启河、启海各司其职,连严望的‘水陆协同’,咱们都能给他拨人练。”

他放下茶碗,重新拿起竹笔,在履历上严家众人的名字旁一一标注:严沧——水师统领,严启山——北港守将,严启河——巡逻船队统领,严启海——补给总管,严峰、严岳——副将,最后在严望名字旁画了个小圈,注上“随军参赞,练水陆兵”。

“可严老将军是王朝老将,未必会轻易降。”楚昭雪站在案侧,看着他的标注,轻声提醒,“砚哥哥,他方才让斥候传信,说要跟咱们耗到粮草耗尽。”

“耗?”沈砚勾了勾唇角,笔尖转向布防图上的粮道,“南阳郡是云州粮草中枢,咱们断了他的粮,却没赶尽杀绝——清鸢探到,望海城有不少百姓靠渔获为生,严老将军刚征了富户的粮,却没动百姓的存粮,说明他顾念民生。”

他顿了顿,笔尖落在“严望”的圈上:“严望年轻,有抱负,却没机会施展。咱们可以先从他入手——让清鸢在巡逻时,‘无意’间让严望的船队截到一封咱们的信,信里就说要在云州练水陆兵,缺个懂海防的参赞。再让李嵩放缓对临溪郡的攻势,别让严家觉得咱们急着灭他们,先松松他们的戒心。”

“还有严启海。”沈砚又指向严启海的名字,“他管补给,最清楚望海的粮草困境。咱们可以让人送些伤药和粮食到望海城外,说是‘赠给严将军的水师弟兄’,不提投诚,只说‘同为大衍子民,不忍见弟兄们饿着肚子守城’——先示个好,让他知道咱们不是滥杀之人。”

烛火又跳了跳,将沈砚的影子投在履历上,恰好覆住严家众人的名字。他放下竹笔,看着那满纸的标注,眼底透着笃定:“严家是块硬骨头,但只要抓准他们在意的东西——水师传承、民生、后辈前程,就不愁他们不松口。咱们要的不是降将,是能跟咱们一起守云州、练水师的严家——这才是可遇不可求的。”

他抬手揉了揉眉心,转头对楚昭雪道:“昭雪,你把这些想法整理成条陈,明日交给清鸢和李嵩,让他们按计行事。记住,动作要慢,要‘软’,别让严老将军觉得咱们在逼他。”

楚昭雪应了声“好”,刚要转身,沈砚又补充道:“对了,在条陈里加一句——若严家投诚,望海城的水师学堂,仍让严老将军主持,咱们拨银修缮器械,让他的水师能一直守在云州海上。”

楚昭雪回头望他,眼底含着点轻浅的笑意:“砚哥哥想得周全,我这就去整理,定不会误了清鸢姐姐明日的行程。”

晨霜还没褪尽,寒山郡外的荒坡上已响起“嘎吱”的脚步声——周虎裹着玄色棉甲,单手提着长柄大刀往地上一顿,刀身震落的霜花簌簌溅开,目光扫向队尾时,满是对后辈的笃定。

五千步兵列成三队,周豹扛着开山斧走在队前,斧刃擦过冻土带起碎渣,眼角瞟向身后时带着点骄傲:周凌云斜提亮银枪,枪身泛着冷光,枪尖那点磨损是上次黑石郡作战留下的,他指尖在枪缨上轻轻一捋,霜花便簌簌落下,站姿稳得像扎根的树;旁边的周凌峰将方天画戟扛在肩上,月刃斜指天空,手指在戟杆缠绳上摩挲——那是他师傅教的握戟诀窍,冻手也不滑,少年眼神亮得很,扫过前方矮树时,不自觉露出几分久经战阵的锐利。

“哥,哨探回来了!”周豹嗓门粗,攥着羊皮纸跑过来,开山斧往肩头一扛,“寒山郡没粮了,守军换岗都啃干饼子,粮道断得干净!”

周虎直起身,长柄大刀转了个圈,刀风扫过带起寒气:“云儿,你带峰儿去西侧林子,把‘绊马桩’布上——那边树密,守军要是想夜袭,正好用得上。”

“知道了,爹。”周凌云应得干脆,亮银枪往手里一收,枪尖贴着裤腿走,脚步轻得没带起多少霜。周凌峰也立刻跟上,方天画戟往地上一点,借力跳上块高坡:“凌云哥,我去前面探路,林子里雪没化透,小心陷坑。”说着便提着戟往林子走,动作利落得看不出半分生涩——毕竟是在黑石城一戟挑了姜家四兄弟的人,这点路况根本不算什么。

周虎看着两人背影,对周豹笑了笑:“峰儿这戟法,自从黑石城那仗后,越发稳了。”周豹也咧嘴笑,开山斧拍了拍大腿:“可不是!当初他一人一戟堵在城门,姜家那四个兄弟没一个近得了他身,现在营里的老兵都服他。”

队伍很快动了起来,卸装备的“哐当”声里,周凌云已带着周凌峰在林子里布好了绊马桩——他用亮银枪尖在木桩上钻眼,动作精准得像量过尺寸,周凌峰则蹲在一旁,用方天画戟的月刃削断多余的枝桠,偶尔还会提醒:“凌云哥,这边得再往外挪三尺,骑兵冲过来时,桩子得卡在马腿之间才管用。”周凌云点头,随手调整木桩位置:“还是你眼尖,上次黑石城设路障,你也是这么算的间距。”

没一会儿,周豹扛着开山斧过来,斧刃上沾了点树皮:“哥让你们俩去营地支应下,伙夫那边缺人劈柴,你俩的家伙正好用。”

周凌峰立刻拎起方天画戟:“我来!劈柴用月刃最方便!”说着就往营地跑,路过一堆粗木时,抬手一戟下去,“咔嚓”一声,木柴断得整整齐齐,看得旁边士兵都忍不住喝彩。周凌云也提着亮银枪跟上,路过小溪时,用枪尖试了试水深:“水太浅,骑兵过不来,咱们的营地靠这边没问题。”

等周虎带着人选好营地,就见周凌峰正用方天画戟劈柴,一戟一根,动作又快又准;周凌云则站在一旁,亮银枪斜指地面,目光扫过营地外围,时不时提醒士兵:“帐篷间距再拉宽些,免得着火连营——上次黑石城咱们就是这么布的,没出一点乱子。”

“哥,抓了三个守军斥候!”有士兵来报,周虎提着长柄大刀往林子走,刚走两步就见周凌云迎上来:“爹,我去审吧,上次黑石城审过斥候,知道怎么问出实话。”周虎愣了愣,随即点头:“好,带上峰儿,让他也学学怎么辨真假。”

周凌云应了声,回头喊周凌峰:“把戟放下,跟我来。”周凌峰立刻跟上,走的时候还不忘对劈柴的士兵说:“把我劈的柴堆到伙夫那边,别弄混了。”

没一会儿,周凌云就带着审出来的结果回来:“爹,守军太守想等援军,但底下将领都想降,粮草只够撑五天。”周凌峰也补充:“他们的斥候说,城墙上的弩箭不多了,上次跟流寇打损耗了不少,现在连守城的新兵都在发抖。”

周虎大笑,长柄大刀往地上一顿:“好!明天一早咱们就去城下喊话!”说着看向两个少年,眼底满是欣慰:“云儿,峰儿,明天攻城时,你们俩跟着我——云儿用枪破城门上的铁锁,峰儿用戟护着云梯,咱们爷仨一起建功!也让寒山郡的人看看,咱们周家的儿郎,不是孬种!”

周凌云握紧亮银枪,枪尖映着晚霞泛光:“好!”周凌峰也攥紧方天画戟,月刃上的霜已经化了,透着锋利:“爹,豹叔,放心!我这次肯定比黑石城那仗打得更漂亮!”

风卷着残霜吹过营地,士兵们已开始埋锅造饭,周凌云正帮着检查云梯上的麻绳,手指划过绳结时格外仔细;周凌峰则在一旁摆弄着方天画戟,偶尔挥戟划出道冷光——没人再把他们当需要照顾的小辈,这两个握着枪戟、眼神坚定的少年,早已是能跟父辈并肩作战,甚至在黑石城打出名号的猛将。

晨雾刚散,寒山郡外的周虎营地还飘着炊烟,远处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李嵩一身银甲,提着杆虎头亮银枪,身后跟着副将张恒,张恒手里攥着柄环首刀,两人胯下战马的蹄子上还沾着泥点,显然是从粮道赶过来的。

“周大哥!”李嵩勒住马,声音隔着营地的栅栏传过来,“粮道那边都妥了,从南阳郡到寒山的三条小道全设了卡,张恒带了两千人守着,连只耗子都跑不过去!”张恒也跟着下马,环首刀往腰间一挂,补充道:“昨天傍晚还截了队想给寒山送粮的私兵,全拿下了,没走漏消息。”

周虎提着长柄大刀迎出来,笑着拍了拍李嵩的肩:“有你这话,我心里就踏实了!你来得正好,刚审了斥候,寒山郡里快断粮了,明天一早就攻城。”旁边扛着开山斧的周豹也凑过来,他是周霆三子,对李嵩点头道:“李将军,要不要留下吃口热的?伙夫刚炖了野兔。”

“不了,还得回粮道盯着。”李嵩摆了摆手,目光扫过营地的云梯和撞木,又看向周凌云和周凌峰,“上次黑石城,凌峰小兄弟一戟挑四将的事,营里都传遍了,明天攻城可得再露一手!”周凌峰攥紧方天画戟,咧嘴笑:“李将军放心!”

送走李嵩和张恒,周虎刚要安排攻城的细节,营外又有亲兵来报:“将军,中军周老将军派四公子周雄来了!”话音刚落,周雄就提着一对镔铁八棱锤走进来——锤头足有碗口大,泛着冷光,锤柄缠着防滑的黑布,他是周霆四子,性子虽不如周虎爽朗、周豹外放,却透着沉稳,手里还捧着个牛皮袋。

“大哥,三哥。”周雄先给周虎、周豹行了礼,才把双锤轻轻靠在帐篷柱上,锤头碰着木柱发出“咚”的闷响,“父亲让我来送寒山郡的城防图,还有主城的消息——父亲已经把云州府的残余乱党清干净了,百姓都安了心,还拨了批伤药,后天就能送到。”

周虎接过地图,铺在临时搭的木桌上,长柄大刀的刀尖指着地图上的城门:“父亲考虑得真周全!这城门的薄弱处,图上标得清清楚楚。”周雄又补充道:“父亲还说,寒山这几天要降温,让你们多备点御寒的毯子,别让弟兄们冻着。对了,他特意让我带了些伤药,说是上次黑石城攻城时,弟兄们用着管用的那种。”

周凌云凑过来,亮银枪往桌边一靠,指着地图上的箭楼:“上次黑石城攻城,我就是从这种箭楼的侧面爬上去的,明天我带一队人先攻箭楼,把上面的弩手清了。”周凌峰也跟着点头:“我跟凌云哥一起,用戟挑开箭楼的窗户,方便弟兄们爬。”

周雄看着两个侄子,点头道:“父亲说,你们俩是周家的好儿郎,让我多跟你们学学战场上的本事。明天攻城,我也留下帮忙——我这双锤砸门、破障都管用,跟着三哥守营地外围,要是有守军突围,正好用锤拦着。”周豹拍了拍周雄的肩:“好!有你这双锤在,外围稳了!”

与此同时,云州府的中军衙署里,周霆正坐在案前,手里拿着份公文——案边斜倚着杆湛金虎头枪,枪头鎏金映着烛火,虎首纹路清晰可见,连枪缨都是暗红的兽毛,腰间还挂着柄七星剑,剑鞘上的宝石与枪身鎏金相映,满室都透着武将的凛冽气。面前站着个斥候,周霆眉头微蹙,听完回话才缓缓开口:“望海城那边,严老将军还是没动静?”

“回老将军,严家的船队还在近海巡逻,没往南阳郡方向动,只是严望带了队人,去望海城的粮仓查了好几次。”斥候躬身回话。周霆点了点头,指尖轻轻拂过湛金虎头枪的枪杆,鎏金虎首在烛火下泛着暖光,拿起笔在公文上批字时,还不忘叮嘱:“再去盯紧点,有动静立刻回报。另外,给寒山的虎儿传个信,让他攻城时别硬来,能劝降就劝降,别伤了百姓——对了,问问雄儿,在那边适应不适应,要是缺什么,让他随时传信回来。”

斥候刚走,周雄的亲兵就来报,说周雄已经把地图和消息送到了寒山营地。周霆放下笔,起身时顺手扶了扶案边的湛金虎头枪,枪杆与木案碰撞发出“笃”的轻响,走到窗边看着安静的街道,眼底满是欣慰:“沈世子的部署没差,前有虎儿、李嵩攻城,后有咱们稳住主城,雄儿也能独当一面了,望海那边再慢慢磨,云州很快就能全拿下来了。”

夜色渐深,寒山郡外的周虎营地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巡逻的士兵提着灯笼走动,灯笼的光映在云梯和撞木上,泛着暖黄的光。周虎和周豹在帐篷里最后核对攻城的路线,周凌云在磨亮银枪,枪尖在烛火下闪着冷光,周凌峰则在摆弄方天画戟的月刃,时不时用布擦一下;周雄靠在帐篷柱上,双手握着锤柄,闭目养神——所有人都在等明天的晨光,等那一声攻城的号角。

而粮道那边,李嵩和张恒还在巡查关卡,张恒提着环首刀,仔细检查每个哨卡的守卫,李嵩则站在高处,望着寒山郡的方向,手里的虎头亮银枪在月光下泛着光,心里盘算着:只要明天周虎拿下寒山,下一步就能配合世子,对付望海的严家水师了。

主城的周霆也没休息,他坐在案前,重新梳理着云州十三郡的地图,湛金虎头枪就斜倚在身侧,七星剑放在手边,偶尔有风吹进窗,吹动地图的边角,他便伸手按住,指尖划过“望海城”三个字时,还不忘摸了摸枪杆上的虎首纹路——他要守好这后方,让前线的虎儿、豹儿、雄儿和弟兄们没有后顾之忧,更要让这杆湛金虎头枪,日后能跟着世子,守好整个云州的疆土。

云州州牧府的书房里,烛火比昨夜更亮些,案上摊着周虎派人快马送来的信笺,墨迹还带着点旅途的潮气——沈砚指尖按着信上“守军虽缺粮,却仍闭城死撑,云梯攻了两次都被箭雨逼回”那行字,目光落在地图上“寒山郡”旁标注的“周虎部一万靖安军”上,指腹轻轻摩挲着纸面,忽然抬眼道:“昭雪,周凯的五千骑兵现在在哪?”

楚昭雪刚整理完兵力册,闻言立刻回道:“砚哥哥,周凯哥的骑兵营就扎在城西郊,昨天还派人来报,说战马都补了新草料,随时能出征。”她顿了顿,补充道:“他那支骑兵不算在靖安军体系里,全是精挑的骑手,去年在黑石城还帮着冲过敌军阵型。”

“正好。”沈砚俯身拿起笔,在“寒山郡”东侧添了道骑兵符号,“周虎的靖安军是步兵,攻城稳但缺机动力量,派周凯的五千骑兵过去正好——骑兵能绕后牵制,还能堵死守军突围的路。”他笔尖顿在符号旁,“让周凯带全营骑兵,今夜就出发,明日午时前赶到寒山,从东侧绕到郡城后方,牵制箭楼火力,跟周虎前后呼应。”

楚昭雪走到案边,看着地图上的骑兵符号,点头道:“周凯哥的三勾断魂枪最擅长冲阵,骑兵跟他配合得也熟,绕后牵制再合适不过。而且他穿银盔白甲,弟兄们老远就能认出来,不会跟周虎将军的人弄错。”

沈砚伸手从案角取过枚鎏金令牌——这是调遣骑兵的专属令牌,上面刻着奔马纹,他递给楚昭雪:“你去传我命令,让周凯即刻来领命,就说我要他带五千骑兵支援寒山,记住让他多带些马槊,对付城边的守军绰绰有余。”

楚昭雪接过令牌,指尖触到冰凉的鎏金面,应了声“好”,转身时又回头道:“砚哥哥要不要叮嘱他,寒山夜里冷,让骑兵们多裹层棉甲?还有他那杆三勾断魂枪,要不要让亲兵多擦几遍防霜?”

“提醒得好。”沈砚点头,目光又落回信笺上,“再跟他说,别硬冲——他的骑兵是用来牵制的,等周虎的靖安军架好云梯,再从后方扰守军的阵脚就行。凌云和凌峰性子急,让他多看着点,别让俩孩子跟着骑兵冲太前。”

没一会儿,门外传来清脆的甲叶碰撞声,周凯掀帘进来——一身银盔白甲映着烛火泛着冷光,肩甲上的兽纹雕刻得格外清晰,手里提着杆三勾断魂枪,枪头三个倒勾闪着寒芒,枪缨是雪白的兽毛,腕上铁环与银甲碰撞,发出轻脆的“叮”声。他单膝跪地,声音清亮却沉稳:“末将周凯,参见世子!”

沈砚起身,将案上的信笺递给周凯:“周虎在寒山缺机动力量,你带五千骑兵过去支援。”他指着地图上的路线,“从城西走隐蔽山道,别惊动寒山守军,明日午时前绕到郡城东侧,先把后方的小路封了,再用骑兵弩射箭楼,牵制上面的弩手——等周虎那边攻城号角响了,你再带骑兵冲守军后阵,不用硬破城门,扰乱他们就行。”

周凯接过信笺,另一只手仍握着三勾断魂枪的枪柄,银甲反射的烛光照在他脸上,眼神格外锐利:“遵世子令!末将今夜就带骑兵出发,明日午时必到寒山东侧,绝不误事!”他顿了顿,补充道:“世子放心,凌云和凌峰两位小将军的性子我知道,到时候会让骑兵们看着点,不让他们冒进。”

沈砚送他到门口时,目光扫过他的银盔白甲,叮嘱道:“夜里行军让骑兵们把马蹄裹上布,别弄出声响。你的三勾断魂枪锋利,冲阵时别太靠前,注意防护。”周凯应了声“是”,转身大步离开,门外很快传来他召集骑兵的吆喝声,马蹄声、甲叶声渐渐远了,像一阵风掠过夜空。

楚昭雪站在窗边,看着远处骑兵营亮起的火把,像一条银线在夜色里蜿蜒,轻声道:“周凯哥的骑兵冲起来最威风,银盔白甲在太阳下亮得晃眼,守军见了肯定慌。”

沈砚走到她身边,目光也跟着那串火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角:“拿下寒山后,周凯的骑兵还能往望海方向挪——严家有水师,但陆路缺骑兵,到时候正好用骑兵牵制他们的陆上补给。”他顿了顿,又道:“让清鸢再探探望海的动静,要是严老将军派人支援寒山,正好让周凯的骑兵截住。”

楚昭雪点头:“我这就给清鸢姐姐传信,让她多派斥候盯着望海到寒山的路。”

夜色渐深,州牧府的烛火还亮着,沈砚重新走回案前,拿起那枚鎏金骑兵令牌的空鞘,指尖划过上面的奔马纹——靖安军五万八千人守着主城和南阳郡,周虎一万步兵攻城,周凯五千骑兵机动,每一步都得扣着来。他看着地图上寒山郡与望海城之间的连线,眼底透着笃定:等周凯的骑兵到了,寒山守军腹背受敌,破城只是早晚的事。

而此时的寒山郡外,周虎正站在营地高处,望着郡城紧闭的城门,周豹扛着开山斧站在他身边,周雄的双锤靠在一旁的树干上。远处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周虎眯眼望去,只见一队骑兵斥候提着灯笼赶来,翻身下马大声道:“将军!世子派周凯将军带五千骑兵来支援,明日午时就能到!说是从东侧绕后,帮着牵制箭楼!”

周虎眼睛一亮,长柄大刀往地上一顿:“好!周凯的骑兵最会冲阵!他那杆三勾断魂枪一挑,守军的后阵肯定乱!”周豹也咧嘴笑:“他穿银盔白甲,冲起来跟一道光似的,守军见了指定慌!有他的骑兵堵后路,咱们攻城就没顾虑了!”

周雄也直起身,双手握住锤柄:“等周凯来了,我跟他配合——他的骑兵射箭楼,我带步兵冲城门,正好!”周凌云握着亮银枪,眼底也亮了:“周凯哥的骑兵去年在黑石城帮过我,他们冲得快,能帮咱们挡不少箭!”周凌峰攥紧方天画戟,跟着点头:“我跟凌云哥攻西侧箭楼,周凯哥从东侧牵制,肯定能清干净!”

周虎看着眼前的众人,又望向远处渐渐亮起来的东方,嘴角扬起笑意——有世子派来的周凯和五千骑兵,有身边的靖安军弟兄和子侄,这寒山郡,明日必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