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衍启元 > 第5章 沈砚揭秘;张清鸢暴露了

大衍启元 第5章 沈砚揭秘;张清鸢暴露了

作者:小麒呀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2:57:28

沈砚站在摊位后,指节因用力攥着馒头而泛白——青阳关巷子里那双透过黑布露出的眼睛,眼尾微挑,沉静中藏着一丝冷冽,与眼前姑娘的眼神如出一辙,连眨眼时的弧度都几乎相同。

“砚哥,发什么愣?这筐馒头要装好了!”赵虎把空筐递过来,见他目光直勾勾盯着巷口,顺着看过去,只瞧见个布裙背影消失在拐角。

沈砚没接筐,只匆匆道:“你们先看着摊,我去去就回。”话音未落,人已快步追了出去。

穿过两条热闹的街巷,他终于在一处僻静的石桥边追上了那道身影。沈砚深吸一口气,声音压得低却坚定:“姑娘,请留步。”

张清鸢转过身,脸上依旧是温和浅笑,手里还提着刚买的布料,像极了寻常赶集的女子:“沈老板怎么追来了?是馒头少给了,还是钱收多了?”

“都不是。”沈砚的目光落在她腰间——那黑色腰带的针脚很密,末端坠着个极小的银扣,与他记忆里黑衣人腰带的细节分毫不差,“我想问姑娘,半个月前的青阳关城西小巷,是不是你?”

张清鸢脸上的笑意淡了些,指尖轻轻摩挲着布料边缘:“沈老板说什么,我听不懂。我这半个月都在镇上帮母亲选布料,从没去过青阳关。”

“你听得懂。”沈砚往前走了半步,目光牢牢锁住她的眼睛,“你救我时,用铁镖穿透了李嵩的后心,那铁镖的尾端,刻着个极小的‘张’字——方才你递钱时,我看到你袖口露出的铁镖鞘,和那铁镖正好配得上。”

这话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张清鸢的伪装。她收起笑容,眼底的温和褪去,露出几分锐利:“沈公子倒是心细,连铁镖上的字都能记住。”

“不是我记的细,是你没藏好。”沈砚声音沉了沉,“你救我,又派人盯着我,到底想做什么?是为了我手里的‘奇特物件’,还是为了我爹的旧案?”

张清鸢走到石桥栏杆边,望着桥下的流水,沉默了片刻才开口:“我想要的,是柳承业的命。他断我张家商路,杀我兄长,这笔账,我得跟他算。”

她侧过身,目光落在沈砚身上:“救你,是因为你是沈仲山的儿子——沈仲山当年弹劾柳承业的账本,我找了三年都没找到,我猜,那账本或许在你手里。派人盯着你,是想确认你有没有能力跟柳承业斗,会不会是个扶不起的软骨头。”

“账本不在我手里。”沈砚坦然道,“但我知道柳承业与朔漠勾结的证据藏在哪里——青阳关的粮仓地下,有他来往的书信和交易记录。”

张清鸢眼底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又恢复平静:“就算没有账本,有这些证据也够了。不过沈公子,你以为我暴露身份,只是为了跟你说这些?”

她从袖中取出一封信,递了过去:“柳承业已经知道你在南河镇,三日后,他会派五千兵卒来围剿——你要么跟我走,去我张家的据点暂避,要么,就等着被他抓回青阳关砍头。”

沈砚接过信,指尖触到信纸的凉意,心里瞬间清明——张清鸢暴露身份,从来不是被他识破,而是早有计划。她要的不仅是盟友,更是一个能帮她引开柳承业兵力的“诱饵”。

沈砚捏着信纸,指节泛白,却没半分慌乱。他将信纸递回给张清鸢,眼神坚定得没有一丝动摇:“多谢张小姐提醒,但我不能跟你走。”

张清鸢接过信纸的手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又覆上冷意:“沈公子是觉得我在骗你?还是觉得凭你和那几个朋友,能挡住五千兵卒?”

“我没觉得你在骗我,也知道五千兵卒的分量。”沈砚声音沉稳,目光扫过石桥下往来的镇民,“但南河镇不是我的避难所,是我和家人、朋友扎根的地方——赵虎的铁匠铺、林墨的书铺、孙尧的药摊,还有帮过我们的邻居,我不能丢下他们,自己去躲清静。”

他往前一步,与张清鸢平视,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骨气:“你说我是诱饵,可我沈砚,不想做任何人手里的棋子。柳承业要来,我就跟他在南河镇拼一次——赵虎能组织铁匠铺的人做兵器,林墨能联络镇上的书生传消息,孙尧能备下草药治伤,周磊熟悉后山地形能设陷阱,我们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张清鸢盯着他看了半晌,忽然发现眼前的少年,比她想象中更硬气。她原以为沈砚会权衡利弊后选择依附,却没想到他竟会为了一群刚认识的人,赌上自己和家人的安危。

“你会后悔的。”张清鸢收起信纸,语气里多了几分复杂,“五千兵卒不是闹着玩的,柳承业这次是铁了心要斩草除根。”

“后悔也认了。”沈砚笑了笑,眼底没有丝毫退缩,“但我若走了,才会真的后悔——后悔自己连保护朋友的勇气都没有,后悔枉费了他们对我的信任。”

石桥下的河水缓缓流淌,阳光落在两人之间,气氛一时有些凝滞。张清鸢看着沈砚坚定的侧脸,忽然收起了之前的冷意,轻声道:“你倒比我想的有骨气。不过,我可以给你一个折中的办法——我不逼你走,但我会派张家的人来帮你,条件是,找到柳承业的证据后,必须先交给我。”

沈砚看向她,眼底多了几分审视:“你为什么突然改变主意?”

“因为我觉得,把宝押在一个有骨气的人身上,比押在一个只会躲的棋子身上,胜算更大。”张清鸢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三日后兵卒就到,你最好尽快让你的朋友们做好准备——别让我失望。”

说完,她转身离开,布裙的衣角在风中划过一道弧线。沈砚站在石桥上,望着她的背影,心里清楚,这场拒绝没有结束博弈,反而让他和张清鸢的关系,走向了更复杂的局面。但他不后悔——在这乱世里,守住身边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沈砚回到摊位时,赵虎正帮着给客人装馒头,林墨在一旁整理账本,见他回来,两人都抬眼看过来。沈砚接过赵虎手里的布巾,擦了擦手,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今天把这些卖完,明天开始,摊子暂停营业。”

“为啥啊?”赵虎手里的动作一顿,直愣愣地问,“这几天生意正好,停了多可惜?”

林墨也放下账本,推了推树脂镜片,眼神里带着几分疑惑:“砚哥,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沈砚扫了眼周围的客人,压低声音:“柳承业要来了,三日后,带五千兵卒,目标是我。”

这话一出,赵虎和林墨的脸色瞬间变了。赵虎猛地攥紧拳头,咬牙道:“那老狐狸!竟然这么狠!不行,咱们得跑!”

“跑不了。”沈砚摇了摇头,目光落在不远处孙尧的药摊和周磊的猎户摊子上,“柳承业的兵卒一到,整个南河镇都会被围起来,咱们跑了,镇上的人怎么办?赵叔的铁匠铺、林伯的书铺,还有帮过咱们的邻居,他们跑不掉。”

孙尧和周磊不知何时也走了过来,听到这话,孙尧皱着眉道:“砚哥,你的意思是……咱们要跟柳承业的人拼?”

“不是硬拼,是准备。”沈砚语气沉稳,“赵虎,你回去跟你爹说,把铁匠铺的铁器都熔了,打些砍刀、长矛,越多越好;林墨,你去联络镇上的书生和商户,告诉他们柳承业要屠镇,想活命的,就一起动手;孙尧,你把药铺的草药都集中起来,准备好止血、消炎的药方;周磊,你带着猎户们去后山,设些陷阱,再找几条能疏散老人孩子的小路。”

四人看着沈砚坚定的眼神,原本慌乱的心渐渐定了下来。赵虎拍了拍胸脯:“没问题!我这就回去跟我爹说,保证天黑前打出五十把砍刀!”

林墨也点了点头:“镇上不少人都受过柳家的气,我去说,肯定有人愿意跟着咱们干!”

“那你呢,砚哥?”周磊问,“你要做什么?”

沈砚拿起摊位上的复合弓,拉了拉弓弦:“我去跟张清鸢要些东西——她既然知道柳承业要来,手里肯定有能用的情报和物资。咱们要打,就得做好万全准备。”

说话间,最后一笼馒头也卖完了。沈砚收了摊子,对四人道:“都行动起来吧,时间不多了。记住,咱们不是为了我沈砚,是为了守住南河镇,守住咱们的家。”

四人齐声应下,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跑去。沈砚望着他们的背影,又看了看热闹依旧的市集,心里清楚,接下来的三天,将会是他来到这个时代后,最艰难的一场仗。但他没有退路,也不会退缩——因为这里,有他要守护的人。

沈砚找到周磊时,他正带着猎户在后山勘察陷阱位置。沈砚开门见山:“周磊,你熟悉后山,能不能找些人,帮我挖一样东西?”

“砚哥要挖啥?”周磊擦了擦额头的汗,问道。

“硝石,还有能烧木炭的硬木。”沈砚语气急切,“硝石多在老墙根、厕所附近的潮土里,带点白霜似的;硬木就找松、柏之类的,烧出来的木炭耐燃。”

周磊虽不懂硝石和木炭要做什么,却没多问,立刻点头:“行!我这就叫上猎户们,分两队去找,天黑前肯定给你凑够!”

沈砚又去找赵虎,让他带着铁匠铺的人,用厚铁皮打造一批拳头大小的圆桶,桶盖要能密封,底部留个小孔。赵虎虽疑惑:“砚哥,这玩意儿是装啥的?”但还是拍胸脯应下:“保证结实,就算摔地上也不漏!”

傍晚时分,周磊果然带着人,用麻袋扛回了硝石和木炭。沈砚又让孙尧帮忙筛选硝石,去除杂质,再按“硝石七、木炭二、硫磺一”的比例混合——这是他从现代记忆里翻出的简易火药配方,虽不如军用火药威力大,却足够应付步兵。

众人围在山洞里,看着沈砚将混合好的火药装进铁皮桶,再塞进碎铁片、碎石子,最后用棉线蘸上煤油做引线,封紧桶盖。孙尧忍不住问:“砚哥,这东西是啥?真能对付兵卒?”

沈砚拿起一个做好的“火药桶”,晃了晃,声音沉定:“这叫‘震天雷’,点燃引线扔出去,能炸碎铁片,伤敌一片。柳承业不是带五千兵卒来吗?咱们就用这个,给他一份‘大礼’。”

赵虎凑过来,眼睛发亮:“好家伙!要是多做些,扔到兵卒堆里,保管他们吓破胆!”

“但这东西危险,得小心保管。”沈砚叮嘱道,“赵虎,你找个干燥的地窖,把做好的震天雷存起来,每次取用都要清点数量;周磊,你在后山设陷阱时,留几个隐蔽的位置,到时候咱们把震天雷埋在土里,兵卒一踩就炸。”

众人齐声应下,连夜赶制震天雷。山洞里,火光摇曳,铁器碰撞声、研磨火药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虽紧张,却透着一股背水一战的决心。沈砚看着手里的震天雷,指尖触到冰凉的铁皮,心里清楚——这不仅是对付柳承业的武器,更是守护南河镇的希望。他没告诉众人,这配方是来自另一个时代的记忆,只知道,三日后的仗,他们必须赢。

夜色渐深,山洞里的火光却越烧越旺。赵虎带着铁匠铺的伙计,手里的锤子抡得飞快,铁皮被敲打成圆桶的声响在洞里回荡,他掌心的水泡磨破了,就裹上孙尧给的草药布,咬着牙几续干:“多做一个,明天就能多伤一个兵卒!”

林墨揣着写好的告示,在镇上的巷子里穿梭。起初有镇民听到“柳承业要屠镇”的消息,吓得直哭,说要收拾东西逃,林墨却耐着性子,把沈砚做震天雷、赵虎打兵器的事说给大家听:“逃是逃不掉的,柳承业的兵卒堵着路口,咱们只有一起守,才有活路!沈砚兄弟连自己的安危都不顾,咱们难道要看着镇子被烧、家人被抓吗?”

不知是这话起了作用,还是看着林墨眼里的恳切,渐渐有镇民松了口——卖菜的王婶说要捐出家里的咸菜和干粮,开酒坊的李叔扛来几坛烈酒,说能给震天雷的引线助燃,连平日里最怕事的账房先生,都主动提出要帮着登记物资。

孙尧在山洞角落铺了块粗布,将止血的金疮药、退烧的柴胡、消炎的蒲公英分门别类包好,每包上都用炭笔写清楚用法。他一边包,一边跟旁边帮忙的小姑娘说:“明天要是有人受伤,先看伤口有没有铁片,拔出来再敷药,记住了吗?”小姑娘点着头,手里的动作却没停,眼泪掉在药包上,又赶紧用袖子擦掉——她爹是猎户,跟着周磊去后山设陷阱了。

周磊带着几个猎户,在山后林子里摸黑勘察。月光透过树叶洒下来,照见地上挖好的土坑,每个坑底都埋了两枚震天雷,坑口用枯枝和落叶盖好,只留一根细细的引线藏在草茎下。他蹲在坑边,用手摸了摸引线的松紧,低声对身边的人说:“明天兵卒要是往这边逃,一踩一个准,记住别让引线被露水打湿。”话音刚落,远处忽然传来几声狼嚎,他立刻握紧腰间的猎刀,警惕地盯着黑暗——这时候,半点意外都不能出。

沈砚拿着张清鸢派来的人送来的地图,手指在上面划过:“柳承业的兵卒会从东边的官道来,那里地势平坦,正好能设下第一道陷阱;西边是后山,周磊已经布好震天雷,要是他们想绕路,就把他们引进去;镇中心的十字路口,咱们堆上柴火和油桶,到时候点燃了能挡路。”

张清鸢派来的黑衣人站在一旁,递过一个布包:“小姐说,这里有五十支穿云箭,射程比普通箭矢远,能帮你们守住东边的路口。另外,她让人盯着青阳关的动静,柳承业没再派援兵,你们只要守住头一波进攻,后续就好办。”

沈砚接过布包,指尖触到冰凉的箭杆,心里泛起一丝复杂——他虽拒绝了张清鸢的庇护,却还是承了她的情。他对黑衣人点头:“替我谢过张小姐,等这事了了,我会亲自去青阳关道谢。”

黑衣人没多话,转身消失在夜色里。沈砚拿着地图,走到洞口,望着远处南河镇的灯火——大多人家的灯还亮着,那是镇民们在收拾东西、准备武器,原本慌乱的镇子,此刻竟透着一股拧成一股绳的韧劲。

赵虎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手上的血泡还裹着布:“砚哥,震天雷做好了八十个,铁皮不够了,我让伙计去拆镇上废弃的铁棚子,明天天亮前还能再做二十个!”

“够了。”沈砚笑了笑,眼底没有丝毫惧色,“八十个,足够给柳承业的兵卒一个下马威了。明天,咱们就在南河镇,让他知道,不是什么人都能随便欺负的。”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山洞里的准备终于停了。震天雷整整齐齐堆在地窖里,穿云箭插在箭囊里,草药包摆满了石板,镇民们拿着锄头、菜刀,在镇口的官道旁集合。沈砚站在最前面,手里握着复合弓,身后是他的兄弟,是南河镇的百姓,晨光落在他们身上,虽衣衫单薄,却透着一股谁也压不垮的骨气——柳承业的兵卒要来了,这场仗,他们准备好了。

日头升到半空时,东边官道上终于传来震天的马蹄声——尘土滚滚,盔甲反光,柳家三义子骑着高头大马走在最前面,柳大郎手里的长枪指着镇口,嚣张的喊声隔着老远都能听见:“沈砚!滚出来受死!不然老子踏平南河镇,屠了你们所有人!”

沈砚站在镇口的土坡上,手里握着复合弓,身后的百姓们握紧了锄头、菜刀,连王婶都拎着烧火棍站在队伍里,眼神却没半分怯意。他没应声,只抬手对身后的周磊比了个手势。

周磊立刻吹了声口哨,藏在官道旁草丛里的猎户们猛地拉起绳索——埋在土里的二十枚震天雷瞬间被触发,“轰隆!轰隆!”的爆炸声接连响起,烟尘冲天,碎石和铁片飞溅,冲在最前面的百名兵卒瞬间被掀飞,惨叫声此起彼伏。

“什么鬼东西!”柳大郎吓得勒住马,脸色煞白。还没等他反应过来,沈砚已搭起穿云箭,弓弦一响,箭矢如流星般射出,直直穿透柳大郎的盔甲,钉在他的心口。柳大郎闷哼一声,从马上摔下来,当场没了气息。

“大哥!”柳二郎和柳三郎又惊又怒,挥着刀喊:“杀进去!给大哥报仇!”

兵卒们仗着人多,疯了似的往前冲,可刚跑到镇口,就被赵虎带着铁匠铺的人拦住——铁匠们手里的砍刀是用厚铁打的,劈在兵卒的劣质盔甲上,一下就能劈开一道口子。孙尧带着药铺的伙计在后面穿梭,看到有人受伤,立刻上前敷药包扎,连小姑娘都端着水,给百姓们递水喝。

柳二郎见冲不进去,眼珠一转,想绕到后山偷袭。可他刚带一队兵卒拐进山林,就踩中了周磊设下的陷阱——又是一阵震天雷爆炸,柳二郎连人带马被炸得粉碎,剩下的兵卒吓得魂飞魄散,转身就往回跑。

柳三郎看着两个哥哥接连惨死,彻底红了眼,提着刀冲进镇里,却被林墨组织的书生们用竹竿拦住。书生们虽没力气打架,却懂阵法,几根竹竿交叉着,把柳三郎困在中间。沈砚趁机搭箭,一箭射穿他的肩膀,柳三郎惨叫着倒地,还没爬起来,就被围上来的百姓们用锄头砸中脑袋,没了声息。

没了指挥的兵卒们像没头的苍蝇,有的想逃,却被后山的猎户们追着射;有的想反抗,却被百姓们团团围住——王婶用烧火棍敲晕了一个兵卒,卖菜的李叔抱着一个兵卒的腿,让赵虎趁机砍了对方的刀。太阳快落山时,五千兵卒已死了一半,剩下的两千多人见大势已去,纷纷扔下武器投降。

沈砚站在镇口的土坡上,看着满地的兵器和投降的兵卒,身上沾着尘土,却眼神明亮。赵虎跑过来,脸上满是兴奋:“砚哥!赢了!咱们赢了!柳家那三个混蛋全死了!”

林墨扶着眼镜,笑着补充:“俘虏都清点好了,两千三百人,都关在镇西的粮仓里,派了人看着。镇上的百姓们都在收拾战场,孙尧正在给受伤的人治伤。”

沈砚点了点头,走到投降的兵卒面前,声音洪亮:“我知道你们很多人都是被逼来的,家里有父母妻儿。只要你们肯说实话,柳承业在青阳关做了什么,跟朔漠有什么勾结,我就不杀你们,还会放你们回家。”

兵卒们面面相觑,有几个胆子大的,小声说:“柳承业在青阳关私藏粮食,还跟朔漠人换兵器,我们都是被抓来当兵的,要是不来,家里人就会被抓起来……”

沈砚听着,心里更清楚——柳承业的罪证,又多了几分。他回头望着南河镇的灯火,百姓们的笑声从巷子里传来,连晚风都带着几分轻松。这场仗,他们不仅守住了镇子,还抓了俘虏,拿到了柳承业的罪证。只是沈砚知道,这还不是结束——柳承业得知三个义子惨死,绝不会善罢甘休,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等着他们。

沈仲山站在镇口的老槐树下,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风卷着战场上残留的硝烟吹过,他却浑然不觉,只定定望着不远处的儿子。

沈砚正俯身跟一个俘虏说话,声音不高,却带着让人信服的力量。有兵卒不服气地嚷嚷,他也没动怒,只抬手示意对方把话说完,眼神里的沉稳,哪里还有半分当初在洛城时的青涩?沈仲山攥紧了袖口,指腹蹭过布料上磨出的毛边——他想起儿子杀鸡都手抖的模样,想起逃亡路上儿子护在家人身前的单薄背影,想起青阳关那次儿子差点被李嵩抓住时的狼狈……再看如今,儿子能带着百姓设陷阱、用“震天雷”,能在五千兵卒面前稳住阵脚,甚至能在战后冷静地问罪证、定处置,这哪里还是需要他庇护的孩子?

眼角忽然有些发潮,沈仲山赶紧别过脸,用袖口擦了擦。他曾以为自己能护住妻儿,能凭着一腔孤勇弹劾柳承业,却落得贬谪逃亡的下场,让家人跟着受了这么多苦。可偏偏是他最担心的儿子,在乱世里硬生生闯成了能扛事的模样——赵虎他们围着沈砚说话时的信任,百姓们看向沈砚时的依赖,连孙尧递药时都先问沈砚的意见,这些都是儿子用命拼来的认可。

“爹。”不知何时,沈砚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块刚烤好的馒头,“刚从王婶那儿拿的,还热着,你吃点。”

沈仲山接过馒头,指尖触到温热,心里却五味杂陈。他想说“你辛苦了”,想说“以后别这么拼命”,话到嘴边却只变成一句:“俘虏都安置好了?”

“嗯,林墨在登记,周磊派了人看守。”沈砚在他身边坐下,望着远处的粮仓,“他们说了不少柳承业的事,等整理好,就能作为罪证。”

沈仲山看着儿子的侧脸,夕阳落在他脸上,映出少年人独有的锐气,却也藏着不该有的沉重。他忽然伸手,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就像小时候儿子摔疼了,他也是这么拍的,只是如今儿子的肩膀,已经能扛起比他想象中更重的担子了。

“好,”沈仲山轻声说,声音里带着几分沙哑,却满是欣慰,“以后的路,爹陪你一起走。”

风又吹过老槐树,叶子沙沙作响,像是在应和着这对父子的约定。沈仲山知道,柳承业的报复还在后面,前路依旧凶险,但看着身边的儿子,他心里第一次有了底气——或许,他们真的能等到沉冤得雪的那一天。

沈砚看了一眼自己父亲,说道:“爹,你哭了?”

沈仲山手一顿,馒头的热气烘着指尖,却没敢看儿子的眼睛,只赶紧别过脸,用袖口胡乱蹭了蹭眼角,声音有点发紧:“胡说什么,哪有哭?是方才风大,吹了沙子进眼睛。”

他这话编得生硬,连自己都觉得心虚——方才明明没风,老槐树下静得很,哪来的沙子?

沈砚看着父亲泛红的眼角,没再追问,只是把手里的水壶递过去,声音放得轻:“爹,喝点水润润。风沙迷眼难受,一会儿让孙尧给你拿点明目的草药。”

他没戳破那点小掩饰,却用最贴心的方式解了父亲的窘迫。沈仲山接过水壶,指尖触到儿子递过来的温度,心里那点酸涩又涌了上来——从前都是他护着儿子,如今倒反过来,儿子处处替他着想,连他这点不愿外露的情绪,都小心翼翼地维护着。

沈仲山喝了口水,压下喉咙里的哽咽,转头看向儿子,眼底的欣慰藏都藏不住:“砚儿,今天……你做得很好。比爹强。”

“爹,咱们是一家人,分什么谁强谁弱。”沈砚笑着拍了拍父亲的胳膊,“以后查柳承业的罪证,守着南河镇,咱们父子俩一起扛,再也不让你一个人操心了。”

夕阳落在两人身上,老槐树的影子裹着暖意,沈仲山看着儿子明亮的眼睛,忽然觉得,那些年的委屈和逃亡都值了——他的儿子,真的长大了,能替他撑起一片天了。方才那点眼泪,哪里是风沙迷眼,分明是喜极了,也愧疚极了,却又踏实极了。

青阳关张家据点的书房里,张清鸢捏着密信的手指微微收紧,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随即被更深的兴味取代。她将密信放在烛火旁,看着“柳家三义子皆亡,五千兵卒折半,余者被俘”的字迹,嘴角终于勾起一抹真切的笑:“没想到,沈砚真能赢。”

一旁的兰心惊呼:“小姐,他真用那些‘震天雷’打败了五千人?之前我还担心他撑不过三天呢!”

“是我小看他了。”张清鸢拿起茶杯,指尖摩挲着杯沿,“我原以为他顶多能拖延几日,没想到他不仅守住了南河镇,还敢杀柳承业的义子、抓他的兵卒——这份胆识,倒比我想的更硬。”

她放下茶杯,对暗处的死士吩咐:“备些粮草和药材,送到南河镇去。另外,把柳承业在青阳关粮仓的布防图也一并带去,告诉沈砚,下次再动手,我张家可以出人帮他断柳承业的后路。”

死士领命退下,兰心不解:“小姐,您现在这么帮他,万一他以后反过来对付咱们……”

“他不会。”张清鸢打断她,目光望向窗外青阳关的方向,“沈砚重情义,南河镇的百姓、他的朋友,都是他的软肋,也是他的底线。只要柳承业还在,我们就是盟友。况且,他手里的‘震天雷’,说不定以后还能帮上我张家更大的忙。”

而此时的应天府柳府,却是一片死寂。柳承业捏着密信,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信纸被他揉得不成样子,桌上的青瓷茶杯被狠狠摔在地上,碎片四溅。

“废物!都是废物!”柳承业的怒吼在书房里回荡,额角的青筋暴起,“五千兵卒,三个义子,竟然连一个小小的南河镇都拿不下来,还被沈砚那个黄口小儿杀了义子、抓了俘虏!”

站在下方的管家吓得瑟瑟发抖,连头都不敢抬:“老爷,沈砚手里有奇怪的武器,能爆炸伤人,兵卒们……实在抵挡不住。”

“爆炸武器?”柳承业眼神阴鸷,咬牙切齿,“一个从洛城逃出来的小子,哪来的这种东西?肯定是有人在背后帮他!”

他来回踱步,忽然停下,眼底闪过狠厉:“传我命令,调一万精锐兵卒,由我亲自带队,去南河镇!我要把沈砚碎尸万段,把南河镇的人都杀光,让所有人知道,跟我柳承业作对的下场!”

管家连忙应声,刚要退下,却被柳承业叫住:“等等,再去给吏部尚书送封信,让他在皇上面前参沈仲山一本,说他私通乱党、谋反叛乱——我要让沈砚不仅死无葬身之地,还要背负千古骂名!”

书房里的烛火摇曳,映着柳承业狰狞的脸。他不知道,沈砚早已让林墨把俘虏招供的“柳承业私通朔漠”的证词整理好,正通过张清鸢的渠道,往应天府的御史台送——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应天府和南河镇之间,悄然酝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