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坐在教室里,思绪乱飞,他忍不住想起了自己的过去。小学的时候,他是村里学习最好的孩子,每次考试都是班里的第一名,墙上贴满了“三好学生”的奖状,母亲每次去开家长会,脸上都带着掩不住的骄傲。初中时,他依旧是班里的尖子生,中考时以全乡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县一中重点班,村里人都来他家道喜,说张家出了个有出息的孩子,将来肯定能考上名牌大学。
刚上高中那会,他也是班里的优秀生,第一次月考就考了全年级第五名,高一时的班主任老师还在班会课上表扬他,说他是“潜力股”。那时候的他,每天早上五点半就起床背单词,晚上在宿舍熄灯后还会躲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看课本,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他想考上北京的大学,想带着爸妈去**广场看升旗,想让村里人都知道,他张宇没辜负大家的期望。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宇的认知有所改观,对城市生活加深了解后,慢慢的由好奇改变为自卑,后面转变为虚伪。高一第二学期虽然跟王浩上网,但是都在中午休息时,学习没有松懈,成绩依然保持前列。
高二那年一切都变了。张宇选择了理科班,而且班里大部分都是城里的同学,穿着名牌鞋子,用着最新款的手机,课间聊的都是他从来没听过的游戏和动漫。有一次,他穿着妈妈给他做的布鞋去教室,被一个同学笑着说“这鞋也太土了吧,像是从地摊上淘来的”。那句话像一根刺,扎进了他敏感的心里。他开始觉得自己是“山里来的农村人”,和那些城里同学格格不入,害怕被他们嘲笑,害怕被孤立。
为了融入他们,他开始学着攀比。他用攒了几个月的零花钱买了一双名牌运动鞋,虽然心疼得晚上睡不着觉,但看到同学羡慕的眼神,他又觉得很满足。后来,他跟着同学去了网吧,接触到网络游戏,他就被里面的虚拟世界吸引了——在游戏里,他可以成为“英雄”,可以得到别人的崇拜,不用再在意自己的出身,不用再害怕被嘲笑。
从那以后,他就像着了魔一样,每天都利用午休时间去网吧,后来整天泡在网吧里,有时候甚至会在网吧待上一整夜。他的成绩开始一次次下滑,从全年级第五,到第三十,再到第一百名开外。班主任找他谈过好几次话,每次他都低着头说“我会改的”,但转身又钻进了网吧。爸妈也给他打过很多电话,问他学习怎么样,他总是撒谎说“挺好的,你们放心”,可挂了电话,他又会因为愧疚而偷偷掉眼泪。
高三以来,他更是变本加厉。逃课、抽烟、上网打游戏,几乎所有的坏毛病都集在了他身上。课本上落满了灰尘,作业本上全是空白,考试成绩一次比一次差。有两次,他看着爸妈在电话里疲惫的声音,看着老师失望的眼神,心里也有过转变的念想——他想重新拿起课本,想回到以前那个努力的自己。可是,当他翻开课本,看到那些陌生的公式和定理时,又觉得无从下手,再加上网吧里那些“朋友”的召唤,他最终还是放弃了。
“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呢?”张宇在心里苦笑,指甲深深掐进了掌心,“结果早就注定了,就算再后悔,再悔恨,也没办法更改了。时间也不允许我改变了。”
“十天,还有十天,最后十天。”他嘴唇动了动,小声地自言自语道,声音里满是绝望。这十天,对别人来说是冲刺的机会,对他来说,却像是等待审判的日子。
班主任后面讲的话,张宇几乎一个字都没听进去。他整个人都沉浸在回忆与懊悔之中,眼前不断闪过小学时墙上的奖状,初中时爸妈骄傲的笑容,高中时老师鼓励的眼神,还有网吧里闪烁的屏幕和自己颓废的样子。那些画面交织在一起,像一把把刀子,割得他心口生疼。他甚至能想象到,高考成绩出来后,爸妈失望的表情,村里人议论的声音,还有那些曾经嘲笑他的同学,会用怎样的眼神看他。
不知过了多久,下课铃声突然响了起来,尖锐的铃声把张宇从回忆里拉了回来。他抬起头,看到同学们都在收拾东西,有的在讨论刚才老师说的话,有的在互相加油打气,只有他,像个局外人一样,坐在原地一动不动。
老师走下讲台,路过他座位的时候,停下了脚步。他轻轻拍了拍张宇的肩膀,语气温和地说:“张宇,别放弃,还有十天呢,只要肯努力,就还有机会。”
张宇不敢抬头看老师的眼睛,只是含糊地“嗯”了一声。老师也没再多说什么,只是又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走出了教室。
接下来的十天,张宇像是活在矛盾的漩涡里,每天都在“想努力”和“想放弃”之间反复挣扎。
第一天早上,他特意定了闹钟,五点半就起床了。他从床底下翻出了尘封已久的数学课本,翻开第一页,看着那些熟悉又陌生的知识点,他深吸了一口气,告诉自己“从今天开始,好好复习”。可是,还没看十分钟,他就觉得头晕脑胀,那些公式像天书一样,根本看不懂。他试着做了一道简单的选择题,结果算了三遍,答案都不一样。他把笔扔在桌子上,烦躁地抓了抓头发,心里冒出一个声音:“算了吧,你根本不是学习的料,再怎么努力也没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