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有了空间站肯定要登月造基地啊 > 第152章 双星家园2

数日后,火星轨道上的“守望者”观测平台再次迎来了贵宾。

林晓月、王凯、林木木、苏雨、苏婉琳、苏晴、林石、陆小柔……林氏家族的核心成员,以及星海同盟、华夏航天、火星各大集团的代表,齐聚于此。

巨大的观景穹顶外,是焕然一新的火星。

赤红色的大地上,蜿蜒的蓝色河流如同血脉,滋养着初生的绿洲——

那是苏婉琳的“星尘花”和耐寒植物组成的生态前沿。

白色的云层在增厚的大气中缓缓流动,甚至在高纬度地区,出现了稀薄的、反射着阳光的冰晶云。

曾经死寂的奥林匹斯平原上,巨大的熔岩穹丘安静下来,其边缘地带,人类建立的第一个非穹顶保护的地表生态实验站——

“绿源前哨”,正闪烁着象征生命的绿色灯光。

环绕火星的磁环矩阵站,如同忠诚的卫士,散发着柔和而稳定的能量光辉。

星璇的声音在平台内回荡,宣告着最终的验收结果和未来五十年的改造蓝图。

但此刻,数据已不再重要。

所有人,都被眼前这幅壮丽的景象所震撼——

一颗死寂的行星,在人类智慧和毅力的雕琢下,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林石走到观景窗前,望着下方那颗蔚蓝的地球和这颗新生的、染上绿意与蔚蓝的火星。

两颗行星在深邃的宇宙背景下交相辉映,如同黑暗中的双子星。

“从今天起,”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整个平台,也通过量子通讯网络传遍太阳系,

“人类文明,正式告别了单一摇篮的时代。

地球,火星——双星家园,将成为我们通往更遥远深空的基石和港湾。

这是无数人智慧、汗水、甚至牺牲换来的成果。

但这,不是终点。”

他的目光投向星图更深处,那里,木星巨大的红斑如同宇宙之眼,土星的光环如梦似幻。

“双星家园,是我们坚实的后方。

而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林石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力量,

“‘小太阳’点燃的星舰之心,‘星环’铸就的深空之港,将承载着人类的勇气与梦想,驶向木星的卫星,土星的环系,去探索太阳系最富饶的疆域,去寻找生命,去开拓新的家园!”

平台内,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林石站在人群中,看着身边激动的家人——父母欣慰的笑容,祖父母骄傲的眼神,曾祖父深邃的目光,还有陆小柔紧紧握住他的手传递来的温暖与力量。

他望向窗外,看着那颗他倾注了无数心血、刚刚经历了一场“阵痛”后重获新生的火星,看着它与地球在星空中交相辉映。

这一刻,所有的疲惫、压力、惊险都化作了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和对未来的无限希望。

在接下来的庆典活动中,林石作为火星改造工程的首席工程师,详细介绍了过去五年的成就和未来的规划。

“五年前,历时三十年的火星行星磁环系统正式建成,我们启动了它。”

林石站在全息投影前,身后是火星的立体模型,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而是一场与行星本身的对话。

我们不仅要激活火星的地核,还要精确控制这个过程,就像医生调节心跳一样。”

他展示了磁环系统的工作原理:

十二座分布在同步轨道上的巨型能量矩阵站,共同构筑覆盖全球的强大人工磁场网络。

这个磁场不仅保护火星大气不被太阳风剥离,还通过精妙的能量场调节,引导火星内部熔融物质的流动,从而温和地激活地质活动。

“我们看到的这些熔岩穹丘,”

林石指着投影上奥林匹斯平原的区域,

“不是随机的地质现象,而是精确计算后的结果。

它们就像火星的‘心脏起搏器’,通过控制它们的活动和分布,我们逐步提高火星的内部温度,形成稳定的熔融层。”

接着,他展示了大气改造的成果:

“在磁场的保护下,两极冰冠加速升华,地质活动释放出被封存数十亿年的气体,加上我们从冰彗星拖拽和化学工厂制造补充的气体,共同形成了如今越来越厚实的大气层。”

投影上显示着大气成分的实时数据:虽然仍以二氧化碳为主,但气压已提升至地球海平面的三分之一,足以支撑液态水在低洼处稳定存在。

“最令人兴奋的是水。”

林石的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

“在‘希腊平原’和‘阿西达利亚海’区域,我们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液态水体。”

投影上展现出蔚蓝色的湖泊和蜿蜒的河流网络,镶嵌在赤红色的大地上,形成壮观的对比。

“这些水来自融化的冰冠、地下涌出的泉水和我们人工补充的资源。”

“在磁环创造的局部温室效应和稳定大气压的保护下,它们不再蒸发或冻结,而是真正成为了火星的生命之源。”

“在不改变火星自转速度的前提下,我们通过调节行星内部物质分布和地表大规模地质改造,成功将表面重力系数稳定提升至地球的0.5G。”

林石展示了重力分布图,

“这个数值足以让长期生活在火星的人类骨骼和肌肉不会严重退化,也为未来引入更复杂的生态系统奠定了基础。”

苏婉琳接着介绍生态改造的进展。

“‘星尘花’只是开始。”

她展示着各种适应火星环境的基因改造植物,

“我们已经培育出十七种完全适应火星环境的植物,它们能在低氧、高辐射、贫瘠土壤中顽强生长。

这些植物将逐步改变火星的大气成分,增加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浓度。”

她指着投影上正在向荒原蔓延的绿色脉络:

“这些绿色的前沿,正沿着河流和湖泊向外扩展,缓慢而坚定地改变着火星的颜色。

在未来五十年内,我们将逐步建立完整的生态系统,最终实现人类可以走出穹顶,在防护服的帮助下进行更广泛的活动。”

林木木补充了能源和基础设施的情况:

“随着大气层的增厚和磁场的保护,火星地表基地对能源的依赖大大降低。

节省出来的能源和资源将被投入到更广阔的深空探索和火星自身的深度开发中。”

他展示了星环港的扩张计划:

“星环港早已从最初的星舰基地,扩张成为一座容纳数百万人口的深空超级都市,是火星对外的门户和经济、科技、文化中心。

而火星地表,大型封闭式生态穹顶城市正在不断建立,为移民提供熟悉的家园。”

苏晴则介绍了安全保卫系统:

“赤霄舰队将常驻火星轨道,确保行星改造过程的安全。

‘磁盾’发生器和粒子炮阵列已经证明能够有效应对突发情况。

我们将继续加强轨道防御体系,为火星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陆小柔则从资源保障角度补充:

“火星星海联盟前五十集团和合作伙伴已经建立了覆盖太阳系内环的资源供应网络。

从小行星带的矿产到火卫二的加工基地,从氦-3能源补给到特种材料生产,我们将确保火星改造和未来发展所需的一切资源。”

当演讲环节结束,平台内响起了长时间的掌声。

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人类文明确实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林石再次走到台前,声音庄重而充满力量:

“今天,我们站在这里,见证的不仅是一颗行星的重生,更是人类文明的一次飞跃。”

他身后的星图扩大,显示出整个太阳系。

“火星的今天,将是木卫二、土卫六乃至更多星球的明天。

‘远航号’深空探索舰已经在星环港船坞完成总装,即将启航前往木星系统。

更多的星舰正在设计和建造中。”

星图上标注出即将开展的深空探索任务:

对木卫二欧罗巴冰下海洋的探测,对土卫六泰坦甲烷湖泊的研究,在小行星带建立更多采矿和加工基地,以及更多的土木卫星探测工程……

“我们的目标是,在五十年内,在木星轨道建立永久性科研基地;

在一百年内,实现太阳系内环的全面开发与殖民。”

“双星家园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后方和跳板。

从这里出发,人类将真正成为跨行星系的文明。”

庆典活动持续了数小时。

与会代表们交流着未来的合作计划,科学家们讨论着研究课题,工程师们规划着工程项目。平台内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热情。

林石终于有机会与家人团聚。

苏晴走到儿子面前,轻轻拥抱了他:

“石头,我为你骄傲。”

她的眼中闪着泪光,但脸上是灿烂的笑容。

林石回抱母亲:

“谢谢妈,有您在轨道上守护,我才能安心在地面工作。”

陆小柔走过来,握住林石的手:

“答应我,下次有这种危机,至少给我发个消息。

我知道你忙,但至少让我知道你还活着。”

林石歉意地笑笑:

“对不起,小柔。

当时情况紧急,我……”

“我知道,”

陆小柔打断他,

“你就是这个样子,一旦投入工作就忘了一切。

但这就是我爱的你。”

她踮起脚尖,轻轻吻了他的脸颊。

苏婉琳和林木木也走过来。

“妈,爸,谢谢你们的支援。”

林石感激地说,

“那些高抗压材料来得太及时了。”

“这是我们该做的,”

苏婉琳微笑着说,

“看到火星变得这么美,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

林木木拍拍林石的肩:

“小子,干得不错。

不过别忘了,生态改造才刚刚开始,接下来还需要你的配合呢。”

林晓月和王凯作为星海同盟和华夏航天的代表,也过来向林石表示祝贺。

“你祖姥爷一定会为你感到骄傲。”

林晓月轻声说,眼中有着复杂的情感。

林石点点头:

“谢谢奶奶。没有大家的支持,我做不到这一切。”

庆典渐入尾声,代表们开始陆续离开。

但林氏家族的成员们仍留在观景窗前,凝视着下方那颗新生的星球。

火星在星空下缓缓旋转,赤色的大地上点缀着蓝色的水域和绿色的生态区,白色的云层在其上流动。

轨道上的磁环矩阵站如同守护它的珠宝,闪烁着柔和的光芒。

远处,地球如同蓝色的宝石,与火星交相辉映。

“双星家园,”

林木木轻声说,

“地球与火星,人类的现在与未来。”

苏婉琳握住丈夫的手:

“我们见证了历史,木木。

从星环港到小太阳,再到火星改造……

我们见证了人类成为跨行星物种的全过程。”

林木木回握妻子的手,眼中有着难得的柔情:

“而这只是开始,婉琳。

我们的后代将走得更远,看得更多。

木星的卫星,土星的光环,甚至更远的星球……”

林石和陆小柔相视一笑,手指紧紧相扣。

他们知道,自己肩负着将这一愿景变为现实的责任。

林晓月和王凯站在一旁,看着儿子和儿媳,眼中满是骄傲和期待。

林木木和苏婉琳则在讨论着下一步的生态改造计划,已经在规划如何将更多地球生物引入火星环境。

林晓月和王凯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心中感慨万千。

从地球到火星,从单一星球文明到双星家园,他们参与并见证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扩张时代。

“准备好了吗?”

林木木突然问道,打破了沉默。

所有人都看向他,眼神中带着疑问。

“准备好迎接下一个挑战了吗?”

他解释道,

“火星改造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我们要面对的是更遥远的深空,更复杂的环境,更艰巨的任务。”

林石首先回应:“随时准备着。”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林木木满意地笑了:

“那么,让我们开始规划下一步吧。

‘远航号’即将启航前往木星系统,我们需要为它制定详细的探索计划。

同时,火星的完全改造还需要数十年时间,我们不能松懈。”

他转向星图,手指划过太阳系的内环:

“这里是我们的家园,从水星轨道到小行星带。

我们已经在这里建立了稳固的太空工业基地。

但真正的富饶之地,在木星和 土星。”

星图上显示出木星系统的详细结构:

巨大的气态行星,四颗伽利略卫星,无数的小卫星和微弱的光环系统。

“木卫二欧罗巴,冰封世界下可能存在着液态海洋和生命迹象。

木卫三甘尼米德,太阳系最大的卫星,拥有稀薄的大气层和磁场。

木卫四卡利斯托,最外层的伽利略卫星,可能成为外太阳系探索的前哨站。”

林风的目光变得深邃:

“而土星,是土星系统,有着壮观的光环和更富饶、独特的卫星群;

天王星和海王星,遥远的冰巨人;

还有冥王星和柯伊伯带天体,太阳系最后的边疆。”

平台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这幅宏伟的蓝图所震撼。

“这将是我们子孙后代的任务,”

林木木继续说,

“而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就是为他们打好基础,开辟道路。”

“火星将是这一切的中心,石头。

它是地球的姊妹星球,也是通往更远深空的跳板。

你需要确保它稳定发展,成为人类在太阳系中的第二个家园。”

林石郑重地点头:“我会的,爸爸。”

林木木又看向其他人: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要扮演。

苏晴的舰队保卫着我们的成果;

婉琳和木木塑造着火星的生态环境;

小柔确保着资源供应;

晓月和王凯协调着全球努力;

还有我们的传奇则在‘深空磐石’统筹全局。”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

“这是一个家族的努力,更是全人类的事业。

我们很幸运,能够站在这个历史节点上,见证并参与这一伟大进程。”

观景窗外,火星正在迎来新的黎明。

阳光逐渐洒落在其表面上,照亮了蜿蜒的河流、初生的绿洲和人类建造的穹顶城市。

轨道上的空间站和飞船如同忙碌的蜜蜂,在行星周围穿梭往来。

地球在远处闪耀着蓝白色的光芒,与火星形成鲜明的对比又和谐的统一。

两颗行星,人类的双星家园,在宇宙中相互守望,共同承载着人类的现在与未来。

“多么美丽的景象啊,”

苏婉琳轻声感叹,

“谁能想到,三十多年前还是一片死寂的火星,如今会变得如此生机勃勃。”

林木木握住妻子的手。

平台内,林氏家族的成员们并肩站立,凝视着窗外双星辉映的壮丽景象,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双星家园的时代已经开启,而星辰大海的征途,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