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火谷情报中枢的灯火似乎燃烧得更加炽烈了。
案几上,除了堆积如山的密报卷宗,开始出现一些新的东西:许多特制的桑皮纸,上面并非文字,而是画满了各种奇怪的符号、线条和数字。
林枫的眼圈更黑了,但他的眼神却愈发灼热,仿佛发现了某种世间运转的奥秘。
赵将看着几乎魔怔的林枫,以及那些他看不太懂的“鬼画符”,忍不住问道:“林枫,你这些天到底在折腾什么?这些圈圈点点是何物?”
林枫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兴奋与疲惫交织的光芒,他拿起一张画满格子和箭头的桑皮纸:“赵大哥,我在尝试做一个… ‘模型’。”
“模型?”
“对。”林枫用力点头,指着墙上的巨幅地图,“天下诸侯,看似行事无常,实则皆有迹可循。曹操用兵,善奇谋,更重后勤与时机;刘表决策,多受蔡、蒯大族及妻室影响;马腾韩遂,看似联盟,实则利益计算大于情谊… 我想,若能将我们收集到的所有零散信息——兵力调动、粮草征收、官员任免、甚至其核心谋士将领的言行倾向——都转化为某种可以量化的东西,或许就能更清晰地看到他们的下一步。”
赵将皱起眉,这个概念对他而言有些超前,但他信任林枫的头脑:“量化?如何量化?”
“比如,”林枫拿起笔,在另一张纸上快速写下“曹操”、“目标:汝南刘辟龚都残部”,然后开始画分叉,“动机:肃清侧翼,巩固豫州。影响因素:1. 可用兵力;2. 粮草周期;3. 当前关注重点(西凉动向,权重更高);4. 对周边势力态度(警惕我方与孙权,需速战速决避免干涉)…”
他一边说,一边在各项后面标注上自己设定的估算数值和权重比例。“综合计算,他此次动用兵力应不会超过一万,且会选择秋粮入库后、天气转凉前发动,以求最快速度解决,避免陷入泥潭。行动时间窗口,极可能在本月下旬至下月中旬之间。”
赵将看着那密密麻麻的推演过程,虽然细节未必全懂,但核心逻辑清晰可见。他沉吟片刻:“你这… 有把握吗?这近乎于占卜了。”
“非是占卜,是基于信息的演算。”林枫目光坚定,“我们虽无法得知曹操军帐中的具体命令,但通过观察其兵力的牵动、粮草的流向、以及他目光所视之处(战略重点),可以推断出他下一步最可能挥拳的方向和力道。此模型尚在雏形,但值得一试!”
数日后,来自中原的多条情报碎片陆续传回:
许都周边曹军一部开始检修器械,规模约八千。
豫州郡县提前征收部分秋粮,入库动作加快。
侦知曹军将领曹仁近期频繁视察颍川与汝南交界地区。
这些信息看似平常,但当林枫将它们输入自己那套尚显粗糙的“诸侯行为预测模型”时,所有的箭头都指向了汝南地区,与他之前的推算高度吻合!
“预警!立刻向汝南地区的刘辟、龚都残部,以及我们在该地区活动的同志发出最高警示!”林枫几乎跳起来,向赵将急报,“曹军清剿将至,规模约八千至一万,行动时间就在未来十至十五天内!让他们立刻化整为零,进入山区,避其锋芒!”
虽然将信将疑,但基于对林枫判断力的信任,赵将还是立刻签署了加密警报,通过紧急渠道发出。
十一天后,确切消息传回:曹仁率精兵九千,突入汝南,意图一举歼灭刘辟、龚都部。但因赤火预警及时,大部分力量已提前疏散转移,曹军扑空,仅斩获寥寥,不得不草草收兵,未能达成战略目的。
消息传回赤火谷,情报中枢内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压抑的欢呼。林枫瘫坐在椅子上,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极度疲惫却又无比欣慰的笑容。
赵将大步走过来,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满是惊叹和激赏:“好小子!你这‘模型’,不是戏法,是真正的… 洞见未来的水晶!”
这次成功的预测,虽然只是小试牛刀,却标志着赤火的情报工作从被动接收、分析,开始向主动预测、预警迈出了革命性的一步。
林枫的模型,如同在迷雾中点亮了一盏微灯,虽然光线尚弱,却指明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方向。
许都,城西永顺坊。
夜色浓重,细雨淅沥,敲打着青石板路面,泛起一层朦胧的油光。
这本该是鼾声四起的时辰,坊间却弥漫着一股不同寻常的肃杀。几条黑影如同融入雨夜的鬼魅,悄无声息地封锁了坊区的几个出口。更远处,隐约传来整齐却刻意放轻的脚步声。
一间不起眼的杂货铺后院内,燕十三的心脏猛地一缩。他没有听到任何异响,那只是一种长期在刀尖上行走培养出的、对危险近乎本能的直觉。他几乎是瞬间吹熄了手边唯一的油灯,身体紧贴墙壁,透过窗棂的缝隙向外窥视。
雨幕中,对面屋顶上,一个极淡的反光一闪而逝——是弩箭的箭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