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从抓小偷开始立一等功 > 第92章 刮骨疗毒

重生从抓小偷开始立一等功 第92章 刮骨疗毒

作者:垂拱殿的馨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8 12:29:17

匿名信的阴风与“刀疤王”恶势力团伙的浮现,非但没有让沈青云退缩,反而让他更加清晰地看到了林峰沉疴积弊的根源所在。他意识到,不进行一场彻底的“刮骨疗毒”,清除寄生在肌体上的**毒瘤和黑恶势力,林峰的转型发展将寸步难行。一场围绕示范区建设、扫黑除恶与权力博弈的立体战争,全面打响。

---

一、 扫黑除恶:利剑出鞘,直捣黄龙

由沈青云亲自挂帅督办的“刀疤王”团伙专案组,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高效运转起来。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和可能存在的内部干扰,沈青云动用了自己在公安系统的老关系,从省厅和邻市秘密抽调了部分精干力量加入专案组。

侦查工作迅速取得突破。专案组发现,“刀疤王”王志强,早年就是个矿区混混,后来靠着心狠手辣和攀附权贵,逐渐坐大。他通过暴力垄断矿区及周边的土石方、建筑材料运输,强揽一些小工程,并开设地下赌场,放高利贷,积累了巨额财富。更关键的是,调查证实,他确实与阻挠示范区建设的几个“钉子户”头目称兄道弟,并且多次向时任矿区所在街道办主任、现区城管局局长刘茂才行贿,以获得庇护和项目信息。

所有线索都指向了刘茂才,而刘茂才,是常务副市长马卫国的远房表弟,也是马卫国在林峰市政坛的重要根基之一。

“动刘茂才,就是直接捅马卫国的马蜂窝。”专案组负责人向沈青云汇报时,语气凝重。

“证据确凿吗?”沈青云问。

“王志强手下两个核心骨干已经突破,指认了向刘茂才行贿的具体时间、地点和金额,与银行流水能对上。另外,我们也掌握了一些刘茂才滥用职权,为王志强团伙违法行为提供便利的证据。”

“那就按程序办!”沈青云毫不犹豫,“立即对刘茂才采取留置措施!同时对王志强及其团伙核心成员实施抓捕!动作要快,要防止他们串供和销毁证据!”

命令下达,扫黑除恶的利剑骤然出鞘!

在一个凌晨,刘茂才在家中被市纪委监委带走。几乎同时,多路警方同时行动,将正在不同地点逍遥的“刀疤王”王志强及其主要手下一举擒获,查封了其多个窝点和账户。

消息传出,林峰市,尤其是矿区,一片哗然!老百姓拍手称快,而官场上则暗流汹涌,许多人将目光投向了市政府大楼,等待着马卫国的反应,也审视着沈青云的下一步。

---

二、 权力博弈:马卫国的反击与宋清河的态度

马卫国在得知刘茂才被带走后,勃然大怒,但他毕竟是宦海沉浮多年的老手,并没有失去理智。他第一时间找到市委书记宋清河“诉苦”。

“宋书记!这算怎么回事?!刘茂才就算有问题,也该由市纪委按程序来办吧?沈市长他一个政府市长,直接插手具体的案件侦查,还动用外地警力,这符合规矩吗?他这是想干什么?搞垮我们林峰的干部队伍吗?!”马卫国语气激动,试图将问题引向“程序正义”和“班子团结”。

宋清河依旧是不动声色,他安抚道:“老马,不要激动。扫黑除恶是中央的决策部署,沈市长亲自督办,重视程度高一点,也情有可原。如果刘茂才确实有问题,那谁也保不了他;如果他没问题,组织上也会还他清白。我们要相信组织,相信纪委。”

宋清河这番和稀泥的态度,让马卫国感到一阵心寒。他知道,宋清河这是不想直接与风头正劲的沈青云冲突,甚至可能乐见其成,借沈青云的手来削弱他马卫国的势力。

碰了个软钉子,马卫国回到自己的阵营,开始酝酿其他反击手段。他指使手下亲信,在干部中间散布言论,称沈青云“排除异己”、“滥用职权”、“破坏林峰稳定大局”。同时,他利用自己分管财政、发改等关键部门的优势,在一些亟需资金支持的民生项目和转型项目上,以“财政紧张”、“需要进一步论证”等理由,开始暗中设卡,拖延审批,试图从经济基础上给沈青云制造麻烦。

一时间,市政府内部,一种无形的僵持和对立氛围开始弥漫。

---

三、 民心所向:示范区的突破与民意的力量

然而,马卫国低估了沈青云破釜沉舟的决心,也低估了民心向背的力量。

随着“刀疤王”团伙的覆灭和刘茂才的落马,阻挠示范区建设的最大障碍被清除。沈青云趁热打铁,亲自坐镇指挥部,协调法院、公安、国土、街道等部门,依法对那几个拒不配合的“钉子户”启动了强制清理程序。

整个过程公开透明,电视台全程跟踪报道。当推土机在执法人员的护卫下,推开那些违章建筑和堆积如山的垃圾时,围观的矿区群众发出了阵阵欢呼。他们看到了这位新市长言出必行的魄力,也看到了改变生活现状的真实希望。

沈青云并没有止步于清理。他指示发改委、规划局等部门,加快示范区的详细规划和项目招商步伐。同时,他推动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矿区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创业的若干措施》,将示范区的保洁、绿化、安保等岗位,优先提供给经过培训的矿区职工。

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赢得了广大市民,尤其是底层群众的热烈拥护。民间舆论开始一边倒地支持沈青云的改革举措。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干部,也开始主动向沈青云靠拢,汇报工作更加积极,落实指示更加迅速。

民心,成为了沈青云打破官场僵局的最有力武器。

---

四、 高层视角:省委的定调与匿名信的终结

林峰市激烈的斗争,不可能不引起省委的关注。省长李国华在一次听取滨江省重点工作汇报后,特意留下了相关负责同志,提到了林峰的情况。

“林峰市的转型发展,省委是高度关注和支持的。”李国华语气平稳,但分量很重,“沈青云同志到任后,敢于触碰矛盾,着力推动转型和民生改善,这个方向是对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阻力,甚至有不同的声音,这很正常。关键是要坚持原则,依法依规,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省委相信林峰市委市政府有智慧、有能力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这番话,虽然没有点名批评谁,但支持沈青云工作方向的意味十分明显,等于给林峰的斗争定了调子。

与此同时,针对沈青云的那些匿名信,也很快被证明是恶意诬告。省纪委经过初步核实,认定信中内容多为捕风捉影、捏造事实,并将核查结论反馈给了林峰市委。这场拙劣的政治抹黑行动,以失败告终,反而让沈青云赢得了更多同情分。

---

五、 新的格局

“刀疤王”团伙被彻底铲除,刘茂才涉嫌受贿和滥用职权案件进入司法程序,示范区建设突破障碍后顺利推进,民生政策逐步落地,省委定调支持,匿名信风波平息……

一连串的事件之后,林峰市的权力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沈青云凭借其坚定的决心、果断的行动和民意的支持,成功地在林峰站稳了脚跟,并且极大地削弱了马卫国为首的“本土稳健派”的势力。他的施政理念开始真正得到贯彻,政府工作的效率和风气为之一新。

市委书记宋清河,在权衡利弊之后,也更加明确地表达了对沈青云工作的支持,班子内部的合力有所增强。

然而,沈青云并没有丝毫松懈。他知道,打掉一个刘茂才,铲除一个“刀疤王”,只是清除了转型道路上的明显障碍。林峰积弊已久,利益盘根错节,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如何彻底扭转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等靠要”思想和官僚作风,如何培育真正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如何可持续地改善民生、弥补历史欠账,这些都需要他付出更加长期和艰苦的努力。

站在办公室的巨幅林峰市地图前,沈青云的目光越过已经破题的矿区示范区,投向了更广阔的城乡区域。刮骨疗毒之后,需要的是固本培元,是持续的改革创新。他的林峰治理之路,刚刚迈出坚实的第一步,更宏大的画卷,等待着他去描绘。他拿起笔,在地图上新的区域,开始勾勒下一步的发展重点。这场关乎城市命运的战役,远未到鸣金收兵之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