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从抓小偷开始立一等功 > 第43章 民心所向

重生从抓小偷开始立一等功 第43章 民心所向

作者:垂拱殿的馨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8 12:29:17

洪水退去后的清源县,满目疮痍。阳光照在泥泞的街道上,蒸腾起一股土腥味。沈青云穿着一双半旧的胶鞋,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靠山乡的废墟间。他的警服已经换成了普通的白衬衫,袖口挽到手肘,露出结实的小臂。

\"沈县长,您慢点!\"靠山乡党委书记王大山急忙上前搀扶,\"这路还没清理干净。\"

沈青云摆摆手,在一处倒塌的房屋前停下。废墟中,一个老人正佝偻着腰,在瓦砾间翻找着什么。

\"老伯,在找什么?\"沈青云蹲下身,语气温和。

老人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布满血丝:\"找俺老伴的照片,就剩这一张了......\"

沈青云心头一紧,转头对秘书说:\"小刘,通知救援队,帮老伯仔细找找。\"说完,他亲自挽起袖子,在废墟中翻找起来。

半小时后,当一个沾满泥水的相框被找出来时,老人颤抖着接过,老泪纵横:\"谢谢沈县长,谢谢......\"

这一幕被随行的县电视台记者记录下来。当晚,《县长帮灾民废墟中寻亲》的新闻在全县传开。

第二天一早,沈青云在县政府会议室召开灾后重建专题会。各乡镇党委书记、相关部门负责人悉数到场。

\"同志们,\"沈青云开门见山,\"我先给大家看一组数据。\"他打开投影,\"这次洪灾,全县倒塌房屋1287间,受损农田3.2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个亿。但是——\"

他话锋一转:\"最让我痛心的不是这些数字,而是昨天我在靠山乡看到的一幕。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在废墟里找一张照片。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工作中还缺少温度!\"

会场一片寂静。

\"所以,今天的会议只有一个主题:怎么让灾后重建更有温度?请大家畅所欲言。\"

青石镇党委书记首先发言:\"沈县长,我们打算先建临时安置点......\"

\"临时安置点要建,\"沈青云打断他,\"但我要问的是,安置点里要不要给孩子们留个看书的地方?老人有没有活动场所?夫妻能不能有个相对私密的空间?\"

一连串的问题,让在座的干部们都陷入了沉思。

靠山乡王大山接着说:\"我们准备组织群众自救......\"

\"自救很重要,\"沈青云点头,\"但我们要想一想,那些孤寡老人怎么办?残疾人怎么办?孤儿怎么办?能不能建立'党员一对一帮扶'机制?\"

会议开了整整一上午。最后,沈青云总结道:\"灾后重建不是简单的修路盖房,而是要重建生活、重建希望。我提三点要求:第一,所有重建方案必须征求群众意见;第二,建立特殊群体关爱机制;第三,纪委全程监督,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散会后,沈青云叫住财政局长:\"老李,省里的救灾资金什么时候能到位?\"

\"最快还要一周,但是......\"财政局长面露难色,\"沈县长,不瞒您说,就算资金到位,也不够用。县财政已经见底了。\"

沈青云沉思片刻:\"这样,你先把教师工资和养老金留足,其他的我来想办法。\"

下午,沈青云来到县城最大的安置点——清源一中。这里安置着500多名受灾群众。

\"沈县长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群众立即围了上来。

\"沈县长,我家房子全塌了,以后可怎么办啊?\"

\"县长,我儿子的学费......\"

\"我老伴的药断了......\"

七嘴八舌的声音中,沈青云耐心地听着,不时在本子上记录。

这时,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响起:\"沈叔叔,我能上学吗?\"

沈青云低头,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眼睛大大的,怀里抱着一个破旧的书包。她是沈青云在洪水中救出的那个女孩,叫小花。

沈青云蹲下身,摸摸她的头:\"当然能,不但能上学,还要上更好的学校。\"

他站起身,对群众说:\"乡亲们,我知道大家很难。但请相信我,党和政府绝不会丢下任何一个人!我已经让人统计大家的困难,我们会一个一个解决!\"

\"可是县长,说得好听,到时候又没人管了!\"一个中年汉子嘟囔道。

沈青云认出这是之前在洪水中被他批评过的那个不愿撤离的村民。

\"这位大哥说得对,\"沈青云不但不生气,反而笑了,\"光说不行,要看行动。这样,我给大家留个手机号,有任何困难,直接给我打电话。如果我说话不算数,你们就到县委大院找我算账!\"

说着,他真的把手机号写在黑板上。这个举动,让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另外,\"沈青云继续说,\"我建议成立一个'灾民自治委员会',重建工作怎么干,你们自己说了算!政府负责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这番话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离开安置点后,沈青云立即着手落实承诺。他亲自给省教育厅打电话,争取到200台电脑和5000册图书;联系省医院,组织医疗队下乡义诊;还通过私人关系,从省城的企业募捐到一批生活物资。

晚上十点,沈青云还在办公室批阅文件。秘书小刘忍不住劝道:\"县长,您已经三天没好好休息了。\"

沈青云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受灾群众还在帐篷里,我怎么能安心休息?\"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小花打来的。

\"沈叔叔,我今天收到新书包了,谢谢您!\"小女孩的声音清脆悦耳,\"我画了一幅画送给您。\"

沈青云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叔叔一定好好珍藏。\"

挂断电话,他对小刘说:\"看到没有,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

第二天,沈青云做出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他把县长办公室搬到了安置点旁边的临时板房里。

\"沈县长,这太艰苦了!\"王大山劝阻道。

\"群众能住,我为什么不能住?\"沈青云一边整理文件一边说,\"在这里,我能第一时间听到群众的声音。\"

这个举动在全县引起轰动。干部们看到县长都住板房,再也没人抱怨条件艰苦。群众更是感动,经常有人悄悄在沈青云门口放些自家种的蔬菜。

一周后,在沈青云的推动下,清源县创造性地推出了\"联建共建\"模式:经济条件好的乡镇结对帮扶重灾乡镇,企业对口支援村庄,党员干部包保到户。

这天,沈青云来到青龙村检查联建工作。村里正在重建被冲毁的桥梁,村民们干得热火朝天。

\"沈县长!\"村支书老远就迎上来,\"您看,省交通厅的专家来了,正在指导我们建新桥呢!\"

沈青云仔细查看了施工图纸:\"这座桥不仅要坚固,还要考虑防洪标准。我建议把桥墩再加固一下。\"

\"可是这样造价就超了......\"

\"钱的问题我来解决。\"沈青云毫不犹豫。

在现场,沈青云还发现一个问题:施工队为了赶进度,中午不让村民休息。

\"这不行,\"他当即叫停,\"天气这么热,必须保证大家的休息时间。从今天起,中午休息两小时,还要提供绿豆汤解暑。\"

村民们听到这个消息,干活更加卖力了。

晚上,沈青云在村里召开板凳会。没有主席台,没有发言稿,大家围坐在一起,畅所欲言。

\"沈县长,俺家想搞农家乐,能贷款不?\"

\"县长,村里娃上学路远,能不能通校车?\"

\"俺们老人看病难啊......\"

沈青云一一记录,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限期答复。

会议开到深夜。散会后,一位老人拉着沈青云的手说:\"沈县长,你是个好官啊!以前来的领导,都是坐在车里转转就走了,你是真心为我们老百姓办事啊!\"

回到临时住所,沈青云在日记本上写道:\"今天,一位老人说我是'好官'。这个词太重,我担当不起。但我知道,只要心里装着群众,脚下沾满泥土,就能对得起这份信任。\"

一个月后,清源县的灾后重建工作取得显着成效。更让人惊喜的是,通过沈青云争取,一个投资5个亿的生态旅游项目落户清源,预计能解决2000人就业。

在项目签约仪式上,投资方代表动情地说:\"我们选择清源,不仅是看中这里的资源,更是被沈县长一心为民的精神所感动!\"

站在签约台上的沈青云,看着台下群众期盼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这条路还很长,但只要与群众同心,就一定能带领清源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而此时,在省城,一场关于沈青云任职的讨论正在进行。他的表现,已经引起了更高层面的关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