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从抓小偷开始立一等功 > 第118章 于细微处见真章

省委书记那句“稳定和发展,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像一根无形的鞭子,时刻鞭策着沈青云,也像一副沉重的担子,压在他的肩上。他深知,绵水的局面,如同大病初愈的病人,看似脱离了危险期,但肌体依然虚弱,稍有不慎便可能病情反复。

市委常委会会议室,阳光透过厚重的窗帘缝隙,在地板上投下一条狭长的光带。今天的议题之一,是研究因郑春来案牵连空缺出来的几个关键岗位人选,包括市国资委副主任、绵钢集团新任总经理,以及市住建局一名副局长的递补。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气氛比往常更加沉闷。市委书记高振远坐在主位,眼帘微垂,手中把玩着一支钢笔,似乎有些心不在焉。张涛副书记则坐得笔直,面前摊开着笔记本,表情严肃,但仔细看去,能发现他眼角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和紧张。其他常委们也各怀心思,有的低头喝茶,有的若有所思地看着天花板。

组织部长按照流程,开始介绍拟任人选的基本情况和考察意见。当提到绵钢集团总经理人选时,组织部长提出了两个方案:“一是由现任常务副总,也是技术出身的王建国同志接任,他熟悉业务,能稳定过渡;二是从省国资委下派一位年轻干部,带来新思路。”

张涛立刻接口,语气显得颇为恳切:“高书记,各位同志,我认为王建国同志是合适的人选。绵钢现在正值多事之秋,稳定是第一位的。王同志在绵钢工作三十年,经验丰富,威望也够,能压得住阵脚,有利于内部团结和生产的尽快恢复。空降干部虽然可能带来新想法,但需要一个适应过程,眼下绵钢最缺的就是时间啊。”他这番话,听起来完全是从工作出发,冠冕堂皇。

沈青云静静地听着,大脑飞速运转。王建国此人,他了解过,技术能力尚可,但性格偏软,在郑春来时代属于“老好人”一类,与郑春来保持着不远不近的关系,虽无证据表明其参与**,但也缺乏挺身而出、坚持原则的魄力。张涛如此力荐,是真的认为他最适合,还是想安插一个易于掌控、甚至可能与他有某种隐秘联系的“自己人”,以便在未来绵钢的巨大利益调整中继续施加影响?

沈青云轻轻咳嗽一声,将所有人的目光吸引过来。他没有直接反对张涛,而是采用了迂回策略:“张副书记强调稳定,我非常赞同。稳定是发展的基础。不过,我们在考虑稳定的同时,或许更应该考虑绵钢未来需要什么样的‘稳定’?是维持现状、修修补补的稳定,还是破旧立新、轻装上阵的稳定?”

他目光转向组织部长和高振远:“王建国同志熟悉情况,这是他的优势。但我担心,过于熟悉旧有的一套运行模式,可能会缺乏打破桎梏的锐气和推行深度改革的决心。绵钢的问题,积弊已深,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守成之将,更需要的是一位敢于动真格、能够带领企业闯出一条新路的开拓者。”

他顿了顿,抛出自己的建议:“我个人的意见,倾向于从省国资委引进专业干部。一方面,可以跳出绵水本地可能存在的各种人情网、关系网的羁绊,更超脱地推动改革;另一方面,省里的同志往往视野更开阔,资源渠道也更广,对于绵钢引入战略投资者、对接更高层面的产业政策,可能会有更大帮助。当然,这只是初步建议,最终人选还是请组织部结合多方意见,慎重考察,也请高书记和各位同志定夺。”

沈青云这番话,既点出了王建国的潜在不足,又抬出了“省里”和“改革”的大旗,将自己放在了谋求绵钢长远发展的制高点上,让张涛难以直接反驳。

高振远撩起眼皮,看了看沈青云,又瞥了一眼脸色不太自然的张涛,心中了然。他最终拍板:“嗯,青云同志考虑得更长远。绵钢确实需要新气象。这样吧,组织部就按第二个思路,抓紧与省国资委沟通,物色合适人选,同时也要做好王建国等现有班子成员的思想工作,确保平稳过渡。”

张涛的意图被挫败,虽然面上不动声色,但握着笔的手指微微收紧了一下。这次人事博弈,沈青云凭借更充分的理由和更高的站位,小胜一局。

周末,沈青云拒绝了办公室安排好的调研路线,只带着秘书和司机,再次来到了绵钢老家属区边缘一片最大的棚户区。这里低矮破旧的房屋连绵成片,巷道狭窄潮湿,空气中弥漫着煤烟和垃圾混合的气味。

他没有通知街道和社区,随意走进一条巷子。几个正在门口煤炉上烧水的老人好奇地看着他。沈青云蹲下身,用本地话和气地打招呼:“老人家,烧水呢?这房子住了多少年啦?”

一位牙齿快掉光的老大爷打量着他:“几十年喽,比我家小子的年纪都大!夏天漏雨,冬天灌风,就盼着啥时候能拆了住新楼哦!”

旁边一位大妈插话:“拆?喊了十几年了!光打雷不下雨!听说上次来的那个什么公司的,量了房子就走了,没下文了!” 她忽然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我听我侄子在街道办说,好像是那块地皮,被什么有来头的人看上了,想囤着等升值,不愿意赶紧开发呢!”

沈青云心中一动,面上不动声色:“哦?还有这种事?您侄子有没有说是哪家公司?”

大妈摇摇头:“那他不清楚,就说老板能量大得很,跟市里……唉,算了算了,我们小老百姓,瞎猜的,领导您别当真。” 她似乎意识到说多了,赶紧收住话头。

沈青云又和几位居民聊了聊用水、用电、孩子上学等具体困难,认真记在心里。离开棚户区,坐在车上,他面色凝重。大妈那句无心之语,像一颗石子投入他心中。棚改项目拖延,背后是否真有利益集团在囤地炒地?这与他正在推动的城市更新和改善民生计划直接冲突。

“查一下,”他对副驾驶的秘书低声吩咐,“重点查查规划、国土、还有城投公司,近几年关于这片棚户区的土地收储、规划调整以及意向开发企业的所有资料,要隐秘。

他意识到,治理一个城市,光有宏大的产业规划还不够,这些关乎普通百姓切身利益的“小事”,往往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矛盾和不为人知的利益链条。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抽丝剥茧的耐心和敢于触碰既得利益蛋糕的勇气。这比在常委会上争论一个人选要复杂和琐碎得多,但也更接近“为人民服务”的本质。

周一下午,沈青云在市政府会议室,会见了一家来自沿海的知名新能源电池企业——创明科技的考察团。这家企业技术实力雄厚,正在全国布局生产基地,绵水因其地理位置、人力资源成本和潜在的产业配套(如绵钢可能提供的特种材料)进入了他们的视野。

会谈由发改委副主任刘洋主持。创明科技的副总裁姓陈,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精明干练的女性。双方寒暄过后,很快进入实质性问题。

陈副总裁开门见山:“沈市长,刘主任,我们非常看好新能源行业的未来,也对绵水表现出的诚意表示感谢。但是,我们有几个核心关切:第一,电力保障,特别是绿电供应比例,我们希望能有明确的承诺和时间表;第二,产业链配套,尤其是上游原材料和精密部件的本地化供应能力,我们希望看到具体规划;第三,人才政策,包括高端人才引进和本地产业工人的技能培训,需要政府有力的支持。”

她提出的问题非常专业和尖锐,直指绵水当前的短板。

沈青云没有让刘洋直接回答,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坦诚地看着陈副总裁:“陈总,您提的这些问题,都非常到位,说明贵公司是真心实意来考察投资的。我不跟您说虚的,电力保障,我们正在规划建设专门的智能电网和争取更多的绿电指标,具体方案下周可以请供电公司向您详细汇报;产业链配套,这确实是我们目前的弱项,但我们正在制定精准的招商目录和扶持政策,目标是围绕头部企业,在三年内初步形成集群效应;至于人才……”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坚定:“我们可以为贵公司需要的核心人才提供‘一事一议’的特殊政策,包括安家费、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等全方位服务。同时,我们已经与省内的几所职业院校签订了定向培养协议,可以根据贵公司的需求,定制化培养产业工人。”

他话锋一转:“但是,陈总,我也希望贵公司能理解,政府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的支持政策,必然倾向于那些愿意与绵水共同成长、扎根绵水的企业。我们希望引入的,不仅仅是贵公司的生产线,更是研发中心、是区域总部,是能够带动绵水整个产业升级的‘头雁’。”

陈副总裁显然没料到沈青云如此坦诚和直接,既承认了不足,也展示了决心和清晰的路径,更提出了对等的要求。她与身边的同事交换了一个眼神,微微点头。

“沈市长的坦诚,让我们印象深刻。”陈副总裁的脸上露出了真正的笑容,“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能够共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合作伙伴。我们会认真研究您提出的这些条件和要求,尽快给您答复。”

送走考察团,刘洋有些兴奋:“市长,有戏!他们态度很积极!”

沈青云却摇了摇头:“别乐观太早。这只是开始,后续的谈判会更艰苦。我们要把承诺的东西尽快细化、落实,让他们看到我们的效率和诚信。同时,要密切关注其他竞争对手城市的动向。”他深知,引进一个重大项目,如同下一盘大棋,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任何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晚上,沈青云回到住所,并没有立刻休息。他坐在书桌前,复盘着这几天的工作:

人事调整中的暗流,棚户区里听到的传闻,与投资商的坦诚交锋……这一桩桩、一件件,看似独立,实则都围绕着“利益”和“发展”这两个核心在转动。他面对的,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案件,而是一个庞大、复杂、相互勾连的城市运行系统。

他在笔记上添上新的体会:

“9. 于细微处见真章:人事安排、棚改滞后、企业诉求……这些具体而微的事务,往往隐藏着最深层次的矛盾和突破口。治国理政的经验,正来源于对此类‘小事’的洞察和解决。

10. 坦诚的力量:在与投资商等外部力量打交道时,基于事实的坦诚,有时比空泛的承诺更有力量。承认不足,展示决心和路径,更能赢得信任。

11. 耐心与节奏:改革和发展,如同烹小鲜,不能操之过急。需要根据不同事务的轻重缓急,掌握好推动的节奏和火候。”

他感到一种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充实的沉淀。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但每一步都在让他对这片土地的理解更深一层,让他的手段更加纯熟,心志更加坚韧。距离那更宏大的全国性舞台,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绵水,正是他积累这些不可或缺的“地方性经验”的最好的熔炉。

他拿起那份关于棚户区土地资料的初步查询报告,眉头再次蹙起。看来,下一场硬仗,或许不在宏伟的产业园区,而在那片亟待改变的破败街区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