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界通道稳定后的第三十日,两界山巅的符文阵突然泛起异动。原本流转平稳的七彩光膜上,浮现出细密的金色纹路,如同蛛网般蔓延,所过之处,仙灵之气的流速陡然加快三倍。正在灵田巡查的林越心头一震——这不是普通的能量波动,而是某种来自更高维度的威压,其精纯程度远超他曾感知过的任何灵尊境修士,带着仙界独有的清冽与威严,像一柄悬在头顶的无形长剑。
他御剑掠至山巅时,正见玄水道长手持测天镜,镜光剧烈震颤,映照出光膜后一道模糊的身影:白袍广袖,手持玉拂尘,周身环绕的气息如渊似海,每一次呼吸都带动仙界通道的能量潮汐。那气息落在灵界的土地上,灵田中的稻谷瞬间抽穗、灌浆、成熟,完成了原本需要半月的生长周期;落在魔域的黑石上,顽固的黑石竟如冰雪消融,化作流淌的墨色液体,在地面汇聚成溪。这不是滋养,而是无声的宣告——仙界的目光正透过界壁,落在这片他们世代栖息的土地上。
“这是……仙界的威压。”玄水道长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古籍记载,灵圣境修士的气息可直接干涉物质的生灭周期,可这分明是来自仙界的俯瞰,带着不容置喙的秩序感。”
林越指尖凝结平衡法则,试图将溢出的威压导入轮回池缓冲,却发现这股力量远超灵尊境的承载极限——他的平衡光轮刚与金色纹路接触,便被震得险些溃散。更惊人的是,这股威压中蕴含着“法则具象化”的特征:光膜后身影拂尘轻挥,灵界上空便浮现出巨大的“生”字符文,魔域上空则对应浮现“灭”字符文,两字相撞,竟在空中演化出一片混沌清气,落地后化作成片的灵植,既有灵界的翠绿,又有魔域的暗紫,像是仙界在强行给灵界套上的枷锁。
“不好!”黑石族长突然惊呼,指着魔域边界,“我族的黑石溪流开始结晶,族人吸收这气息后,体表竟长出灵纹,实力在无意识中突破!可这突破带着股子不属于自己的劲儿,像被线牵着的木偶。”
林越转头望去,只见魔域的墨色溪流凝结成半透明的晶石,黑石族人皮肤表面浮现出与仙界通道符文相似的纹路,其中几位长老的气息竟隐隐触碰到灵尊境的瓶颈。但这并非好事——过快的突破意味着根基如浮沙筑塔,更危险的是,仙界威压的“法则具象”正在改写两界的能量规则,长此以往,灵界可能陷入“只生不灭”的失衡,像株被催熟的盆景,魔域则可能因“灭”字符文的影响加速风化,最终彻底沦为仙界的附庸。
他立刻祭出轮回法则,银色纹路在山巅铺开,与光膜上的金色纹路形成对峙。这一次,他不再试图硬抗,而是让轮回之力顺着威压的脉络游走,像在湍急的河流中找到暗流的轨迹。出乎意料的是,对方似乎察觉到了他的意图,拂尘轻点,金色纹路的扩张放缓,一道温和却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念穿透界壁传来:“后生可畏,竟能在灵尊境领悟平衡与轮回的融合。但灵界的规则,本就该由仙界规整,这是天道秩序。”
“前辈既来自仙界,当知万物生长自有时序,强行规整与拔苗助长何异?”林越沉声问道,同时让轮回之力顺着威压的缝隙渗透,悄悄修复被打乱的能量节点——让灵域刚抽穗的稻谷褪去过剩的生机,让魔域结晶的溪流重新流动,“您的气息过于强盛,灵、魔两界的根须经不起这般折腾。”
“老夫云游子,偶经此地,见界壁稳固,便想为灵界引道。”光膜后的身影轻笑,语气里带着俯瞰众生的淡然,“倒是没想到,下界竟有能平衡我气息的小辈。你这法则有趣,既有轮回的循环之理,又有平衡的制约之道,可惜生错了地方,灵界终究是要归仙界管辖的。”
话音未落,云游子拂尘再挥,一道凝练的灵圣境气息化作金色流光,穿透界壁落在林越面前。那气息带着仙界特有的清寒,并未直接造成破坏,却像道无形的门槛横在他识海,逼着他去触碰那层从未抵达的境界。其中蕴含着灵圣境对“法则具象”的理解——原来灵圣境的核心,是将自身法则与天地规则形成共鸣,而非强行干涉,但这共鸣,必须建立在遵从仙界秩序的前提下。
林越瞬间明悟,他不再试图硬抗,而是引导这股气息在灵、魔两界流转:让灵域过剩的生机顺着轮回脉络流往魔域,滋养那里的枯土;让魔域的寂灭之气反哺灵域的土壤,让催熟的稻谷自然脱落,再从根须里重新冒出新芽。当金色流光与他的银色轮回纹开始交融时,光膜上的金色纹路与他识海中的平衡光轮产生了奇妙的共振,不是完全臣服,而是像溪流撞在岩石上,分出一支支流,既没忤逆主河道,又保住了自己的方向。
仙灵之气的流速渐渐恢复平稳,多了一层“循环过滤”的特性——灵域吸收的每一分生机,都会对应向魔域反馈一分转化后的稳定能量,不再是单向的灌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