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材料堆放点的死寂,日复一日地包裹着石历佝偻的身影。然而,在这具看似被岁月和劳碌磨平了棱角的皮囊之下,一场关乎道途根本的危机与变革正交替上演。
鹿笙(石历)清晰地感知到,筑基第七层的修为已然稳固,寂灭道基深邃如渊,蕴藏着远超同阶的力量。但问题也随之暴露无遗——当初为了快速提升、应对煞渊危机而主修的《锐金诀》等低阶功法,此刻已如同孩童的玩具马车,根本无法承载筑基后期磅礴罡元的运转与汲取外界灵气的需求。
心法运转时,经脉隐隐传来胀痛之感,吸纳周围稀薄灵气的速度,相较于丹田内浩瀚的罡元海洋,简直是杯水车薪。更严峻的是,寂灭罡元品质极高,霸道绝伦,对肉身经脉的负荷极大。长此以往,非但修为难以寸进,更有根基受损、道途断绝之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鹿笙于识海中睁开《弈天筹》推演之眼,冷静地审视自身困境。「欲行远路,需坚舟;欲承山岳,需厚土。我这具肉身,便是承载寂灭大道、驶向长生彼岸的舟与土。如今舟小水阔,土松山重,功法不济,如逆水行舟,岂能长久?」
此前,她已涉猎数门功法,但多为应景之用,缺乏体系。此刻,必须重新规划,构建一套足以支撑至金丹、甚至元婴大道的根本法门!核心思路,便是以阴阳五行理论为总纲,以自身为烘炉,打造无瑕道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德经》的玄奥经文于心间流淌。宇宙由混沌(道)化生阴阳,阴阳激荡而生五行,五行运转而成万物。修行之道,亦是逆返先天,调和阴阳,掌控五行的过程。
她的寂灭道基,源自黑莲,本质更偏向于“阴”与“灭”,但“寂灭”并非纯粹的死寂,其中蕴含“由死而生”的至理,暗含“阳”与“生”的契机。这便是她功法的根基所在——于至阴至寂中,孕育一点纯阳生机,达成阴阳平衡,乃至阴阳交融的“冲和”之境。
以此为基,整合现有资源,新的功法体系雏形,在《弈天筹》的推演下逐渐清晰:
核心:以身作舟,以体为基——主修炼体之法,打造完美容器。
1. 《戍土归藏诀》为根基(土): “身如荒丘,纳秽藏煞,承万钧而不摧”。此诀看似进展缓慢,却是最好的奠基之法。它以身体为荒丘厚土,具备极强的包容性与承受力,能海纳百川,甚至能将煞气、浊气等“秽物”纳入体内,锤炼己身。这正契合鹿笙需处理大量废料、身处污秽之地的现状,也能为承载霸道寂灭罡元提供最坚实的“大地基础”。土居中央,调和四方,此为稳定之基。
2. 《九转罡元体》为锋芒(金、火): “引金火煞气淬体”。此法则是主动攻伐锤炼之术。以金煞之锋锐,开拓经脉,淬炼筋骨;以火煞之灼烈,焚尽杂质,煅烧罡元。金生水(需引导),火生土,恰好能刺激《戍土归藏诀》的成长,并为其提供“冶炼”之力。此乃破而后立,强化容器本身强度与韧性的关键。(注意:需严格控制煞气强度与引入顺序,避免“火多土焦”或“金锋过盛伤木”)
辅助:灵力滋养,周流不息——兼修练气之法,优化能量循环。
1. 《上善若水功》为脉络(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此功中正平和,讲究润物无声的渗透与滋养。以其特性,主要用来滋润、拓展经脉窍穴,如同大地上的江河溪流,使能量运转更为流畅柔和,缓解寂灭罡元的霸道冲击。水生木,可为未来可能涉及的木属性疗愈或生机法术埋下伏笔。更重要的是,其“处下”、“不争”、“包容”的特性,暗合“守雌”之道,能有效平衡寂灭道基的“雄强”,利于长久发展。
2. 《锐金诀》等暂为补充(金): 原有金属性功法不再作为主修,但其运行路线和对金灵力的亲和度仍可保留,作为特定情况下引动金气、施展金系术法的辅助。
五行生克,循环初成:
· 相生: 以《九转罡元体》(火)锤炼产生的“土气”滋养《戍土归藏诀》(土)→ 厚土根基滋生《锐金诀》金气(土生金)→ 金气凝练可助《上善若水功》水意(金生水)→ 水意流转滋养经脉,反哺肉身根本(水生木,木主生机,间接滋养“土”基),同时水气亦能调和《九转罡元体》的火煞(水克火,使之不至过烈)。
· 相克制约: 寂灭罡元(偏**、金?)的霸道,由《戍土归藏诀》的厚土(土克水)和《上善若水功》的至柔(水之包容)来承受与化解。《九转罡元体》的金火煞气,则由《上善若水功》(水克火)和《戍土归藏诀》(火生土,土泄火气)来平衡。
总纲:以寂灭道基(阴、本源)为核心,以《戍土归藏诀》打造的无瑕道体为承载(土),以《九转罡元体》为锻造之火与开锋之金(火、金),以《上善若水功》为滋润调和之液(水),初步构建一个内在的、动态平衡的五行循环体系。使得肉身这个“烘炉”足够坚固,足以熬炼寂灭罡元,并高效汲取、转化外界能量(包括废料、煞气等非常规资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