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开局岳飞薛礼,我称霸三国 > 第163章 江战僵持 世家发难

第一百六十三章 江战僵持 世家发难

长江水面烟波浩渺,战船如林,旌旗在江风中猎猎作响。周瑜立于旗舰“破浪号”的船头,望着对岸蔡瑁水军的营垒,眉头紧锁。自与蔡瑁隔江对峙以来,双方已在水面交手七次,虽互有胜负,却始终未能打破僵局,这让年轻气盛的周瑜心中颇为焦躁。

三日前的那场水战犹在眼前。蔡瑁利用熟悉江道的优势,佯装败退,将周瑜的先锋船队诱入浅滩密布的洄水湾。待周泰、蒋钦率领的三百艘战船进入伏击圈,蔡瑁的楼船突然从两侧芦苇荡中杀出,火箭如蝗般射来,一时间江面火光冲天。

“将军!左翼船阵被冲散了!”亲卫嘶吼着禀报,声音被火裂木柴的噼啪声淹没。

周瑜紧握剑柄,目光扫过混乱的江面。周泰正挥舞大刀砍断缠上船舷的铁链,蒋钦则指挥士兵用长竿推开燃烧的敌船,两人虽勇,却难敌腹背受敌的困境。他当机立断,对身旁的甘宁道:“兴霸,带你的‘锦帆营’从右侧迂回,烧了蔡瑁的指挥船!”

“得令!”甘宁咧嘴一笑,翻身跃上快船,三百艘轻舟如离弦之箭般冲向蔡瑁中军。他亲挽强弓,一箭射穿蔡瑁麾下大将张允的左臂,引得敌军阵脚大乱。

周泰、蒋钦趁势反击,韩世忠率后备船队撞开浅滩障碍,凌操则带人登上燃烧的敌船,与蔡瑁军短兵相接。激战至黄昏,双方才各自收兵,周瑜清点损失,竟折损了五十艘战船,将士伤亡近千,而蔡瑁也被甘宁烧毁了七艘楼船,死伤两千余,算是打了个两败俱伤。

“可恨!”周瑜一拳砸在船舷上,青石板被震得簌簌作响,“若不是对江道不熟,岂能让蔡瑁这老贼讨了便宜!”

甘宁擦拭着弯刀上的血迹,沉声道:“将军不必懊恼。蔡瑁在荆州经营十余年,水军皆是百战之兵,又熟悉水情,咱们初来乍到,吃点亏也正常。待摸清江道,末将定能踏平他的营垒!”

周泰瓮声瓮气地附和:“兴霸说得是!下次俺带人凿沉他的船,看他还怎么嚣张!”

周瑜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众人说的是实情,蔡瑁虽无大略,却精于水战,麾下将士多是世代生活在江边的渔民,水性极佳,绝非易与之辈。而自己麾下的水军,一半是江东子弟,一半是招募的孟津附近的精壮,磨合尚浅,想要速胜,难上加难。

“传令下去,”周瑜朗声道,“暂停主动进攻,派细作探查江道水文,另让人绘制详细水图。甘宁率锦帆营沿南岸巡逻,防备蔡瑁偷袭;周泰、蒋钦整顿船阵,加强训练;韩世忠、凌操负责筹集箭矢火油,咱们……耗得起!”

“是!”众将领命而去。

江风裹挟着水汽扑面而来,周瑜望着对岸的灯火,眼中闪过一丝锐利。他知道,这场僵持是暂时的,只要等到岳飞的陆军扫清南岸据点,两面夹击,蔡瑁必败无疑。只是这等待的日子,对他而言,太过漫长。

长安的军机处内,刘进正看着周瑜送来的战报,眉头微蹙。长江战局的僵持虽在预料之中,却也打乱了他速取荆州的计划。他提笔在战报上批复:“水师初战,胜负乃兵家常事,无需介怀。令周瑜稳住阵脚,与岳飞互通声息,待陆军推进至江岸,再合力破敌。另,调拨火油五千桶、箭矢十万支,由陆路送往汉江码头,补给水师。”

写完旨意,他递给内侍,正要起身活动筋骨,门外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梅花内卫头领苏显儿匆匆闯了进来,手中高举着一份文书,脸色凝重:“陛下!豫州急报!”

刘进心中一沉,接过文书,见是新任豫州刺史陆秀夫所写,连忙展开细读。

战报上的字迹工整却透着焦灼:

“……陛下,臣到任豫州已逾数月,推行新政时却遇阻碍。豫州世家以颍川荀氏、陈氏,汝南袁氏(旁支)、应氏为首,联合三十余户地方豪强,公然抵制均田令与商税法,声称‘祖业不可动,旧制不可改’。臣派去丈量土地的官吏,被荀氏家兵殴打驱逐;负责征收商税的差役,在陈氏商铺前遭人围堵。各县令畏惧世家势力,多持观望态度,新政推行举步维艰……”

刘进越看眉头皱得越紧,看到末尾“臣能力微薄,恐难推行陛下新政,恳请陛下示下”一句时,猛地将文书拍在案上,沉声道:“好个豫州世家!竟敢公然抗命!”

他早就知道世家是块难啃的骨头。自汉武帝以来,世家大族凭借累世经学、门生故吏,逐渐把持地方权力,到东汉末年更是尾大不掉,黄巾之乱时黄巢虽杀了一批兖州世家,却未能动摇其他地方世家的根本。如今自己推行新政,触及了他们的土地与财路,这些人自然要跳出来反抗。

“并州、司州、凉州为何安稳?”刘进自语道,眼中闪过一丝冷冽。并州世家本就稀少,又经匈奴之乱元气大伤;司州在董卓之乱中被反复蹂躏,世家死的死、逃的逃,剩下的早已没了底气;凉州苦寒,豪强多是军功起家,对朝廷依赖性强,自然不敢造次。唯有豫州,自两汉以来便是文风鼎盛之地,世家盘根错节,根基深厚,才敢如此嚣张。

“看来,这颗雷终究是要爆的。”刘进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在豫州的位置。颍川荀氏、陈氏,汝南袁氏……这些家族不仅在地方势力庞大,更与朝中某些旧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若是放任不管,恐怕会引发连锁反应,让其他州的世家也跟着效仿。

“不能退。”刘进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新政是他稳固统治、恢复国力的根基,均田令能让百姓有地种,商税法能充实国库,若是向世家低头,之前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天下人也会认为他软弱可欺。

他转身对亲卫道:“传朕的旨意,召刘伯温、王猛、房玄龄、杜如晦、陈宫、郭嘉、徐茂公、戏志才即刻到养心殿议事。”

“是!”

亲卫领命而去,刘进重新坐回案前,手指轻叩桌面。世家与皇权的冲突,从来都是你死我活。如今自己手握并州、凉州、兖州、豫州、司州,雍州,六州之地,兵甲充足,粮草丰裕,未必没有与天下世家一战的底气。

半个时辰后,养心殿内已是人才济济。八位谋士分坐两侧,皆是神色凝重——能让陛下如此急召,定是出了大事。

刘进将陆秀夫的奏报递给众人传阅,殿内很快响起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

“颍川荀氏好大的胆子!”陈宫性子最急,看完奏报后猛地拍案,“当年曹操在兖州时,荀氏便把持曹操的军政,如今竟敢公然抵制陛下新政,简直是自寻死路!”

郭嘉摇着折扇,眼中却无半分笑意:“荀氏背后不仅有陈氏、应氏撑腰,更与冀州袁绍、青州曹操等暗通款曲。他们敢抗命,怕是早已联络了其他世家,想借此试探陛下的底线。”

“试探?”王猛冷哼一声,语气冰冷,“依老夫看,他们是想复辟旧制,继续作威作福。若是退让一步,他们便敢得寸进尺,届时天下大乱,陛下十年经营,毁于一旦!”

房玄龄稳重,沉吟道:“世家势力盘根错节,不可小觑。豫州荀氏有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汝南袁氏虽主脉败落,旁支仍有数千家兵,硬拼怕是会伤及国本。”

“玄龄先生此言差矣。”徐茂公反驳道,“正是因为他们势力庞大,才更要雷霆手段。如今陛下手握五州,兵强马壮,正好借此机会剪除世家羽翼,永绝后患。”

戏志才咳嗽两声,缓缓道:“五州对八州洲……看似势均力敌,实则不然。幽州公孙瓒与陛下交好,益州刘焉新丧,内乱不止,交州偏远不足为虑,真正能与陛下抗衡的,不过冀州袁绍、青州曹操、江东四大世家统领的众多世家、荆州蔡瑁、蒯良的等支持的刘表,徐州陈友谅,曹豹等支持的陶谦。这些人虽与世家勾结,却各怀鬼胎,未必能真正联手。”

刘伯温一直沉默,此刻忽然开口:“志才先生所言极是。世家看似团结,实则各有盘算。荀氏想当豫州霸主,陈氏想保住商路,袁氏旁支想恢复荣光,只要咱们先拿跳得最欢的开刀,他们定会望而却步。”

刘进听着众人的议论,心中渐渐有了定计。他看向众人,沉声道:“诸位的意思,是要强硬到底?”

“正是!”王猛、陈宫、徐茂公齐声应道。

郭嘉折扇一收:“陛下,杀鸡儆猴,自古皆然。颍川荀氏便是那只最合适的鸡。”

刘进点了点头,目光扫过众人:“好!朕意已决,就用雷霆手段,推行新政!传朕的旨意,令镇南大将军李靖,即刻调兵入驻颍川、汝南,凡有世家敢抵制新政、私藏兵器、勾结乱党者,一律按叛逆论处,灭其族!男丁年可斩,女眷可没入教坊司,家产充公!”

“陛下英明!”众谋士齐声赞道。

刘进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他知道,这道旨意下去,豫州必将血流成河,但他别无选择。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尤其是对这些盘剥百姓、动摇国本的世家大族,无需有半分怜悯。

“另外,”刘进继续道,“传旨给田丰、张居正、狄仁杰、文天祥、寇准、于谦,还有王守仁、王安石,让他们也来养心殿,朕要与他们商议,如何将新政推行得更彻底,让世家再无反扑之力!”

“是!”亲卫再次领命而去。

殿内的气氛渐渐缓和,众谋士开始讨论具体的实施方案——如何安抚受牵连的百姓,如何防止世家狗急跳墙,如何借助此次机会提拔寒门子弟……

刘进坐在龙椅上,听着众人的议论,心中一片平静。他知道,这场与世家的战争,将会异常惨烈,甚至可能引发更大的战乱,但他无所畏惧。

自穿越到这个时代,他经历了黄巾之乱的尸山血海,见证了董卓乱政的民不聊生,深知世家大族的腐朽与贪婪。若不能将这些毒瘤彻底剜除,大汉便不可能真正复兴,百姓也永远无法过上安稳日子。

“为了天下太平,朕,在所不惜。”刘进在心中默念,目光透过窗棂,望向豫州的方向,那里,一场席卷士族的风暴,即将来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