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开局岳飞薛礼,我称霸三国 > 第126章 老臣忧思 欲借椒房

长安的科举尘埃落定,新科进士与武举将士们或入中枢,或赴地方,一时间朝堂内外焕发出新的生机。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着郭嘉的智慧、太史慈的勇武,人人皆道陛下知人善任,大汉中兴有望。

然而,在王允府邸的书房内,气氛却压抑得如同降雨的天空。王允、杨彪、董承、伏完等十余位老臣围坐案前,面前的茶水早已凉透,却无人动饮。

“唉……”杨彪率先长叹一声,花白的胡须微微颤抖,“这科举一开,寒门子弟蜂拥而入,我等世家子弟的路,怕是越来越窄了。”

董承面色凝重:“何止是路窄?你看那新科状元郭嘉,不过二十出头,竟直接入了凌渊阁;探花徐庶,也得了从四品的官职。这些人皆非世家出身,将来若执掌大权,我等世家的根基,怕是要被动摇啊。”

伏完点头附和:“更可虑的是,陛下对这些寒门子弟信任有加,对我等老臣却日渐疏远。前日商议减免关中赋税,陛下只问了张居正、王猛的意见,我等开口进言,陛下却只是敷衍几句。长此以往,若等陛下肃清海内,我等世家,怕是在无出头之日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话语中满是忧虑。他们与袁绍、曹操等割据诸侯不同,自始至终都以汉臣自居,对刘进这位汉室宗亲出身,又有太后亲自下旨册封的皇帝也真心认可。可认可归认可,眼看着世家传承千年的优势被科举制度以及三舍法一点点的瓦解,他们心中的焦灼与不甘,实在难以按捺。

“可事已至此,又能如何?”一位老臣苦笑道,“陛下推行科举,名正言顺,说是为了选拔贤才,而且我等在这方面又没办法助力太多,所以,我等也根本找不到反对的理由。那些其他世家,却又各自有心思,根本不接这茬,着实可恨。可是我等能有什么办法?总不能像那些逆贼一样,举兵反叛吧?”

这话一出,书房内顿时陷入沉默。是啊,他们是忠于汉室的,刘进是他们认可的天子,反对天子的新政,岂不也成了逆臣?这种既想维护世家利益,又不想背叛朝廷的矛盾,像一根绳索,紧紧捆住了他们的手脚。

于是乎,房间内再次沉默起来!

就在众人愁眉不展之际,王允忽然眼中精光一闪,枯瘦的手指在案几上轻轻一点:“诸位,事虽难办,却也并非毫无办法。”

众人齐刷刷看向他:“王大人有何高见?”

王允抚着胡须,缓缓道:“陛下雄才大略,励精图治,确实是难得的明君。但他毕竟年轻,总有疏漏之处。依老夫看,陛下有一‘喜好’,或许可被我等所用。”

“什么喜好?”董承追问。

王允压低声音:“陛下……颇好美色。”

“什么?!”董承闻言大惊,猛地站起身,袍袖带翻了案上的茶杯,茶水泼了一地,“王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你想寻一妖女入宫,迷惑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如今大汉尚未复兴,若因女色乱政,我等岂不成了千古罪人?”

伏完也沉下脸:“董大人所言极是。自古红颜祸水,夏桀因妺喜亡,商纣因妲己灭,我等身为汉臣,当为陛下堤防此类祸事,怎可主动引入?”

其他老臣也纷纷摇头,显然对“以女色惑君”的想法极为抵触。

王允却不急不躁,摆手道:“诸位误会了。老夫岂是那等祸国殃民之辈?我所说的‘美色’,并非妖女,而是我等世家之中的贤良女子。”

他顿了顿,解释道:“你们想,陛下后宫之中,虽有穆桂英、花木兰等巾帼,却无一位出身世家的女子。陛下与我等之间,少了一层亲情纽带,自然对我等的话听不进去。若我等将家中知书达理、温顺贤良的女子送入宫中,让她们侍奉陛下,一来可充实后宫,二来……”

他话锋一转:“这些女子皆是我等族人,若能得陛下恩宠,在陛下耳边委婉进言,劝陛下多听我等老臣的建议,多关照世家子弟,岂不两全其美?”

杨彪眉头微动:“可后宫女子干政,亦是大忌。”

“非是干政,只是规劝。”王允道,“所选女子,务必是贤淑听话之辈,只在陛下闲暇时,以亲情常理动之,绝不可涉及朝堂政务。如此一来,既能让陛下感受到世家的诚意,又能潜移默化地影响陛下,岂不比我等在此唉声叹气强得多?”

书房内再次安静下来,老臣们低头沉思,权衡着王允这个提议的利弊。

杨彪捋着胡须,沉吟道:“王大人的意思是,以姻亲为纽带,拉近陛下与世家的关系?若所选女子确实贤良,倒也不失为一策。”

伏完也点头:“只要严加挑选,确保她们安分守己,只尽妻妾本分,不插手朝政,或许……真能化解眼前的僵局。”

董承的脸色也缓和下来:“若是这般,倒可一试。只是挑选女子时,必须慎之又慎,身家清白是首要,性情贤淑更重要,绝不能选那等野心勃勃、搬弄是非之人。”

“那是自然。”王允笑道,“我等家中的女儿、孙女,皆是知书达理、恪守妇道之辈,选她们入宫,既能为陛下分忧,又能让我等世家与朝廷联系得更紧密,何乐而不为?”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觉得这个主意可行。原本压抑的气氛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找到方向的兴奋。

“既如此,便各自回去挑选合适的女子。”杨彪站起身,“年纪不宜过大,十五到十八之间最好,若是实在是性格品行好,年纪倒也无妨;容貌也不必倾国倾城,但也要端庄秀丽;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感恩,知晓自己的本分。”

“还要让她们提前习学宫中礼仪,免得到了御前失仪。”伏完补充道。

董承道:“选好之后,我等再合计一番,选出最出众的几位,待到下次朝会,便联名向陛下进言,请求陛下纳她们入宫。”

“好!就这么办!”王允抚掌笑道,“只要此事能成,我等世家与陛下之间,便有了缓和的余地,日后朝堂之上,我等的声音,陛下总能多听几分。”

老臣们纷纷起身告辞,步履间带着几分轻快。夕阳透过窗棂,照在书房的地面上,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他们或许没有意识到,这个看似稳妥的计划,究竟会给长安的朝堂,带来怎样的波澜。

而此时的养心殿内,刘进正与郭嘉、鲁肃商议安抚新附黄巾军民的事宜,对即将到来的“美人计”,一无所知。他更不会想到,那些看似只会守旧的老臣,竟会用这样一种方式,试图影响他的决策。

长安的夜色渐浓,皇宫的灯火与世家府邸的烛火遥相呼应,各自酝酿着不同的心思,等待着下一场朝会的来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