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开局岳飞薛礼,我称霸三国 > 第125章 文试终场 英才列班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长安皇宫的太和殿内,却不见丝毫节庆的松弛,反而弥漫着一种肃穆紧张的气氛。七百五十二名通过文考第二轮的学子身着青色预备官袍,按名次排列,整齐地跪在大殿中央,对着龙椅上的刘进行三叩九拜之礼,山呼万岁。

“诸位平身。”刘进的声音沉稳有力,透过大殿的梁柱回荡开来,“今日是科举最后一场,也是决定你们名次的关键一场。朕只问一事:当今天下未定,民生凋敝,如何能安邦定国,使百姓安居乐业?尔等可各抒己见,写一篇策论,限时两个时辰。”

话音刚落,早有内侍捧着笔墨纸砚上前,分发给每位学子。众人谢恩后,各自寻了事先备好的案几,凝神思索起来。

太和殿内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细微声响。阳光透过雕花窗棂,照在学子们专注的脸上,有人眉头紧锁,有人奋笔疾书,有人闭目沉思,皆是将毕生所学倾注于笔端。

颍川来的郭嘉年方弱冠,却眼神灵动,他略一沉吟,便提笔写下“审时度势,权谋应变”八个字,随后围绕着“如何分化诸侯、收拢民心”展开论述,笔锋犀利,见解独到;临淮的鲁肃则面色沉稳,开篇便提出“民为邦本,农为基础”,主张轻徭薄赋、兴修水利,字里行间透着务实稳健;颍川的徐庶则从“选贤任能、严明法纪”入手,强调吏治清明的重要性,逻辑严谨,条理清晰。

刘进坐在龙椅上,目光缓缓扫过殿内的学子。他看到了不少熟悉的名字——郭嘉、鲁肃、徐庶……这些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人物,如今齐聚一堂,即将成为他麾下的臣子,这种感觉让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豪情。

两个时辰转瞬即逝,内侍们依次收卷,将七百余份策论呈至殿侧的案几上。刘进起身道:“诸位暂且到偏殿等候,朕与诸位大臣即刻阅卷。”

学子们退下后,王猛、刘伯温、房玄龄、狄仁杰,于谦,王守仁,王安石等三十五位文武大臣走上前来,围在案几旁开始审卷。这些大臣皆是朝野公认的贤能之士,既有擅长政务的文臣,也有通晓世情的老将,由他们共同审卷,足以保证公平公正。

“这篇策论不错。”王猛拿起一份试卷,眉头舒展,“论及安抚流民之策,提出‘以工代赈、分田到户’,颇为可行。”众人凑上前看,正是鲁肃所写。

刘伯温则拿起另一份试卷,赞叹道:“此子见解独到,竟能看出诸侯间的矛盾可加以利用,主张‘远交近攻、各个击破’,颇有见地。”这份正是郭嘉的策论。

狄仁杰翻到徐庶的试卷,点头道:“‘法纪严明,赏罚分明’,此言正中要害。如今乱世,最需的便是规矩,此子有宰相之才。”

审卷过程中,大臣们不时低声讨论,对几份优秀的策论各有推崇,偶尔也会为名次高低争执几句。比如有人认为郭嘉的策论过于偏重权谋,失之敦厚;有人觉得鲁肃的主张虽稳,却少了几分开拓之气;也有人觉得徐庶的论述太过严苛,恐失民心。

但随着讨论深入,大家渐渐达成共识——郭嘉的灵动、鲁肃的稳健、徐庶的严谨,皆是难得一见的才学,三人难分伯仲,却又各有千秋。

又过了两个时辰,天色渐晚,大臣们终于筛选出二十份最优策论,由王猛呈给刘进。“陛下,这二十份策论皆是上上之选,臣等商议再三,仍难定最终名次,还请陛下圣裁。”

刘进接过策论,目光扫过卷面。说实话,这些策论涉及的经义、政务颇为精深,他这个只会送外卖的穿越者看不太懂其中的门道,但他认得名字啊!

他故意将每份策论上的名字重点关注,然后装模作样地逐篇翻看,时而点头,时而蹙眉,偶尔还拿起朱笔在上面圈点几下,看得殿内大臣们屏息凝神。

半个时辰后,刘进放下策论,清了清嗓子,朗声道:“经朕审阅,本次文考状元,颍川郭嘉,郭奉孝!”

站在偏殿等候的郭嘉闻言一怔,随即脸上露出惊喜之色,快步走入大殿,跪地谢恩:“臣郭嘉,谢陛下隆恩!”

“榜眼,临淮鲁肃!”

鲁肃沉稳地走上前,叩首道:“臣鲁肃,谢陛下!”

“探花,颍川徐庶!”

徐庶眼中闪过一丝激动,躬身行礼:“臣徐庶,谢陛下!”

刘进继续宣布名次:“第四名,淮南刘晔;第五名,扶风法正;第六名,琅琊诸葛瑾;第七名,蜀郡张松;第八名,北海孙乾;第九名,东海糜竺;第十名,南阳李严!”

被点到名的七人依次出列谢恩,脸上皆是难掩激动。刘进目光扫过剩下的人,又点出简雍、伊籍、韩嵩等名字,这些人虽未进前十,却也是难得的人才。

“郭嘉、鲁肃、徐庶听封。”刘进沉声道,“朕任命尔等三人入凌渊阁,任少府之职,官阶从四品,辅佐朕处理政务。”

凌渊阁是刘进设立的智囊机构,能进入其中者,皆是心腹重臣。郭嘉三人闻言,更是激动不已,再次叩首:“臣等定不负陛下所托!”

“刘晔、法正等其余众人,”刘进继续道,“暂任六部员外郎,熟悉各部政务,待日后再委以重任。”

几人纷纷出来谢恩!

“其余众人,”刘进看向剩下的七百余人,“皆外放地方,任县令或县丞等职务,务必体恤百姓,兴利除弊,若有政绩,朕必破格提拔!”

“臣等遵旨!谢陛下隆恩!”七百余人齐声应道,声音震彻大殿。

此时,内侍们端上早已备好的中秋宴,刘进笑着起身:“今日既是放榜之日,又是中秋佳节,朕与诸位同饮此杯,共庆佳节,也为我大汉得此英才干杯!”

“干杯!”大臣与新科进士们纷纷举杯,殿内气氛热烈而融洽。

月光透过窗棂洒入大殿,映在众人脸上,也映在刘进的眼中。他知道,这些人才的加入,将为大汉注入强大的动力,平定天下、复兴汉室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同时,刘进想着,远在各地的诸侯们,当得知长安科举选出如此多的英才时,心中不知会掀起怎样的波澜。但刘进不在乎,他已经布好了局,只待时机成熟,便要横扫**,一统天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