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开局岳飞薛礼,我称霸三国 > 第37章 邺城固守 夜袭良机

第三十七章 邺城固守 夜袭良机

翌日清晨,雨过天晴,阳光透过云层洒在邺城的城墙上,反射出湿漉漉的光泽。刘进率领剩余的三千余兵马,以及八百多伤兵,缓缓撤进城中。守在城门处的冀州刺史王芬早已带着属官等候,见刘进等人虽面带疲惫,却依旧军容严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刘将军辛苦。”王芬上前拱手,语气客气,“昨日之战,虽未大胜,却也挫了贼兵锐气,辛苦了。”

刘进回礼道:“王刺史客气。杀贼乃分内之事,谈不上辛苦。”他打量着这位新任刺史——约莫四十余岁年纪,面容清癯,眼神平和,身上带着一股文官特有的儒雅,却又隐隐透着几分武将的刚毅。

王芬侧身引路:“将军一路劳顿,先随我去刺史府歇息。城中已备好营房与粮草,将士们的安置之事,我已让人打理妥当。”

刘进点头致谢,命岳飞、关羽等人带领兵马前往指定营房休整,自己则带着刘伯温、文天祥、狄仁杰三人,随王芬前往刺史府。

此时已入七月,天气渐渐炎热起来,街道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蝉鸣声此起彼伏。邺城作为冀州治所,虽被围多日,却依旧透着几分繁华,只是百姓们脸上多了几分惶恐,行色匆匆。

“如今城中尚有官军三万余,加上刘将军带来的兵马,合计三万五千余人。”王芬边走边介绍,“城墙高厚,粮草尚可支撑半年,只要坚守不出,待贼兵粮尽,或者朝廷援兵到来,敌军自会退去。”

刘进道:“刺史所言极是。只是张角势大,麾下黄巾数十万,怕是不会轻易退兵。”

王芬叹了口气:“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朝廷的援军迟迟未到,我们也只能靠自己了。”

到了刺史府,王芬安排刘进等人在偏院住下,又设宴款待。席间,王芬只是询问了些并州之战的细节,并未提及具体的守城安排,只说让刘进等人先休整几日,再做调度。

刘进明白,自己毕竟是客军,王芬虽客气,却也难免心存芥蒂。他也不多言,只说一切听凭刺史安排。

休整三日后,王芬的命令便到了——命刘进率领麾下兵马,负责守卫邺城东门。

东门是黄巾军攻城的重点方向之一,城外便是张角主力所在的大营。刘进领命后,立刻带着岳飞、关羽、张飞等人前往东门查看防务。

站在东门的城楼上望去,城外的黄巾大营连绵数十里,旗帜如林,营中炊烟袅袅,可见其规模之庞大。城墙下,攻城的器械堆积如山,有云梯、冲车、井阑等,显然张角是铁了心要拿下邺城。

“看来一场硬仗是免不了了。”岳飞看着城外的景象,沉声道,“主公,需尽快加固城防,多备滚石、擂木、箭矢,以防贼兵攻城。”

刘进点头:“鹏举说得对。关羽、张飞,你们二人各带五百人,负责修补城墙,搬运守城物资;程普、韩当,你们带人在城内操练,随时准备替换城头的士兵;岳飞,你随我巡查防务,制定守城方案。”

“末将领命!”

部署刚定,城外的黄巾大营便响起了震天的鼓声。张角的大军开始攻城了。

只见数万黄巾贼兵如潮水般涌向城墙,扛着云梯的士兵冲在最前面,后面跟着手持刀枪的步兵,远处的井阑上,弓箭手不断向城头射箭,掩护攻城的士兵。

“放箭!”岳飞高声下令。

城头上的汉军弓箭手齐发,箭矢如雨点般射向黄巾贼兵,冲在最前面的士兵纷纷中箭倒地。但贼兵实在太多,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立刻踩着尸体继续冲锋,很快便有云梯架到了城墙上。

“滚石擂木,往下砸!”关羽挥舞着长刀,将一名爬上城头的黄巾贼兵劈成两半,高声喝道。

汉军士兵纷纷将滚石、擂木推下城墙,砸得黄巾贼兵头破血流,惨叫连连。但贼兵的攻势越来越猛,不断有士兵爬上城头,与汉军展开肉搏。

张飞手持丈八蛇矛,在城头上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蛇矛所过之处,黄巾贼兵纷纷落马。他大笑道:“痛快!痛快!再多来些!”

岳飞则手持沥泉枪,冷静地指挥士兵填补缺口,哪里有险情,便率军支援哪里,将爬上城头的黄巾贼兵一一击退。

熊阔海也拔抡着熟铜棍,砸死了几名爬上城头的贼兵。

刘进在穆桂英,窦仙童和穆瓜彩云的护卫下,看着城下悍不畏死的黄巾贼兵,心中暗暗心惊——张角的号召力果然可怕,竟能让这么多百姓舍生忘死。尤其是一群明显不同于普通黄巾的大汉,他们头戴黄巾,上身赤膊,手拿大刀,悍不畏死,好似完全没有痛觉一般冲锋在前,给岳飞等人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这场攻城战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直到午时,黄巾贼兵才鸣金收兵。城头上的汉军士兵已是精疲力尽,个个浑身浴血,城墙下则堆满了黄巾贼兵的尸体,血流成河。

“清点伤亡。”刘进沉声下令。

不多时,彩云回报:“主公,此战我军伤亡百余人,斩杀贼兵近两千。”

刘进点点头,心中稍安。虽然伤亡不小,但总算是守住了东门。而且他也不是孤军作战,王芬偶尔还是会调配一些援兵给刘进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黄巾军的攻城越来越猛烈,几乎每天都要发动一到两次攻城,有时甚至连夜攻城。岳飞与薛礼等人轮流在城头指挥,将士们日夜奋战,虽然疲惫,却士气高昂。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便到了七月底。邺城的坚守已有近一个月,黄巾军虽攻势猛烈,却始终未能攻破城池。刘进站在城头上,望着城外的黄巾大营,心中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历史上,张角似乎就在这前后病逝了。

他回到营房,立刻召来刘伯温、文天祥、狄仁杰、三人商议。

“诸位,我有一事想与你们商议。”刘进开门见山,“据我所知,张角此人……怕是命不久矣。”

“哦?主公何以见得?”刘伯温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刘进道:“我曾听闻,张角早年修炼太平道时,曾因过度耗费心神,损伤了根基。如今他已年近六旬,又连日征战,操劳过度,身体怕是早已垮了。你们看,近一个月来,黄巾军的攻势虽然猛烈,却章法大乱,不似之前那般有条理,想必是张角病情加重,无法亲自指挥所致。而且近来,黄巾军的表现,也是越来越急躁了。”

刘伯温闻言,眼前一亮:“主公所言极是!属下昨晚夜观天象,见一颗紫微星星光暗淡,似有陨落之象,当时还不知是何人,如今想来,莫非应在张角身上?”

文天祥也道:“若张角真的病逝,黄巾贼兵必会心胆俱裂,不战自溃。到那时,我们便可趁机出城追杀,一举平定冀州黄巾。”

狄仁杰点头道:“张角乃是黄巾之主,他若一死,张宝、张梁兄弟未必能服众,黄巾内部定会发生内乱。这正是我们的机会。”

刘进道:“只是此事尚无定论,不可轻易声张。我们需密切关注黄巾军的动向,一旦发现异常,便立刻采取行动。”

三人纷纷点头赞同。

接下来的几日,刘进命人加强了对黄巾大营的侦查。果然,黄巾军的攻城虽然依旧猛烈,却显得有些混乱,各队之间缺乏配合,像是群龙无首一般。而且他们的攻击甚是急躁,就像完全不顾底下士兵死活一般,经常发动一些无谓的冲锋,造成很多伤亡。

八月初的一个夜晚,刘进刚刚洗漱完毕,准备休息,亲兵穆瓜忽然进来禀报:“主公,刘先生求见,说有要事禀报。”

刘进心中一动,连忙道:“快请他进来。”

不多时,刘伯温快步走进房内,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主公,大喜!属下刚刚夜观天象,见那颗紫微星已然滑落,张角定然已经死了!”

“真的?”刘进心中一喜,猛地站了起来。

刘伯温肯定地点头:“属下敢以项上人头担保!此天象绝不会错!张角一死,黄巾贼兵必然人心惶惶,今夜若趁机夜袭,定能大获全胜!”

刘进沉吟片刻,道:“好!事不宜迟,我这就去找王刺史,商议夜袭之事。”

他来到王芬的住处,见王芬正在灯下批阅文书,便上前道:“王刺史,属下有一事相商。”

王芬放下手中的笔,问道:“刘将军有何事?”

刘进道:“属下观近日贼兵攻城甚急,想来是疲惫不堪,今夜防备定然松懈。属下想率部夜袭贼营,或许能有所斩获,不知刺史意下如何?”他没有说张角已死的消息,一来此事尚无实证,二来怕王芬不信,反而耽误了大事。

王芬闻言,有些犹豫。夜袭风险极大,若是失败,只会损兵折将。但他见刘进神色坚定,又想到刘进自来到邺城后,一直对他恭敬有加,从未有过逾矩之举,这还是第一次向他请求出战,若是拒绝,未免显得自己太过懦弱。

再者,若是夜袭成功,他作为冀州刺史,也能分一杯羹。

王芬想了想,点头道:“好。既然刘中郎有此决心,本刺史便准了。我再调拨一千兵马给你,助你一臂之力。”

“多谢刺史!”刘进心中大喜,连忙拱手道谢。

王芬道:“刘中郎一路小心,若是事不可为,便立刻退回,切莫恋战。”

“属下明白。”刘进抱拳行了一礼,转身便走。他知道,今夜将是扭转冀州战局的关键一战。只要夜袭成功,不仅能解邺城之围,更能一举击溃黄巾主力,平定冀州之乱。

走出刺史府,夜风吹来,带着一丝凉意。刘进抬头望向天空,只见繁星点点,那颗曾经黯淡的紫微星已然不见。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张角已死,黄巾必乱。今夜,便是他刘进的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