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开局岳飞薛礼,我称霸三国 > 第165章 世家震动 暗流涌动

第一百六十五章 世家震动 暗流涌动

刘进的旨意很快就被传播出去,一时间,天下的世家大族都炸了,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而最先反应过来的,则是长安的世家!

这天,长安的晨雾还未散尽,皇宫太极殿外的广场上已跪满了人。杨彪、王允、董承、伏完等二十余位汉室老臣,身着朝服,手捧笏板,一个个面色凝重,口中反复念着:“恳请陛下收回成命,暂缓推行新政!”

他们身后,站着数十名世家子弟,皆是长安城内有头有脸的人物,此刻也跟着低声附和,场面肃穆中透着一股压抑的抗争。新政六条如同惊雷,炸得这些世代簪缨的家族晕头转向——土地收归国有、盐铁官营、严查家丁……每一条都像是在他们身上剜肉,如何能忍?

养心殿内,刘进正批阅着奏折,听闻殿外动静,只是淡淡一笑,对身旁的内侍道:“不必理会,让他们跪着。”

内侍应声退下,刘进却放下了朱笔。他知道,这些老臣是长安世家的代表,他们跪在这里,与其说是劝谏,不如说是施压。可他早已下定决心,岂会因几句哭诉就动摇?

“传貂蝉、杨玉环、董姝、伏寿、蔡琰到偏殿。”刘进对亲卫道。

半个时辰后,五位身着宫装的后妃来到偏殿。貂蝉身姿绰约,眉宇间带着几分聪慧;杨玉环丰腴雍容,眼神沉静;董姝是董承之女,面带忧色;伏寿乃伏完之妹,神色紧张;蔡琰出身蔡邕家门,气质温婉,却难掩焦虑。

“臣妾参见陛下。”五人屈膝行礼。

刘进示意她们起身,开门见山:“殿外的事,你们应该都知道了。”

众人点头,董姝忍不住开口:“陛下,家父他们……也是一时心急,并非有意冲撞圣驾。”

伏寿也跟着道:“臣妾哥哥一生忠君爱国,此次反对新政,或许只是……只是未能理解陛下的深意。”

刘进看着她们,缓缓道:“朕召你们来,不是要问责,而是想问问你们的想法。新政推行,你们的家族难免受损,你们……怨朕吗?”

蔡琰轻声道:“陛下推行新政,是为了天下苍生,臣妾虽愚钝,却也知道利弊。只是……家父年迈,恐难承受这般变故,还望陛下体恤。”

刘进目光落在杨玉环与貂蝉身上——这两人素来聪慧,想必有不同的见解。

果然,杨玉环上前一步,从容道:“陛下,臣妾以为,妇人无才便是德,军国大事非臣妾所能置喙。只是家父与诸位世伯此刻正在殿外,想必是忧心如焚。臣妾斗胆恳请陛下,允臣妾与他们见一面,代为转述陛下的苦心。”

貂蝉也跟着道:“臣妾也愿一试。王司徒是臣妾义父,或许臣妾能劝他稍安勿躁。”

刘进沉吟片刻。他知道,硬压不是办法,这些老臣在士族中声望极高,若是逼得太紧,反而会激化矛盾。让她们从中斡旋,或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准了。”刘进道,“偏殿左侧的暖阁给你们用,让他们进来吧。记住,朕的心意不会变,但也不想看到无谓的牺牲。”

“谢陛下!”五人齐声谢恩,眼中闪过一丝释然。

很快,杨彪、王允等人被引到暖阁。刚进门,董承就抓住女儿的衣袖:“姝儿,陛下到底是什么意思?真要赶尽杀绝吗?”

伏完也拉着伏寿:“寿儿,你快跟陛下求求情,咱们伏家世代忠良,不能就这么毁了啊!”

暖阁内顿时一片混乱,老臣们七嘴八舌地询问,后妃们应接不暇。

“诸位世伯,静一静!”杨玉环忽然开口,声音清亮,瞬间压过了嘈杂的议论。

众人一愣,看向这位杨彪之女。杨玉环深吸一口气,目光落在父亲身上:“爹爹,您问陛下的心意?女儿告诉您,陛下的心意,从来都是为了大汉。”

她环视众人,朗声道:“新政六条,哪一条不是为了百姓?土地均分,是让无地的流民有饭吃;盐铁官营,是为了充实国库,不再让世家私吞国利;严查家丁,是为了防止有人私养甲士,图谋不轨……这些事,对大汉有百利而无一害,诸位难道看不到吗?”

老臣们一时语塞,杨彪忍不住道:“可……可我等家族世代积累的产业,岂能说没就没?”

“所以,你们反对的,不是新政有害,而是自家利益受损,对吗?”杨玉环反问,语气带着一丝失望,“你们口口声声忠君爱国,可到了关键时刻,最先想到的却是家族田产、商铺、家丁……这等心思,怎能不让陛下心寒?”

王允脸色涨红:“玉环此言差矣!我等并非贪利,只是……只是祖业不可弃啊!”

“祖业?”貂蝉忽然开口,目光落在王允身上,“义父常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当年董卓乱政,义父能舍家为国,设计除贼,为何如今却为了几亩田产、几家商铺就动摇了?难道祖业比大汉的安危还重要?”

王允被问得哑口无言,老脸一阵红一阵白。

杨玉环继续道:“陛下是什么样的人,你们应该比谁都清楚。他登基以来,灭黄巾、除董卓、平北疆,哪一件不是为了匡扶汉室?如今推行新政,看似严苛,实则是在为大汉固本培元。你们真以为,凭几句劝谏,陛下就会收回成命?”

她话锋一转,语气凝重:“曹青的事,你们应该都听说了吧?她父亲曹操反叛,她从贵人贬为随侍,若不是陛下念及旧情,恐怕早已性命不保。你们现在公然反对新政,与反叛何异?真要逼得陛下动怒,曹家的下场,就是你们的前车之鉴!”

“嘶——”众人倒吸一口凉气,脸上露出惊惧之色。他们一直觉得自己是汉室老臣,陛下总会顾及情面,却忘了刘进对待叛逆的狠厉——连曹操的家眷都敢动,又岂会在乎他们这些世家?

暖阁内陷入死寂,只有烛火跳动的噼啪声。老臣们面面相觑,眼中的坚持渐渐被犹豫取代。他们想起刘进登基后的雷霆手段,想起袁术被五马分尸的惨状,想起曹操家眷被俘的屈辱……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

“唉……”杨彪长叹一声,老泪纵横,“罢了,罢了……陛下心意已决,我等再争,不过是自取其辱。”

王允也摇了摇头:“是啊,胳膊拧不过大腿。与其让家族蒙难,不如……”

他没说下去,但众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伏完看着妹妹,苦笑道:“看来,是我等老糊涂了。”

董承也松开了女儿的衣袖,神色颓然:“走吧,回去吧……”

老臣们一个个站起身,脚步沉重地离开了暖阁。他们脸上没有了来时的坚定,只剩下疲惫与无奈。

杨玉环看着他们的背影,对貂蝉等人道:“能说的,我们都说了。剩下的,就看陛下的了。”

貂蝉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但愿……他们能想明白。”

第二天一早,太极殿外的叩阙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份份辞呈——杨彪、王允、董承、伏完等二十余位老臣,以“年迈体衰,不堪重任”为由,请求辞官归乡。

不仅如此,各州的世家官员也纷纷效仿。……短短一日内,长安周边竟有上百名大小官员递交辞呈,大有以退为进,逼迫刘进妥协之势。

养心殿内,刘进看着堆积如山的辞呈,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这些世家官员以为辞官就能动摇新政,简直是痴心妄想。

“传肖清芳、凤凰、黄胜彦。”刘进对亲卫道。

片刻后,两位身着劲装的女子走进殿内,身后跟着人过中年的黄胜彦。肖清芳面色冷峻,眼神锐利,是蛇灵组织的首领;凤凰身姿矫健,行动如风,掌管梅花内卫;黄胜彦虽是男子,却透着一股狠厉,是负责刑狱的暗卫统领。

“参见陛下。”三人单膝跪地,声音整齐划一。

“起来吧。”刘进指了指那些辞呈,“这些人辞官,你们怎么看?”

肖清芳率先开口:“依属下看,他们是想用辞官逼陛下让步,若是不成,恐怕会暗中联络袁绍、曹操等诸侯,图谋不轨。”

凤凰点头附和:“属下查到,杨彪的次子已悄悄离开长安,去向不明,很可能是去冀州投奔袁绍。”

黄胜彦沉声道:“这些世家盘根错节,若让他们联合起来,必成大患。不如……”他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刘进摇了摇头:“明着杀不行,会寒了天下人的心。但也不能放任不管。”

他站起身,目光落在三人身上,语气冰冷:“你们听着,从今日起,所有辞官的官员,一律由梅花内卫秘密监视,记录他们的言行举止,往来宾客。”

“是!”凤凰领命。

“但凡发现有人试图离开辖区,投奔其他诸侯,或是与敌营暗通款曲,不必请示,就地秘密处决,做得干净些,不要留下痕迹。”刘进继续道。

肖清芳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属下明白!”

“还有各州的世家,”刘进补充道,“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若是有举族迁移、变卖田产、私藏兵器者,一律按谋逆论处,格杀勿论!一个都不能放过!你们如果人手不够处理不了,就直接找当地的守军,让他们帮忙?”

“属下遵命!”黄胜彦领命。

刘进看着三人,语气加重:“记住,你们的任务是暗中维稳,不能让这些人破坏新政推行。必要时,可以制造些‘意外’,让那些心存侥幸的人知道,朕的耐心是有限的。”

“属下明白!”三人齐声应道,眼中没有丝毫犹豫。

她们都清楚,陛下口中的“意外”意味着什么——或许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急病”,或许是一次“失足落水”,或许是一场“意外失火”……无论形式如何,目的只有一个:让那些不听话的世家付出代价。

“去吧。”刘进挥了挥手。

三人躬身退下,身影很快消失在殿外。

她们离开后,养心殿内恢复了安静。刘进走到窗前,望着宫墙外的长安城。他知道,肖清芳她们出手后,长安乃至各州都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但他别无选择。

这些世家就像附骨之疽,不彻底清除,大汉就无法真正复兴。明面上的辞官只是开始,暗地里的反抗才更可怕。他必须用最狠辣的手段,将所有隐患扼杀在摇篮里。

“别怪朕心狠。”刘进低声自语,“要怪,就怪你们挡了大汉的路。”

窗外的阳光越来越烈,照在长安城的屋顶上,泛着刺眼的光芒。而在这片光明之下,梅花内卫与蛇灵的暗探们已开始行动,他们如同鬼魅般穿梭在大街小巷,监视着每一个辞官的官员,每一个心怀不轨的世家……

一场无声的杀戮,正在悄然拉开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