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开局岳飞薛礼,我称霸三国 > 第122章 长安聚贤 天下风云

时序流转,冬去春来,转眼间便到了七月。长安城仿佛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原本规整的街道上忽然多了数千张陌生面孔——他们或身着青衫,手持书卷,眉宇间带着几分酸儒的清高;或腰悬佩剑,步履沉稳,眼神中透着武者的锐利。这些人来自天下各州,皆是听闻大汉开科取士,特地赶来长安应试的学子与武士。

客栈、酒肆早已人满为患,甚至连寺庙道观都挤满了借宿的考生。朱雀大街上,时常能看到三五成群的学子争论经义,引得路人驻足;校场附近,则总有武士切磋武艺,叫好声此起彼伏。负责维持秩序的金吾卫士兵每日巡逻,虽忙碌却也难掩脸上的笑意——这等人才云集的景象,自汉末乱世以来,已是许久未见了。

养心殿内,刘进正听着田丰与王守仁汇报科举筹备情况。

“陛下,考场已设在国子监,共设考棚五百间,每间可容四人,足以容纳所有考生。”田丰递上名册,“截止昨日,报名参加文科者共计三千二百余人,武科者一千八百余人,比预想中多出近半。”

王守仁补充道:“臣已挑选了数十名清正廉明的官员担任考官,制定了严格的监考章程,杜绝舞弊。武科的比试场地也已准备妥当,弓马、兵器、兵法策论,各项科目皆有专人负责。”

刘进翻看名册,见上面既有来自关中、并州的考生,也有不少关东、甚至江南的名字,不由点头道:“好。天下人才,不论出身地域,只要有真才实学,朕都要。告诉考官们,务必公平公正,不可埋没任何一个贤才。”

“臣等遵旨。”两人躬身应道。

窗外传来街上的喧闹声,刘进走到窗边,望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他知道,这场科举不仅是为朝廷选拔人才,更是向天下传递一个信号——大汉正在复兴,这里有他们施展抱负的舞台。

这数月以来,其他事情也发生了不少!首先,是北疆的李靖率领大军凯旋而归。这支平定匈奴的雄师在城外受到了百姓的夹道欢迎,士兵们甲胄虽蒙尘,却难掩脸上的荣光,手中的兵器反射着阳光,晃得人睁不开眼。

李靖一身戎装,翻身下马,步行至皇宫门前,对着太和殿方向躬身行礼:“臣李靖,幸不辱命,平定北疆,归还陛下!”

刘进亲自出殿迎接,扶起李靖,笑道:“药师辛苦了!北疆平定,你功不可没,快随朕入宫,朕为你接风洗尘!”

大军凯旋的消息很快传遍长安,百姓们张灯结彩,欢呼雀跃。而随着大军归来的,还有数万被匈奴奴役多年的汉人——他们衣衫褴褛,却眼神明亮,当踏上长安土地的那一刻,不少人跪地痛哭,向着皇宫的方向叩拜,感谢刘进将他们从水火中救出。

此外,还有二十余万匈奴女子被带回。不过他们大多被安置在了并州。刘进并未将她们视为奴隶,而是下令在各个城池开辟安置点,为她们提供衣食,与汉人一视同仁。当然,她们的最终归宿,大多都会被嫁给汉人军士,其余的,也会嫁给汉人百姓。

“陛下,于夫罗等投降的匈奴部落已由薛仁贵将军派人接管,臣已按陛下旨意,命人妥善安置,未敢苛待。”李靖在殿内奏报,“另外,从匈奴降兵中挑选出的三万精壮,已编入骑兵营,不出半年,便可成为可用之兵。”

刘进点头道:“善。对待降者,要恩威并施。只要他们真心归顺,便给他们一条生路;若敢有异心,定斩不饶。”

除了李靖这边以外,与此同时,马腾与孙策、周瑜的家眷也陆续抵达长安。刘进早已命人备好宅邸,亲自召见了众人。当看到马腾的儿子马超——那个年仅十五、却已身长八尺、目如朗星的少年时,刘进不禁赞叹:“孟起果然虎父无犬子,将来必是一员猛将!”

他当即下令,将马超、马铁、马休、马岱,以及孙策的弟弟孙权、孙翊,族弟孙瑜、孙皎等少年,一并送入大汉武院或三舍学堂,与其他勋贵子弟一同学习。

孙策的旧部黄盖、孙立、孙新、朱治、吕范等人,也被刘进一一授予官职:黄盖任横野将军,率军驻守长安城外;孙立、孙新兄弟任偏将军,归入孙策麾下;朱治、吕范则入吏部,协助田丰处理政务。众人皆大欢喜,对刘进更是感恩戴德。

一日,孙策之母吴氏特意求见刘进,随行的还有一位容貌清秀、气质温婉的女子。

“陛下,妾身今日前来,是有一事相求。”吴氏对着刘进盈盈一拜,神色带着几分恳切。

刘进连忙扶起她:“孙夫人不必多礼,有话但说无妨。”

吴氏拉过身旁的女子,柔声道:“此女乃是妾身的妹妹,也是文台(孙坚字)的妾室。文台过世后,她独自一人带着女儿生活,颇为不易。妾身想着,若能让她入宫侍奉陛下,一来能为陛下分忧,二来也能让伯符在朝中多些照应……”

刘进这才恍然。他对孙坚的这位妾室略有耳闻,据说性情温顺,颇有贤德。而吴氏此举,显然是想通过联姻,让孙策与皇室的关系更加稳固。至于妾室改嫁这种事?在这个时代在正常不过了,相信如果当家主母不是她的亲姐姐,她现在的生活恐怕连大多数百姓都不如。

那女子上前一步,盈盈下拜:“妾室吴氏(为与孙策之母区分,史称少吴氏),拜见陛下。”

刘进看着她,见她虽非绝色,却有种让人安心的温婉,心中便有了主意。他笑道:“伯母既有此意,朕便应允了。传旨,封少吴氏为才人,入住长乐宫。”

“谢陛下隆恩!”吴氏与少吴氏齐齐拜谢。

此事传开后,朝野上下皆道孙策深得圣宠。孙策得知后,更是感激涕零,在军中愈发卖力,誓要以死报答刘进的知遇之恩。

长安一派欣欣向荣,天下大势却依旧波诡云谲。

距离长安最近的袁术,日子过得颇为狼狈。他好不容易从孔伷手中夺了豫州,正欲大展拳脚,却不料后院起火——刘表趁他主力在豫州,竟派军偷袭了他的老巢南阳,杀了守将,占了城池。

屋漏偏逢连夜雨,豫州境内又冒出了吕布与张绣两个强敌。吕布自长安逃出后,辗转投奔袁术,却因袁术猜忌而自立门户,恰逢张绣也前来豫州,两人一拍即合,开始合力对抗袁术,双方大战数场,互有胜负。

“吕布匹夫!若非李儒那厮为他出谋划策,本王岂会怕他?”汝南城内,袁术将酒杯狠狠摔在地上,看着地图上被吕布蚕食的地盘,气得浑身发抖。

他麾下的杨弘劝道:“主公息怒。吕布虽勇,却兵力不足,我军只需坚守城池,待其粮尽,自会退去。”

袁术冷哼一声:“坚守?南阳已失,若再丢了豫州,本王还有何立足之地?传令下去,集合大军,我要与吕布决一死战!”

那边打的火热,而此时的荆州,刘表正春风得意。他迎娶了荆州望族蔡家的女儿蔡氏,得到了蔡瑁、张允等本地豪强的支持,权势日益稳固。但烦心事也不少——桂阳一带,有女子陈硕真聚众数千,以“仙法”蛊惑百姓,占据山岭作乱,官府多次围剿,都被其用诡异战术击退,虽规模不大,却如附骨之蛆,难以根除。

更让刘表头疼的是,长沙太守张羡公开反对他的统治,联合零陵、桂阳等地的官员,声称要“清君侧”,将蔡氏外戚赶出荆州。刘表无奈,只得派蒯越、蔡瑁率军前往平叛,一时间,荆州大军深陷内乱,无暇他顾。

“张羡匹夫,竟敢背叛本州牧!”襄阳城内,刘表看着军报,眉头紧锁,“若不尽快平定内乱,恐怕荆州危矣!”

蔡瑁上前道:“主公放心,末将已率军包围长沙,不出三月,定能擒获张羡,荡平叛乱!”

刘表叹了口气,却总觉得心中不安。他隐隐有种预感,这场内乱,恐怕不会那么容易结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