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车窗,在傅景深的黑色西装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苏晚坐在副驾驶座上,指尖反复摩挲着米白色邀请函的鎏金边缘——邀请函上的“星芒实验室”logo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和帆布包里母亲手稿封面上的图案完美重合,让她想起上一章白柔躲在街角联系林家旧部的场景,指尖莫名泛起一丝凉意。
“紧张吗?”傅景深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他握着方向盘的手顿了顿,目光扫过苏晚紧绷的侧脸,“要是觉得不适应,彩排的时候我可以陪在你身边。”他从西装内袋里掏出一支薄荷糖,剥开塞到苏晚手里,糖纸的清脆声响在车厢里格外清晰,“昨天助理说,行车记录仪的后半部分已经修复得差不多了,等你彩排结束,我们就去养老院见陈警官。”
苏晚含住薄荷糖,清凉的味道从舌尖蔓延到喉咙,稍微缓解了心里的不安。她抬头看向窗外,峰会场地“国际会展中心”的鎏金招牌已经映入眼帘,门口的工作人员正忙着调试灯光,金属支架碰撞的“哐当”声隔着车窗都能听见。“我没事,就是有点担心……”她顿了顿,攥紧手里的邀请函,“担心峰会上会遇到认识我母亲的人,也担心……白柔那边还会搞小动作。”
傅景深停稳车,侧身帮她理了理衣领,指尖不经意间蹭过她锁骨的旧疤,动作瞬间轻柔下来:“别担心,我已经让安保部的人盯着白柔了,她要是敢靠近峰会场地,会有人拦着。至于认识你母亲的人……说不定是好事,或许能帮我们找到更多关于星芒的线索。”他从储物格里拿出一个银色胸针,上面刻着极小的“傅”字,和他的钢笔刻痕同源,“戴上这个,要是遇到麻烦,按一下侧面的按钮,我的人会立刻过来。”
苏晚接过胸针,冰凉的金属触感贴在胸口,让她莫名安定。她推开车门,会展中心的冷气瞬间扑面而来,混着淡淡的花香——大厅两侧摆着成片的白色玫瑰,花瓣上还沾着晨露,是她母亲生前最喜欢的花。正前方的主舞台已经搭建完成,背景板上用蓝色灯光勾勒出“国际医学峰会·罕见病治愈技术论坛”的字样,角落还藏着一个银色的星芒图案,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苏晚女士是吗?”一个穿着黑色西装的工作人员快步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份彩排流程表,“我是峰会的现场协调员,张教授已经在后台等您了,他说想和您先对接一下演讲的技术细节。”
“张教授?”苏晚心里一动——母亲的手稿第22页提到过“张教授:星芒技术骨干,可信”,难道就是这个张教授?她接过流程表,指尖触到纸张上打印的“张启明”三个字,心脏猛地一跳——和手稿里标注的“张启明”完全一致!
跟着工作人员往后台走,走廊里的脚步声格外清晰。转过拐角,就见一个穿着旧白大褂的老人正站在调音台前,手里拿着一个磨损严重的笔记本,笔尖悬在纸上,似乎在修改什么。老人头发花白,却梳得整齐,白大褂的左胸位置别着一枚银色的星芒徽章,边缘已经磨得发亮,显然戴了很多年。
“张教授,苏晚女士到了。”工作人员轻声提醒。
张启明抬起头,目光落在苏晚身上,原本平静的眼神突然变得激动起来。他手里的笔记本“啪嗒”掉在地上,纸张散了一地,他却顾不上捡,快步走到苏晚面前,声音带着颤抖:“你……你是曼姐的女儿?苏晚?”
苏晚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指尖攥紧帆布包的带子,包里的母亲手稿轻轻晃了晃,像是在呼应。她点点头,刚要开口,就见张启明突然伸出手,想要碰她的肩膀,又猛地收回,眼神里满是克制:“像,太像了……你的眼睛和曼姐一模一样,连说话的语气都像。”
“您认识我母亲?”苏晚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这是她母亲去世后,第一次遇到真正认识母亲的旧部,“您是星芒实验室的张启明教授?”
张启明用力点头,弯腰捡起地上的笔记本,小心翼翼地翻开——第一页贴着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里母亲穿着白大褂,站在星芒实验室的门口,身边站着的正是张启明,两人手里都拿着实验记录,脸上带着笑容。“我是星芒的技术总监,当年曼姐创立实验室,第一个找的就是我。”他的指尖抚摸着照片里母亲的身影,“曼姐当年对你寄予厚望,总说‘晚晚聪明,以后肯定能继承星芒’,没想到……”
他的话没说完,调音台旁的工作人员突然看过来,张启明立刻收住话题,拉着苏晚走到后台的休息区,压低声音:“这里人多眼杂,有些话不方便说。你这次演讲的内容,是不是关于‘心肌保护剂的β-葡聚糖修饰技术’?”
苏晚愣了一下,这是她项目的核心技术,也是母亲手稿里重点标注的内容,张启明怎么会知道?“您怎么……”
“这是曼姐当年没完成的研究。”张启明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旧信封,塞到苏晚手里,信封的封口处贴着星芒的银色贴纸,“当年实验室出事后,曼姐把这份信交给我,说‘要是以后晚晚来找我,就把这个给她’。信里写着星芒的一些秘密,还有……遇到傅家人,要信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