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轩盯着屏幕上的倒计时,71:17:33。数字跳动得不急不缓,像钟摆,一下一下敲在人的神经上。他没动,手指在桌沿轻轻敲了两下,像是在数节奏。
门外脚步声由远及近,李刚推门进来,手里捏着一张打印纸,边角皱了,像是攥得太紧。“论坛又炸了,新帖说我们靠黑道背景抢项目,还配了张P图,是我们的人围堵审批办。”
陆轩抬眼:“发帖量?”
“半小时三百多条,转评上万。”李刚把纸拍在桌上,“这哪是舆论,是水军海啸。”
林娜从工位起身,手里拿着平板:“我已经按预案发布了备案文件和资金流水摘要。阅读量八万,评论区开始有反驳声了。”
“不够。”张涛站在白板前,手里捏着一支红笔,“他们要的是印象,不是证据。老百姓不看流水,看标题。”
陆轩站起身,走到会议室门口:“叫孙明、马亮、林娜,五分钟后开会。李刚,你也来。”
会议室门关上,窗帘拉严。墙上挂着的进度表还停留在“材料补交”状态,但所有人心里都清楚,真正的战场已经转移。
张涛把几张图表钉在白板上。一张是本地三家地产商近三年客户满意度调查,宏远集团排最后,服务评分58.3%。“他们靠关系拿地,靠渠道压价,但从不靠体验赢口碑。”
孙明皱眉:“可我们现在主打合规,客户看不见。”
“那就让他们看见。”张涛划出一条线,“我建议打‘三快一稳’——响应快、交付快、反馈快、价格稳。不拼关系,不打价格战,拼效率。”
李刚冷笑:“他们连审批都能卡,我们快有什么用?”
“快,就是破局点。”张涛没看他,转向陆轩,“他们越慢,我们越快。他们拖审批,我们提前把施工流程拆解成可视化节点,每天更新。他们断供应,我们签备用链,公开物流轨迹。他们抹黑,我们就把每一个动作晒在阳光下。”
陆轩没说话,手指在桌面上轻轻点了两下。
马亮开口:“我刚收到线报,宏远内部最近在吵。销售部嫌运营部流程太慢,客户投诉积压三个月没人处理。上个月有个文旅项目,交房延期,业主围了售楼处。”
“内耗。”张涛接上,“他们不是铁板一块。我们只要跑得够快,他们的内部矛盾就会被放大。”
孙明低头翻预算表:“品牌推广这块,原计划投入两百万。如果抽十五万出来,做客户服务系统升级试点,勉强够用。”
“够用就行。”陆轩终于开口,“赵宇那边能接吗?”
林娜点头:“他已经调出客户响应模块,今晚就能上线测试版。”
“那就动。”陆轩站起身,“林娜牵头,三天内出服务标准手册。所有流程对外公开,客户可查进度、可追节点、可一键反馈。反馈响应不超过两小时。”
张涛笑了:“他们还在走盖章流程,我们的客户已经在APP上看施工直播了。”
“不争快,只争对。”陆轩看着白板,“但这一次,‘对’不是守规矩,是重新定义规矩。”
孙明犹豫:“可一旦试点成功,他们肯定会反扑。媒体、审批、供应链,三路夹击,我们扛得住?”
“扛不住就换打法。”陆轩说,“我们不打他们的人,也不抢他们的地。我们让他们自己慢下来。流程越快,对手就越显得老朽。”
李刚盯着白板上的“三快一稳”,拳头慢慢松开:“要不……我们再加一条?”
“说。”
“透明。”李刚指着图表,“他们藏着掖着,我们就全摊开。从材料采购到工人排班,全都公示。谁敢说我们黑,就让他自己去查。”
陆轩点头:“加进去。第四条:全程透明。客户可查、可问、可监督。我们不靠关系吃饭,靠信任。”
会议结束,众人散去。林娜抱着笔记本往外走,孙明在核对预算调整,马亮低头整理情报记录。
陆轩站在窗前,楼下施工围挡上的横幅被风吹得鼓起,上面“阳光开发,欢迎监督”八个字清晰可见。他掏出手机,给赵宇发了条消息:“系统升级,加个新功能——客户反馈实时直播入口。”
手机震动,赵宇回:“技术上没问题,但会不会太激进?”
陆轩打字:“不激进,就没人看。我们不是求理解,是求看见。”
发送。
他抬头,看见张涛在走廊尽头停下,正把一张新的流程图贴在公告栏上。图上标着“客户响应路径”,从投诉到解决,全程七步,每步限时两小时。最底下一行小字:“樊星阁不做最快的,只做最靠谱的。”
陆轩转身回办公室,关上门。
电脑屏幕亮着,倒计时:71:08:12。他点开项目日志,输入新记录:“对手靠关系围堵,我们靠效率破局。启动‘三快一稳’策略,客户服务系统升级试点立项。”
发送。
手机震动。马亮发来消息:“宏远销售总监今早开会发火,说公司响应速度拖累签单。内部邮件抄送了运营部全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