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轩推开作战室的门时,晨光正斜切过会议桌的一角。他没有看任何人,径直走到主位前,将一枚黑色U盘轻轻放在桌面上。那不是普通的存储设备,而是过去七十二小时里所有线索的终点。
“打开它。”他对马亮说。
投影幕亮起,文件夹展开,标题清晰浮现:**布加勒斯特-山本一郎介入-初步确认**。资金路径图缓缓滚动,塞浦路斯账户的每一笔流入与回流都被精确标注,时间、金额、中转地,无一遗漏。接着是佐藤修一的通缉令,田中健司的签证记录,三家公司的注册信息,以及那场地下培训的录音文字稿。
李刚猛地站起身,拳头砸在桌上:“我们被盯上了!还等什么?直接杀过去,让他们知道樊星阁不是好惹的!”
胡军紧随其后,眼神如刀:“兄弟们流血流汗建起来的项目,凭什么让外人用黑钱抢走?现在不动手,就是软弱!”
会议室瞬间沸腾。有人附和开战,有人主张封锁消息,也有人担忧牵连合法业务。争论声像潮水般涌动,唯有陆轩静坐不动,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
“你们说的,我都懂。”他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压下了所有喧嚣,“热血是兄弟的本色,冲动却是敌人的机会。”
他站起身,走到投影前,手指点向“山本一郎”四个字。
“这个人,不是今天才盯上我们。他在东京布局,在布加勒斯特设局,用空壳公司围标,用通缉犯操盘,用离岸资金输血。每一步都算准了我们的节奏。他不怕我们查,就怕我们怒。”
他转身面对众人:“一旦我们动手,无论胜负,都会被定性为‘黑帮火并’。政府会叫停项目,媒体会渲染暴力,合作方会撤资。我们十年努力,可能一夜归零。”
张涛皱眉:“可就这么忍着?让他们以为我们怕了?”
“不是忍。”陆轩摇头,“是看。真相不是用来喊的,是用来照的。我们要让对手看见自己的影子——看见他们的贪婪、他们的算计、他们的漏洞。”
他走回桌前,拿起U盘,当着所有人的面插入主机。
“从今天起,这份文件对核心成员开放。我不隐瞒,也不张扬。每个人回去后,清查自己系统内的所有合作方、资金流、人事记录。不是为了反击,是为了自净。我们要做的,不是打仗,是——**拔钉子**。”
会议室陷入沉默。
孙明缓缓点头:“如果他们已经渗透进来,那最危险的不是外面的人,是身边的人。”
话音未落,林娜快步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份刚打印的情报。
“有情况。”她的声音冷静,“会议结束不到两小时,‘极寒物流’的服务器活动频率激增三倍。他们在调取樊星阁过去六个月的投标记录和运输路线图。更关键的是——”她顿了顿,“一名财务助理在会后十分钟内向外发送了加密邮件,收件人IP位于曼彻斯特,但跳转节点最终指向贝尔格莱德。”
陆轩眼神一凝。
“黄杰手下的人?”张涛问。
林娜点头:“叫陈志远,入职三个月,背景审查无异常。但马亮刚查到,他妹妹去年在曼彻斯特失踪,三个月前突然现身,却登记在一家由刘猛控股的夜总会名下。”
“人质胁迫。”陆轩冷笑,“老把戏了。他们知道我们会开会,也知道我们会查资金,所以提前埋了眼线。可惜——”他看向马亮,“他们忘了,查人之前,先查钱。”
“我已经反向追踪那笔‘二期预备金’。”马亮接话,“大和金融的资金来源并非东京总部,而是通过新加坡一家信托基金中转。真正出资方尚未浮现,但可以确定,这不是一次性的狙击,是系列动作的开端。”
陆轩点头:“那就让他们继续演。孙明,调整布加勒斯特项目的资金调度路径,把原本走瑞士的两笔款项,改道卢森堡。同时——”他停顿片刻,“在系统里留下一条‘紧急撤资’的审批草稿,不提交,但允许被窥探。”
孙明立刻明白:“让他们以为我们要退?”
“退,是示弱;撤,是崩溃。”陆轩嘴角微扬,“我们要让他们相信,樊星阁内部已经动摇。等他们动手抢地盘时,自然会露出更多破绽。”
李刚皱眉:“可外面的人怎么看?我们不说话,不行动,别人只会觉得我们怂了。”
几乎就在他话音落下的瞬间,徐静的社交媒体动态被同步投屏到会议室侧屏。
标题赫然写着:**《中资企业卷入围标丑闻?布加勒斯特冷链物流项目背后的阴影》**。
文中引用匿名信源,称“某亚洲背景帮派组织通过操控本地空壳公司垄断招标”,并暗示樊星阁与“非法资本流动”有关。几家本地合作方已开始询问项目稳定性。
张涛怒道:“这是栽赃!徐静一向标榜公正,怎么也跟着乱写?”
“她没乱写。”陆轩平静道,“她只是不知道全部真相。现在的问题不是她写了什么,而是我们怎么让她看见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