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的灯光在放大镜下泛着冷白,陆轩的指尖轻轻压住那颗待复核的芯片。影像系统已将缺陷部位放大至极限,气泡藏在封装胶边缘,细微得几乎无法察觉。他盯着看了足足三分钟,没有下令销毁,也没有批准放行。
“张涛。”他开口,声音平稳,“这颗芯片,重新走一遍七十二小时压力测试,全程录像。”
张涛站在操作台旁,点头记下指令。他没问为什么,因为已经明白——陆轩要的不是结果,是过程。是让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审视,是让每一次判断都有据可依。
三小时后,测试启动。数据流开始滚动,曲线平稳上升。陆轩转身离开实验室,步伐沉稳,走向作战室。门开的瞬间,大屏幕上正显示B-8批次的交付完成率:100%。客户反馈栏里,吴峰的名字排在首位,备注写着“已签收,无异议”。
会议室里,李刚、张涛、孙明、林娜已在等候。没人说话,但气氛已不同。上一次聚集时,空气里还压着疑虑与紧绷,如今却多了一丝跃动的势能。
陆轩走到主位,没有坐下,而是直接调出财务与市场双轨数据图。两条线并行向上,一条代表交付稳定性,一条代表客户回访满意度。
“系统稳了。”他说,“现在,该往前冲了。”
李刚立刻挺直身子:“怎么打?”
“不打。”陆轩摇头,“我们不打,我们要立。”
他抬手,在空中划下八个字:“正轨之上,再发力。”
张涛眼神一亮。孙明低头翻开笔记本,笔尖迅速记录。林娜则默默打开终端,准备同步会议纪要。
“过去十天,我们在修墙。”陆轩继续道,“现在墙立住了,就得开门迎客。品牌要升,服务要跟。三个月内,市场份额提升十五,这是目标。”
李刚皱眉:“可外面还在传我们出过问题,光靠数据,压不住嘴。”
“那就让人亲眼看见。”张涛接过话,“东南亚那边,消费者信现场体验。我们可以搞技术开放日,把压力测试搬上街头,让客户自己看。”
陆轩看了他一眼,点头:“就从吴峰的区域开始。你负责策划,李刚带队执行。”
李刚咧嘴一笑,拳头轻砸桌面:“这比蹲点打架痛快多了。”
会议结束,行动立即铺开。两天后,曼谷市中心广场搭起临时展台。黑色背景板上印着樊星阁新标语:“真性能,经得起时间考验。”台前摆着三台运行中的设备,屏幕实时播放芯片电压曲线,数据稳定如铁。
李刚穿着黑色夹克站在台前,身后是十名统一着装的团队成员。他没拿稿,也没喊口号,只是当众拆开一台设备,取出主控芯片,放进检测仪。
“这颗芯片,已经在测试台上跑了七十三小时。”他说,“它没死,也不会死。”
人群起初安静,随后有人鼓掌。一名老客户被请上台,讲述自己从质疑到复购的经历。他说完后,现场响起掌声。镜头扫过人群,许多人在扫码查看产品溯源链。
就在活动进行到一半时,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连续三次提问,问题直指本地化适配与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马亮在监控室注意到他,立即记下外貌特征与联系方式。
“这人不像是普通观众。”他低声对林娜说。
林娜点头:“留着,后续跟进。”
活动结束当晚,数据汇总送至作战室。线上话题热度上涨370%,客户咨询量翻倍,吴峰发来消息:“三个新代理商主动联系,想谈区域代理。”
陆轩看完报告,没笑,也没多言,只说了一句:“继续。”
三天后,孙明提交新财务模型。办公室里只剩他和陆轩。他指着投影中的曲线:“宣传投入拉高了短期成本,利润率下降4.2%。但如果看客户留存率——82%。三个月内,回本周期可缩短至41天。”
陆轩盯着那条上升的生命周期价值线,沉默片刻,开口:“追加服务团队编制,三十人。林娜牵头,制定24小时响应机制,三年质保,全系产品覆盖。”
孙明一愣:“这会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但我们换来了信任。”陆轩站起身,“利润可以晚一点回来,口碑一旦丢了,就再也捡不起来。”
孙明低头修改模型,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末了,他在报告末页加了一行小字:“建议设立‘市场加速基金’,专用于高潜力区域突发推广需求。”
陆轩看完,点头:“批了。额度五千万,你来管。”
孙明抬头,眼中闪过一丝震动。他知道这笔钱意味着什么——不是应急,是进攻的弹药。
“你信我?”他问。
“我信数据。”陆轩说,“更信你算出来的路。”
一周后,新服务体系上线。客户投诉响应时间从平均18小时压缩至3小时以内。林娜带领团队建立智能分单系统,确保每一条反馈都能直达责任部门。她还在后台加了匿名评分机制,客户可对服务人员打分,分数直接影响绩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