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轩的目光仍停留在协议上那行字——“涵盖所有基于本项目衍生之技术架构及应用延伸”。纸面平整,墨迹清晰,可那几行小字却像一根刺,扎进他冷静的判断里。他没有动,也没有说话,只是将文件轻轻合上,递还给赵宇。
“把原件给林娜。”他的声音低沉,却如铁石落地,“查所有版本记录,我要知道这修改是谁提的,从哪个终端发的。”
赵宇接过文件,脚步未停,转身便走。作战室内的空气仿佛凝滞了一瞬,连屏幕上的数据流都显得迟缓。陆轩没有看任何人,而是按下通讯键,声音平稳地唤出马亮的名字。
“半小时内,我要外方技术主管最近两周的所有行程记录,特别是与第三方机构的接触情况。重点查一家叫‘诺维科’的欧洲公司。”
命令下达后,他才缓缓抬头,目光扫过主控台。协同指数仍在上升,市场反馈曲线稳定,一切看似顺利。可他知道,真正的较量,从来不在明面上。
林娜在档案室调取协议历史版本时,手指在键盘上停顿了一下。系统显示,最新修改建议提交于昨夜十一点四十三分,IP地址归属外方子公司“泰瑞斯科技”,而这家公司从未出现在项目合作名单中。她点开权限日志,发现该账户是在三天前临时授权接入的,审批人是外方项目副经理——一个此前几乎不参与技术决策的角色。
她在文档批注栏写下:“IP异常,来源非主团队。”随后将文件加密上传至陆轩专属通道。
与此同时,马亮已接入情报网络。他调出外方技术主管的行程日志,发现过去十天内,对方三次在非工作时间进入位于苏黎世的“诺维科咨询”总部大楼。这家公司的公开业务是技术评估与架构优化,但马亮清楚,它真正的专长是“知识产权剥离”——通过合法协议,将合作方的核心技术转化为可独立商用的资产。
他翻阅该公司过往案例,发现其服务过的五家企业中,有四家在合作结束后半年内失去了对核心技术的控制权。更让他警觉的是,诺维科的客户名单中,赫然出现了彼得旗下的“铁砧资本”。
马亮合上笔记本,将情报整理成简报。他在末尾加了一句:“该公司与美国黑帮势力存在资金关联,不排除此次接触为技术渗透前置动作。”
作战室的门被推开时,李刚正站在战术屏前,盯着那条平稳上扬的市场曲线。他回头看见陆轩走进来,立刻问:“怎么?他们想赖账?”
“不是赖账。”陆轩坐下,声音平静,“是想提前把账本拿走。”
赵宇随后进入,将林娜的核查结果放在桌上。陆轩翻开,目光落在“IP异常”四个字上,眉头微不可察地一动。
“他们不想合作深化。”他说,“他们想把深化变成吞并。”
李刚一拳砸在桌边:“那就撕了协议!还谈什么三共战略?”
“撕协议是最简单的。”陆轩没有抬头,“但也是最蠢的。我们现在不是在拼谁脾气大,是在拼谁看得远。”
赵宇皱眉:“可如果我们现在不动,等他们把算法吃透,再翻脸就晚了。”
“所以我们不能等。”陆轩起身,走到主控台前,调出三组数据流:技术协同指数、资金投入曲线、人员交流频次。随后,他叠加了马亮提供的情报时间轴。
屏幕上,两条曲线开始背离。樊星阁的技术输出与资金投入持续上升,而外方的技术反馈频率和人员参与度却在第十八天后明显下降。与此同时,诺维科的接触时间点,恰好与协议修改提议同步。
“我们的诚意在增加,他们的动作却在后退。”陆轩指着屏幕,“合作不是靠信任维持的,是靠制衡。信任可以建立,但一旦被利用,就成了最致命的破绽。”
他转身,目光扫过众人:“从现在起,启动‘风眼计划’。”
李刚皱眉:“什么计划?”
“所有共享内容分级管控。”陆轩语速平稳,“核心算法冻结上传,对外宣称系统升级。技术文档按‘公开、受限、机密、绝密’四级分类,绝密级仅限作战室内部调阅。赵宇,你负责重新评估所有已共享代码的脱敏层级,三天内完成。”
赵宇点头:“明白。”
“林娜,你继续跟进协议溯源,查清泰瑞斯科技的背景和授权流程。如果他们想玩暗线,我们就把每一条线都摊开。”
林娜应声记下。
“马亮,你的情报网不能停。我要知道诺维科下一步动作,也要知道外方内部有没有人想借这次合作上位。有时候,背叛不是来自敌人,而是来自急于立功的‘自己人’。”
马亮微微颔首。
陆轩停顿片刻,最后说道:“对外,我们一切如常。共研继续推进,共建节点照常部署,共拓方案按计划提交。但他们想拿走的东西,一件都不能给。”
李刚忍不住问:“那三地联调呢?还推吗?”
“推。”陆轩答得干脆,“但不是按他们的节奏推,是按我们的规则走。第三国伙伴的筛选标准,加上一条——必须具备独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谁想靠我们吃饭,就得先证明自己不会偷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