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室的灯光在屏幕映照下泛着冷白,陆轩指尖划过主控台,将最新联调数据推送到全体成员终端。赵宇站在左侧,目光扫过图表,眉头微动。林娜坐在会议区靠窗位置,手中文件尚未翻开。李刚站在她身后,双手插兜,眼神直盯着陆轩。
“他们开始跟了。”陆轩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可动摇的分量,“不是因为我们求他们,是因为我们走在前面。”
他调出三组实时曲线——技术协同指数已稳定在82%,用户留存率连续五日攀升,市场反馈热度突破预期阈值。每一项数据背后,都是樊星阁用实打实的节奏踩出来的路。
“接下来,不是等他们点头,是我们定方向。”
话音落下,赵宇终于开口:“资源倾斜太大,后续项目可能吃紧。现在谈深化,是不是太早?”
林娜也点头:“本地化才刚稳住,第三国市场节奏一旦拉快,文化适配跟不上,容易翻车。”
陆轩没反驳。他转身走向白板,提笔写下三个词:共研、共建、共拓。笔锋刚劲,最后一个“拓”字收尾时,笔尖骤然断裂,墨迹在纸面晕开一小团黑点。
“我知道你们在怕什么。”他放下笔,抬眼扫过众人,“怕走太快,怕压不住,怕一子错满盘空。但我们现在不是在求合作,是在主导合作。”
他指向数据屏:“他们提交优化建议,是因为我们的架构成了标准;他们请求通话,是因为他们的团队开始复现我们的流程。这不是平起平坐,是他们在追。”
李刚咧嘴一笑:“那还等什么?直接推新模块,让他们跟到底。”
“不是推。”陆轩纠正,“是共建。我要的不是他们被动接受,是主动参与。从今天起,启动三项深化动作——联合研发新模块、海外测试节点共建、第三国市场共拓。李刚负责共研可行性,赵宇牵头共建方案,林娜主理共拓路径。”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这不是执行层面的调整,而是战略姿态的跃升。
“如果他们不同意呢?”赵宇问。
陆轩坐回主位,手指轻敲桌面:“那就让他们看清,什么叫不可替代。”
两天后,联合评审会如期召开。视频接通,外方技术主管出现在屏幕中央,神情谨慎。陆轩没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题。
“我们提议,启动‘星轨-α’模块的联合研发。”他调出架构草案,“中方提供核心算法与压力测试模型,你们负责接口适配与稳定性验证。成果署双方名,代码双轨提交。”
对方团队低声议论。片刻后,一名代表开口:“功能定义权归谁?”
“各占五成。”陆轩答得干脆,“产品组双方各派三人,投票决策。功能逻辑以用户留存率为准绳,数据说话。”
对方沉默。陆轩不催,只下令马亮调取过去三周的用户行为对比报告。屏幕上,中方设计的交互路径在七日留存上高出17.3%,操作热区分布更符合直觉逻辑。
“你们的设计,确实更懂用户。”技术主管终于开口,“但市场经验在我们这边,核心功能不能冒险。”
陆轩点头:“我同意。所以,不如这样——我们各自出一版方案,内部测试后,交给真实用户群体盲选。谁赢,谁主导。”
会议室再次安静。这不是谈判,是挑战。
三分钟后,对方代表深吸一口气:“可以。但必须公平环境测试。”
“当然。”陆轩微笑,“我们从不要求特权,只要求公平。”
会议结束前,对方随口提了一句:“南美那边,最近也在问你们的技术架构。卡洛斯的人上周接触了我们渠道商。”
陆轩神色未变,只淡淡回应:“技术能被问,说明有价值。只要他们问得懂。”
视频切断后,李刚一拳砸在桌上:“卡洛斯?那疯子想插手?”
“他一直想。”陆轩站起身,走到窗前。城市灯火如织,樊星阁的标志在夜色中沉静矗立,“现在,他们开始打听路怎么走了。”
赵宇皱眉:“南美政策复杂,语言文化全不同,贸然进入风险太大。”
“所以不能贸然。”陆轩转身,拿起一份南美市场简报,“我们不独进,也不让他们独控。我有个想法——三地联调试点。”
他坐下,提笔起草备忘录:“中方出技术,外方出渠道,第三国选本地伙伴,三方共建试验项目。利润三成分配,风险共担。目标不是立刻盈利,是跑通模式。”
林娜迅速领会:“既能规避政策风险,又能测试本地化响应速度。”
“对。”陆轩点头,“更重要的是——让他们都绑在一条船上。谁想独吞,船就翻。”
深夜,作战室只剩林娜一人。她正将最新协议归档,忽然停住。外方签署的附件中,有一处极小的条款变更——“知识产权共享范围”从“限于本项目应用”悄然改为“涵盖所有衍生架构”。
她盯着那行字,指尖在纸面轻轻摩挲。改动微小,却足以在未来某一天,成为撕破合作的刀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