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控台屏幕上的日志尚未刷新完毕,那行“Node_δ:Identity recognized. Waiting for handshake”仍悬在数据流的末端,像一道未闭合的门。陆轩站在终端前,没有移步,也没有说话,只是抬起手,将袖扣轻轻一压——金属边缘嵌入腕骨的触感让他清醒。他知道,对方不是在等待握手,而是在等他先伸手。
他转身,走向会议室门边的通讯终端。手指在面板上滑动三下,加密通道建立,对面传来国外企业技术代表低沉的声音:“陆先生,我们已识别到您的系统标识。按协议,联合调试需由双方共同启动,责任共担。”
陆轩点头,声音平稳:“我明白。但责任不是凭空承诺的,是用证据撑起来的。”
他调出主控台后台图谱,将“δ-127”U盘中的记录同步推送过去。画面中,异常跨境付款的时间点与系统波动曲线精确重合,时钟漂移的斜率如同刀锋划过,直指隐患源头。对方沉默了三秒,随后回应:“数据可信。请执行启动指令。”
陆轩没有立刻操作。他环视主控室,张涛已就位,手指搭在副控终端上;赵宇盯着硬件监控屏,眉头微锁;孙明在财务端反复核对能耗模型,笔尖在纸上划出几道修正线。胡军站在他身后半步,目光如铁。整个团队没有言语,却已绷成一张拉满的弓。
他走回主控台,指尖悬停在“确认”键上方。这一刻,不是技术的终点,而是博弈的起点。他清楚,一旦按下,樊星阁的系统将与对方深度绑定,任何漏洞都会被放大成致命破绽。但他更清楚,退一步,永远只能在门外徘徊。
指节落下,0.5秒的停顿如刀锋悬颈。
“启动密钥已输入,电子签名与时间戳同步推送。”他报出指令编号,声音穿透整个控制区,“责任,我担。”
屏幕闪动,一行新日志生成:“Handshake_Initiated – FANXINGGE-δ”。外部节点回应:“Auth_Request_Pending”。
张涛立刻调出协议分析界面,眉头紧皱:“他们启用了双因子动态认证,标准流程需要对方服务器签发令牌,但我们没有接入权限。”
“那就让他们以为我们有。”陆轩声音未抬,却如铁锤落砧,“启用影子通道备用节点,模拟认证响应。”
“可这等于欺骗他们的安全协议。”赵宇抬头。
“不是欺骗,是测试他们的底线。”陆轩盯着屏幕,“如果他们真想合作,就不会用淘汰的认证模式封锁通道。既然他们防着我们,我们也没必要等他们开门。”
张涛不再犹豫,手指在键盘上疾驰。影子通道的备用节点悄然激活,伪装成对方认证服务器的IP地址,回传一串伪造但逻辑自洽的签名令牌。三秒后,主控台弹出确认提示:“Authentication_Success. Protocol_Level_Upgraded.”
陆轩目光一凝。权限升等了,但系统日志底层闪过一行极小字体:“Auth_Bypass: Legacy_Mode_Active”。他记下了这行字。旧模式意味着漏洞,而漏洞,从来都是双刃剑。
“进入数据同步阶段。”他下令。
主控台中央,数据流开始双向涌动。FANXINGGE-δ标识如旗帜般嵌入通信头帧,樊星阁的主控模块与对方系统逐步建立链路。第一波测试包顺利通过,时间戳对齐,校验通过,传输速率稳定在预期值的94%。
“同步进度18%。”林娜报出数据,声音平稳。
“保持监控,重点盯住时钟源协同。”陆轩站在主控台侧,目光扫过每一行跳动的参数。
进度条稳步上升。32%、47%、59%……系统运行平稳,无异常中断。孙明轻声说:“能耗在可控范围内,比预估值低2.3%。”赵宇点头:“接口温度正常,无过载迹象。”
68%。
69%。
70%。
突然,传输速率曲线出现微幅下坠,跌幅虽小,但持续扩大。赵宇立刻调出时钟同步模块,发现双方时间戳出现微秒级错位——对方系统的时钟源正以每秒0.8微秒的速度缓慢漂移。
“不是硬件问题。”他迅速判断,“是协同校准机制失效。他们在用本地时钟,没接入UTC标准。”
“强行锁定我们的时钟源。”陆轩下令,“启用动态补偿协议,自动修正偏移。”
张涛立即编写临时脚本,将樊星阁的UTC 8标准时钟设为主基准,同时在对方数据包进入时自动注入时间补偿值。脚本运行三秒后,传输速率回升,同步进度继续推进。
71%。
72%。
73%。
就在数据流即将突破临界点时,林娜忽然轻声开口:“总,边缘节点发现一个未注册进程,名为‘δ-Echo’,正在监听同步数据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