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十七分,赵宇的手指在键盘上停顿了一瞬。屏幕右下角的进度条终于走到了尽头,一串绿色字符跳出:【系统联调成功,响应延迟0.03秒】。他靠向椅背,喉结滚动了一下,目光落在机柜深处那根微微发烫的主控模块上。七个小时的重构,动态路由算法压着协议版本的裂缝穿行而过,没有惊动任何人,也没有留下痕迹。
研究院B区的灯光依旧冷白,像一层薄霜覆在每个人的脸上。马亮从监控终端抬头,两人视线在空气中交汇。一个点头,一声轻叹,无需多言。
“通知张涛,”赵宇起身,声音沙哑却清晰,“接口适配完成,随时可以接入施耐德主网。”
消息发出三分钟后,林娜的电话打了进来。她的语调平稳,但语速比平时快了半拍:“吉隆坡市政系统恢复评分,项目重新进入终审名单。杨芳那边拿到了证据原件,对方已经认罪。”
“是谁?”赵宇问。
“不重要。”林娜顿了顿,“重要的是,我们活下来了。”
电话挂断,赵宇没有动。他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某种确认——那些深夜里的推演、资源的倾斜、防火墙的部署,终于在这一刻结出了果实。
上午九点整,作战室门开。
陆轩走进来时,所有人已就位。孙明站在财务面板前,手指悬在一组数据上方,像是不敢轻触。张涛坐在桌边,手里捏着一份刚打印出来的技术报告,纸张边缘已被他无意识地卷起。胡军靠在墙角,双臂抱胸,目光沉稳地扫过每一张脸。
陆轩走到主位,没有坐下。他抬手,投影自动亮起。左侧是系统联调成功的日志截图,右侧是吉隆坡与槟城两地政府联合发布的试点项目公告。标题赫然写着:“智能城市基建合作项目正式启动”。
“七十二小时。”陆轩开口,声音不高,却穿透整个房间,“他们说我们的防火墙撑不过七十二小时。现在,第一百零八小时过去了。”
他停顿一秒,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我们不仅撑住了,还把路铺到了别人家门口。”
张涛终于松开手里的纸,抬头:“施耐德总部刚刚发来确认函,承认我们的技术模块达到兼容标准,愿意按原协议推进联合研发。”
“不是他们愿意。”陆轩纠正,“是我们让他们别无选择。”
孙明这时上前一步:“首月营收数据出来了,扣除成本后净利占预期的94.7%。虽然差了五个点,但考虑到初期投入和市场教育成本,这个数字已经超出行业同期水平。”
“利润率的事,我来说。”陆轩转向他,“你担心的是现金流,对吗?”
孙明点头:“其他项目已经暂缓两个月,再不动,会影响整体运转。”
“那就动。”陆轩说,“从今天起,‘启明计划’第一阶段正式收官。原‘破壁’小组缩编为常设攻坚组,人员保留,预算压缩七成。释放出来的资源,全部转向市场复制。”
会议室一片寂静。
赵宇缓缓开口:“您是说,我们要把吉隆坡模式,推到整个半岛?”
“不只是半岛。”陆轩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马来半岛南端,一路向北,“从槟城到新山,从马六甲到东海岸,十座城市,三个月内完成布局。我要让每一个看到我们方案的地方政府,都清楚一件事——合作,不是施舍;规则,由我们定。”
胡军咧嘴笑了:“那要是还有人想动手脚呢?”
“那就让他们看看,”陆轩转身,目光如铁,“什么叫真正的反制速度。”
当天下午,星澜集团总部。
林娜与杨芳并肩走入会议室时,对方负责人正站在窗前打电话。见她们进来,他挂断电话,脸上堆起笑意:“合作愉快。”
林娜没接话,直接将平板推到桌上。屏幕上是刚刚发布的《项目首月运营白皮书》,数据详实,案例清晰,连系统响应时间的波动曲线都标注了成因分析。
“你们的动作很快。”对方翻了几页,语气微变。
“我们不喜欢等。”杨芳接过话,“更不喜欢有人打着本土化的旗号,卡我们的脖子。”
负责人笑了笑,没反驳。他知道,那一晚的IT主管被捕,不是偶然。
“接下来,我们准备启动槟城项目。”林娜说,“需要你们配合提交本地合规文件,以及市政联络人清单。”
“没问题。”对方点头,“不过……”他顿了顿,“有人问过我,你们到底是不是真的能走下去。”
“谁问的?”杨芳问。
“不重要。”他摇头,“但我现在可以回答他了——能。”
林娜合上平板,站起身:“明天上午十点,签约仪式。我们希望,这次是真正的开始。”
夜晚,总部顶层办公室。
陆轩独自站在窗前,城市灯火如潮水般铺展在脚下。保险柜打开了一半,那支刻着“L”的旧钢笔静静躺在内格中。他伸手,将它轻轻推入深处,取出一枚边缘磨损的校徽,放在原来的位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