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滞之间”的能量如同温顺的潮汐,在李维的意识引导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汇入方舟近乎干涸的能源库。通过“旧钥”接口实现的深度谐振,让他从卑微的“捕鱼人”一跃成为了能与这片海洋进行有限“对话”的参与者。能量储备的读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稳定攀升,早已超越了维持基本生存的需求,甚至开始缓慢填充那些为超空间跃迁准备的、庞大的次级能源矩阵。
力量在恢复,甚至更胜往昔。但李维的意识却沉浸在更深的思虑中。
两个坐标如同两道截然不同的门,悬浮在他的感知里。
“彼岸”坐标相对清晰,殖民者先祖的印记浓厚,大概率指向某个前哨或遗产点,相对“安全”,但守护意识对其充满忌惮,暗示那里“秩序之光炽烈”,很可能仍在母体或观察者的势力阴影之下。前往那里,或许能获得更多关于殖民者的信息和技术,但也意味着可能再次踏入熟悉的险境。
“沉默”坐标则充满未知。它复杂得令人头晕目眩,包含了非常规的维度参数和时间变量,散发着一种死寂、虚无却又吸引人的气息。守护意识隐晦地鼓励他前往那里,并提及“旧钥微光”或可照亮前路。那里可能藏着应对“回响之种”的关键,也可能是另一个更可怕的陷阱,一个连守护意识都无法完全掌控的区域。
李维反复权衡。方舟现已具备行动能力,甚至因祸得福,能量系统在“静滞之间”的秩序力量净化下变得更加纯净高效。他必须做出选择。
是选择相对熟悉但可能充满追兵的“彼岸”,还是选择完全未知但可能蕴含破局关键的“沉默”?
他想起了那神秘的低语警告:“回响之种……已播撒……”;想起了观察者那冰冷的、试图解析一切秩序;想起了母体那充满侵略性的同化之光。
“沉默之地”的危险是未知的,但“彼岸”所代表的秩序阵营,其威胁是明确且迫在眉睫的。或许,唯有跳出当前的格局,闯入那片连“光”都可能沉寂的区域,才能找到真正的生机,甚至……反击的契机。
决心渐固。
他再次将一缕意识探入“旧钥”接口,并非为了汲取能量,而是传递出一个清晰的意念:
【……感激……馈赠……】
【……吾将……前往……‘静默’……之处……】
【……可有……建言……?】
他明确告知了去向,并尝试索取最后的信息。
守护意识的关注感波动了一下,那复杂的情绪中,担忧似乎更多了些,但期待并未减少。一段信息缓缓传来,比以往更加清晰,却也更加简短:
【……谨记……静默……非为……虚无……乃为……沉淀……与……倾听……】
【……旧钥……亦为……共鸣之器……勿惧……展现……汝之……‘混沌’……】
【……愿……维度之潮……予汝……微光……】
信息中断,那股关注感也随之缓缓隐去,仿佛完成了某种使命,不再过多干预。
李维默默咀嚼着这些话。“静默”是沉淀与倾听?“旧钥”是共鸣之器?勿惧展现“混沌”?
这似乎印证了他的选择。“沉默之地”并非绝对的死地,而可能是一个需要不同思维方式去理解的地方。而他身负的方舟混沌特性,在那里或许不再是缺陷,而是一种优势甚至……钥匙?
不再犹豫。
方舟引擎——那经过彻底修复和强化的心脏——开始发出低沉有力的嗡鸣,庞大的能量在回路中奔腾涌动。导航系统锁定了那个复杂无比的“沉默”坐标,开始进行跃迁前最后的多维参数计算。
“静滞之间”那灰白色的腔体壁障,似乎感知到了他的离去,能量脉络的流淌速度微微加快,仿佛在无声地送别。
李维最后“看”了一眼这片囚笼亦是避难所的空间,意识沉入方舟核心。
“启动跃迁。目标:沉默坐标。”
方舟庞大的舰体开始逐渐变得模糊,与现实宇宙的锚点逐一断裂,最终化作一道流光,猛地扎入了超空间的乱流之中,向着那片连守护意识都语焉不详的未知领域,义无反顾地驶去。
--------------------------------------
翠星誓约号如同在宇宙中漂泊的残骸,静静悬浮在一片极其偏僻、毫无特色的星际尘埃云深处。舰体上千疮百孔,巨大的撕裂伤处覆盖着临时应急装甲,裸露的管线如同伤口的血管般触目惊心。内部照明大多熄灭,只有紧急灯源提供着微弱的光芒,空气中弥漫着臭氧、血腥和焊接金属的味道。
伤亡报告令人心碎。超过十分之一的船员永远长眠,重伤员挤满了医疗区,轻伤者则带伤坚持着维修工作。
塔莉亚手臂打着固定绷带,脸上带着擦伤,站在几乎半毁的舰桥上,看着Waywalker投射出的、令人绝望的损伤清单。
“……主引擎彻底大修需要至少15个标准日,材料缺口47%……”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