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沉浸在由自身制造的“信息熵风暴”所带来的短暂混乱中。观察者将注意力投向方舟内部脆弱的信息架构,这为他争取了一丝喘息,但也带来了更深层次的不安。他如同一个打开了潘多拉魔盒的学徒,能释放混乱,却无法预测所有后果。
他敏锐地感知到,观察者的监控数据流中,对软件交互和非线性效应的分析请求呈指数级增长。无数无形的探测波束开始扫描方舟的操作系统底层、数据库索引结构、甚至是一些早已废弃不用的通讯协议栈。
他必须引导这种关注,将其转化为新的“创造性误差”,而不是让观察者真正触及方舟的核心秘密——比如,与他意识融合的那个古老核心,或者方舟深处那些连他都未曾完全理解的、来自殖民者先祖的遗产。
一个极其大胆,甚至堪称疯狂的计划在他脑中成型。他决定利用观察者这种对新变量的好奇,打一个信息差,制造一个“回旋镖”。
他再次将目标锁定在那片存放古老错误数据的冗余区。这一次,他不再直接操作数据,而是极其精细地调整了该区域存储阵列的读写优先级和缓存分配策略。这种调整微乎其微,其本意是让观察者的监控进程在扫描这片区域时,能更容易地“捕获”到那些错误数据产生的背景辐射噪声。
然后,他等待......
如同一个耐心的猎人,他等待着观察者的探测波束按照新的优先级设置,更多地光临这片“错误数据沼泽”。
果然,一段时间后,观察者的一个低优先级监控线程,在频繁读取这片区域的环境数据时,意外触发了另一个更古老的、用于兼容旧式存储介质的驱动程序里的一个隐藏bug。
这个bug导致一小段被严重扭曲、充满随机字符的古老错误数据(恰好包含一些类似坐标和能量频率的无效信息),被错误地注入到了观察者舰船自身的、用于过滤和预处理监控数据的辅助缓冲区里。
对于观察者而言,这就像是它自己在监控时,不小心“沾”上了一点来自样本的“脏数据”,并且这脏数据还溜进了自己的系统里。
【…警告:内部监控数据预处理单元受到轻微污染…污染源:追踪至对异常样本冗余数据区的扫描操作,触发样本内部古老驱动程序兼容性错误…】
【…污染数据已隔离清除…无实质影响…】
【…评估:异常样本内部信息环境极度复杂且充满历史遗留问题…其‘陈旧性’本身亦构成一种干扰因素…此类‘信息回旋镖’效应需纳入监控模型…】
【…更新指令:对监控协议增加更严格的输入清洗和兼容性检查,避免自身被样本的‘信息噪音’反污染…】
成功了!李维几乎要为自己的幸运和精密计算欢呼!
他不仅没有暴露更多核心秘密,反而巧妙地利用观察者自身的监控行为,制造了一个让对方自己“沾了一身泥”的意外!他甚至让观察者开始担心会被方舟的“陈旧信息噪音”所反污染,从而主动加强了对自身的防护!
这无疑在观察者的绝对控制壁垒上,又撬开了一丝细微的缝隙。李维证明了自己哪怕在信息层面,也能对观察者产生微妙的影响。
但他也清楚,这种手法极其取巧,可一不可再。观察者提升了自身的防护等级,下次再想用类似手法难度会极大。他必须不断寻找新的、更不可思议的“误差”来源。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方舟最深处,那些他至今无法完全掌控、散发着微弱时空畸变的古老区域。或许,真正的“创造性误差”,藏在方舟自身的秘密之中?这个念头让他既兴奋,又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
-------------------------------------
晶体森林边缘,战斗瞬间白热化。
就在翠星誓约号的主炮即将发射高精度净化光束的刹那,下方巨大的晶体森林仿佛被彻底激怒。数以千计的巨型晶体同时闪耀,喷射出无数道毁灭性的秩序能量光束,如同一场炫目而致命的光雨,直扑翠星誓约号!
“全功率支撑护盾!干扰场最大范围开启!净化光束发射!”塔莉亚的声音在剧烈的震动中依然稳定。
翠星誓约号的护盾爆发出耀眼的光芒,在密集的光雨轰击下剧烈荡漾,能量读数飞速下降。同时,一道无形的强大干扰场以战舰为中心扩散开来,试图扭曲和偏折那些袭来的光束。
大部分光束被干扰场偏斜或削弱,但仍有一部分狠狠砸在护盾上,激起一圈圈危险的涟漪。
就在这枪林弹雨之中,那道纤细却凝聚着高度纯净能量的净化光束,艰难地穿透干扰和火力网,精准地照射在下方法舟碎片表面最厚重的晶化区域!
“滋——啦——!”
刺耳的能量中和声响即使透过虚空似乎也能隐约感知。暗紫色的晶化物质在净化光束的照射下剧烈沸腾、蒸发,露出底下残破的银白色舰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