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 第8章 何惜一战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第8章 何惜一战

作者:404守夜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27 18:36:25

“大清早你们看什么呢?不干活吗?都去干活去!”未见人,但闻其声,张母威严的声音响起。

众张家奴仆看到是张母出现,一言不发,一个个的赶紧散开,眨眼就只剩下李长河一个人。

李长河也忍不住心里赞叹张母管理有方,毕竟在这个男子为尊的古代,女子能做到这点确实很难,尤其是张家现在的情况,张东升父亲去世,只剩下孤儿寡母两人。

而且张东升也不管理张宅,都是叶铃兰这个女子在打理。

喝退走奴仆,张母威严尽散,目露微笑道:“李郎君,饿了吧!吃食去!”

张母装的倒是淡然,但李长河是什么人?医学天才,还曾自学考了心理学,一眼便看到了张母眉间微微的皱起,那是阴郁和担忧。

“这是个多事之秋,张老夫人可是担心这长安局势安危?”李长河直接点破。

“嗯?”此时叶铃兰微微一惊,露出些许吃惊,不止是因为李长河一眼点出来自己内心的担心。

更重要的是,她发现只是一夜时间,李长河的说话语音语调大变,快与自己一般无二了!

“李郎君,你这口音?”

“哦,我本就是大唐人,只是和师父一直隐居,所以口音方面多有生疏,昨夜看过《切韵》,今天早上就好很多了!”

深深看了李长河一眼,叶铃兰并未问深入再问,而是道:“李郎君,我是一个妇道人家,只愿家中安和,但可恨这突厥贼子,乱我家园,如今长安危了!心中难免突生绝望之感。”

“未定,要知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李长河知道历史情况,所以脱口而出。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叶铃兰并不是什么乡间妇人,祖上也是书香世家,所以对于文学诗词也有浅浅涉猎,她从未听过这句诗词,但觉得此句意境极为高远,绝对可堪名家。

“这是李郎君所作?”她不禁问道。

李长河眼角微紧,手掌微微弯曲,但很快放松,“是小辈感叹拙作。”

但内心李长河不断安慰自己道:“陆游大大,这事他不赖我......”

“你知道长安发生了什么吗?”叶铃兰疑问,毕竟李长河一直在张宅,外界的消息,他理应不该知道。

李长河思维极快,他感受到了叶铃兰语气中的疑惑和怀疑,毕竟自己可是以细作罪名抓起来的,如今也是半软禁状态。

于是他立马解释:“刚才我在门缝看到长安百姓行囊匆匆,甚至还看到了玄甲军,那可是圣人的亲军,一般不会派出管理长安秩序。”

“还有我从终南山赶往长安途中看到了大量军士,还有那夜我被当作细作抓起来,加之昨天韩中郎将告诉我北方突厥胡虏来袭的消息,我猜测,敌寇这次来真的,不是小打小闹。”

“还有一点很重要,如今圣人刚即位,天下局势不稳,长安军备空虚,今日百姓如此逃离,那就只能有一个原因,突厥贼子来了,距离长安不远了。”

李长河话不多,但是分析到位,这结果也是令然毛骨悚然,叶铃兰可是知道突厥人的很辣,她年轻时经过一座城池,城内被突厥人洗劫,十户九空,惨烈至极。

叶铃兰随即心中赞叹李长河这样一名医师竟然有如此高的思想境界,如此敏锐的感知,这是极少见的。

“那你不怕!”叶铃兰反问。

李长河面朝太阳自信道:“我为何要怕?如今圣明之主已然登临,我感觉到了盛世即将到来,陛下就像是劈开天空的绚丽闪电,一举刺破了这茫茫黑夜,穿过浓云,将照亮我大唐帝国前行的路,如今突厥来袭,这只不过是黎明前的黑暗罢了!”

“将士一心,百姓合一,帝王同力,又有何惧!”

李长河说的洋洋洒洒,叶铃兰逐渐露出吃惊之色,心中只有一个想法,“此子未来定然不俗。”

“好,说的好!”一声雄浑粗壮的声音传来,张宅的门被推开,中郎将韩笑墨走了进来。

......

与此同时,大唐长安,权力的核心地东宫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这是一名明显带着异域特色的男子,鹰钩鼻子,阴鸷双眼,整个人很远就能感觉到一股浓浓的恣意野心。

“大唐,我来了!”低语后,他昂首挺胸走进了大唐最高权力的宫殿。

大殿之中,文武百官左右相坐,眼中冒着愤怒的火焰看着这名嚣张的男人走进来,这表情恨不能生吞活剥了此人!

大殿之上,一名身穿黑底十二纹章金衣冕服的人正坐其上,他面无表情,神色冷翘,目光如炬,看着台下嚣张的男子,不紧不慢道:“殿中何人?”

“唐皇,吾突厥使者执失思力。”

“代表颉利、突利可汗向你呈上国书!”

很快有人将执失思力手中的羊皮卷拿起,随后递给龙椅上刚刚即位不足二十天的大唐皇帝李世民。

龙椅上的李世民今年二十八岁,他看着台下的执失思力,神情凝重,若有所思,他知道,这将是他初登皇位最严峻的磨难。

殿中的大臣也是担忧不已,神情凝重。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帝王座位上的这个人,历史上仅仅用了四年时间便灭了不可一世的东突厥,统一海内,缔造一个亘古未有,空前强大的帝国,最终成为彪炳史册的千古一帝。

可此刻这个年轻皇帝的心中并不平静。

但长久历经多种磨难与沧桑,他有着十足的政治经验,丝毫不慌,拿起国书看了起来。

而执失思力适时嘴角露出冷笑道:“唐皇,今颉利、突利二可汗,控弦百万,以遮天蔽日之势入关而来,望陛下着国书要求,三思而行。”

执失思力的话骄横跋扈,毫不客气,仿佛此时的大唐就是他们砧板上肉,任人宰割。

李世民面色阴如寒水,因为,国书内容可恶至极,条款苛刻无礼,只要是正常的人都不会答应。

条款上,首先是赔偿天文数字金钱财帛,还有就是俯首称臣,其次还要割地。

将梁师都以南大唐六州之地:寇原州、朔州、陇州、忻州、并州、绥州、豳(bin)州。

这六州乃是大唐北部门户,一旦割让,大唐北部豁然洞开,突厥几乎已经濒临长安大门口。

以后突厥南下劫掠将会如无人之境。

这哪是什么国书,明摆着断大唐之基,这是绝户之书。

国书内容大臣们还未看,但见执失思力如此傲慢无耻的态度,一个个站起身来怒骂不止。

此时的李世民也恨不能上马立战突厥,但理智告诉他,自己不能如此,作为一个刚即位的天子,草莽行事,只会加速国毁民亡。

如今的大唐,不止外患,内部矛盾也是丛生,隋朝的乱局流毒现在都尚未完全平复,国家贫困,民生凋敝。

真能够再支撑一场庞大的战争开销吗?

还有,自己也刚经历玄武门之变,帝国政局暗流涌动,境内时不时有叛乱讯息传来,此时一旦与突厥全面开战,那些势力会不会如隋末乱世一般,造反乱国?

一时间李世民感觉自己身上压力太大了,犹如在刀剑行走,只要自己一步踏错,那就是万劫不复!

但历史之所以精彩,就在于它不喜欢平铺直叙,尤其是那些伟大的人,总会给他们以灾祸问题,让他们在磨难中加速成长。

一个呼吸间,李世民脑海便有十几个想法飘过,很快,他神色坚定起来,深吸一口气,成竹在胸,已有解决之道。

“哼!”李世民起身,将国书重重扔在桌子上。

执失思力见此顿时怒目,“尔等中原人就如此不讲礼数,没有规矩吗?”

李世民不怒自威,大声呵斥:“混账话,朕与颉利曾当面缔结盟约,前后馈赠金帛不计其数,但汝之可汗竟公然违背盟约,携兵叩关而来,尔等为戎狄,但可知人心?”

“人心齐,则可百战百胜,尔偏安漠北,怎又在这里大言不惭。自夸强横!”

执失思力被李世民如此训斥,顿时脸色涨红,怒斥反驳:“唐皇,城外,我突厥百万大军将至,若不服从,长安城破,片甲不留。”

李世民双眼紧眯,随即拿起桌上的国书,将其撕成两半,然后直接扔到帝座下的执失思力面前,“侯君集。”

武将之中,随即站出来一名一米八的中年男子“臣在!”

“你是做什么的?”

“臣,右卫大将军!”

“好!那大殿之上有人冒犯帝颜该如何?”

“杀!”

“那你愣着干什么?”李世民语气阴冷道。

“诺!”“噌!”寒光闪过,侯君集拔剑,剑锋直抵执失思力脖子上,眼看就要血溅当场。

李世民道“执失思力,今日朕就砍下你的人头来祭旗,战争就让它来吧,看是我大唐男儿有血性,还是戎狄更不怕死!”

“拖出去,立斩!”李世民毫不客气道。

此时执失思力脸色大变,这个情形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

这新的大唐天子竟真要与他们开战,难道他不知道突厥的实力有多强?还是说,这是个阴谋,长安城内其实早有准备?

兵士拖着执失思力就往出走,生死抉择下,执失思力挣脱开,然后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他慌了,“陛下,陛下饶命,陛下饶命!”

李世民盯着执失思力,神情如常,冷酷无情,没有说话。

此时殿中大臣也是噤若寒蝉,不敢触其帝王之威。

但随后有一人站了出来,此人正是中书令房玄龄。

“陛下,且慢处死执失思力,自古就有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今日陛下处死执失思力简单,但是传出去...”

房玄龄没有多说,但意思明了。

而李世民似乎也陷入沉思,沉寂了大概三十秒,李世民恨恨道:“暂留性命,将其押至门下省囚禁!”

“对了,让执失思力随从给颉利带个话,就说是我李世民说的,若想战,那便战,战事起,长安城外便是他的墓地,来年我会给他上柱香的!”

执失思力随即被押解下去,李世民重新坐回龙椅,看着满朝文武,又是许久之后,李世民悠悠道:“将国书传下去,让众卿一观。”

“这,欺人太甚。”

“无耻之尤。”

“狼子野心。”

......

“那众卿以为接下来该如何做?”李世民发问。

......

众位大臣又陷入长久的沉默,但还是房玄龄最终打破了沉默。

“陛下,突厥此番极可恶,嚣张至极,包藏祸心,欲要亡我,那必战!”

他是李世民心腹,自然知道李世民需要的是什么,此刻无条件支持就行了,而且他很清楚,李世民定有了解决办法。

“臣附议!”

“附议......”

支持的人都是曾经秦王府的人。

“圣人,可长安城内不到三万兵马...”说这句话的人有气无力,但却将有些人的心思想法说了出来。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叹息一声,“克明啊!你说的是现实情况,但大唐也并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此人是太子左庶子杜如晦,字克明。

李世民随即道:“今颉利率二十万大军驻扎城外却不攻,定是不知我军底细,而又派执失思力来,定又是探我军虚实,若是显得软弱惧怕了,不敢与之战,后果如何?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颉利二十万大军攻进长安。”

“陛下,不若,迁都洛阳?”朝臣中忽然有人道。

“对,这是个办法...”

“没错,这个时候洛阳定能守全,然后再徐徐图之......”众朝臣议论起来。

“静!”

李世民看着朝臣道:“哼,以为迁都洛阳就安全了吗?大错特错!”

“戎狄之患,自古有之,龙兴长安,精兵百万,岂能因胡人骚扰边境就迁都躲避?岂不贻四海之羞,为百世之笑?”

“世民不才,立志消灭突厥之患,天若可给五年,必定漠北。”

一番激烈陈词壮志雄心后,李世民继续道:“尔等不想想,退出长安,天下人会如何想朕?朕就是丧国之君!那个时候,内忧外患,处境何如?”

“虽长安现有三万兵马,但又何惜一战?你们看清楚,帝国背后,站的可是大唐万千百姓。”

“遇战即惧,是男儿乎?今日,我李世民就算死在战场,那也无悔!”

“愿为江水,与民同在,当仁不让,舍我其谁。”

其音振聋发聩,撼人心扉,殿中大臣无不被其所感。

“陛下,臣愿誓死相随!”房玄龄道。

“死命相随!”高士廉道。

“愿同往!”杜如晦道。

“臣愿死命相随......”众臣高喊道。

“好!”李世民起身道:“高士廉、房玄龄、侯君集、段志玄、长孙无忌、杜如晦,你们跟我出城见见这位颉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