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 第363章 外交唐检再出使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第363章 外交唐检再出使

作者:404守夜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27 18:36:25

内阁大臣目光瞬间汇聚而去。

李长河继续道:“天时上讲,我们先尝到了渭水失败,内部人心浮动,虽然经过军改,但目前帝国实力有限,不易再次出兵,而且如今身处灾年,更应以百姓为本,先处理好大灾事宜,加上韬光养晦,后期壳求一击而灭。”

“地利上讲,苑君璋所在的恒安镇,乃边境军事重镇,距离草原突厥甚近,以我们如今实力打,定会耗费我方底蕴,甚至,苑君璋此时反叛,或许背后有突厥人的算计。”

“人和上讲,虽然苑君璋先前勾引突厥攻陷马邑,并杀掉高满政等,在当地没有人民基础,且一直以来,不少他的士兵脱离他投奔大唐,但作为一个地方性小军阀,他依然有着不俗的兵力和影响力。”

“尽管这个影响力是负的。”

“古人言:天欲使其亡,必先使其狂,苑君璋此刻的底蕴不多了,敌减我增,灭他不过须臾,只需要等待一些时间即可。”

“以保存我方实力为主,毕竟苑君璋不过是突厥在我边境摆出的小刺罢了,纯恶心我们。”

“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继续增持我们的实力,将大义归己,苑君璋的处境将会更加孤立和困难,不战而屈人之兵。”

“还有最重要一点,苑君璋只是小头目,若是我们即刻对付他,将会让我们隐藏的底牌露出,那么未来对上突厥,我们会吃更大的亏。”

“北境的梁师都是更大的威胁。”

李长河话毕,内阁大臣皆陷入思考。

他们仔细咀嚼李长河的话语,对照如今的形势。

稍一思考便知道,李长河说的是对的。

大唐想要崛起,就需要韬光养晦,需要战略定力。

上兵伐谋,战争只不过是政治的延续,以言能定天下,是最佳选择。

积万世之基,早晚会一飞冲天,这是大唐中央的共识,他们对此很有信心。

“李参议此言,善!”首宰房玄龄率先同意。

“臣亦赞成!”国防大臣杜如晦也应道。

“有理,没错...”其他人也点头称是。

端坐北位的李世民眼神飘荡,似在思考。

没多久,他道:“那么派谁前去恒安镇对苑君璋进行招抚?”

顿了一下,房玄龄道:“臣举荐鸿胪署署长唐检,还有中书侍郎温彦博。”

房玄龄此话一出,内阁众人顿时一副了然的样子,确实没有比他俩还适合的人了。

杜如晦立马接话:“臣举荐唐检,因他刚从突厥出使回来不久,对于突厥内部更为熟悉,那么对付苑君璋就会更加得心应手,能够更好抚平此次事件。”

“而温侍郎虽善口才,但对于边境事宜还需进一步熟悉,如今时刻紧急,唐检更为合适,而温彦博更适合在帝国中枢进行调度。”

房玄龄和杜如晦不愧是历史上有名的房谋杜断,这么短时间就确定了人选确定。

其他人一想也是如此,这个事情说小不小,说大更是谈不上,苑君璋这个人能够左右摇摆,一看就是个老油条,需要唐检这个帝国有名的大油条去处理。

这件事后,内阁会议立马开始传达。

唐检也接到了内阁令。

让他即刻出使,劝说反叛的苑君璋放弃对抗,转而归顺唐朝。

并要求唐检此次要详细阐述了唐朝的国力和政策,传达了李世民对于和平统一的坚定决心和诚意。

当然后续对于苑君璋归顺后可能获得的待遇和地位,进一步进行提升,当然主打口头承诺,稳住他就行。

只要消除一段时间这个潜在威胁即可。

收到令的唐检也是没敢耽误,虽然他才回到长安不久,还想休息一段时间,可惜,贞观开年,事务繁多,还不是适合休息的时候,只能感叹自己是个劳碌命。

不过这一次出使的使者团倒也有点说法。

李长河让一些国子监六院学子陪同前去。

而随行的人中,有一个人,未来承袭了唐检的外交手段,成为了大唐当之无愧的外交之王。

事实上,在贞观初年六院的好多人,在未来都成为了某一方面的佼佼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