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让你做短视频,你科普黑暗森林 > 第145章 人择原理

让你做短视频,你科普黑暗森林 第145章 人择原理

作者:佚名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25 20:45:53

“所以,外星文明可能造访过地球,在很早的时候。”

““外星文明曾在过去更频繁地造访地球”,这是科幻作品中的常见主题,在一些宗教中也有类似说法。”

“它属於 “远古外星文明”(ancient aliens)的一个分支,通常认为,人类是在这些外星访客的 “提升” 下发展起来的 —— 外星文明要么提升了人类的智力,要么向人类传授了伦理观念或工程技术。”

“这种 “提升” 既可能是善意的,也可能是恶意的 —— 比如,外星文明造访地球是为了將人类当作奴隶。(就像那些老生常谈的电影情节。)”

“这类观点往往面临一个问题:为何外星文明造访的证据不够明显?以及,它们后来去了哪里?”

“对於 “证据不明显” 这一点,有更具体的质疑:虽然人们会提到巨石阵、金字塔等工程奇蹟,並將其归因於外星文明的帮助,但我们其实知道,那个时代的人类完全有能力建造这些建筑。”

“人们普遍存在一个误解,认为 “我们不知道当时的人类是如何建造这些建筑的”—— 但事实並非如此,我们只是不清楚建造过程的具体细节,这与 “我们知道多种可行的建造方法,且有少量证据支持其中某些方法” 是两回事。”

“举个例子:我们发现有人在挖沟,不能仅仅因为我们不知道他使用的是铲子、锄头、木棍,还是用平板岩石当铲子,或是直接用手挖,就断定他得到了外星文明的帮助。”

“此外,这类观点也无法解释,为何没有留下更先进的技术遗蹟。”

“有些人会辩称 “技术越先进,耐用性越差”,但这种说法並非绝对 —— 任何设备的耐用性都是固定的,技术水平与耐用性之间最多只是鬆散相关。”

“比如,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板非常耐用;而古埃及的陶罐或椅子,其耐用性並不比现代同等用途、且以 “耐用” 为设计目標(而非以 “低成本” 或 “轻量化” 为目標)的物品更高。”

“因此,除非外星文明刻意使用极易损坏的技术,否则没有理由认为,它们留下的唯一技术遗蹟只有石板。”

“当然,外星文明也可能確实使用了极易损坏的技术 —— 比如,如果它们的目的是在某个阶段撤离地球,且主要依靠纳米技术进行设备维护。”

“或者,它们在撤离时进行了彻底的清理 —— 如果它们造访地球的目的是提升某个原始物种,然后让该物种自行发展,那么彻底清理痕跡也是有可能的。”

“但反过来想,如果真是这样,它们理应清理得更彻底,移除所有人们可能当作 “证据” 的东西,比如宏伟的金字塔或巨石阵。”

“无论如何,从技术角度来看,这可以算是一个 “说得通” 的这个悖论解决方案 —— 我们无法真正证明它是错误的,但也无法为外星文明的这种行为及其证据缺失找到合理的动机。”

“所以,如果这个假设成立,找外星人这件事,就要追溯到更遥远的远古时代了。”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远古外星文明” 是一个更宽泛的类別,指 “外星文明曾经存在,但如今已消失” 的观点。”

“它们的消失可能是由於灾难、战爭,也可能是为了让人类(或其他物种)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逐渐成熟,还可能是 “升格” 到了更高维度的现实中。”

“这个类別的问题不在於 “远古外星文明是否存在过”—— 事实上,它们的 “明显消失” 本身就是这个悖论的核心;真正的问题在於,“它们为何全都消失了”,以及 “它们都去了哪里”。”

“我们曾经探討过:要彻底摧毁一个具备太空航行能力的文明,连根拔起、不留痕跡,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没有征服者取而代之(而征服者本身也会成为这个悖论的 “答案”,因为它们同样会被我们探测到),那就更难做到了 —— 毕竟,若外星文明消失了,它们的毁灭者为何也消失了?”

“关於 “远古外星文明消失” 的解决方案有很多,比如:它们曾造访地球,后来在一场战爭中被毁灭 。”

“他们在可能在地球打了一场科幻电影版本的战爭,战爭中,一方释放了 “狂暴战士”战爭机器,这些机器在消灭敌人后,转而攻击了自己的创造者。”

“再比如,“升格”(ascension)理论 —— 但这会引发疑问:为何所有文明都会同时升格?”

“为何它们的宠物或机器没有在数百万年后趁机取代它们?或者,机器確实取代了它们,而我们人类就是它们的 “造物”—— 比如,它们出於某种原因,將一些灵长类动物提升到接近人类的智力水平,之后便离开或灭绝了。”

““远古外星文明” 这一类別还包括 “失踪的先驱者”,而 “失踪的先驱者” 又可细分为 “无意的先驱者”“善意的先驱者”“漠不关心的先驱者” 和 “恶意的先驱者”。”

“分类依据是:它们是否有意留下我们,以及它们对我们的態度是友好、当作廉价消遣,还是视为麻烦。”

“外星文明的理论,暂时先告一段落,现在我们来聊一个新观点:人择原理。”

“人择原理是科学的基础概念之一,也是当我们掌握的细节有限、难以获取更多数据时,观察宇宙和证据的两种主要视角之一。”

“这种视角认为,我们作为观察者,可能会影响我们所观测事物的 “被观测概率”;而与之相对的 “平庸原理”则认为,观察者的身份对观测结果无影响。”

“例如,按照平庸原理,如果我们遇到一个红头髮的人,会认为他是人类中一个普通、典型的例子。”

“同理,如果我们遇到一个拿著蓝色盾牌的外星人,可能也会认为它是其种族中的普通一员。”

“但根据人择原理,这个外星人拿著蓝色盾牌,可能是因为蓝色盾牌对它们的种族有特殊意义。”

“ 比如,象徵著它们星球上某个时代,遥远岛屿的邻居跨海来访(这些邻居可能友好,也可能充满敌意),而当时人们会推选一个人手持盾牌与访客交涉,以確保安全。”

“再比如,如果我们遇到一个英语说得流利的外星人,平庸原理会让我们认为 “大多数外星人都能说英语”。”

“但人择原理会指出,我们之所以先遇到这个外星人,正是因为它会说英语、愿意与我们交流 —— 它並非其种族中的典型代表,我们遇到它並非出於偶然,而是由 “我们是谁”(即我们使用英语)决定的。”

“人择原理的 “搭档”—— 平庸原理 —— 则持不同观点。”

“但关键在於,这两种原理都主要用於 “未知状態下的思考”—— 即当获取更多数据较为困难时。”

“因此,它们常被用于思想实验,比如 “微调宇宙”、“末日论证”和 “模擬论证 / 假说”。”

“最能体现人择原理的是 “宇宙学人择原理”。”

“它认为:即便一个宇宙中出现智慧文明的概率极低,但只要存在智慧文明,这个文明就一定能意识到宇宙的存在 ——“死寂的宇宙” 是无人观测的。”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