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成,又称赵景子、赵景叔,汉族,赵武之子、赵简子之父,中国春秋时代晋国六卿之一。
主要活动于晋平公末及昭公时期。
他是赵武之子、赵简子之父。
公元前541年,赵武身故,赵成进入六卿,为中军佐。
公元前527年便不幸早逝,其子赵鞅入六卿,是为赵简子。
景叔(赵成)之时,齐国派遣晏婴出使晋国,晏婴与晋叔向(羊舌氏,名肸)交谈。
晏婴说:“齐国之国政最后归于田氏。”
叔向亦说:“晋国之国政最后将归于六卿。
六卿行为过份,而晋国国君却不知忧虑。”
赵鞅(?-前476年),春秋时期晋国赵氏的领袖,原名赵鞅,又名志父,亦称赵孟。
《赵氏孤儿》中的孤儿赵武之孙。
春秋末年晋国六卿之一,战国七雄中赵国的奠基人,晋阳古城的创建决策者,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
晋昭公时,公族弱,大夫势力强,赵简子为大夫,专国事,致力于改革,为后世魏文侯李悝变法、秦孝公商鞅变法和赵武灵王改革首开先河。
赵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家族。
赵之先为五帝之一:少昊。
颛顼的孙女女修,嫁给少昊的曾孙生了大业。
大业娶少典氏之女为妻,其裔伯翳为舜帝蓄鸟兽,又辅大禹治水,舜帝赐姓其“嬴”。
次子仲甄(疑其袭父之爵);三子季封于偃,为偃姓之祖(亦有一说“嬴”“偃”本为异形字)。
伯翳之后,正式称嬴姓。
伯翳之子若木为舜帝封于徐城,为徐国之祖。
夏商之际,嬴姓之族费昌辅商代夏,世代为殷商贵胄,多有分封。
又有钟离国、运奄国、阮国、姑幕国、黄国、郯国、飞廉国……共同拱卫殷商政权。
商周之际,武王伐纣,嬴姓蜚廉、恶来父子效忠商纣被杀,嬴姓中衰。
直至西周中期,恶来之弟季胜一系的造父擅御戎,为周穆王所幸。
周穆王17年,徐偃王作乱,造父驾车一日千里,为周王室平乱立下大功,周穆王因此次战功封造父于赵城,造父族于是为赵氏。
造父得幸,其旁系家族连带受宠。
周孝王时期,造父侄孙非子被安置于汧、渭之间管理马匹,马畜蕃息,周孝王封非子于秦,作为周朝的附庸,继续嬴姓的祭祀,号曰秦嬴。
造父之后世代出入周室,为周王亲信,后逐步位列卿士行列,赵氏日强。
周孝王之后,周室走向衰微,周厉王无道,国人暴动,厉王奔彘,入赵氏封地。
前789年,周宣王与姜氏之戎大战于千亩,周军惨败。
宣王得奄父之力方才免于难。
宣王之子周幽王昏庸,奄父子叔带屡谏不从,叔带携族入晋,侍奉晋文侯。
晋国六卿
叔带入晋为大夫,至赵衰受晋文公器重,位列世卿,其后世代为晋国六卿,功勋卓着,家族显赫。
后赵盾执政,赵氏一门力压诸卿,权倾晋国。
赵盾死后,赵氏四分五裂。
赵盾之子赵朔早亡,使赵氏陷于危机。
后其遗孀赵庄姬与赵婴齐通奸,赵同、赵括驱除赵婴齐,赵氏内讧致使元气大伤。
前583年,赵庄姬诬告赵氏谋反,栾书、郤锜作证,晋景公召集诸卿大夫攻打赵氏于下宫,族灭赵氏,史称“下宫之难”。
此役过后,赵氏地位一落千丈。大宗只剩一名婴儿尚存。
幸得韩厥求情接济,晋景公归还赵氏封邑,命赵武续嬴姓嗣,赵氏才得以保留最后一丝血脉。
喜欢2024年开始记录都市猫的爱情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2024年开始记录都市猫的爱情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