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皇帝赐婚,所以新婚第二日封修然还要带着郁怡歆进宫向皇帝谢恩。
皇帝心里具体怎么想的没几个人知道,不过表面上还是一如既往地对封修然表现出了宠爱。
郁怡歆带着皇帝赏赐的东西和封修然坐着马车回家,一路上看到好几拨官差衙伇小跑着经过。
郁怡歆心里有所猜测,封修然却有些好奇。
他打发逢晋去打听了一下,很快便把消息传了回来。
果然,有商贾在自家的仓库里抓到了几名贼人,这些人随身携带有石灰、砒霜等物,打算往仓库里储存着的食盐里掺。
石灰还罢了,顶多是把盐毁了,可是这砒霜可就恶毒的很了,那可是投毒,会出人命的。
这样的案子当然是大案,接到报案的府尹大人不敢怠慢,因为这仓库的主人可是宁安侯世子夫人。
经过连夜审问,顺藤摸瓜,府尹大人问出来了那几名贼人的幕后东家,竟然都是京城里有名有姓的大商贾。
这些官差和衙役便是府尹大人派出去传唤这些商贾的。
封修然一边听,一边看向了郁怡歆。
看到她平静淡然的神态,顿时明了。
“你已经知道了?”
“嗯,昨天晚上我就知道了。毕竟,我也盯了他们这么久了。”
封修然心里暗自松了一口气,同时心里也有些微的自责与挫败之感。
他早就知道那些人想要对付她了,他也做好了准备要随时出手帮她。
可是这一个月来,他沉浸成亲的激动与兴奋之中,再加上那伙人这段时间忽然没了动作,他就把这件事儿给忽视掉了,以为他们是顾忌宁安侯府所以放弃了原来的计划。
谁知道这些人居然是在隐而不发,然后专门挑了他们成亲的日子动手!
想到这里,他又想起了昨天晚上,就在他洞房的时候,有人想潜入侯府。
还好侯府的守卫很强,几乎全都是从战场上退下来的百战老卒。
毕竟宁安侯府的主子们总是会遭遇刺杀,所以昨晚的贼人不管他们是打算做什么,最后都没能如愿。
但是,以宁安侯府的护卫力量,居然也没能将之留下,可见这些人的实力也不弱。
当他早上从逢晋那里得到消息时,他一边愤怒这些人连他的大婚之日都不放过,一边猜测这些人又是谁派来的。
如果是以前,他连想都不用想,就会把锅丢到皇帝头上。
可是现在,他却不那么肯定了,因为最近他又多了个仇敌,就是貌似疯了的吴泰。
虽然皇帝出面调停过了,但是他心里有数,如果吴泰真的能弄死他,皇帝肯定会高兴坏了。
身为皇帝心腹,都不用明说,只需要暗示,吴泰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但是他没想到,昨晚上针对郁怡歆的计划也发动了。
还好她聪明,提前做了准备,这才没有被他们得逞。
不过,既然被抓到了尾巴,那么接下来,就该是他们付出代价的时候了。
“你应该告诉我的。”
这话听起来像是在责怪,封修然自己也感觉到了,所以他马上又解释道:“我没有责怪你的意思,我只是有些担心,还有……对不起,这几天我太高兴了,以至于有点忽略其它的事情了。”
郁怡歆看着他微笑,把自己的手放到他的手中轻轻握了握。
“我知道,我自己能处理。而且,看你这么开心,我也不想破坏你的好心情。”
两人回到宁安侯府后,郭掌柜和于武都已经在等着了。
他们将事情的经过以及进展详细讲了一遍。
封修然没有回避,也在旁边一起听了。
“欺负到我宁安侯府头上了,看来本世子要亲自去拜访拜访府尹大人了。”
郁怡歆有些无奈。
知道受害者是她,府尹大人已经很上心了,否则动作不会这么快,毕竟,那些商贾平时也经常孝敬他们,而且这些人的身后,也各有靠山。
但是,封修然显然觉得这样还不够。
他如果亲自出面,那么给到府尹大人的压力就更大了。
郁怡歆觉得其实没什么必要,但是她也不会辜负封修然的这份心意。
封修然去见京都府尹了。
郁怡歆交待了郭掌柜和于武接下来该怎么做之后,便回去补觉去了。
吴泰的将军府里,却有几名黑衣人在院子里罚跪。
他们正是昨晚欲要潜入宁安侯府的几人。
吴泰给他们的命令是能杀人就杀人,能放火就放火,能破坏就破坏……
总之他们可以做任何事儿,最好能让宁安侯府鸡犬不宁!
他唯一的妹妹死了!
那一对狗男女昨天却大婚!
他不会让他们好过的!
哪怕他杀不了他们,能恶心到他们也行啊。
可是,他派去的人都是一群废物!
他们居然什么也没做到?
吴泰甚至懒得骂他们。
但是自知没有完成任务的手下却自觉地在院子里跪了一夜。
“你们,都下去吧。”
房间里传出吴泰的声音,很平静,也很冷淡。
跪在院子里的几人互相看看,磕了个头沉默着起身离开了。
接下来的两天,京都好几家大商贾被抓,好些店铺被官差查抄。
民间传闻,这些商贾恶意竟争,竟然往竞争对手的货品里掺加砒霜!
他们还勾结水匪,要凿沉人家的货船。
还派人给别人挖坑,故意签定高额违约金的合约,想要空手套白狼,恶意赚取不义之财。
他们这次主要针对的是盐,使了不少阴谋诡计,就是为了提高盐价,赚黑心钱。
总之各种传言很多,真真假假的,让人分不清楚。
这些传言有一部分是从衙门传出来的,也有那些商贾自家的伙计私下里的透露,当然最多的,还是郁怡歆让人故意散播的。
比如那往竞争对手货品里掺砒霜。
其实人家准备的只是石灰,砒霜是郭掌柜自己让人准备的,就为了让那背后之人的罪名更大。
反正,人被当场抓住了,就算是他们否认,又有什么用呢?
然后传开了之后,石灰就被忽略了,只剩下了会要人命的砒霜。
因为这种草菅人命的行为,更能引起人们的愤怒。
本来人赃并获,案件似乎清晰明了,又有宁安侯世子的压力在,府尹大人很好定案,他还不至于为了几个商贾而得罪宁安侯府。
当然,最关键的是这个案件的证据太足了,他想徇私也不好操作。
可是就当他准备定案的时候,太子府却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