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社会万象 > 第4章 鸭绿江篇

社会万象 第4章 鸭绿江篇

作者:叶枫FiyHqy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2 19:23:24

鸭绿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南麓,上游旧称建川沟,流向在源头阶段先向南,经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后转向西北,再经临江市转向西南。干流流经吉林和辽宁两省,并在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附近流入黄海北部的西朝鲜湾。

鸭绿江的名称由来

关于鸭绿江其名的来历流行着两种说法:

1.江水颜色说:一说因江水颜色似鸭头之色而得名。

2.支流汇合说:二说因上游地区有鸭江和绿江两条支流汇入,故合而为一,并称为“鸭绿江”。

鸭绿江的地理特征

鸭绿江全长795公里,流域面积6.19万平方公里(中国境内流域面积3.25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327.6亿立方米,拥有浑江、虚川江、秃鲁江等多条支流。拥有水丰、太平湾等数个大中型水电站、水库。

鸭绿江流域的水利工程数量众多,包括多个水电站和水库。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水利工程:

主要水利工程

1.水丰水电站:1937年开始建设,1941年发电。

2.云峰水电站:1959年中朝共同兴建,1965年发电。

3.太平湾水电站:1982年由中方开始建设,1985年发电。

4.渭源(老虎哨)水电站:1978年由朝方开始建设,1984年发电。

5.桓仁水电站:位于浑江上,是鸭绿江流域的一部分。

6.回龙山、满丰湖、时中湖、狼林湖、长津湖、赴战湖、丰西湖等水库:分布在鸭绿江流域的不同区域。

这些水利工程不仅用于发电,还结合了防洪、灌溉、航运等多种功能。

鸭绿江流域的自然风光非常美丽,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自然风光:

1. 鸭绿江国境旅游区

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的集安市,鸭绿江与朝鲜相望。这里地质地貌景观独特,具有江南景色的鸭绿江谷地风景带,可见许多紧逼江水、雄伟陡峻的断层三角面及怪石嶙峋的花岗崖和峰林、河漫滩、江岛景观。境内山峦叠嶂、悬崖陡壁、沟深谷幽、溪流潺潺,显示出一幅雄伟壮丽的深切割的剥蚀高山地貌景观。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多雨,四季分明,人称‘塞外小江南’。玉女峰森林公园中,泉瀑潭星罗棋布,水质净碧,甘甜爽口,景色怡人。鸭绿江就像一条绿色纽带,把云峰湖和老虎哨水库连为一条美丽的水上风景线。在这里可充分欣览界河的独特风光,界江、界湖、界桥、界坝,游人可一步跨在两国之中线,体味一种特殊的感受。

2. 绿江景区

位于宽甸镇江乡和吉林省交界的浑江口。自然景观秀美,植被近似原始状态,有十二天门、天然狩猎场、冷风岩、五节楼山,以及古窑址等景点。

3. 十五道沟望天鹅风景区

位于鸭绿江畔,那里壮观奇特的玄武岩,层层叠叠的瀑布叠水,郁郁葱葱的林木花草,涓涓流淌的小溪清泉,无一处不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妙笔。炎炎夏日里最为引人神往的还是那一份清凉,望天鹅风景区的夏天仿佛时时开着空调,清爽宜人,让人暑热全消。

4. 宽甸满族自治县

位于辽宁东南部、鸭绿江畔,与朝鲜半岛隔江相望。这里被誉为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宜居更宜游,“春看桃花观候鸟,夏来避暑玩漂流,秋赏枫叶摘鲜果,冬滑冰雪泡温泉”。辽宁第一高峰花脖山,第一瀑布青山飞瀑,第一淡水湖水丰湖,宽甸正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八方宾朋。

以上提供了鸭绿江流域的一些主要自然风光,希望对想要旅行计划的朋友有所帮助。

根据提供的搜索结果,鸭绿江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洪水。以下是不同历史时期的洪水情况:

清朝时期

从光绪五年(1879年)到宣统三年(1911年),共33年,发生洪水10次,平均每3.3年发生一次。其中全区性大洪水一次,局部性洪水4次,一般性洪水5次。

中华民国时期

1912年至1948年,共37年,发生大小洪水17次,平均每2.2年一次。其中全区性大洪水一次,局部性洪水7次,一般性洪水9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数据统计时间截止到2002年,共53年,发生洪水灾害24次,平均2.2年发生一次。其中全区性大洪水3次,局部性洪水9次,一般性洪水12次。另外发生海啸一次。

2010年

2010年,鸭绿江流域经受了大洪水的考验,6场较大的降雨过程使该流域发生了洪水。

2013年

2013年,吉林省鸭绿江干流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的第二位洪水。这次洪水是受上游流域水库泄洪和连日降雨影响。

2024年

2024年,受到连续强降雨和上游来水,鸭绿江出现洪水过程,辽宁省丹东市从2024年7月27日下午开始启用了交通防洪门,截至28日晚上11时,全市45座交通防洪门已经完成了封堵。

从这些可以看出,鸭绿江流域的洪水发生频率较高,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发生。

鸭绿江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河,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战争。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战争事件:

1. 甲午战争

1894年10月,日本军队在山县有朋的指挥下,突破了清军宋庆和依克唐阿两位提督指挥的鸭绿江防线,将战火烧到了中国的土地上。这场战争被称为鸭绿江江防之战,是甲午战争的一部分。日军在不到3天内,突破了清朝重兵近3万驻守的鸭绿江防线。

2. 抗美援朝战争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战场,开始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这场战争是为了响应朝鲜劳动党和政府的请求,对抗美国的侵略。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密切配合,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最终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迫使美军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这些战争事件对中国和朝鲜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反映了鸭绿江作为两国界河的重要战略地位。

鸭绿江是位于中国和朝鲜之间的一条界江,其流域范围包括中国的吉林省和辽宁省,以及朝鲜的两江道、慈江道和平安北道。鸭绿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南麓,先向南流经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后转向西北,再经临江市转向西南,干流流经吉林和辽宁两省,最终在辽宁省丹东市附近流入黄海。

鸭绿江流域的地理特征

1.地形:鸭绿江流域多属山区,上游几乎全在峡谷中,河道比较大。中游一带的降水与径流是中国北方最多的地区,水量丰富,各河无枯水现象。临江以下中游河床较宽,水流渐缓。

2.气候:鸭绿江流域绝大部分地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漫长严寒多雪。在辽宁南部下游入海口处有一小部分地区属暖温性湿润气候,南缘临海,雨量较多,此地区气候属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类型。

3.支流:鸭绿江流域水系发达,大小河流670多条,北侧支流主要有浑江、蒲石河、叆河等,南侧支流主要有虚川江、长津江、秃鲁江、忠满江等。

4.资源:鸭绿江流域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且储量大,动植物种类繁多,是长白植物区系及其与华北植物区系过渡地带,为东北重要的生物物种基因库。

鸭绿江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鸭绿江本为中国内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满族先民的聚居地。辽金时期至明朝末年,曾有大批女真人部族沿江居住,并以“yalu”一词作为该部族称谓,史称“鸭绿江部”。明初,李氏朝鲜通过剿杀、驱赶女真部落,不断向北扩张领土,至1443年在鸭绿江中上游设置“西北四郡”,控制鸭绿江东岸地区,鸭绿江随之成为中朝两国的界河。

鸭绿江的水位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季节、气候、降水等。以下是鸭绿江一年四季水位变化的详细分析:

春季水位变化

春季是鸭绿江的枯水期,一般在5-6月间,此时水位较低。但如果冬季降雪量特别大,次年春季也可能形成较大的洪峰。

夏季水位变化

夏季是鸭绿江的汛期,通常在7-9月间,由于暴雨的影响,水位会急剧上涨,形成洪峰。夏汛的最大流量一般为年均流量的15-25倍。

秋季水位变化

秋季是鸭绿江的平水期,水位逐渐回落,但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

冬季水位变化

冬季是鸭绿江的枯水期,水位最低。鸭绿江的冰期长约4个月,冻冰厚度可达1米以上。

影响因素

鸭绿江的水位变化还受到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水库的建设和运营会对鸭绿江的水位产生影响。在汛期来临前,水库会放水至低水位以发挥防洪功能;汛期过后,水库会蓄水至高水位以发挥发电、供水、航运等功能。

鸭绿江的水位变化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春季和冬季水位较低,夏季水位最高,秋季水位逐渐回落。这种变化与鸭绿江流域的气候、降水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