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社会万象 > 第3章 天池篇

社会万象 第3章 天池篇

作者:叶枫FiyHqy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2 19:23:24

天池的起源

1. 长白山天池

长白山天池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据史籍记载,自16世纪以来它又爆发了3次,当火山爆发喷射出大量熔岩之后,火山口处形成盆状,时间一长,积水成湖,便成了天池。

2. 天山天池

天山天池属于古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形成的高山堰塞湖。在地球上第四纪以来的冰川运动共有四次,天池的形成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经三次堆积后,在群山中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洼地,堵塞了冰雪融水和高山降水,冰碛垄高达286米,就这样产生了天池。

3. 天池的水源

天池的水一是来自大自然降水,也就是靠雨水和雪水,二是来自地下泉水。

4. 天池的传说

天山天池古称“瑶池”,是神话传说中人们所向往的圣地。据《穆天子传》记载,相传三千多年以前周穆王西游,曾与西王母在此宴饮唱和。西王母致欢迎词对周穆王唱道:“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路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周穆王接受了这种美好的祝愿和友善地邀请,他答谢道:“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正因为这样,人们都说瑶池乃西王母所居。后来,神话小说又把西王母演绎为王母娘娘,传说在瑶池大宴群仙,举办过一年一度的蟠桃盛会。还说小天池是王母娘娘洗脚的地方,大天池是她沐浴的场所。

天池,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以下是一些关于天池的传奇故事:

西王母与周穆王的故事

据《穆天子传》记载,公元前989年,周穆王姬满驾车西游来到天山瑶池,西王母设宴款待,周穆王以丝绸玉器相赠。西王母即席作歌:“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周穆王随即唱和:“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临别时,西王母依依不舍地对周穆王说:祝君长寿,愿君再来!然而,周穆王却一去不复返。唐代诗人李商隐有感这段凄美的爱情佳话,留下了千古绝唱:“瑶池阿母倚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西王母与天池的传说

1.天池的由来:西王母在瑶池宴请西游的穆天,两人暗生爱意。西王母沉浸在甜蜜的爱情之中,特别爱美,爱梳洗打扮。于是,她就使了仙法,在天山下划了3个天池,一个洗脸,一个洗澡,一个洗脚。这洗澡的最大,便是大天池,洗脸的是东小天池,洗脚的是西小天池。这三个大小天池里全是天山上流下的雪水,水如玉汁,清澈透亮,偌大的三个大天池可是专门供王母娘娘一人所用。

2.定海神针的传说:天池里本来有一个水怪,因为西王母在开蟠桃会的时候没有请他,他越想越生气,所以就兴风作浪,扰得天池之水沸沸扬扬,不让西王母娘娘洗个澡。这还了得,敢跟西王母作对,西王母大怒,拔下头上的宝簪向天池投入,顿间,这宝簪化为一棵大榆树,锁镇了水怪。按说这海拔近2000米的地方榆树根本不能成活,可天池边就有这棵千年古榆如今还郁郁葱葱挺立池边,且池水再涨也不及其根部,就因为它是西王母的宝簪化的,人们称它为“镇海神针”,成了天池八景之一。

3.顶天三石的传说:共工怒触不周山,捅破了天,就连西天也要塌下来了,搞不好,这天池就毁了。西王母要保住她的西天,要保住她的天池,就用手把天山的一座山峰劈成三柱,用以撑住了西天。西天不会塌了,全靠这顶天三石。几千年了,这顶天三石还屹立在天池边。西王母娘娘的山永固。

江布尔的传说

据传说,古代有一个叫做江布尔的勇士,他是天山的守护神,守护着天山的和平与安宁。有一次,天山遭受了邪恶势力的侵袭,湖水变得浑浊污浊,花草树木枯萎凋零,生灵涂炭。江布尔决心驱除邪恶势力,恢复天山的美丽与和平。江布尔翻过高山,穿越草原,战胜了一个个邪恶势力,最后来到了天池。他开始了与邪恶势力的激战,经过几天几夜的战斗,江布尔最终战胜了邪恶势力,天池恢复了宁静与美丽。为了纪念江布尔的勇敢与奉献,人们将这座湖泊命名为天池,并将江布尔的传奇故事世代相传。传说中,江布尔的精神依然守护在天池一侧的白杨树上,每当有邪恶势力靠近天池时,白杨树就会发出响亮的声音,警告人们。

这些传奇故事为天池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寻。

天池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境内博格达峰北坡山腰,是200余万年前第四纪大冰川活动中形成的高山冰碛湖。其湖面海拔1910米,冬季降雪期约6-7个月,结冰期可达5个月,湖水冰层厚度在1米以上。

地质构造

天池所在的博格达峰,最古老的岩层为奥陶纪至石炭系岩浆岩,记录了距今约3亿多年前的海洋火山喷发,现今则被大部分中、新生带盆地堆积物覆盖。博格达山所在的地质单元,准噶尔-吐哈岛弧,从二叠纪开始,演化为陆内盆地和山系,形成了二叠纪双峰式火山岩、基性为主的岩墙和幔源基性超基性杂岩,以及三叠纪至侏罗纪早期的中酸性侵入岩等。

地貌形成过程

1.天池雏形形成:发生在中生代至中更新世,天池雏形的发育受地域地质构造的严格控制,在博格多山褶皱隆起过程中,处于背斜构造轴部的天池地区,周围不同方向上的断裂发育,形成了压扭性断裂和张扭性断裂。受到这两种断裂作用以及山麓冰川的改造,天池东西两侧的外貌和走向基本成型。

2.天池外貌定型:发生在上更新世早期,在此阶段冰川作用起主导作用,冰川的侵蚀作用使天池底部地形定型;冰川的堆积作用,使得天池前端堆满浑圆起伏的巨大砾石散布带,由冰碛物堆积而成天池坝体。

3.天池形态最终形成:发生在全新世时期,周围山体的重力崩塌作用,使天池坝体最终形成三个长舌状崩塌冰碛小丘,在冰川堆积物与周围凸起的基岩的阻挡作用下,冰川融水和高山降水堵留在凹地之中,使天池作为一个湖泊最终形成。

地貌特征

天池表现出典型冰川堆积地貌的特征,其成因说明,天池是多种应力相互作用综合形成的产物。天池的东面、南面和西面为高山所包围,由大东沟、吉岩坚沟、马禄沟、哈拉木沙沟、小东沟及哈熊沟等支流组成,汇流后进入天池,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典型的山岳型自然景观。

天池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境内,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和短促。以下是天池一年四季的气候特点:

春季(4月至6月)

春季天池的冰雪开始融化,湖水清澈见底,周围的山花烂漫,新绿吐芽,是摄影爱好者和自然爱好者的理想之选。此时,游客可以享受到清新的空气和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

夏季(7月至8月)

夏季天气较热,但天山天池的海拔较高,因此相对凉爽。这个季节是避暑的好去处,湖光山色尤为迷人,但也是旅游高峰期,人流较多,可能需要提前预订住宿和交通。

秋季(9月至10月)

秋季天池的景色美不胜收,树叶渐变金黄,湖面波光粼粼,秋风送爽,是最佳的观赏季节之一。此时的气候适宜,游客可以在湖边漫步,享受秋日的宁静与美好。

冬季(11月至次年3月)

冬季天池进入淡季,气温较低,有时会有大雪封山的情况,但如果你喜欢滑雪或者想要体验雪后的天池,这个季节也有别样的风情。

天池的最佳旅游时间为5月至10月,其中7月至9月天气较为凉爽,是游览天池的最佳季节。

天池是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点,这里有许多着名的景点,包括:

1.小天池:位于天池的东侧,是一个较小的湖泊,周围环绕着云杉林,景色优美。

2.灯杆山:位于天池的西侧,是一个海拔较高的山峰,可以俯瞰天池全貌。

3.天池北坡游览区:这里有许多自然景观,如石门、西小天池、东小天池、大天池、西王母庙、马牙山、铁瓦寺遗址、博格达峰北坡、博格达峰等。

4.醴泉洞:位于天池的南侧,是一个天然的溶洞,内部有奇特的石笋、石柱等地质景观。

此外,天池还有一些其他的景点,如天池的西岸有西天王母庙,始建于元朝,目前看到的是1999年在原庙址上重建的建筑,里面供奉着王母娘娘,所以也称“娘娘庙”。天池景区内共有三处水面,除主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天池”)外,在东、西两侧还有两处水面。东侧是“东小天池”,又名黑龙潭,位于天池以东500米处,潭下为百丈悬崖,有瀑布飞流直下,像一道长虹而降,景点名“悬泉瑶虹”。西侧是“西小天池”,又称玉女潭,位于天池西北约两公里处,因池状如圆月,池周围塔松环抱,如遇到皓月当空时,静影沉壁,所以得名“龙潭碧月”。池侧也飞挂一道瀑布,高数十米,水流如银河落地,景称“玉带银帘”。池上有闻涛亭,在亭中观赏瀑布,别有情趣。景区内各景点之间,均有栈道连接,可步行到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