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社会万象 > 第12章 大暑

社会万象 第12章 大暑

作者:叶枫FiyHqy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2 19:23:24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天文观测和农业生产实践。

大暑的名称来源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的记载:“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这意味着大暑是指炎热之极,相对于小暑而言,大暑的天气更加炎热。

大暑作为节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天文观测和农业生产实践。在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天文现象和气候变化来确定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在这个时候,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虽然人们可能会感到湿热难熬,但这种气候条件却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农作物在这个期间成长最快。

伏茶是三伏天喝的茶,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在大暑这个时节,养生保健的重点是“防暑”和“祛湿”。人们应该注意合理安排工作,注重劳逸结合,避免在烈日下暴晒,注意室内降温,睡眠要充足,讲究饮食卫生等。

大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感到疲倦和食欲不振。此时,煲一些营养丰富的汤来调节身体是个不错的选择。

冬瓜荷叶汤:冬瓜具有清热解暑、利尿消肿的功效,荷叶则有清热利湿、升发清阳的作用。将冬瓜和荷叶一起煲汤,不仅味道清爽,还能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和毒素。

绿豆汤:绿豆是夏季消暑的佳品,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的功效。将绿豆煮成汤,加入适量的冰糖,口感清甜,是大暑时节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

苦瓜排骨汤:苦瓜具有清热解毒、降血糖、降血脂的功效,排骨则富含蛋白质和胶原蛋白。将苦瓜和排骨一起煲汤,不仅味道鲜美,还能帮助身体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

银耳百合汤:银耳和百合都是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食材。将银耳和百合一起煲汤,加入适量的冰糖,口感清甜,是大暑时节润肺止咳的佳品。

以上几种营养汤都具有清热解暑、润肺止咳、补充营养等功效,适合大暑时节饮用。不过,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在选择汤品时应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口味进行选择。

大暑时节,阳光炽热,气温居高不下,人们在户外运动时需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清晨,阳光柔和,空气清新,是进行户外运动的好时机。可以选择在公园或河边进行慢跑、散步等有氧运动,让身体微微出汗,增强心肺功能。傍晚时分,气温逐渐降低,此时可以进行一些强度适中的户外运动,如篮球、足球等球类运动,或者游泳、骑行等水上运动。这些运动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同时也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除了这些养生汤品和适宜的运动外,大暑时节吃些水果也是很有益处的。西瓜堪称大暑的标配水果,其汁水饱满,甘甜可口。咬上一口,既能解渴又能降温。而且西瓜含水量高,可以补充因为炎热而流失的水分。荔枝也是大暑时不可多得的美味水果,果肉晶莹剔透,香甜多汁。不过荔枝性热,不宜一次食用过多。龙眼同样是这个季节常见的水果,滋补气血,味道甜润。还有芒果,成熟的芒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果肉软糯,富含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成分。但有些人会对芒果过敏,食用时需谨慎。这些水果像是大自然在大暑给予人们的甜蜜馈赠,无论是劳作后的农夫,还是忙碌于城市中的上班族,吃上一份新鲜的水果,就能在炎炎夏日感受到一丝惬意与凉爽,让这个酷热的节气也变得有几分可爱起来。

大暑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出现在公历7月22日或23日,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在大暑这个节气,民间有许多传统习俗。

送“大暑船”在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的渔村,有送“大暑船”的习俗。这一习俗的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以祈求平安和健康。送“大暑船”时,通常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

烧伏香大暑节气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但同时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因此,百姓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还有一种说法接近于中医的灸,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疗多种顽固的疾病。

过大暑在福建莆田,人们有大暑天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亲友间也常以荔枝、羊肉作为互赠的礼品。

吃仙草在广东、湘东南地区,大暑时流行“吃仙草”。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其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是一种类似龟苓膏的甜品,有很好的消暑功效。

赏荷花大暑所在的六月也称“荷月”,六月二十四日,相传是荷花生日,所以民间有赏荷花的习俗。江苏常熟、通州、吴县等地,是着名的观荷之处,观荷纳凉,游船众多,景象颇为壮观。

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也是人们在大暑这个炎热季节里祈求健康、平安和幸福的方式。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通常出现在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这一时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也是农作物生长最快的时期。

对于种植双季稻的地区来说,大暑时节是早稻收获和晚稻插秧的关键时期。适时收获早稻可以减少后期风雨造成的危害,确保丰产丰收。同时,晚稻的适时栽插可以争取足够的生长期。农民需要根据天气的变化灵活安排,晴天多割,阴天多栽,一般在7月底前完成这项工作。

大暑时节气温高,田间水分蒸发快,农作物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因此,一旦遇到干旱,就需要及时灌溉。同时,大暑也是洪涝灾害比较严重的时期,需要做好排涝工作。针对涝灾严重的地块,要适时改种其他抗涝作物,减少损失。

在高温情况下,农作物容易发生日灼病,这对农作物生长不利,影响产量。因此,面对高温天气,需要通过灌溉的方式降温,还可以通过喷施一些叶面肥或者生长调节剂,来提高作物自身的抗逆性,减小高温的危害。

大暑是病虫害盛发期,农民需要加强田间巡视,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例如,对于水稻来说,要注意防治稻瘟病、稻飞虱等常见病虫害,可以采用合理的施药方法,如喷洒农药等。

大暑时节,农民需要抓紧早晚时光,在田间加紧对玉米、中药材等粮食和经济作物进行浇灌、防虫、锄草、松土、抗旱保墒等田间管理。

在收获了春播的农作物后,农民们会施肥撒粪,为接下来的农作物播种做好准备。

随着夏季的到来,各种夏季水果和蔬菜开始成熟,农民们会采摘这些农产品并进行销售,以满足市场需求。

以上是大暑时节的主要农事活动,农民们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作物生长情况,合理安排农事,确保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丰收。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容易引发多种疾病。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疾病和防护措施:

中暑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人体容易出现中暑症状,如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

肠道疾病夏季气温高,食物容易变质,食用后可能引发肠道炎症,如腹泻、腹痛等。

热中风高温天气容易导致人体脱水,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诱发缺血性卒中。

心脏病三伏天降雨增多,气压偏低,是心脏病高发期。

过劳症夏天出汗多,身体损耗大,营养、睡眠不足时,容易引发过劳症。

脾胃病儿童过食冷饮,会影响胃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还会伤及脾胃,造成脾胃虚寒,出现腹痛、腹泻、厌食等。

防暑降温避免在阳光直射的时候长时间户外活动,防止热射病的发生。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和遮阳镜、涂抹防晒霜等。

饮食调理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重在补气健脾、消暑生津。多食粥、汤等含水量高的食物,可选用绿豆、黄瓜、苦瓜、鲜藕、西瓜、薏米等食材。足量饮水,可适量饮用酸梅汤、柠檬水、绿茶等,但饮品不宜太凉,以免脾胃受损,也不宜太甜,以免内生痰湿。

运动调养可于早晨或傍晚选择散步、太极拳、广播体操等运动锻炼身体,每周5天、每次半小时,微微出汗即可。

起居规律坚持夜卧早起、午睡半小时,睡觉时避免凉风直吹,空调温度不低于26c。

情绪调节天气酷热,人们还易出现心烦易怒、无精打采、心神俱疲等情形,即“精神中暑”。宜保持心境平和,切忌大喜大怒;听音乐、冥想、读书等活动有助于调和情绪。

避免贪凉不要过分贪凉,吃雪糕、喝冷饮、把空调温度调很低,也容易引发中暑(阴暑),导致咽喉不舒服、四肢酸软、呕吐、腹泻等。

注意卫生勤洗、勤换贴身衣物,不可久穿湿衣,避免汗疹、荨麻疹、痈疖、过敏性皮炎、痱子等疾病的发生。

避免剧烈运动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进行户外活动,很有可能造成中暑(阳暑)。夏季运动要注意避开高温时段,尽量在早上10点之前、傍晚5点以后进行运动;户外运动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盐分,不要过猛喝水,以免导致心脑血管或肠胃不适;运动量不宜过大,要量力而行,可以选择快步走、瑜伽、太极拳、交谊舞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