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夏夜晚风和你 > 第50章

夏夜晚风和你 第50章

作者:普通的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1 03:02:56

第五十章明城春归启新校,艺影交织遇少年

飞机降落在明城机场时,舷窗外正飘着细软的春雨。林溪抱着那只装着巴黎工坊样品的木盒,指尖触到盒面细密的木纹,还能想起离别时安娜塞给她的那支郁金香干花——此刻正压在木盒最底层,淡粉的花瓣裹着塞纳河的风,与明城的雨意撞了个满怀。

“先回小院歇两天,下周学校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就要开始了。”陈阳帮王婶拎着竹编工具箱,语气里满是期待,“这次咱们要在明城大学开一门非遗体验课,听说报名的学生都快把系统挤爆了。”李伯笑着晃了晃手里的木雕刀,刀鞘上还沾着巴黎跳蚤市场淘来的铜饰:“正好给孩子们看看,木雕和玻璃结合能玩出什么新花样。”

一周后的明城大学,春风早已染绿了校园里的香樟树。非遗体验课的教室设在艺术学院的老教学楼里,窗外爬满了紫藤花,淡紫色的花瓣偶尔落在工作台上,与竹篾、刻刀、丝线相映成趣。林溪刚把“春日融合”系列的样品摆好,就听到门口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一群穿着校服的学生涌了进来,好奇的目光落在玻璃花瓶里的陶艺假花、铁艺竹编灯笼上,小声的惊叹声此起彼伏。

“大家安静一下,我是这次体验课的主讲人林溪,旁边这位是竹编匠人王婶,木雕匠人李伯,还有负责课程统筹的陈阳老师。”林溪拿起一个竹编平安结,笑着举到面前,“今天咱们先从基础的竹编学起,王婶会教大家编简单的平安结,之后还能把自己编的平安结和陶艺、刺绣结合,做一个专属的春日小摆件。”

话音刚落,学生们立刻分成几拨围向工作台。林溪正给一个女生讲解竹篾的挑选技巧,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轻轻的“抱歉”——她回头,撞进一双清亮的眼睛里。男生穿着干净的白衬衫,袖口挽到小臂,手里拿着一个速写本,笔尖还沾着淡淡的炭墨,显然是刚才在画样品时不小心撞到了她。

“不好意思,我刚才在画那个铁艺灯笼,没注意到你。”男生的耳尖有点红,赶紧把速写本往后收了收,却还是被林溪看到了页面上的画——不仅精准勾勒出灯笼的铁艺框架和竹编纹路,还在旁边添了几笔紫藤花,让静态的灯笼仿佛飘在花丛里。“你画得真好,”林溪忍不住夸赞,“对非遗工艺很感兴趣吗?”

“我叫沈星辞,是美术系油画专业的。”男生挠了挠头,眼神亮了起来,“之前在学校公众号上看到‘非遗进校园’的活动,就立刻报了名。我一直觉得传统工艺里藏着很多美学细节,比如刚才那个竹编平安结,红绳和金藤条的配色,特别像莫奈画里的光影层次。”

林溪没想到会遇到这么懂行的学生,立刻拉着他走到工作台前:“那你要不要试试把竹编和你的画结合?比如编一个简单的竹编框,再在里面画一幅小画,做成装饰画。”沈星辞眼睛一亮,立刻拿起一根竹篾,跟着王婶学起了基础编织。他的手很巧,虽然是第一次接触竹编,却能很快跟上节奏,手指穿梭间,竹篾渐渐在他掌心形成了十字形的框架。

另一边,李伯正被一群学生围着,演示木雕底座的制作。一个扎着高马尾的女生蹲在旁边,手里拿着一把小刻刀,小心翼翼地在木块上勾勒纹样——她叫夏知夏,是产品设计专业的,对“木雕 玻璃”的结合格外感兴趣。“李伯,您看我这个藤蔓纹样,能不能再加点曲线?这样和玻璃花的弧度更搭。”夏知夏举起木块,眼里满是求知欲。李伯接过木块,用刻刀在纹样边缘轻轻修了几笔:“没错,设计要讲究‘呼应’,木雕的曲线跟着玻璃花走,整体才会和谐。你再试试,把藤蔓的末端刻成花苞的形状,和玻璃花的花瓣对应上。”

夏知夏点点头,重新拿起刻刀。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身上,把她的发梢染成了金色,旁边的沈星辞刚好抬头,看到这一幕,忍不住拿起速写本,快速勾勒出她低头刻木的侧影,还在旁边添了一朵小小的玻璃花。“你画得真像,”林溪走过来,看到速写本上的画,忍不住感叹,“要不要给这幅画起个名字?比如《刻木遇花》?”沈星辞脸颊微红,轻轻“嗯”了一声,在画纸角落写下了这四个字。

体验课的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下午。学生们纷纷拿出自己的作品——有的编了平安结挂在陶艺小罐上,有的在木雕底座上插了手工折的纸花,还有的把竹编框和自己的素描结合,做成了别致的装饰画。沈星辞拿着自己的竹编画框,里面画的是教室窗外的紫藤花,竹编的纹路刚好成了画的边框,像是把春天框进了木头里。“林老师,我能不能把这幅画送给您?”他把画框递过来,眼神里带着一丝期待,“谢谢您今天给我的灵感,我以后想多尝试传统工艺和油画的结合。”

林溪接过画框,指尖触到温热的木框,心里满是欣慰:“当然可以,我会好好收藏的。如果你之后有新的想法,随时可以来联盟小院找我们,我们那里有很多非遗材料,说不定能帮到你。”

夏知夏也拿着自己的木雕底座跑过来,底座上的藤蔓纹样末端刻着小小的花苞,刚好能插进一朵玻璃花:“林老师,我想下周去联盟小院,跟着李伯继续学木雕,可以吗?我还想设计一套‘四季’主题的木雕玻璃摆件,春天用藤蔓,夏天用荷花,秋天用枫叶,冬天用梅花。”李伯在一旁笑着点头:“当然欢迎,咱们非遗工艺就需要你们这样有想法的年轻人,把老手艺玩出新花样。”

课程结束后,学生们陆续离开,沈星辞和夏知夏却留了下来,帮着林溪他们收拾工具。沈星辞负责把竹篾整齐地放进箱子里,夏知夏则把刻刀分类摆好,两人偶尔对视一眼,会默契地笑起来——刚才一起讨论“竹编纹样如何融入油画构图”“木雕如何适配现代家居”的场景,仿佛还在眼前。

“对了,学校下个月要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沈星辞突然开口,眼神里满是期待,“我和知夏想报名参加,作品就用这次学的非遗工艺。林老师,你们能当我们的指导老师吗?”夏知夏也跟着点头,眼里满是恳切:“我们想做一套‘明城四季’的非遗组合作品,用竹编、木雕、刺绣、陶艺分别表现春、夏、秋、冬,再用油画把这些作品串联起来,做成一个沉浸式展览。”

林溪和陈阳、王婶、李伯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喜。“当然可以!”林溪笑着说,“我们不仅可以当你们的指导老师,还能把联盟小院的材料借给你们用,咱们一起把这个作品做好,让更多人看到非遗工艺的美。”

夕阳西下时,四人并肩走出教学楼。紫藤花的香气萦绕在身边,沈星辞手里拿着速写本,上面画着联盟小院的草图——他已经开始构思如何把小院的竹编篱笆、木雕门窗画进“明城四季”的展览里;夏知夏则在和李伯讨论木雕底座的尺寸,手里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设计思路。林溪看着身边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又想起巴黎工坊里那些热情的匠人,突然觉得,非遗的传承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它像一缕春风,吹过塞纳河畔,又吹回明城校园,在年轻人的心里种下种子,再在一次次的交流与碰撞中,开出新的花。

“下周咱们在小院开个会,详细讨论一下‘明城四季’的方案。”陈阳的声音打破了宁静,“我再联系学校,争取给你们申请一个更大的展览空间。”李伯点点头:“我把家里的老工具都带来,教孩子们做更复杂的木雕纹样。”王婶则笑着说:“我再编一些竹编花架,给他们的作品当展示架,让展览更有春日的感觉。”

沈星辞和夏知夏相视一笑,眼里满是憧憬。他们知道,这个春天,不仅有校园里的紫藤花开,还有非遗工艺与青春创意的碰撞——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他们的“明城四季”展览,会让更多人爱上传统工艺;或许会有更多像他们一样的年轻人,走进非遗的世界,用自己的方式,让老手艺焕发出新的生机。

晚风拂过,带着紫藤花的香气,也带着非遗传承的希望。林溪抬头望向天边的晚霞,手里的竹编平安结轻轻晃动,红绳与金藤条的光泽在暮色中格外温暖——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故事,在明城的春天里,在年轻人的创意里,在非遗工艺的传承里,慢慢展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