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夏夜晚风和你 > 第26章

夏夜晚风和你 第26章

作者:普通的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1 03:02:56

魂器通天

第二十六章社区科技志愿者的培育与跨社区服务网络的搭建

“科技包容服务计划”申报成功的消息,像一阵春风吹遍了整个社区。周一清晨,林溪刚走进活动中心,就看到门口围着十几位居民,有之前参加过培训班的老人,也有在家长课堂上积极提问的年轻父母,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期待的笑容。

“小林老师,听说你们要招社区科技志愿者,我能报名吗?”说话的是退休教师周阿姨,她上次在科技助老培训班里学得最快,还主动帮旁边的孙爷爷记笔记,课后经常在群里分享自己总结的操作技巧。

林溪笑着点头,递过一份志愿者报名表:“当然可以!我们正需要像您这样有耐心、学得快的志愿者。成为志愿者后,您可以跟着我们一起备课、上课,还能帮居民解决日常的科技问题,不过需要先参加我们的志愿者培训哦。”

周阿姨接过报名表,笔速飞快地填完信息:“培训没问题!我退休前就是教语文的,最会把复杂的知识讲简单,肯定能帮上忙。”旁边的年轻爸爸张强也赶紧凑过来:“我是做It的,对智能设备特别熟悉,能不能负责帮大家解决一些难点问题?比如智能家居的连接、手机故障排查之类的。”

不到一上午,志愿者报名人数就突破了30人,远超林溪团队的预期。江熠赶紧整理报名信息,按照“擅长领域”将志愿者分成三类:“基础教学组”负责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基础设备;“技术攻坚组”由张强这样懂技术的年轻人组成,负责解决复杂的设备故障和网络问题;“内容创作组”则由周阿姨等擅长文字和绘画的居民组成,负责编写图文手册、制作教学视频。

“志愿者培训得系统化,不能只是简单讲讲课。”王婷拿着刚制定好的培训计划,对团队成员说,“第一周我们先讲‘沟通技巧’,比如怎么跟老人耐心交流,怎么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专业术语;第二周讲‘教学方法’,比如怎么设计课堂互动,怎么根据不同居民的学习进度调整内容;第三周搞‘实战演练’,让志愿者跟着我们一起上课,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陈明宇也补充道:“我还可以制作一个‘志愿者工具包’,里面放上课需要的ppt模板、图文手册样本、常见问题解答清单,这样志愿者备课的时候就能更方便。”

志愿者培训正式开始的那天,活动中心的小会议室里坐得满满当当。林溪站在讲台上,手里拿着一个智能手机,笑着问大家:“如果有位老人说‘我年纪大了,学不会这些新东西’,大家会怎么回应?”

台下的志愿者们纷纷举手。周阿姨率先回答:“我会跟她说‘您别着急,我们慢慢学,上次孙爷爷比您还紧张,现在都能自己开视频通话了’,用身边的例子鼓励她。”张强则说:“我会帮老人找到学习的动力,比如问她‘您是不是想跟外地的孙子视频啊?学会了这个,每天都能看到孙子’,让老人知道学会这些技能能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

林溪赞许地点点头:“大家说得都很好。跟老人沟通,最重要的是‘共情’和‘鼓励’,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学不会’,要让他们感受到‘我能行’。比如教老人用微信发语音,我们可以先让他们试着发一句‘我在上课’给家人,等收到家人的回复,老人就会特别有成就感,学习积极性也会更高。”

接下来的“实战演练”环节,志愿者们跟着林溪团队一起走进阳光社区的科技助老培训班。周阿姨第一次上台讲课,虽然有些紧张,但她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解怎么用手机缴水电费,把每个步骤都编成一句简单的口诀:“打开微信点‘我’,找到‘支付’点进去,水电燃气点对应,输入编号缴费用,确认支付就完成。”老人们听得津津有味,很快就学会了操作。

张强则在课堂上帮一位李爷爷解决了智能家居的连接问题。李爷爷家的智能音箱总是连不上wiFi,急得满头大汗。张强先检查了音箱的网络设置,发现是“wiFi频段”选错了——老人家里的路由器支持“2.4G”和“5G”两个频段,而智能音箱只支持“2.4G”频段。张强耐心地跟李爷爷解释:“2.4G频段就像‘慢车道’,虽然速度慢,但覆盖范围广,适合智能音箱用;5G频段像‘快车道’,速度快但覆盖范围小,适合手机、平板用。您把音箱的wiFi频段改成2.4G,就能连上了。”说着,他还帮李爷爷在手机上设置了“wiFi频段提醒”,避免以后再出现类似问题。

志愿者们的表现越来越出色,林溪团队也逐渐从“主导者”变成了“支持者”。他们开始把更多的课堂交给志愿者负责,自己则在旁边观察、指导,遇到问题及时帮忙解决。周阿姨还带领“内容创作组”的志愿者,编写了一本《社区科技使用指南》,里面不仅有基础设备的操作步骤,还有“常见问题解答”“实用技巧分享”等内容,甚至配上了志愿者们手绘的插图,老人们看了都赞不绝口。

随着志愿者队伍的壮大,跨社区服务也越来越顺畅。林溪团队牵头建立了“跨社区科技服务网络”,把自己社区、阳光社区,还有后来加入的春风社区、秋雨社区的志愿者和服务资源整合起来。每个社区都设立了“科技服务站”,配备专门的志愿者,居民遇到科技问题,随时可以去服务站咨询,也可以在“跨社区服务群”里求助——如果某个社区的志愿者解决不了问题,其他社区的技术骨干会及时帮忙支援。

有一次,春风社区的一位张奶奶家里的智能血压仪突然无法联网,测完的数据传不到儿子的手机上,急得直哭。社区的志愿者尝试了各种方法都没解决,只好在“跨社区服务群”里求助。张强看到消息后,立刻通过视频通话远程指导,发现是血压仪的“网络权限”被误关了。他耐心地教张奶奶怎么打开权限:“您看血压仪屏幕上的这个小齿轮,点一下进去,找到‘网络设置’,里面有个‘数据上传权限’,把它打开就好了。”不到十分钟,问题就解决了。张奶奶感动地说:“没想到隔着这么远,你们也能帮我解决问题,真是太谢谢你们了!”

“跨社区服务网络不仅能解决居民的问题,还能让志愿者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江熠拿着刚统计好的服务数据,对团队成员说,“上个月我们四个社区共开展了12场科技助老培训班、8场家长课堂,解决居民科技问题200多个,志愿者们的服务时长累计超过1000小时。更重要的是,每个社区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服务,比如阳光社区擅长教‘智能家电使用’,春风社区擅长做‘适童科技产品测评’,我们可以互相借鉴,让服务内容更丰富。”

王婷也兴奋地说:“区里的‘优秀社区服务项目’评选结果出来了!我们的‘科技包容服务计划’不仅评上了,还获得了‘最佳创新奖’,下周要去区里参加表彰大会,还能拿到5万元的专项补贴!”

拿到补贴后,林溪团队第一件事就是升级“社区科技服务站”的设备。他们买了新的投影仪、笔记本电脑,方便志愿者备课和上课;还采购了十几台不同品牌的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家电样机,让居民可以亲手操作练习;甚至在服务站里设置了一个“科技体验区”,摆放着最新的适童早教机、老人智能手环等产品,居民可以免费体验,再决定要不要购买。

表彰大会结束后的那天下午,林溪团队和志愿者们一起在活动中心举办了一场“科技成果展”。展台上摆放着志愿者们编写的《社区科技使用指南》、制作的教学视频,还有居民们送来的感谢信和锦旗。一位老人拿着自己用手机拍的孙子照片,笑着对林溪说:“小林老师,谢谢你啊!现在我每天都能跟孙子视频,还能给他发我拍的花花草草,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林溪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满是温暖。从最初的4人团队,到30人的志愿者队伍;从一个社区的培训班,到四个社区的服务网络;从简单的手机教学,到系统化的科技服务——这一路走来,他们不仅帮助居民解决了实际问题,更让“科技包容”的理念深入人心。

“其实我们没做什么了不起的事,只是把大家的力量聚在了一起。”林溪对着围过来的志愿者和居民们说,“未来,我们还要把‘科技包容服务计划’推广到更多社区,让更多老人学会用科技产品,让更多家长不再为选适童产品发愁,让每个社区都能成为‘科技有温度’的家园。”

夕阳透过活动中心的窗户,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温暖而明亮。林溪知道,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接下来,他们要培训更多的志愿者,完善跨社区服务网络,还要开发“社区科技服务小程序”,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预约服务、咨询问题。而这一切,都只是为了一个简单的目标:让科技不再是“鸿沟”,而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桥梁”,让每个居民都能平等地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都能在这个时代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温暖与归属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