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夏夜晚风和你 > 第30章

夏夜晚风和你 第30章

作者:普通的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1 03:02:56

第三十章技能互助织密邻里网,科技培训点亮银龄生活

“科技服务成果展”落幕的第二天,林溪团队的办公室里还堆着居民送来的感谢信,最显眼的是孙爷爷手写的毛笔字——“科技暖人心,邻里一家亲”。江熠刚把信贴在墙上,小程序后台就弹出一条新留言,是7栋的陈奶奶发来的:“能不能教我用手机拍视频?想给外地的孙女拍家里的月季花。”这条留言,恰好与陈明宇之前提出的“技能互助”计划不谋而合。

当天下午,团队就召开了“技能互助模块”筹备会。王婷打开小程序的设计界面,指着“需求区”的空白板块说:“我们可以在原有‘设备互助’的基础上,新增‘技能互助’分区。左边列‘技能需求’,比如‘想学拍视频’‘需要教用导航’;右边列‘技能提供’,居民可以登记自己会的技能,像‘会修小家电’‘擅长用手机做相册’。”

“还要加个‘匹配功能’!”陈明宇补充道,“比如陈奶奶想学拍视频,系统就自动推荐登记了‘会教拍视频’的居民,再显示双方的住址距离,方便就近互助。”他还提议加“技能评价”板块,“完成互助后,双方可以打分、写评价,让其他居民参考,也能激励大家认真参与。”

林溪点点头,把重点记在笔记本上:“技能互助不仅是‘教科技’,还要‘促交流’。比如张爷爷会修收音机,年轻人想学修旧家电,这既能传承老手艺,又能让老人找到价值感。我们可以先做个‘技能普查’,让志愿者上门登记居民的技能,再分类整理到小程序里。”

接下来的一周,志愿者们带着“技能登记表”走遍了社区的每一栋楼。在3栋的周爷爷家,他指着满桌的工具说:“我年轻时是机械厂的师傅,修钟表、收音机、小家电都没问题,要是有人想学,我免费教!”5栋的大学生小林则在“技能提供”栏写下“会教pS修图、剪视频”,还备注“周末有空,可上门教学”;2栋的刘阿姨擅长做手工,主动提出“可以教老人用手机记录手工步骤,做成教程分享”。

短短一周,团队就登记了47项技能,涵盖“科技教学”“手工制作”“家电维修”“健康护理”四大类。技能互助模块上线当天,陈奶奶的“学拍视频”需求就被小林接了单。周六上午,小林带着平板电脑来到陈奶奶家,先教她“打开手机相机,切换到视频模式,点击红色按钮开始拍”,再教她“怎么调焦距、加滤镜”。陈奶奶拿着手机,对着阳台的月季花拍了起来,小林在一旁指导:“奶奶,把手机横过来拍,画面更宽;离花近一点,能拍清楚花瓣的纹路。”

拍好视频后,小林又教陈奶奶“怎么用微信发给孙女”。看着孙女发来的“奶奶拍得真好!”,陈奶奶笑得眼睛都眯了:“以前总羡慕别人会拍视频,现在我也会了,以后每周都给孙女拍花!”

技能互助模块很快火了起来。张爷爷的“家电维修课”成了社区的“热门项目”,每周都有四五个居民带着旧收音机、电风扇来学维修。张爷爷戴着老花镜,一边拆零件一边讲解:“这个电容鼓包了,换个新的就能用;风扇转得慢,是轴承缺油,加点润滑油就行。”有次,居民小李带了台坏了三年的录音机来,张爷爷琢磨了一下午,居然修好了。小李激动地说:“这是我爸留下的,没想到还能听到声音,谢谢张爷爷!”

就在技能互助模块稳步推进时,科技培训营的筹备也提上了日程。之前的“科普小课堂”多是单次活动,不少老人反馈“学了就忘,没地方练习”。林溪团队决定,把“小课堂”升级为“长期培训营”,每月设置一个主题,分4次上课,每次90分钟,还配备“一对一辅导员”,确保老人能学会、会用。

第一期培训营的主题是“智能手机进阶使用”,针对“会基础操作,但想深入学”的老人。团队把课程分成“手机相册整理”“微信功能进阶”“线上挂号缴费”“短视频拍摄剪辑”四节课,每节课都有“理论讲解 实操练习 课后作业”。

第一节课“手机相册整理”上,讲师教老人们“怎么给照片分类建文件夹”“怎么删除重复照片”“怎么把照片备份到云端”。72岁的赵奶奶学得格外认真,她的手机里存了3000多张照片,全堆在“全部照片”里,找一张要翻半天。在辅导员的帮助下,赵奶奶建了“家人照片”“旅游照片”“孙子成长记录”三个文件夹,还删除了100多张重复照片。“现在找照片方便多了!”赵奶奶开心地说,“以后我每周都整理一次,再也不乱了。”

第二节课“微信功能进阶”,讲师教老人们“怎么发朋友圈定位”“怎么建群聊”“怎么用微信支付交水电费”。李爷爷之前总怕微信支付不安全,不敢用。辅导员小王耐心地教他“设置支付密码、开启指纹支付、查看交易记录”,还陪他在楼下的便利店买了瓶水,体验微信支付。“原来这么安全!”李爷爷说,“以后交水电费不用跑营业厅了,在家就能交,太方便了。”

培训营还特意设置了“成果展示会”。第一期培训营结束时,老人们纷纷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陈奶奶展示了给孙女拍的“月季花系列视频”,赵奶奶展示了整理好的“孙子成长相册”,李爷爷展示了用微信支付交水电费的“交易记录”。看着老人们自信的笑容,林溪团队也格外欣慰——他们知道,这些看似简单的技能,正在一点点改变老人的生活,让他们更自信地拥抱科技。

十一月初,社区举办了“技能互助暨科技培训成果展”。展厅里,张爷爷的“家电维修成果”摆了满满一桌——修好的收音机、电风扇、录音机,每台设备上都贴着“维修人”“维修时间”“故障原因”;老人们的“手机作品”则在屏幕上循环播放——有拍社区风景的短视频,有整理好的家庭相册,还有用微信制作的“家庭群聊纪念册”。

成果展上,居委会主任宣布了一个好消息:“区里要推广咱们社区的‘科技服务模式’,下周会有10个社区的代表来参观学习!”林溪团队既惊喜又激动——他们的努力不仅服务了自己社区的居民,还能帮助更多社区的老人。

成果展结束后,团队坐在办公室里,看着后台不断增长的数据:技能互助模块累计匹配成功63次,科技培训营累计培训120人次,小程序的注册用户突破了800人。江熠笑着说:“没想到我们一开始只是想帮老人解决健康监测的问题,现在居然做成了这么大的平台。”

林溪翻开笔记本,上面写着居民的新需求:“想学用手机网购”“需要教用打车软件”“想做电子相册送给子女”。她抬头看向团队成员:“居民的需求还在增加,我们的工作也不能停。接下来,我们可以把科技培训营的课程做成‘线上视频’,让没时间来现场的老人也能学;还可以在技能互助里加‘节日特辑’,比如春节前教大家‘用手机写电子春联’‘拍全家福视频’。”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照在墙上的感谢信上。团队成员们相视一笑,心中满是干劲——他们知道,科技服务的路还很长,但只要始终把居民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不断创新、不断改进,就一定能让科技的温暖,传遍社区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在科技的陪伴下,过上更便捷、更幸福的生活。

而在小程序的后台,一条新的留言正闪烁着,是陈奶奶发来的:“谢谢你们教我拍视频,孙女说要把我拍的月季花做成合集,发在网上给大家看!”林溪回复:“奶奶真棒!以后有新的拍摄技巧,我们再教您!”——这样温暖的互动,还在继续,而社区的科技服务故事,也将在这些互动中,写下更多美好的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