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夏夜晚风和你 > 第29章

夏夜晚风和你 第29章

作者:普通的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1 03:02:56

第二十九章社区互助模块落地与科技科普的创新实践

社区互助模块的筹备会议刚结束,林溪的手机就收到了一条居民留言——住在3栋的周奶奶想捐赠一台闲置的智能音箱,“孩子们买的,我不会用,放家里落灰,不如给需要的人”。这条留言像是一剂催化剂,让团队加快了模块开发的脚步。

周三上午,江熠带着志愿者挨家挨户走访,收集“闲置科技设备”信息。在5栋的张爷爷家,他们看到一台崭新的电子阅读器,“儿子从外地寄来的,说能看报纸,可我眼神不好,字再大也看不清”;7栋的刘阿姨则拿出一台儿童点读笔,“孩子上小学了不用了,功能都好,就是没怎么用过”。短短三天,志愿者就登记了23件闲置设备,涵盖智能音箱、电子阅读器、儿童点读笔、旧款平板电脑等。

“这些设备得先‘体检’,确保能用才能捐出去。”陈明宇带来了学校电子社团的学生,在活动中心搭起“设备检修台”。学生们拆开旧平板,清理内部灰尘,重新安装系统;测试智能音箱的语音识别功能,调整音量大小;检查点读笔的点读准确性,补充缺失的音频文件。有台平板电脑因为长期不用无法开机,学生们折腾了两个小时,终于让它恢复了正常,“这样就能给需要用平板上网课的孩子用了”。

设备检修完成后,王婷开始设计“互助模块”的页面。她在小程序里加了“捐赠区”和“需求区”:捐赠者上传设备照片、型号、功能描述,标注“是否需要上门取件”;需求者则发布“想要的设备类型”和“用途”,比如“需要一台平板给孩子上网课”“想要一个智能音箱听戏曲”。为了避免纠纷,王婷还特意加了“设备交接确认”功能——双方线下交接时,在小程序里点击“确认交接”,生成电子凭证,明确“设备捐赠后无保修,仅保证基本功能正常”。

互助模块上线当天,周奶奶的智能音箱就被2栋的李爷爷申领了。李爷爷喜欢听京剧,却不会用手机下载,志愿者上门送音箱时,还手把手教他“说‘播放京剧’就能听”。李爷爷试着说了一句,音箱里立刻传出熟悉的唱腔,他笑得合不拢嘴:“这下不用麻烦孩子了,想听就听,太方便了!”

可没过几天,问题就来了。有位家长申领了儿童点读笔,却反馈“点读笔的部分功能用不了”。志愿者上门检查,发现是家长“没装对应的点读包”。林溪立刻在互助模块里加了“设备使用指南”板块,每个捐赠设备都附带“操作视频”和“常见问题解答”,还标注了“志愿者联系方式”,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咨询。

就在互助模块逐渐成熟时,科技科普板块的创新也提上了日程。之前发的“防诈骗指南”多是文字,不少老人反馈“看不懂”“记不住”。周阿姨提议:“不如做成‘情景剧’,让志愿者演出来,老人们看得明白,记得也牢。”

团队立刻行动,编写剧本。第一期情景剧的主题是“识别假健康App”,志愿者扮演“骗子”和“老人”:“骗子”给“老人”推荐一款“能治百病的健康App”,让“老人”输入身份证号和银行卡信息;另一位志愿者扮演“社区志愿者”,及时出现,指出“App没有官方备案,是诈骗软件”,还教“老人”怎么在手机上查“App备案信息”。

情景剧在活动中心拍摄时,不少老人来围观。78岁的赵奶奶看得格外认真,拍摄结束后,她拉着志愿者的手说:“以前总有人给我推荐各种健康App,我都不敢装,现在知道怎么查备案了,以后就不怕被骗了!”团队把情景剧剪成3分钟的短视频,上传到小程序的科普板块,还配上了“重点知识点字幕”,比如“查App备案,打开手机‘应用商店’,看‘开发者信息’是否正规”。

除了情景剧,团队还推出了“科技科普小课堂”线下活动。每月最后一个周六上午,在活动中心举办,邀请社区医院的医生、学校的老师、数码店的技术员当“讲师”。第一期小课堂的主题是“手机拍照技巧”,技术员教老人们“怎么调亮度”“怎么拍全景”“怎么把照片传给子女”;医生则教大家“怎么用手机记录血压、血糖数据”,还推荐了几款“正规的健康管理App”。

小课堂上,老人们积极提问。张奶奶问:“怎么把照片传到子女的微信上?”技术员手把手教她“打开微信,找到子女,点击‘ ’,选‘照片’,再点‘发送’”;李爷爷问:“手机内存满了怎么办?”技术员教他“删除没用的App和照片”“把照片备份到云端”。活动结束后,老人们纷纷说:“这样的小课堂太实用了,下次还要来!”

十月中旬,社区举办“科技服务成果展”,展示小程序上线以来的成果:健康数据模块累计上传数据5800条,处理异常提醒27次;互助模块成功匹配18件闲置设备;科普板块的情景剧累计播放量3200次,线下小课堂举办4期,参与老人200余人次。

成果展上,居委会主任为林溪团队颁发了“社区服务之星”奖状。孙爷爷的儿子特意从外地赶来,握着林溪的手说:“以前总担心父亲的健康,现在随时能看血压数据,还有志愿者帮忙,我在外地上班也放心了。”一位申领了平板的家长也说:“孩子用平板上网课很方便,谢谢你们让闲置设备发挥了作用。”

成果展结束后,团队坐在活动中心的长桌前,看着窗外的夕阳,心里满是成就感。陈明宇拿出新的计划:“接下来我们可以加‘科技培训营’,教老人们用手机做短视频、拍家庭相册;还可以在互助模块里加‘技能互助’,比如老人教孩子做手工,孩子教老人用科技设备。”

林溪点点头,接过计划:“只要居民有需求,我们就继续做下去。科技不是冷冰冰的代码,而是能连接人心的温暖工具。”

此时,活动中心的门口,几位老人正围着志愿者,询问“下次科普小课堂什么时候举办”;不远处,两个孩子拿着刚申领的点读笔,开心地互相展示。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一幅温暖的画面——这就是林溪团队一直追求的“科技包容”:让每一个人,无论年龄、无论熟悉度,都能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与幸福,让社区变成一个充满温暖与连接的大家庭。

而在小程序的后台,新的需求还在不断涌现,团队的工作也远未结束。但他们知道,只要始终把“居民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不断创新、不断改进,就一定能让“社区科技服务小程序”成为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科技的光芒照亮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