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463章 刘郎才尽?师徒共击之

第463章 刘郎才尽?师徒共击之

1985年的国庆读者市场是属于《今古传奇》、属于《霍元甲》的黄金国庆假期。

《今古传奇》像一股巨浪冲击着文学界对写作的理解,编辑部更是在报纸上放出豪言壮语,要挑战一下三百万册的销量。

三百万册的销量,是《收获》和《人民文艺》当年发表刘一民的《凯旋在子夜》、《雷场相思树》等几篇小说时才敢企及的销量。

《今古传奇》编辑部之所以如此高调,一方面是为了杂志的销量,另一方面也是憋了一肚火,在这个对通俗文学无比鄙夷的时代,他们的销量越来越好,但受到的抨击也是与日俱增。

什么挖文学的墙角、你们那点东西也叫文学?呸!

呸完之后扔到地上还得踩一脚。

这次刘一民投《今古传奇》让他们弯了几年的老腰一下子就直了,恨不得逢人就说刘一民投《今古传奇》了,这是文坛对通俗文学的接纳和认可。

文坛许多人看到刘一民写的《霍元甲》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在疑惑,想知道刘一民为什么会写这个东西,简直是自降身份!

有的人是坚持传统文学的老顽固,有人则是表面上不屑,内心嫉妒的要死,没人的时候咬牙切齿地喊“为什么要写?为什要写?写就写了,怎么还卖的这么好,我怎么写不出来?”

书房里,刘一民看着报纸上的内容觉得有点无聊,随手将报纸放到了一边。

刘一民陆陆续续收到了不少的书信,一些朋友询问他写《霍元甲》的缘由,就连徐驰在为亡妻伤悲之余,也送来了书信。

刘一民在信里面一一回复原因,并再次将他的观点给大家阐述了一遍,文学不能总是将自己想象的高高在上,跟艺术一样,搞点自以为是的东西,要写大众能看得懂的文学作品。

讨论的风波不仅影响了刘一民,也影响着在浙省拍摄的朱霖。

自从《今古传奇》发表,剧组的人对《霍元甲》的讨论就没停止过。不过这群演员,更多的是喜欢,《霍元甲》的小说给他们在忙碌的拍摄之余提供了休闲的娱乐机会。

朱霖正在吃盒饭,杨洁坐在了她的身边,询问朱霖《霍元甲》这篇小说的写作目的。

“杨导,这个呀就是刘老师的随手之作。北影厂想要拍一些功夫、武侠题材的电影,可是没剧本,就邀请刘老师写一部,刘老师就答应了。本来只写的剧本,老首长看了之后,想看小说,于是就了几天时间把小说写好发表了。”朱霖一边吃,一边笑着说道。

朱霖说的风轻云淡,杨洁听的眼皮直跳,什么随手之作,什么老首长看后大悦,这是她能听的词儿吗?

杨洁觉得朱霖是在炫耀,可是看她如常的神色,也没有找到什么证据。

不过听到北影厂要拍摄,杨洁来了好奇心,询问道:“找谁导演的啊?”

“还没定,北影厂怕拍不好,一直在找人,不知道现在定没定。杨导,你觉得《霍元甲》拍出来有人看吗?”朱霖怕刘一民喊着发展功夫电影的口号砸到了自己的脚。

“把你的‘吗’去掉,定然很多人看,这拍出来不比北影厂的《神秘的大佛》好看?就算是拍的差一点,也有人看。咱们国内缺这种电影,这是短板,刘一民同志是要给咱们国内电影补短板喽。”

聊完刘一民的事情,朱霖犹豫片刻,询问杨洁自己演的怎么样。

杨洁说道:“小朱啊,你不要有心理负担,你演的非常好,那一颦一笑间将雍容华贵又含情脉脉的感觉给演了出来,真可谓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

朱霖被杨洁夸的有点不好意思,她来之前就对角色进行了深刻的了解,上手很快。

杨洁继续夸道:“你有导演经验,演员经验也丰富,比我们之前拍摄的都顺利。”

吃完饭后,两人将盒饭扔到了垃圾包里,稍微休息一会儿后就开始下午的拍摄。

“小朱啊,以后刘一民同志有什么电视剧本也可以直接给我们央视嘛,电影厂拍电视毕竟是外行,还得找专业的电视导演。”杨洁轻飘飘地说道。

旁边的朱霖回首说道:“杨导,我回去跟刘老师讲讲,不过北影厂和八一厂两个电影厂跑动的积极,上影厂也时常联系,有时候刘老师也为难。”

“我明白,好的编剧永远不愁自己的本子卖不出去,国外的导演都抢,别说是国内的了。”杨洁说道。

朱霖走到妆造团队旁边,开始了补妆,穿上一身华服后,剧组的人只觉得这女儿国国王就应该是朱霖这样式的。

旁边的猪八戒戴上两个耳朵、孙悟空在那儿粘猴毛儿,沙和尚觉得扁担有点不舒服,正在找问题到底出现在哪儿.

杨洁一声拍摄的指令下达,剧组的众人顿时开始忙碌了起来,快速进入拍摄的状态。

“我觉得唐僧要对女儿国国王动点情,要很含蓄的表现出来。”杨洁的话音落下,顿时让整个剧组里议论纷纷。

动情?动情还是那个到西天取经的唐僧嘛!

杨洁继续解释道:“唐僧这时候也是**凡胎,不是树上的知了。但是不能表现的太多,唐僧你体会体会,咱们走走戏。”

杨洁的解释并没有让剧组的演员理解,但杨洁作为导演在剧组里是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的。

什么齐天大圣?导演说你是,你才是!什么大闹天宫,导演让你闹,你才能闹!

六小龄童站在旁边舞弄着棍子,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朱霖在想着动作,她在想动作的时候,脑子里总想着刘一民.

文研所内,国庆假期之后,刘一民正跟戴建业、易众天等人讲课。

国庆三天假,他们好好地逛了逛燕京城,见识了一下什么叫做首都,首善之地。文研所每月五十多块钱的补贴,让几人富得流油。

各自学校发的工资用来养家,文研所的补贴让他们紧巴巴的手突然变得宽松了。

关键是不只是补贴,参加各个研究项目,文研所还有科研经费。文研所的科研经费在燕大也是首屈一指,刘一民不是后世的周扒皮导师,总想将那点经费划拉到自己手里,把学生当成免费的骡子来使唤。

三天假期,没吃过的吃了,没玩过的地方玩了,实在吃不起的,七八个人凑一凑也能尝尝味儿。

刘一民看着眼前的八个人文研所的受训老师,几人脸上都带着不同程度的笑容,明显还没有从假期的欢娱中收心。

这几个人大多刚当上老师,戴建业刚当上老师半年,易众天相对来说时间最长,比刘一民还长,81年毕业就当老师了。

“都收收心,怎么还没玩够啊?”刘一民笑着问道。

八人听到刘一民的话,表情刚收敛就又绷不住了,教室内笑声一片。

“刘老师,这是我们经常对学生说的话。”李良荣嘿嘿一笑。

上课的时候,这几位受训老师冲着刘一民喊老师,平时叫所长。这一声“老师”下来,师徒之情就又浓厚了不少。

刘一民已经忘了,是谁先这么叫的,引起了其余人的效仿。

戴建业用自己那独特的鄂省麻城普通话说道:“刘老师,你为什么要写《霍元甲》,这阵子报纸上不怀好意的声音又多了不少。”

“什么是通俗文学,什么是传统文学?这个界限如何分?《西游记》算不算通俗文学,《水浒传》《红楼梦》呢,这些也没影响我们读者的喜爱、学者的研究。大家要去研究,为什么现在好像通俗文学比传统文学更受读者的欢迎,读者看通俗文学的心理是什么?

你是工人,干了一天活很累,回到家拿起一篇武侠小说,此时是不是会感到非常轻松?你将自己想象成霍元甲大杀四方,是不是更高兴了?”

刘一民从文艺作品的作用出发,将读者的心理给一一剖析出来。通俗小说最重要的功能是娱乐,娱乐的好了慢慢地就会变成后人的研究对象。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