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460章 “中央社”来访

第460章 “中央社”来访

暑气蒸腾,刘一民让人去买来了汽水和雪糕,拍戏的间歇,大家坐在阴影下吃着雪糕。

李长官自然不能跟他们一样,时刻站得笔直,吃雪糕的姿势都与众不同。

演员尤其是战士们扮演的士兵,衣服解开里面冒着热气。

“杨导,咱们得注意点啊,这天太热了。”刘一民说道、

杨光远看向刘一民,他知道太热了,但是也没办法,耽误一天就要大量的经费。

这阵子电影局专门又给他们拨了五百万的资金,目前剧组并不缺钱,甚至可以说富裕。但他怕时间久了,浪费国家的钱。

“我再找人弄点防暑的药吧,再跟附近的瓜农谈谈合作,争取隔三差五的给咱们送点西瓜吃。”杨光远无奈地说道。

“也只能如此了。”

刘一民也不顾什么形象,穿着背心和草帽在剧组里溜达。休闲的时候就去跟郑洞国、郑庭笈和程思远几人聊围绕在徐州的另一场战役,那就是淮海战役。

“徐州这地方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徐州周围一片平原,从徐州出发可南下、可北上,北至北平、下可至金陵,西可达关中,又是中原粮仓,谁能不争?”郑洞国跟刘一民讲解道。

可惜郑洞国和郑庭笈两人对淮海战役的细节了解并不多,但对整体战争走势掌握的一清二楚。

“辽沈战役解放军的兵力很充裕,可华东野战军打的一直都是紧巴巴的仗。在辽沈战役里还能看到解放军防守,淮海战役里基本上都是追击、埋伏。

兵力捉襟见肘,所有的力量都得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在大多数时候,华东方面根本没有预备队。”郑庭笈说道。

淮海战役60万对80万,这是一锅硬吃下去的夹生饭。早前,在鲁省战场,华野的兵力就不如敌人,但凭借着灵活的战略和集中优势兵力,屡屡创建奇功。

优势是一步步打出来的,例如三天拿下李仙洲五万多人。《亮剑》里楚云飞的那句——就是几万头猪也抓不完的名句出自王耀武对李仙洲的评价。

郑洞国几人平日除了当顾问之外也无聊,很乐意跟刘一民讲这些。

“我们在金陵只能看着优势一点点的丧失,八十万人,美械机械化部队,兵败如山倒啊。”程思远感叹道,称当时的金陵指挥部,众人都乱了套了。

“当然,战场上的胜利跟解放军情报工作脱不开关系,我都没想到,郭小鬼竟然是卧底。金陵多少战役规划都是出自他手,唉。”

郭小鬼,就是郭汝归,级别最高的地下党,通过他从金陵传出来了源源不断的情报。

“按照他的计划走,可能还输的没那么惨。”刘一民说道。

“哈哈哈,都是往事,往事!”

8月底,拍摄进行的非常顺利。附近的老百姓刚开始听到轰隆隆的爆炸声还会惊慌,现在已经完全适应了。

导演杨光远和翟俊杰的配合越来越默契,翟俊杰第一次当导演,就干的有声有色。

郑洞国和程思远、郑庭笈三人离开了剧组,三人年事已高,跟着他们这群年轻人吃不消。

临走之前,郑洞国告诉刘一民,想了解更多淮海战役的细节,还得去找黄维、杨伯涛等人。

此时,北影厂拍摄的《最美的青春》剪辑完毕后正式在央视和津城电视台首播,几天后,陆续有七家电视台跟播。

剧组为了缓解一下大家拍摄的压力,晚上特意找了一片空地,摆上电视,让大家看《最美的青春》。

两集电视播完之后,大家看的都不过瘾。

杨光远站在人群前面说道:“同志们,这是在塞罕坝上拍的,冰天雪地啊,《最美的青春》剧组的同志们都没放弃,有人第一天上坝就被冻倒了。

咱们一定要向他们学习,拍摄任务很艰巨,但我相信,我们的付出,会换来全国人民一致的认可。”

杨光远说完还不忘让邵宏来上前面讲几句,培养一下战区司令的气质。

“有请李长官训示!”杨光远说完,就回到了人群里。

邵宏来身披大氅,戴着白手套,叉着腰站在人群前慷慨激昂地做了一段战前训示。

自此,邵宏来这个演员跟李宗仁有了不解之缘,多次在电影、电视里面饰演李宗仁这一角色。

9月燕大开学,刘一民准备回到燕京,剧组已经没有什么需要他干的事情了。

台词经过多次打磨,顺畅无比。

“一民,别走了,燕京来电,我们要接一位来自岛上的客人。”

“谁啊?”刘一民望向杨光远。

杨光远将电报递给了刘一民,上面写着“通知剧组导演杨光远、翟俊杰通知并转编剧刘一民同志.”

来人是岛上“中央社”负责人谢忠侯,他正是替蒋大买书的。通过新华社向大陆申请前来剧组采访,上面看到后直接批准了他的申请。

“那就等等这位来自海峡对面的客人吧!”刘一民说道。

杨光远问道:“咱们需不需要整理一下迎接对方?”

“迎接?杨导我看不用,咱们是剧组,又不是富丽堂皇的大酒店,再说了,一个小小的负责人,咱们不必兴师动众,该怎么干就怎么干。”刘一民说道。

翟俊杰犹豫道:“这样不太好吧?”

两人觉得这代表着大陆的面子,得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

“要不你们去发一封电报询问询问?上面要是想超规格接待,早就派人来了,不会是咱们几个。”刘一民分析道。

最终两人还是给上面发了电报,生怕事情出了差错,记者再跑到国际上胡咧咧,造成不好的影响。

不过部里面给的回复是:“听刘一民同志的,对方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没有什么不能看的,也没有什么好掩饰的。”

听到上面这样说,杨光远和翟俊杰才放下心来,高兴地继续拍摄去了。

9月3号,“中央社”谢忠侯在新华社香江分社的负责人陪同下抵达了台儿庄。

“刘一民先生,久仰大名,你是我们华人文学界的骄傲啊。”谢忠侯激动地握着刘一民的手说道。

“谢先生,你客气了,什么骄傲不骄傲的,一点小名气。”

谢忠侯赶紧说道:“太谦虚了,您太谦虚了。领导让我感谢你,感谢你写的这篇小说。领导看完之后深受感动,觉得大陆没有忘记他们的贡献。”

谢忠侯走进剧组驻地,两只眼睛不断地寻摸来、寻摸去,手中的相机咔咔照个不停,要把照片带给岛上的先生看。

“谢先生,时间还长,什么时候拍就行。”

谢忠侯听到这话才收起了照相机,再次认真地观察了起来,下午来到拍戏的现场,手里的相机再次响了起来。

谢忠侯身穿笔挺的西装,晒得满头大汗也不愿意将身上的西装脱掉,像是在显示自己的优越感。

等他流着汗走到刘一民旁边的时候,刘一民打趣道:“你不热吗?”

“不热,不热,这个布料啊是最新款的,西洋的织造技术,很透气的。”谢忠侯用满是汗水的手指将衣角往下扯了扯。

刘一民目不转睛地看着谢忠侯,谢忠侯打量了一下自身,疑惑地询问他看什么?

“领带有点松了。”刘一民淡淡地说道。

谢忠侯赶紧将松开的领带重新拉紧,闷热差点让他喘不过气来。

刘一民在旁边不断地说着自己在欧美获得的西装知识,将能透气的地方全部都给他堵住。

“刘一民先生,你是个作家怎么穿的跟码头的工人一样,只穿一个背心。”谢忠侯问道。

“因为凉快啊!”

谢忠侯被噎的说不出话,刘一民又带着他不断地去拍摄“精彩”的照片,半个小时后,谢忠侯将自己的西装给扯了下来,衬衣的袖子高高挽起。

“怎么?这布料不透气?”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