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459章 从《霍元甲》开始的国内武侠电影

第459章 从《霍元甲》开始的国内武侠电影

原本,《血战台儿庄》的电影上映后在华人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蒋大通过在香江的“台中社”负责人谢忠侯联系上了新华社的人,经过批准从桂省电影制片厂复制了一份拷贝,送到了岛上。

蒋大看完电影之后感慨颇多,认为这部影片承认了他老爹在正面战场抗战的功劳,对大陆方面释放出来的善意表示感谢。

如今,《血战台儿庄》的电影还没出来,倒是纪实小说先出来了,于是蒋大先看上小说了,通过小说的内容也能推理出电影内容。

上面对这一部小说或电影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非常重视,通过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商务印书馆向国际市场增大《血战台儿庄》的销售规模,进一步催化可能引发的反应。

在刘一民的建议下,两家出版社设立了一个电报购买的窗口,购买者通过电报和汇款单的汇钱,出版社通过直营的书店将书本寄出。

这算是八十年代的网购业务,除了没有跟中国签订国际邮政联盟条约的国家不能购买,其余的都能。

刘一民跟国外合作的十几家出版社一一进行了联络,希望他们能够配合两家出版社的行动。

这个好消息对于《血战台儿庄》的剧组而言是一场春雨,预计剧组接下来的拍摄经费是不愁了,不过上下关注对剧组也会产生巨大的压力。

前些时日,导演杨光远跟刘一民发来电报,拍摄用的物资已经购买完毕,绝大部分角色演员已经到位,根据台儿庄古城建造的拍摄基地即将完工。

完工之后,剧组开始正式的拍摄工作。台儿庄战役是在春季,盛夏拍摄,身着衣,对于演员的身体也是一种考验。

礼士胡同,郑洞国的四合院内正在举行黄埔同学会,参会人员是在燕京的功德林学员,热议的话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在历史的契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刘一民到之后,不少人围了过来,夸赞他《血战台儿庄》写得好的同时,也夸赞他的《特赦1959》写的不错。

“跟《血战台儿庄》还是没法比,要不然不至于蒋大只购买三册啊!”刘一民握着郑洞国的手打趣道。

旁边的黄维红光满面地说道:“一民,你小子用燕京人的话说不地道啊,咱俩这关系,你应该给我脸上贴贴金呐,幸亏我老头子心态平,要不然非得被你气背了过气去。”

《特赦1959》出来后,黄维受到了不少人的调侃,只不过被杨伯涛骂了几十年,脸皮早就练出来了。

“您怎么这么高兴啊?”

“大家都挺高兴的啊。”黄维纳闷地说道。

“您好像有点忒高兴了?”

黄维笑脸一收:“你小子,没有证据的话可不好乱说啊!”

旁边的功德林学员,顿时笑出了声。程思远来得比较晚,看到这热闹的场面,不禁向旁边人探听起了原因。

“哈哈哈,一民,黄维同志是确已弃恶从善。”

客厅内,程思远率先说道:“德公的儿子李幼邻来电称将不久后的回国,想亲自见一见他父亲的扮演者。这个演员我只是看过照片,从照片上看是真像啊!”

“当时在部里开会,定下的方针就是要挑选相似的演员,力求在每一个细节上都还原现实。”刘一民说道。

郑洞国说道:“你们从编剧到导演、再到演员都辛苦了。”

郑洞国将自己获知的最新情况向在场的众人讲了讲,他领头的统一促进会已经成立,目前整天呼吁,但实际上进展不大。

他让大家想一想,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切入点,哪怕是小切入点,总能一一放大。

听到这话,众人七嘴八舌地讲了起来,整体都是老调重弹,向对面的朋友写信劝告等等。

“其实真正起作用的是小(将)啊!”黄维直接点题。

众人一想,好像确实是这样。对面不少人,还是有防备之心的。他们的朋友大多身处高位,要考虑到的事情自然不一样。

“一别大陆近四十载,难道他们就不想家吗?”郑庭笈问道。

刘一民说道:“中国人自古就是安土重迁、故乡难离,怎么能不想呢?”

“是啊,即使如此,仍然不愿意放开限制。咱们提出三通,对面就是不愿意配合。”郑洞国说道。

屋子里的气氛压抑了下来,这群人老骥伏枥,想做一番大事,却发现什么都不好做。

“对面没办法全面放开,我觉得可以局部放开嘛。除了高层人员,还有大量的基层士兵到了岛上。这群人在岛上举目无亲几十载,想家是必然的,或许可以推动对面答应老兵或者在大陆有亲属的人回乡探亲。”

刘一民继续说道:“在外国访问的时候,我见过许多的从岛上到国外的华人,他们跟岛内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老兵们的返乡心愿是非常强烈的。

老兵一年年老去,再长时间下去,能回来看看的人是越来越少了。有多少人,早已成灰。妻子孩儿遗弃家中,老娘年迈是否健在?”

刘一民说完,在座的几个人眼圈微红,长达几十年的思乡之苦、夜夜翻来覆去,就这一汪海峡,有多少是海水,又有多少是老兵的思乡泪。

郑洞国拍了拍椅子的扶手,大声地说道:“是啊,有多少是海水,又有多少是儿郎的思乡泪。”

他们觉得刘一民说的不错,是应该推动老兵返乡探亲,长达几十年的分离,分开的太久了。

程思远起身在客厅中间反复踱步数次,击掌道:“如能推动老兵或家属探亲,我相信未来的全面交流不在话下。”

“不过这件事也得慢慢来,从长计议。咱们这边要是搞得热火朝天,说不定还会激起对面的逆反心理。闷声干大事,想办法在对面内部形成一种思潮才对。”刘一民笑着说道。

“那这就是咱们统一促进会接下来的任务了。既然是内部,我们得跟海外的人联系联系,由他们从中传递信息。”

在郑洞国的安排下,会议形成了具体的文件内容。不仅要让会里的会员看一看,他还要让上级部门看一看。

中午吃饭,气氛再次活跃起来。有人提起对面现在发展得不错,经济突飞猛进。

“奇了怪了,搞经济的跟开窍了一样。”

刘一民说道:“诸位,光头带走了国内的黄金、美元,用这些黄金美元去建设一个省,诸位觉得快不快?”

除此之外,还在岛上进行了分田地。这帮人根基在大陆,跟士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本身就是大地主,自然不会损害自己的利益。但是到了岛上就不一样了,岛上的地主跟自己可没啥关系,宰了就宰了,在宰的同时刀上还能沾点油。

吃饭的时候,郑洞国邀请刘一民加入了他们的促进会,帮他们出谋划策,

吃完饭,同学会结束,刘一民回到了四合院。

《黑奴的救赎》剧本写好的时候,《收获》正在纯文学杂志市场上攻城掠地。

《黑奴的救赎》在国内也有巨大的市场,尤其是听到美国导演要把它拍成电影之后,很少有人怀疑里面内容的真实性了。

刘一民将剧本从中国寄出,并给导演弗兰克附赠了一封信。

这些事情做完,刘一民在四合院里休息了两天后,带着一家人来到了北戴河。

这次刘一民没有住在北戴河的创作之家,而是在靠着通过创作之家的赵秀文租了一户小院。

“一民同志,咱们创作之家有的是地方,你费这个钱干嘛?”老赵不解地问道。

“我们人多,小孩子时常哭闹,就不去打扰同志们了。”刘一民笑着说道。

除了杨秀云和喜、刘雨、刘林之外,还有朱父朱母,朱母提前将年假休了,朱霖在人艺脱不开身,就没有来。

刘一民跟在老家的刘福庆拍了封电报,刘福庆也想孙子孙女,接到电报后就开上介绍信坐火车来了。

一大家子挤在创作之家,估计不少人就要嚼舌根子了。

自己租个院子,一个月不到十块钱,无拘无束。

老赵走后,刘一民笑着说道:“爹娘、爸妈,你们放心在这儿休息。你们想吃啥,尽管去买。”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