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 > 第1564章 一条大路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 第1564章 一条大路

作者:咖啡就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3 12:33:48

(诸位读者老爷们,猜一猜,这次课题的田野调查,小李抠子,准备一鱼几吃?)

面对王金福肯切中又带着点犹豫的目光,梅苹放下筷子,拿起纸巾,擦了擦嘴角,“王镇长,有些存在,有其深厚的历史和社会根源。堵不如疏,破不如立。”

“梅教授,您说。”

“上面不都有文件要求么?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展经济,拓宽渠道,多元化的收入来源,再有就是,法治建设。最后,加强文化引导,培养村民主动求新的意识。”

王金福一愣,这不就和喝水一定要用嘴,动物园一定要有动物,上厕所一定要自己去一样的太阳语录差不多?

梅苹微笑道,“王镇长,您的心情我们非常理解。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人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我们这次课题的核心是观察和记录转型期乡村治理中的宗族现象,为政策研究提供基础性的学理支撑。”

“至于具体问题的解决路径,这涉及到地方实际情况的复杂性、政策执行的连贯性,以及多方利益的平衡。实在不是我们几个做学术的能妄加置喙的。”

“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观察到的情况、分析出的趋势,客观、全面地反映上去,供决策参考。

一番话,滴水不漏,既表达了理解,又明确划清了学术研究与实践干预的界限。

王金福咧了咧嘴,想挤出一个表示理解的笑容,却只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弧度,“明白,明白!梅教授说的是,学问有学问的规矩.....唉,是我心急了,心急了。”

他端起酒杯,掩饰性地又灌了一口,辛辣的液体滑过喉咙,却压不住满嘴的苦涩。

气氛一时有些沉闷。蔡东照和姬小雅低头对付着碗里的鱼丸,许言则若有所思地翻着自己的笔记本,李乐啃着一只椒盐虾蛄,咔嚓作响,仿佛刚才饭桌上那番沉重的对话与他无关。

又是两杯下肚,王金福说了句抱歉,起身,脚步略显虚浮地朝包间外走去。

李乐吐掉嘴里的虾壳,也站起来,“王镇长,等等,一道。”

排档后巷的老式公共厕所,弥漫着刺鼻的氨水和廉价檀香混合的怪味。

瓷砖墙面上布满黄褐色水渍和裂缝,几个水龙头滴滴答答。

王金福站在长长的小便池前,长吁一口气,脸上是卸下伪装后的深深疲惫,李乐走过来,挨着他站定,刺啦~~~动作利落,然后精准迅速的朝着一个点位,射击。

铿锵有力的声响,让四十岁的王金福有些羡慕,再想想自己的断断续续,时强时弱,似有似无,滴滴答答,开始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

哗哗哗哗中,李乐忽然开口,“王镇长,是真没辙了?”

王金福一个激灵,差点呲到脚面上。侧过头,借着昏黄的灯光,看向身边这个高大的给人巨大压迫感的年轻人,又想起上午那几拳几脚。

李乐脸上没什么特别的表情,依旧是那副懒洋洋的随性,可透着一种洞悉的冷静。

“李博士,”王金福嗓子有点干,“你这话?”

“我就随口一问。”小李秃子手持凶器,一二三,抖了抖,刺啦~~~入鞘。走到旁边锈迹斑斑的水池边拧开水龙头,洗着手,声音在水声中显得有些模糊,“您,是想要长的,还是短的?”

王金福心头一动,迅速系好皮带,也走到水池边,拧开另一个龙头,冰凉的自来水冲在手上,让他混乱的脑子清醒了几分。

压低声音,目光里带着十二分的警惕和探究,试图从那张平静的脸上读出些什么,“长的?短的?李博士,这话怎么讲?”

李乐甩了甩手上的水珠,没直接回答,只是从裤兜里摸出半包揉得皱巴巴的灰狼,抽出一支递给王金福。

王金福见状,俩手在裤子上蹭了蹭,接过,顺势掏出自己的,递过去,李乐摇摇头,“我这是下乡用的。”

“呵呵呵,不抽好,不抽的好。”

啪嗒,昏暗中,一点火星明灭。

“唉,李博士,让你们看笑话了。”

王金福靠在冰凉的瓷砖墙上,吐着烟圈,眉宇间是化不开的愁绪。

“合口这地方,就是个火药桶。陈厝林厝这点事,拖了不是一年两年了,是几辈子!祖宗的地契,政府的红本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我这个镇长,夹在中间,就是个受气包!上面要发展,要稳定,下面要钱,要地,要祖宗的脸面!塞林木!我倒是想一碗水端平,可这水,它自己就晃啊!”

李乐笑了笑,表示理解,“就像人身上长的脓疮,短的,就是哪里鼓包了,赶紧挤一挤,敷点药,先把烧退了,把血止住,别让它烂穿了,闹出大乱子,影响您政绩,也影响合口的脸面。”

“长的呢?”他拖长了音,目光扫过王金福,“那就是动刀子,刮骨疗毒。可这刀子下去,伤筋动骨,血流得多了,人能不能扛住,会不会落下残疾,可就不好说了。而且,这动刀子的权限,也不在您手里,对吧?”

王金福眼神闪烁,李乐的话像根针,精准地扎在心窝子上。

可正如李乐所言,宗族问题盘根错节,牵涉历史、文化、利益、甚至更高层面的政策导向,他一个小小的镇长,能动用的资源和权限极其有限。

强行“刮骨”,搞不好自己先被掀翻在地。

“李博士是明白人。”王金福叹了口气,“这脓疮,眼下就快捂不住了哇,今天这场面,你也看到了,差点就.....唉!我这心里,火烧火燎啊!就想找个法子,先把眼前这关过了,别真闹出**,我这乌纱帽丢了事小,老百姓流血受伤,那罪过就大了!”

李乐点点头,“王镇长,明天上午,我和东照要去镇档案室,查点东西。听说您那儿,有些老档案,年份挺全的?”

王金福要嘬烟的嘴一顿,随即眼中精光一闪,立刻会意。

脸上愁容未消,却挤出一丝心照不宣的笑,“有,有,年份是挺全。对了,我那还有点朋友送的安溪铁观音,今年的新茶,味道正。李博士要不明天查完档案,到我办公室坐坐?尝尝我的茶?”

“那就叨扰王镇长了。”

两人相视一笑,都没再多说。

一夜无话,吃喝拉撒。

第二天临近十点,镇大院那栋米黄色旧楼三层,王金福的办公室门虚掩着,传出方言的大嗓门。

“喂?农电站?彼个电费单搁是安怎算?恁爸看拢无啦!搁是彼仙七桃乱算,乎林冻未条喔.....” (喂?农电站?那个电费单到底怎么算的?我看不懂!要是再乱算,我跟你们没完!)

李乐在门口站定,咳嗽了一声,抬手敲了敲敞开的门板。

王金福正对着电话发火,闻声抬头,脸上的愠怒瞬间化为一种混杂着疲惫与期盼的复杂表情,忙对着话筒,“吼啦吼啦,等一下再打给你!”啪地挂了电话。

“呀,李博士,东照啊,快,快请进!”

说罢,起身绕过堆满文件的办公桌迎上来,招呼李乐坐下。

办公室依旧拥挤,两排塞满文件和落灰书籍的旧木书柜,墨绿色的铁皮文件柜,头顶那台滋滋啦啦的吊扇徒劳地搅动着闷热的空气。

王金福亲自拿起暖水瓶,给李乐斟茶。

“李博士.....”

李乐一摆手,“别,王镇长,叫小李就成,小李,听着,多亲切,是吧?”

王金福眼珠一转,“吼,就小李,呵呵呵。资料查的怎么样?”

李乐接过水杯,目光扫过桌面,“档案室那边资料挺全,八几年土地详查的图册、九零年滩涂承包到户的原始登记底册都找到了,东照还在那边抄录。”

王金福搓着手,在李乐对面的折叠椅上坐下,拿起烟盒,刚想递过去,又收回来,自己点上一根烟,嘬了口,“那就好,那就好,只要能帮上你们研究的忙,镇里一定全力配合。”

嘴上说着,可显然心思不在档案上,他挥挥手,驱散眼前的烟雾,目光带着探寻看向稳稳当当坐在身旁的李乐。

只不过,看着看着就觉得,面前这人,怎么和前几天、甚至是昨天接触时的感觉有些不一样。

之前只觉得这人身材高壮,长相俊秀,人懒洋洋、笑眯眯,带着男生女相的强烈反差,嗯,还有一个好身手。

今天,却多了些不一样的,气度。

对,是气度,那种大家门里培养出来的年轻人,带着几分贵气的沉静内敛,从容不迫,行止有度,眼神里露着笃定与坦然,一举一动都透着被规矩浸润过的分寸感。

想到李乐的来处,心中好奇又不敢多问,聊了几句题外话,便斟酌着,“小李,昨天.....你说的那长和短,我这心里琢磨了一宿.....”

李乐端起茶杯,抿了口,赞了句好茶,反而问道,“王镇长,昨天梅老师那番话,您是不是觉得,有点....太原则,太务虚了?”

王金福一愣,尴尬地笑了笑:“梅教授是大学问家,讲的都是大道理,方向肯定没错,只是我这,火烧眉毛了,刚市里吴秘书长还来电话问这个事儿,挨了一顿批....”

“方向没错就好。”李乐放下杯子,身体微微前倾,嘴角一翘,笑的含蓄,可这笑,要是落到田胖子、钱老板、甚至马大姐这些熟悉的人眼里,就知道,这狗日的不是给人下套,就是要给人念经了。

果然,就听李乐说道,“王镇长,您要是不觉得我多事,或者年龄小没经验,我就给您说说?”

“哪能呢,你都是博士了啊,读万卷书的人,我们这些也就是地方经验多一些,可真论到眼见,规划,方向这些,肯定不如你们。”

“读万卷书,也得走万里路呀,尤其王镇长这样在基层摸爬滚打的,就像我师公,费先生以前教导我的,脚上不沾泥,手上不沾灰,是做不得学问,开不得口的。”

“费先生?”王金福也不是傻子,在李乐这“报家门”一样的话里,咂摸出点儿味道,想起梅苹这几个人的帽子,“是...那位费先生?”

李乐依旧笑,口风一转,“那我就妄言几句,要是觉得有用,就当个参考。”

“你说,你说,这时候,还有什么妄言不妄言的。”王金福给小李秃子的杯子里添上水。

“所谓短,就是先扑灭您眼前这场火,把陈厝林厝这滩涂的雷给拆了。”

“而长呢,就是您这合口镇,怎么才能从根子上,让这些盘根错节的宗族房头,别老给您添堵,甚至还能稍微用上点劲儿,别光耗在内斗上。”

“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王金福眼睛一亮,“这短怎么个短法?长又怎么个长法?”

“先说短,”李乐手一指茶几上的那张规划图,“眼前这滩涂的烂摊子,核心就仨字儿,拖不得,也断不清。”

王金福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拖不得,是怕两边真打起来,您兜不住。断不清,是两村几百年老账,地契、红本本、谁占了多少年,公婆都有理。”

“人说前朝的剑斩本朝的官,可真到了法院,也得讲个历史溯源不是?您强行判给谁,另一家都能掀了您的桌子。”李乐语速不快,却字字清晰,“所以,得换个思路。”

“换个思路?”

“对,”李乐伸手,比划着,“简单归结,就是搁置归属,分配补偿,转移矛盾,寻求共赢。”

“搁置归属?”王金福眉头紧锁,琢磨这几个字,“可眼下....那补偿款怎么分?”

“补偿款,别按地分,按损失和贡献分。”

“嗯?”

李乐解释道,“第一笔钱,土地补偿款,这是大头。既然归属扯不清,那就暂时冻结,宣布权属争议未解决前,这部分钱一分不动。这能立刻给两边降火,让他们知道闹也没用,钱拿不到手。”

“这是,那就都别吃了?”

“大概这个意思,但,您得拿出一镇之长的气魄来,就按我的意思来谈,谁特么吵吵,就办谁!”李乐手指头一叩茶几,“您手里有这个权力,为什么老是藏着掖着呢?你怕他们,可他们怕不怕暴力机关?豁出去了!”

听到“一镇之长”四个字,王金福咂了咂嘴,深吸一口气,“嗯,小李,你继续说。”

“第二笔钱,地上附着物和补偿。这是实打实的损失,谁家在争议滩涂上养了蛏苗,建了管理房,有账可查,有目共睹。这部分钱,按各家近五年实际投入和损失,该补多少补多少。”

“这部分最容易核实,也最没争议,先把这部分钱发下去,让真正受损失的村民看到实惠,稳住一部分人心。”

“第三笔钱,最重要,叫和谐发展基金。”李乐加重了语气,“从总补偿款里,单划出一块来,比如10%-15%。你就明着告诉两边,只要你们坐下来谈,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分配协议,这笔钱就按协议比例发给你们!”

“但如果谈崩了,这笔钱就收归镇上,用于全镇的公共建设。这叫胡萝卜加大棒,逼着他们必须谈!”

王金福眼睛瞪大了,“这,能行?他们能愿意谈?”

“您得看人性,他们争来争去,争的是什么?不就是利益?有钱的,有名的。”

“而且,光谈钱还不够,得给个更大的盼头,把他们的劲头从争地转向别的地方。”

李乐手指在规划图上工业园的位置画了个圈,“工业园建起来,需要配套吧?物流、仓储、用工。镇里牵头,说服市里,或者从补偿款里再拿出一部分,就在争议滩涂附近,或者选个两村交界的地方,合建一个项目!”

“合建?”王金福若有所思。

“对!比如,建一个小型冷链仓储中心,专门服务工业园和两村的海产。股权呢,陈厝林厝按最终谈妥的补偿比例占股,共同管理,收益共享,但有一条,特么两家要是谈不好,这钱,就相当于给镇里当费用。”

“再比如,搞个联合的服务公司,对接工业园的用工需求,优先培训两村的年轻人进厂。把未来的利益捆绑在一起,让他们意识到,合作,比斗气更能赚钱!”

李乐看着王金福:嘿嘿一笑,“最后,给个台阶,加点仪式感。”

“协议签的时候,别在您办公室,找个有象征意义的地方。请两边德高望重的老人,交换点祖传的小物件,渔网、船模啥的,意思到了就行。”

“镇上出钱,立块和解碑,把这段百年恩怨和这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解决办法刻上去。”

“再找市里、省里的报纸,好好宣传一下,什么百年世仇村共建工业园的转型这种标题,给他们脸上贴贴金。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这面子给足了,里子也有了,火气自然就消了一半。”

之后,李乐开始对照刚说的方案,给王金福普及细节,像什么联系上级部门和G·A部门一起设立专门工作组,什么背对背到面对面的谈判,要向陈厝强调地契法律效力局限性,向林厝指出历史文件可能存在的程序瑕疵。

什么三方会谈,工作组如何提出2到3套分配方案,引导选择最优解。

再有什么设立共管账户、监督共管账户资金使用,每季度公开审计,和谐奖励基金等等招数。

听着听着,王金福听得呼吸都急促起来,手心在沙发扶手不断搓着,脑子里飞快地盘算着。

这法子,跳出了非此即彼的死结,把无解的归属问题巧妙转化为利益分配和未来合作的问题,还引入了外部压力和荣誉激励.....确实比他之前想的和稀泥或强行压服,有理有据多了。

“吼啊!”王金福忍不住拍了下大腿,“这个好,这个好,对上有交代,对下有安抚,啧啧啧.....”

说的有些口干的李乐,端起茶杯大口喝了,长舒口气。

王金福琢磨半天,又想到什么,探寻的问,“那,小李,长呢?这宗族的根子,怎么弄?”

李乐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道,“王镇长,您发现没有,昨天那场面,林厝那边,林国栋吼一嗓子,就能把人镇住带回去。陈厝那边呢?陈永泰摆摆手,人也乖乖散了。为什么?”

“威信!他们在村里说话管用啊!”王金福脱口而出。

“对,威信,或者说,组织力。但您再想想,林国栋的威信哪来的?是靠他姓林,是族老吗?”

王金福一愣,回忆着,“好像.....不是。林国栋是当过兵,回来带着大家搞冷冻厂,搞养殖新品种,账目公开,办事公道,村里人服他。族老在那边,好像就管管祠堂祭祀....”

“这不就对了?”李乐双手一摊,“这又回到我刚和您说的,梅老师的话,您觉得是套话。可您看看林厝,是不是就在往这条路上走?”

王金福抿了抿嘴,回忆着梅苹昨晚说的,似乎.....隐约察觉出一点儿味道来。

“还有,梅老师说的破不如立,立的是什么?立的就是林国栋这样的基层组织!立的是村委会的权威和公信力!立的是让村民信服、愿意跟着走的致富路子!立的是讲规则、讲道理的新风气!”

“当村委会说话比族老管用,当跟着村委会干比跟着房头混更有奔头,当遇到纠纷大家习惯找村委调解或者上法院,而不是回祠堂擂鼓聚众,您说,那宗族的影响力,是不是自然而然就被限制住了?”

“它剩下的,也就是祭祖、续家谱那点文化功能了。这不就是扬长避短吗?”

王金福如同醍醐灌顶,猛地站了起来,在狭小的办公室里踱了两步,又坐下,扯开衬衫的领口,脸上而泛起红光,“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没错!”李乐这时压低声音道,“王镇长,您不是发愁没政绩吗?这短的办法解决,本身就是个化解历史积怨、创新基层治理的典型案例,而更重要的长......”

“您要是能在合口镇,摸索出一套强化基层组织核心作用,引导宗族力量向善,推动乡村有效治理与和谐发展的先进基层经验来.....您想想,这是什么?”

“嘶~~~~~”刚又拿出根烟要点上的王金福,听了这话,手掌微颤,打火机摁了几次都没打着火。

李乐瞧见,捏起茶几上另一只火机,凑上去,啪嗒!

“还有,现在上面对乡镇的要求是什么?除了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还有什么?基层组织的加强建设,巩固!这宗族治理,只是带有地域特色的,可要是再延伸,发展,创新一下呢?”

“比如,写进省里甚至更上面的文件里当典型推广呢?如果,您代表镇里,和我们课题组一起深入这次调研过程,形成长期的课题点,接受一下理论指导呢?”

“这分量,您琢磨琢磨?我听东照说,您在合口也干了有三四年了吧?”

几句话,让王金福的心脏“咚咚”狂跳,仿佛看到一条.....

呼吸有些粗重,扔掉手里的烟头,看向李乐,“小李,李博士,您这是.....长和短,明白了!干!就这么干!”

王金福一拍李乐肩膀,兴奋地在桌上翻找,嘀咕着,“我这就召集人,研究落实方案!对,先稳住滩涂!再,再好好琢磨这合口经验!”

说着,又拿起那个搪瓷茶杯,也不管茶凉了,仰头灌了一大口,仿佛那里面是提神的烈酒,眼中重新燃起了久违的斗志和野心。

窗外的阳光透过斑驳的玻璃照进来,似乎连那米黄色的旧墙皮,都显得亮堂了几分。

“不过,王镇长,还有个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