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 > 第1563章 王金福问计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 第1563章 王金福问计

作者:咖啡就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3 12:33:48

(今天带娃去学吉他时候,去游泳馆看了一眼,我滴妈耶~~~~算了,还是跑步吧,万能的读者老爷们,买双啥鞋?)

上午,镇政府那场险些酿成大祸的对峙,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课题组成员心头。

下午,宾馆的房间,成了临时的学术现场,桌上堆满了摊开的笔记本、资料、录音笔、复印的档案、规划图,空气里弥漫着浓茶、咖啡味。

蔡东照凑到李乐边上,“诶,你那几下,真牛逼啊,你这是啥功夫?也教教我呗?我以前也练过两年大洪拳的。”

“嗨,都是强身健体的,上午也是取巧,没看我后面赶紧撒腿就往边上的派出所里跑?功夫再高也怕菜刀,身手再好,一砖撂倒,双拳难敌四手,好汉还怕群.....”

“李乐?”梅苹眼神盯过来,“怎么,还觉得你很威风啊?”

“那什么,梅老师,那会儿不是情况紧急嘛?眼瞅着两边真要抄家伙干上了,林国栋又被堵在院里出不来....我是怕这要是真出了事儿,咱们后面的调研不就进行不下去了么?”

“情况紧急?为了课题?情况紧急你就能不管不顾地动手?”梅苹镜片一闪,“我们是来做田野调查的,不是来行侠仗义的江湖侠客。你那一拳一脚是利索,可你想过后果没有?万一失手呢?万一对方人多一拥而上呢?万一被有心人拍下来,扣一个燕京来的大学生殴打本地村民的帽子,我们整个课题还做不做?政务院政研室、社科基金那边会怎么说?你让人镇里,怎么跟上面交代?”

一连串的诘问,让房间里的温度似乎又降了几度。

李乐挠了挠鼻子,显出几分讪讪:“是是是,您批评得对。是我莽撞了,下次,绝对不敢了!”

说着,举起手,做了个发誓的姿势,可怎么看怎么像猴子举鼎。

梅苹盯着李乐看了几秒,叹了口气,推了推眼镜,“记住你的身份,我们是观察者、记录者,不是参与者,更不是仲裁者,田野调查的第一原则是安全,包括我们自身的安全,也包括不给调查对象带来不必要的风险,明白么?”

“明白了!”

“别给我稀里马哈的,再有一次乱来,你立马给我回燕京去,还有,把这次考察的费用结清,全部自理。”

“啊?”

梅苹没理他,目光扫过其他三人,“通过聚集事件,虽然凶险,但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其现实直观的动态观察样本。”

“都说说吧,结合自己的观察,再加上粤东、赣东、闽西几个点的这几天发来的资料和调研报告,对眼下闽粤赣几个地区,宗族的现状和趋势。”

“尤其是在市场化浪潮冲击下,呈现出几种新的发展趋势和复杂面向,有什么更深的看法?想到什么说什么。”

几人捏着手里的一厚沓几个考察点的报告,琢磨着。

“那个,我先来。”许言左右瞅瞅,坐直身体,“综合几地的反馈,核心现象很明显。宗族组织并未在市场化和城市化浪潮中消亡,而是展现出极强的适应性重构能力。”

“其存在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在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的乡村,尤其是在人口流动背景下,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填补了部分基层治理真空,依然是重要的情感归属、互助网络和风险缓冲池。”

许言翻开自己的笔记本,“而且新的趋势也很突出。比如与现代乡村治理的‘拉锯’式结合。”

“如同我们看到的林厝模式,基层组织较强的地区,宗族权威被有效规制,退守文化仪式领域,而在陈厝模式中,宗族则深度嵌入甚至部分替代了基层治理功能,形成法外之法。”

姬小雅补充道,“对,许言说的嵌入,在陈厝特别明显。那个和信达,简直像藤蔓一样缠着整个村子,提供工作、借钱、发老人钱,甚至调解纠纷,好处是看得见的。”

“但代价呢?就像,就像空气,无处不在,让人离不开,也看不清了。”

蔡东照点点头,接口道,“按我说,这就引向第二个趋势,依托宗族信用网络构建独特的商业融资与运营模式。”

“陈言响的和信达是典型。粤东陆丰那边也反馈了类似案例,比如依托同宗同姓信任,内部集资搞起了玩具配件厂,订单共享,风险共担,效率奇高,但财务极不透明,完全绕开正规金融体系。”

“这种模式在创业初期有优势,但隐患巨大,容易滋生内部盘剥和非法集资。”

“就像东照说的,还有第三个趋势,”许言迅速接上,生怕被人抢了先一样。

“宗族网络正在构建跨国产业链。? 金浦那边的小组提到,当地石材加工业几乎被几个大宗族垄断,依托遍布东南亚、欧美的同姓宗亲会。”

“形成从矿山开采、粗加工、到精加工和销售的完整链条,信息、资金、订单在宗亲网络内部高效流转,外人极难打入。这极大提升了竞争力,但也强化了封闭性和排他性。”

“还有类似莆阳和泉安的制鞋行业、木材加工,凤里的服装,温陵的卫浴五金等等行业,都呈现出这一特点。”

“除了许言说的这些,还有,”姬小雅放开手里的资料,“还有现在更有一种苗头,联姻。许多商人,尤其是一些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之间,已经开始已出现这种迹象。”

房间里一时陷入沉默,只有吊扇嗡嗡的转动声。这些现象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复杂而充满张力的图景,传统宗族在新时代换上了资本与网络的外衣,展现出惊人的韧性与活力,却也带来更隐蔽、更深层的治理难题。

“我们都说了,那你的理解呢?”许言忽然看向一直歪靠在窗边、手里捏着一块橡皮转来转去的李乐,开口问道。

李乐抬头,看着许言略带挑衅的目光,笑了笑,心说话了,你说你图啥?

手里的橡皮一扔,坐正道,“我啊?那就先就小雅刚说的,讲讲我的理解。”

“宗族以五缘社会,血缘、地缘、业缘、神缘、物缘为核心,联姻实质是将商业资本嵌入宗族血缘网络,是一种传统差序格局与现代市场经济的碰撞,资源互换。”

“但是这种苗头的出现,会将不同姓氏的宗族、商会、侨会,形成三位一体的资源互通网络,成为阶层固化加速器,造成公权力渗透风险,以及族规亲规大于法的法治意识消解,最重要的是,当有了钱和人,掌握了资源之后的需求呢?”

一句话,让梅苹在内的几人都皱起了眉头,这些.....

“还有,”李乐继续道,“刚许言总结的现象很到位,但我觉得,或许可以换个更底层的视角来看这些重构。”

李乐指了指桌上,摊开的地图上划过陈厝林厝那片争议滩涂,“大家琢磨过宗族的核心是什么么?”

“如果结合人类学的观点,宗族的核心基于血缘、或拟血缘的身份认同和由此建立的信任体系。”

“这套体系,在过去的千百年里,从汉代以降的世家,到隋唐的门阀,再到明清以来的宗族,主要服务于生存保障对抗天灾**、械斗自保和秩序维持。而现在,”

李乐停了停,眼神变得异常锐利,“在市场化、全球化冲击下,它的核心功能正在发生根本性漂移,转向服务于资本积累和风险转嫁。”

“哦?”梅苹镜片后的目光一亮,“具体说说。”

李乐拿起桌角的茶杯,“好比这个杯子,以前它主要用来盛水和当秤砣压咸菜。现在呢?陈言响们把它变成了什么?”

他手指虚点着杯子,“第一,融资工具。基于宗族身份的内部信任,让非正规、甚至灰色的集资行为变得可能且高效。陈厝祠堂那个陈猛甲放贷,本质都是利用宗族信用绕过银行风控。粤东那个玩具厂集资也是同理。”

“这种融资成本低,依靠的人情债,但风险完全内部化,一旦崩盘,血亲反目,破坏力极大。”

蔡东照举手,“诶,你说慢点儿,我笔头没你快。”

“呵呵呵,成。”李乐笑了笑,放慢语速,“第二,商业信用背书。”

“比如跨国的产业链能运转,核心是海外宗亲对国内同姓的天然信任,降低了跨国贸易的信任成本和交易摩擦。但这种信用是封闭的、排他的,阻碍了更广泛的市场要素自由流动,也容易滋生内部垄断和寻租。”

“第三,风险转嫁载体。”李乐的声音沉了下来,“许多事件是将风险,转嫁到宗族集体这个壳上。”

“一旦出事,板子先打在集体身上,他个人和背后的宗亲网络反而有了缓冲层。宗族,成了最好的防火墙和白手套。”

“所以,现代的宗族的重构演进,内核是传统信任资源被现代资本逻辑征用和异化的过程。它不再仅仅是温情脉脉的互助组织,而日益成为一个服务于特定群体资本扩张、并承担相应风险的类公司化架构。”

“而反过来,我们看到林厝之所以显得健康,恰恰是因为林国栋代表的基层组织,强行切断了宗族权威向资本积累和风险转嫁领域延伸的触角,把它摁回了文化仪式的范畴。”

“这个,才是我们基于社会学角度,以及政务院政研室,引导这个课题的工作方向,和需要深入挖掘的东西。”

一番抽丝剥茧的话,点明了现象背后的资本逻辑异化本质,更清晰地阐释了林厝、陈厝差异的根源。

房间里落针可闻。

许言捏着钢笔的手有些沉,他是第一次如此直观清晰地看到李乐思维框架的宏大与犀利,那绝不仅仅是杂书野史喂出来的机灵,而是建立在扎实理论基础上的深刻洞见和极具穿透力的分析能力。

蔡东照张了张嘴,最终只化为一声由衷的“靠北啊......”

姬小雅则满眼小星星,飞快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关键词。

梅苹深深看了李乐一眼,那眼神里有赞许,也有一丝复杂的了然。

只不过刚要开口总结,房门被轻轻敲响了。

蔡东照打开门,“诶,王镇长?”

门外站着的王金福,脸上堆着疲惫又强撑的笑容,“梅教授,各位大博士,打扰了。”

“这两天镇上不太平,让你们受惊了。一点小心意,那什么,这也到点了,我想用个人名义,请各位大学问家吃个便饭,就在楼下小馆子,怎么样,赏个脸?”

王金福的姿态放得很低,语气诚恳里透着不易察觉的焦虑。

镇上那家“好了您再来”海鲜排挡的包间里,一顿饭,吃到了“第三节”,一锅奶白的杂鱼豆腐汤在炉子上咕嘟着,蒸腾的热气稍稍驱散了席间略显凝重的气氛。

就在李乐和梅苹对完眼色,以为到了垃圾时间,半瓶金门高粱下肚的王金福脸上的疲惫和愁苦再也掩饰不住。

放下筷子,长长叹了口气,“梅教授,各位都是见多识广的大学问家,不瞒你们说,我这个镇长,当得憋屈啊!”

“就这陈厝林厝,还有镇上其他几个大姓村子,看着是热闹,祠堂修得气派,老板也不少。可这热闹底下是什么?”

王金福苦笑着摇摇头,“东照是本地人,你说,是不是扯不完的皮,是压不住的火?是不是宗亲房头比村上、镇上说话还管用!是有些人,手指缝里漏点钱修条路,全村人就得念他的好,他说句话,比我这盖着大红印章的文件还管用?”

说完,指了指窗外黑漆漆的夜色,仿佛指着那片充满纷争的海田,“看着经济指标上去了,可是真富了吗?”

“就像陈厝,是有些人在和信达干活,工资是不低。可大头去了哪儿?村里的账目?一团乱麻!宗祠的收支?更是笔糊涂账!得利的,是那些能借着宗亲网络搞大事的人。”

又灌了一口酒,辛辣感让王金福皱紧了眉,声音带着深深的无力感。

“更头疼的是治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可针儿给堵住了啊。”

“征地、拆迁.....甚至选个村干部,哪一样不得看族老的脸色?他们点头,事就好办,他们不点头,或者觉得吃了亏,就能像前天那样,把人一车拉来堵你的门。讲道理?他们跟你讲祖宗!**律?他们跟你讲族规!”

“来硬的?今天这阵仗你们也见了,一个不好就是**,我这顶帽子还要不要了?我这心,天天悬在嗓子眼啊!”

最后,看向梅苹,眼神里带着探询,“梅教授,您是研究这个的大家。见识广,学问深,有没有什么,能治本的法子?哪怕是指条明路也好啊!”

梅苹没有立刻回答,目光缓缓扫过自己的学生。

李乐摩挲着粗瓷酒杯的边缘,在王金福的眼里,看到了一个人在复杂现实面前的深深无力感和对一种,迫切的渴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