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内城终于打破了连日的沉寂,大友义镇站在议事厅的地图前,手指划过筑前、丰后、肥后三国的疆域。经过犹豫与权衡他终于敲定了平定高桥鉴种、秋月种实叛乱的全盘部署,传令兵们怀揣着盖有大友家朱印的军令,快马加鞭奔赴各地,北九州的风雨飘摇中,一场决定大友家命运的军事调动,就此拉开帷幕。
“伊东家留守日向国,务必防备岛津家趁虚袭扰!”大友义镇的声音在议事厅中回荡,目光落在地图上的日向国疆域。他深知,岛津家素来觊觎九州,若伊东家抽身参与平叛,萨摩很可能会再度突袭日向边境,到时分兵应对只会陷入更大的被动。因此,他特意下令伊东家“维持现状”,以稳固大友家的南部防线。
紧接着,大友义镇将目光转向肥后国方向:“志贺家、另田北镇周所部,即刻归属阿苏家统领,从筑后国柳川城出发,向筑前国推进,务必解救角隈石宗!”角隈石宗被困的消息,始终是大友义镇的心头之患。
这位兵法教头是他的得力助手,虽然人有点唠唠叨叨的,但若是落入叛军手中,后果可谓不堪设想。而阿苏家地处肥后,与筑后柳川城相邻,由阿苏惟将统筹这两支力量,既能快速驰援筑前,也能借助阿苏家的影响力减少阻碍。
对于深陷伊予国的主力,大友义镇做出了“守攻相济”的安排:“吉弘鉴理率部留守伊予国,维持既有战果,不可贸然动兵!”伊予国的战事虽陷入胶着,但已占据的据点是大友家多年心血,若贸然撤军不仅会前功尽弃,还可能让其与坐镇一旁的毛利家形成夹击之势。“户次鉴连、田原亲贤所部,即刻撤回丰后,重组军团!”
大友义镇特意点名把户次鉴连任命为军团长,下辖斋藤镇实、臼杵鉴速两部。户次鉴连为大友家第一将,作战勇猛且擅长攻坚,由他统领主力正是为了应对平叛中最关键的硬仗。“户次军团的首要目标,是解围城井谷城!”大友义镇的手指重重敲在丰前国的城井谷城标记上,“城井镇房坚守多日,若城破,丰后可谓门户大开。解围之后即刻北上,直取秋月种实的古处山城!”
大友义镇的判断清晰而精准,高桥鉴种与秋月种实的叛乱虽然看似声势浩大,但是多数归附的豪族不过是“墙头草”。只要大友家能以雷霆之势拿下古处山城、宝满城这两座叛军核心据点,失去首领的叛乱势力便会不攻自破。
大友义镇的军令传至各地时,北九州豪族们敏锐察觉到了大友家的决心。原本持观望态度的筑后豪族,重新开始主动向柳川城的蒲池鉴盛输送粮草。丰前国的国人众也自发组织队伍,开始帮助城井谷城的守军。他们都清楚,一旦大友家平定叛乱,依附叛军的势力必将遭到清算,此刻的站队关乎家族未来的存续。
阿苏惟将收到大友义镇的军令时,刚刚从筑前国探查归来。他风尘仆仆的赶回岩屋城,甲胄上还沾着筑前国的尘土,刚踏入议事厅便将探查到的消息说给甲斐宗运:“主城虽被围,但角隈师父仍在坚守。高桥鉴种的兵力分散在筑前国内,秋月种实在城井谷城的叛军约有两千人,城井镇房想来应当还撑得住。”
甲斐宗运快速获取着报告,随即铺开肥后至筑前的路线图:“宫司,大友家令志贺家、田北镇周所部归我们统领,再加上我们自身的兵力,北上军团可凑齐两千人。而且柳川城的蒲池鉴盛与我们素有往来,如果宫司愿意,本家还能争取到龙造寺家的支援。”
阿苏惟将点头,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一条路线:“就按这个思路来。我亲自任军团长率队北上,高桥熟悉筑后地形,让他做先锋先去柳川城与蒲池鉴盛联络,确认汇合时间。”他特意点出高桥绍运,这位吉弘鉴理的次子刚入继高桥家不久,由他担任先锋既能保障行军顺利,也能向大友家展现阿苏家的诚意。
“冈本、山田,你们两部随我同行,负责主力的攻防。”阿苏惟将的目光转向身旁的两位,语气严肃,“此次北上,不仅是解救角隈师父,更是为了稳固阿苏家在肥后的地位。若能助大友家平定叛乱,未来我们的话语权,只会更重。”冈本赖氏与山田匡德齐声领命,他们深知阿苏家虽为肥后豪族,但始终需依附大友家对抗其他势力,此次平叛正是巩固联盟的关键契机。
对于后方的防守,阿苏惟将也做了周密安排:“赤星留守肥后北部,与你父亲一同安定新归附的豪族。”他看向赤星亲家,眼中带着期许,“菊池川的鹿子木、宇土等家虽表面顺从,但难保不会趁我们北上时作乱。需多派探子,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若有异动即刻镇压,绝不能让后方起火。”
赤星亲家躬身应道:“请宫司放心,我与父亲定会守住肥后,不让宫司分心。”
“师父,你统领与亲英的两部,留守岩屋城,负责整个领地的内部稳定。”阿苏惟将最后看向甲斐宗运,语气中带着信任,“粮草调度、兵员补充、还有与大友家的联络,就都交给你了。我在前方打仗,后方的一切,全靠你支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