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497章 孔子出仕2:什么是孔子内修七教外行三至的治国理政思想?

鲁定公继续问孔子:“请教夫子,寡人身为一国之君,欲行教化,该怎么做?”

孔子一听就乐了,推行教化,正是他最想向国君表达的思想!

这个问题,孔子不知与学生探讨过多次,其中与高徒曾参的一次对话,详细阐述了自己关于推行教化的治国理政思想。

孔子整理了一番言辞,对鲁定公娓娓道来:“主公,这个话题说简单一点,就是明德遵道。且容臣细细道来。

夫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故没有德行,道义就不能被尊崇;没有道义,德行也无法发扬光大。

这两者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着的,两者都要抓好。

举例来说,即使有国内最好的马,如果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来驾驭,那就无法在道路上奔跑。

即使国家地广民众,如果不用正确的方法来治理,也不可能成就王道霸业。

故,古之明君往往内推七教,外行三至,此乃治国之道也。七教修成,守国无忧;三至实行,可行征伐。

七教三至,国君不烦忧,百姓不困顿,此乃明君之道。内可安定百姓,守护国家;外可击千里之敌,并得胜凯旋。”

什么?真正的明君是既治理好了国家,不劳民伤财,更是没有治国理政之烦恼?

按照你孔老夫子的话来讲,只要实施七教三至,就可以成为明君了?

鲁定公激动万分,小心脏跳得如兔子般,他急道:“夫子,请讲慢一点,寡人需要消化。”

孔子微微一笑,施礼道:“主公,臣举个例子吧。古时,帝舜身边有两位贤臣,一曰大禹,二曰皋陶,有此两人,舜帝可足不出户而治理天下。

主公想想,这样的帝王何忧之有?主公,臣以为,国君之忧患,莫甚于国家不安定。大臣之罪责,莫过于政令不推行。”

鲁定公听着感觉有些敏感,他打断了孔子的话,问道:“夫子刚才说不劳民伤财,请问夫子,如何才不劳民伤财?”

孔子胸有成竹道:“明君治国,定遵循节约民力,不用民财。节制田税,亩税不超十分之一;慎用民力,劳役一年不超过三天。

此外,无论是百姓按季节进入山林湖泊伐木渔猎,还是百姓进入市场交易,都不滥收赋税。不劳民伤财,即生财之道。”

鲁定公频频点头,他问道:“请夫子详细讲讲何为七教。”

孔子道:“上敬老则下益孝,上尊齿则下益悌,上乐施则下益宽,上亲贤则下择友,上好德则下不隐,上恶贪则下耻争,上廉让则下耻节,此之谓七教。

主公,此七教乃治理民众的根本。政教定,则本正也。凡是身居上位者,都应是百姓表率,表率正了,还有什么不正的呢?

如果那样,则可实现国君以仁为先,然后大夫忠而士讲信义,民众敦厚民风淳朴,男子诚实女子忠贞。

此乃七教推行之故,以此教化国家,则四方顺从而无怨恨,以此教化家庭,则家庭和谐稳定。

等之以礼,立之以义,行之以顺,故百姓弃恶如同用热水浇雪也。”

鲁定公不由鼓掌称善,见国君高兴,孔子却道:“主公,若要真正治理好百姓,臣以为还远远不够。”

鲁定公饶有兴趣,道:“请夫子详细道来。”

孔子道:“古之明君,往往采用七项措施治理百姓:

一是依法而分封土地,置官吏而治理。故贤良之才不被埋没,顽暴之民无处隐藏。

二是委派官员经常视察定时考核,进用贤才,罢免贬斥庸碌无能无德官员,故良臣愉悦,劣臣害怕。

三是怜悯独居的人。

四是赡养孤寡老人。

五是同情穷困的人。

六是诱导百姓孝悌。

七是选拔有才能的人。

治理民众,若实施这七项措施,那国内必定无人犯罪。

主公,身居上位者若爱护百姓,如同手足爱护腹心,那百姓必爱戴居上位者,如同幼儿对待慈母。

上下相亲如此,故令则从,施则行,民怀其德,近者悦服,远者来附,政之致也。

主公,以指可量寸之长短,以手可量尺之长短,以臂可量寻之长短,此乃近身之规则。

周制,三百步见方为一里,一千步见方为一井,三井合为一埒,三埒成为一矩。

五十里之地可以建城,百里之地可以建都,此乃积蓄财物之需,令民众安居。从而,远方蛮夷虽服饰不同,言语不通,纷纷归附。

即使没有市场交易,百姓也不缺乏生活用品;没有严刑峻法,社会秩序也不会混乱。

捕猎鱼兽,并非为充盈宫室;征敛赋税,亦非为充实国库。而是以财货弥补灾年不足,以礼节防范淫逸奢靡。

主公,多一些诚信少一些文饰,礼法就会得到遵守,国君的命令百姓就会听信,国君的行为就会成为百姓的表率。

君与民之间,如同一个人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一样自然;百姓信任国君,如同相信寒来暑往的自然规律一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