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玉阙芳华录 > 第六十三章 杨夫人爱言宽女心,宋娘子诚意祷仙佑

杨氏笑了笑:“元丫头说的是,眼下虽不得音信,总没听来坏道儿便是好的。倒是我这老母亲上了岁数,反而事多了起来,白念这些烦心。”

几人正说着,白姨娘怀中的燕姐儿咿呀着哼哼了几声,一旁的奶娘立马会意,上前道:“姨娘,小小姐自天明赶车起,就吃了两顿奶,这会子怕是饿了。让奴婢抱下去给姐儿喂奶吧。”

白姨娘忙道:“快去吧,别饿了孩子。”

杨氏也道:“喂过了,哄姐儿睡睡,不必抱上来了。小孩子车马劳顿的,必是累坏了,让她好好歇歇。”

奶娘退下后,杨氏又问:“元儿,姐儿如今可起了名没?”

提起此事,宋湘元面上淡淡地笑了笑:“婆母说姐儿还小,暂不急着取名儿。等姐儿大了些在再论。”

白姨娘察觉到女儿情绪,欲开口问,又不好冒失了夫人的问话,于是将话先咽了下去。

杨氏亦有所觉,端起茶杯难饮了一口,缓缓放下道:“《礼记》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却也非必行之事,也有等过周岁宴时再取的。”她说着笑道:“再者,这名字左不过是给人叫的,姐儿尚小,也不急。等到了姐儿七岁上学堂时再细论也不迟。只要亲家高兴便是。”

宋湘元听出此话,忙道:“母亲放心,婆母同夫君自然是高兴的。燕姐儿是盛家这一代头个孩子,婆母可疼着呢,夫君更是每日放衙回来都要好好抱上一番。自我生了姐儿,婆母一味伺候着我,凡事不要我劳神,夫君又疼惜,女儿在盛家可是享着清福呢。其实婆母此话也是好心,姐儿不是足月生的,较寻常孩子弱些,月子里又病了两场。婆母是怕小人家过于尊贵了养不起,遂只乳名燕子燕子的浑叫着,等姐儿大了再取个正名。”

杨氏点了点头:“这个理倒也不错。盛家也是仕林之家,孩子定比寻常人家难养些,你婆婆说得不无道理。元儿,宝应离衢江相隔不远,你若无事,便常携姐儿来娘家走走。女儿无论嫁到了何处,这总归是你的娘家。”

宋湘元眼底有些热意,她轻轻垂下了头,应了声好。

“小姐,小姐?”子规望着榻上凝神之人,轻轻唤了两声。

“嗯?”宋湘元怔了一下,回过神来。

子规问道:“小姐,您出了好一会神了。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宋湘元蛾眉含蹙,轻叹了一声:“我是在想母亲今日说的话。”她的手指在榻上案几划过,“玥儿数月未给家里来信,我虽宽慰了母亲,心里却也是担忧。”

子规替她宽解:“二小姐吉人自有天相,定会没事的。咱们只管盼着二小姐在宫里好着,若日日牵挂着不好的事,恐真添了是非。”

宋湘元长舒了一声:“你说得不错,我该避着谶(chèn)些。李商隐诗曰‘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亲人远在千里之外,我应当多盼着她好。”

她忽而想起闺中之事,道:“子规,从前未出嫁之时我和玥儿去过南英山的安山寺祈福,正好明日无事,便和我去一趟罢。”

宋湘元一语才尽,又跟了一句:“将燕子也带上,多跟着几个仆妇,莫叫孩子受了风。”

子规道:“姐儿还小,小姐若为她求签求运,会不会太早了些?怕折了姐儿的福分。”

宋湘元摇了摇头,也未多言:“我自有打算,你只按我说的便是。”

翌日,在宋府用了膳后,宋湘元便带着女儿和一干仆妇小厮上了往安山寺去的马车。

衢江地富,路修得平坦,因而一路上车马辘辘并无甚颠簸,燕姐儿也是安静得很,在奶娘怀中不哭不闹,一行人一路顺顺利利地到了南英山脚下。

“娘子,您仔细着些。雪天路滑,又是山上,当心着脚下。”子规小心地扶着宋湘元,二人慢慢地一步一阶地往山上走着。

子规抬头往上头望去,日光映在石阶上,现出层层的光影。子规知是夜间的寒露留了水汽在石阶上,冷风一降,又结下了薄冰。遂向宋湘元道:“娘子,奴婢看往上的山阶都结了冰,怕是不好走。您又出月不久,也怕累坏了身子。奴婢让人去找轿夫抬顶软轿来,让您坐着轿子去寺庙吧。”

宋湘元却握了握她的手,止住了子规欲行之事。她的面颊因寒风而微微呈现出一片朱殷之色,在粉黛下淡淡晕染开来;几缕青丝从发髻上垂散下来,迎着风轻轻地舞动在钗钿之间。

宋湘元有些轻喘,她定了定气息,后道:“既是拜谒神佛,便要拿出拜谒的诚心来。若贪图身体上的安逸,倒不如不拜了。我无大碍,你扶着我,我们慢慢地走就是了。”

子规虽心疼,但见她如此,也只得应了。于是依着宋湘元的话,手上脚下愈发小心,慢慢地走上去。

“娘子,到了。”子规从腰间拿出粉帕替宋湘元拭了拭额上的汗,满眼心疼,“娘子生了姐儿后,虚着的身子还未养好,今日这般劳累,奴婢真怕您吃不消。娘子,您之前在闺中时,也是坐着软轿上去的,怎的今日倒要走上去呢?”

宋湘元淡淡一笑:“从前是少女气性,不明事理,又是被家里人催着去的,难免有些不敬。而今我已嫁作人妇,为着两家的福祉,当然不能再如闺时那般不懂事了。”

此话说得意诚,子规不疑有他,只念她家主儿心系双亲郎君,阿弥陀佛了两句,扶着宋湘元往寺中去了。

宋湘元跪在蒲团上,对着眼前神像,虔诚拜下。

“信女心有彷徨,今日至此敬奉神主,还望菩萨指点迷津。但求菩萨保佑亲族安康,信女愿每月斋戒三日,诵经百遍,以报菩萨大恩。”

忽而,宋湘元的耳中似捕获到一丝动静。她神思一动,连忙专注心神,仔细聆听。然而,却并未再听到有何声音。

她有些失望,睁开眼睛,却见一只老鼠从供桌的桌布下跑出,一溜烟儿地从门口出去了。

看来方才那动静是它发出的了。宋湘宁眼皮一耷,心中叹了一声。

走出宝殿时,一个小沙弥迎了上来,他面容含笑,先施了一礼,后开口道:“施主好福气,今日普济法师来到敝寺,正于解签阁为香客解签。施主今日既有缘来此,不如去签堂求个签吧。”

宋湘元心里正因方才之事有些心烦意冗,并无心思去求签,遂强笑了一下,婉拒道:“劳小师父好意,安山寺离妾身家中尚有些路途,晚间雾气浓重不易行车,便不多留了。”

宋湘元正欲离开,奶娘抱着燕子过了来,小沙弥见机又笑眯眯道:“敢问这位小施主可是也来上香的?贫僧瞧小施主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将来必是大有福气之人。小施主远道而来不易,施主不若替小施主求个签缘,有佛言庇佑,小施主日后定能福气常伴,一生顺遂。”

奶娘听着高兴,也附和道:“小师父说得有理,娘子,咱们好容易来一趟,您又吩咐特地将姐儿带上,不如便替姐儿求上一签吧?”

奶娘话音刚落,怀中的婴儿便“咯咯”的笑了起来,小手在大人的臂弯中挥舞了起来。

“看来小施主也有此意。”小沙弥又顺道说了一句。

宋湘元见如此,也不好再推辞,便道:“既然小师父如此诚意,我便给孩子求上一签,也借借法师的吉言。”

宋湘元从寺僧手中接过竹筒,闭上眼睛,神色庄重。她先拜了一拜,在心中默念所求,随后开始轻轻晃动竹筒。竹签相互碰撞,发出细微的簌簌声,在宁静的寺庙中,似乎别有一番静心的韵律。

不多时,一根竹签“啪嗒”一声掉落于地。宋湘元缓缓睁开眼睛,弯腰拾起竹签,此签上无签文,只刻着一串数。

一旁的老和尚,身着灰色僧袍,面容慈祥,手中握着一串佛珠,轻轻颔首,说道:“女施主,且随我来解签。”

宋湘元微微欠身,跟在老和尚身后,去往解签阁。

一进去,便闻道一股浓郁的檀香。正中蒲团上坐着一位白发僧人,闭目打坐。

一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袭绯色祖衣。宋湘元本有些精神不济,看到此景,也不由更起了敬畏之心。

老和尚递上竹签后,施了一礼,退了出去。宋湘元也在一旁的矮凳上轻轻落座。

普济法师拿起手中的竹签,看了一眼,长垂的寿眉微微皱起。

宋湘元心里一紧,正欲发问,便听法师道:“下下之签。”

宋湘元心底猛然沉下,声音发紧:“大师,这是我替小女求的签,可是小女有何不测?”

“施主心急了。且容贫僧把话说完。”

宋湘元不敢言他,只道:“是,是,还请大师道来。”

“虽为下下之签,却凶中带吉。若能逢凶化吉,未尝非佳事。只不过,”

随着法师话锋一转,宋湘元的心又被紧紧提了起来,却不敢再贸然而言。

普济法师缓缓捻动手中佛珠,徐徐到:“此签,并非令媛之签。”

宋湘元深吸了一气,尽力平复心绪,小心地问道:“敢问大师,这是何人的签?”

“此签之主,留在施主心中。施主不必再问,柳暗处自有花明之路。多言恐有殃事,施主时辰已到,请回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