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玉阙芳华录 > 第六十二章 李常德善规茅庐子,宋湘元归宁外家宅

青沐心里渐生了恼意,娘娘如今因着殿下的身子不理六宫之事,而贵妃又为嫔妃们接连失子心生咎责于宫中抄经文祈福,想来后宫之事松了下来。下头的奴才们便望风使舵,怠慢主子,且还出了事,这岂能轻易饶过。娘娘虽早放了后宫之权,但皇上和太皇太后若真怪罪下来,娘娘少不得是要担上一份。她思及玥美人,心里也不由叹息,那也是个最和善不过的主儿,又与娘娘关系甚好,娘娘若知晓了,必定也要怅然自谴。

她余光微瞟一侧,见宝彦安然地喝着茶,神色未有丝毫变动。目光又回转到眼前之人,青沐正色道:“你说的话,我知晓了。回去自会禀与皇后娘娘处置,眼下惜薪司和内官监凡分管之事的奴才们先关押起来,听候发落。”

一旁有小宫女低声道:“姑姑,惜薪司和内官监是由大监统领的,此番怕是会折了大监的颜面……”

青沐冷冷地看了她一眼:“中宫行事,莫非还要看底下人的脸色?动刑前自会知予大监。”

青沐的尚宫之位虽比掌事大监要低一阶,但其手中因有皇上和娘娘亲赐的官令,所行之权却要比大监高上两分。且今日之举,一来是要给中宫立威,让下头的人知道,娘娘虽不管事,但宫人们行事若有分毫差错,中宫一样会依刑惩处;二来也是给御前看着,后宫出了欺主瞒上之事,娘娘虽有个御下不严之责,但如今发落迅决,也算宽了圣心。

李常德察着眼前帝王的脸色,悄悄挥手退下了要上来的小太监,自己也未发一声。帝王虽此时面色如常,但李常德伺候了多年,自是知晓皇上此刻心底的不悦。

公西韫无心再批案上奏折,放下了笔,沉声道:“如今中馈无人,内廷的人便敢欺君罔上,欺压妃嫔,实是该死。”

李常德赔着笑道:“皇上说的是,古有言‘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奴才们是要主上管着,才能行事,眼下皇后娘娘忙于大皇子的病无暇分身,贵妃娘娘又为皇嗣自殇闭门抄经,后宫一时没了主心骨,这才出了岔子。”

公西韫静了静心神,道:“贵妃心意是好,却实非长久之举。平户门庭尚不可少了理事之人,何况皇室宫闱。”

皇帝话虽未点破,李常德已暗会其中之意,他忙应下:“皇上所言极是,奴才即便去唐福宫传旨。”

李常德话毕欲要退下,他放缓了步子,才踏出两步,便听公西韫道:“坤宁宫知晓此事么?”

李常德停了下来,神色恭谨道:“听闻禀事之时,青沐姑娘也在场,想必此时皇后娘娘已然知晓了。”

公西韫淡淡点了头:“如此,便由皇后定夺。”

李常德见此,试探着问:“皇上,绛茗轩那边要如何做理?”

公西韫面色无澜:“依例侍奉,不得有误。”他似是已乏了此事,挥手遣了他下去。

李常德才出了门,宝彦便巴巴儿地凑了上来,吭哧吭哧地跟着他师父,一面又嘻笑问道:“师父,皇上可怎么说?”

李常德足下步子未停,乜了他一眼:“圣意如何也是你能揣测的?”

宝彦知他师父未恼,遂打了哈哈仍道:“那位主子从前那般得宠,皇上如今虽冷了,奴才斗胆凭测,心里也是未放下的。若日后皇上真又复了那位的宠,想起今日之事,奴才可不也能得些个赏头?”

话音未落,就被李常德揪了耳朵,疼得他哇哇直叫。李常德似笑非笑着:“你这小子,毛还未长扎实,就想着扑棱起来了?看好你眼下的差事要紧,没事休要想那些个有的没的。”

待出了昭麟门,李常德才松开了手,对着宝彦颇有些语重心长道:“你虽有灵气在身,但到底还是欠些火候。凡事莫要急于求进,省得冒了尖哪天被人掐了去都不知是什么时候得罪了的。”

宝彦揉了揉被拧得通红的耳朵,低眉顺眼回道:“徒儿知道错了。今日向皇上禀明此事,实在太过鲁莽,徒儿下回不敢了。”

李常德拍了拍他的肩膀:“既知鲁莽,下回谨慎了便是。”他低了声,“好的东西要藏起来,才不得叫人红了眼。你是,旁人亦是。”他眼底一片清明。

宝彦初有些混沌,后明了过来,郑重地点了点头。

长街一角处,锦箨将手里的密函递与黄门,叮咛道:“此信你要亲自交与公子,切不可落入旁人手中,亦不可叫人发觉。”

黄门应下,又问了一句:“绛茗轩那位主子而今如何了?公子可日日记挂着。”

锦箨两眉紧紧蹙起,摇了摇头:“如今没了皇恩,宫里的人贯是望风使舵,如何能好。不过她有人暗里帮着,比起旁人不万分难过罢了。”

黄门亦锁眉:“那姑娘可探清了圣意?”

“皇上并无甚响应,不过是复了贵妃之权,又让皇后料理此事,便不再提了。也罢,眼下是让公子知晓此事最为要紧,你我说来无益。切记我所嘱之言。”锦箨神色肃然。

黄门亦神色端凝道:“姑娘放心,公子于我恩如泰山,我自会万分尽力。”

元英时节,天澄气阔,灵籁清吹,正是暄明之际。有轻云静然而过,翼下灵禽徐度,如隐如现,合然在一。虽仍为冬时,其阳景若春。

马车驶近宋府门时,渐渐慢了下来,而后停驻。丫鬟掀开车帘,有人放下马凳,宋湘元由仆妇扶着,从车上缓缓走了下来。身后子规随之而下,因怀里抱着婴孩,马车两侧的婆子忙一左一右轻扶住她,至双足踏于地上,才放了手。

“小小姐生得眉清目秀,这鼻眼像姑爷,神韵又似小姐,瞧着日后定能出落成美人胚子。老爷和夫人自收了您和姑爷的信后便念叨多时了,如今见了小小姐,不知要怎样高兴呢。”宋府的管事婆子刘妈妈亲切地笑着道。

宋湘元到了家中,心里自也是格外舒畅,含笑回道:“燕姐儿自生下来起还是头一回拜见公嬷,今儿个来会,心里头不定如何乐呢。方才在车上啼了一路,瞧这落地了,便不哭了,可见心里盼得多切。”

宋湘元念家多时,自盛明彰受官命带着全家去宝应任了知县后,因两地路途非近,且她产后需调养身子,姐儿又小,便再未回过娘家。如今她身子康健了些,姐儿有婆母一手照看也是白胖不少,她对母家思念得紧,才决议回来看看。只是夫婿公务繁忙,不能陪她,略感遗憾。

刘妈妈和其余丫鬟媳妇们皆笑着应是,一面又忙着将来人迎进去。

宋赫在府衙忙着差事,暂且未回;杨氏坐在正厅上,容色端庄,含笑望着门前;白姨娘立于一侧,眼底早已是捺不住的期盼与欣喜,手中的帕子紧紧攥着,觉到有些失态后,忙又端容正色,只是眸中的喜色到底是抑不住的。而宋府有头面的妇人们亦大都聚在了堂上,齐齐等着大小姐回来。

宋湘元虽不是宋家的嫡出小姐,但大靖朝凡清流之家,素来是将府中小姐一应对待,无论嫡庶,皆是士族千金。而那些不把庶出子女当人的商贾之家,素来是为书香门第所低视的。且宋府又仅有两位小姐,小时皆是一同教养,杨氏待宋湘元有如亲女,故而从闺中至嫁为人妇,宋湘元从未被府中怠慢过。

宋湘元进入厅中,款款给堂上二人行了礼,才弯下身,便由一旁媳妇扶了起来。

杨氏面上温然:“你才出月不久,身子还未好全,又是在家中,便不必拘这些俗礼了。”又笑着对宋湘元身旁人道:“还不快将大小姐扶坐下。”

宋湘元笑着应了谢。

杨氏先问了亲家夫人身体如何,姑爷官仕,后又问了宝应之地情形等。

宋湘元一一答了,又让子规抱着女儿上前,给夫人看看。

杨氏看襁褓中的婴儿粉目秀眉,玲珑可爱,心里亦是喜觉非常,亲自抱来逗弄了一番,又朝白姨娘道:“你也来抱抱,看燕姐儿和元儿小时长得可像不像呢。”

白姨娘接过孩子,笑道:“燕姐儿和元儿面相相像,却不及元儿小时那般好哭,见着夫人,喜得什么似的。想是这沉稳的性子呀,是随了姑爷的。”

屋里人你来我语,很是热闹,还未至年节,却已有了元日喜气洋洋之氛。

正热络间,杨氏想起远在紫禁城的女儿,不由慨叹了一声:“元儿如今还家了,玥儿却数月没通个信儿来,也不知眼下在宫里过得如何。”

宋湘元听此问道:“美人进宫前说每半月便会寄封家书来,近月是未得信音吗?”

杨氏眉间微有些忧色:“正是如此,我才担心着,怕她是出了什么事。且不说这绍京与衢江相隔甚远,皇宫向来是宫规森严,她眼下又不通信来,我这心里,真是害怕。”

宋湘元的心有些沉下,她的脑中似有什么一闪而过,眼皮跳了几下。但仍镇定宽慰道:“许是因近年关信交繁多,驿站一时忙不及,或北方大雪,道路封锁也未可知。虽无信来,却亦无祸音,未尝不是好事。况且美人是皇室妃嫔,若当真有了何事,自会有人通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